2020第八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基本信息
2020-10-30
2020-10-30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河海大学;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
会议文集
61. 陇南洪灾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本文以甘肃省唯一的长江流域陇南市为例分析防洪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人类活动因素(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和治河理念等)进行洪灾原因分析.基于陇南实际,提出防洪减灾对策和建议:辩证地认识洪水、看待灾害,尊重规律、敬畏自然,自觉遵守洪水与人类达成的协议;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完善流域综合治理,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加强行业监管;指导陇南灾后重建,同时为其它暴洪泥石流灾害多发区借鉴;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献计献策,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提交时间:2020-10-30
62. 雨水湿地处理屋面降雨径流观测及试验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观测的屋面降雨径流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城市屋面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随径流历时变化的规律,针对沥青屋面降雨径流污染较高问题,利用雨水湿地进行处理.观测试验表明,初期降雨径流污染物较大,随着径流水质逐渐减小;屋面环保材料的使用,可减轻初期径流有机污染;不同屋面降雨径流水质随着降雨历时而趋于平稳;实验利用配置的陶粒及火山岩潜流湿地处理沥青屋面初期雨水相对自然土壤湿地有着较高的污染物去除率,水力停留时间48h,在水力负荷为0.03m3/m2·d的条件下,稳定后的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理想,处理后的水质达地表水排放要求的Ⅳ类水质标准,可开发利用为城市景观用水.
提交时间:2020-10-30
63. 风暴潮对黄河三角洲生态湿地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摘要: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也是风暴潮的频发地之一,风暴潮对湿地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造成沿海岸滩形态改变、加速海岸蚀退、破坏湿地结构、减少湿地面积、打破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应当建立完善的预报预警系统并采取一些措施,减少风暴潮带来的损失,维持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完整和平衡.
提交时间:2020-10-30
64. 高山湖泊神农架大九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保护对策
摘要: 大九湖是华中地区重要的亚热带高山湿地.2019年5月,对神农架林区大九湖水质和水生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状况进行了一次生态调查,结果表明大九湖5号、9号子湖水质参数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标准,其它子湖符合(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除个别情况外都在2.0至3.0之间变化;底栖动物发现1门(节肢动物门)2科(摇蚊科、蜻科);用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评价大九湖水生态状况,5号、9号子湖水质为健康状态,其它子湖为亚健康状态;最后依据大九湖保护需要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提交时间:2020-10-30
65. 高瞻远瞩既往开来——黄河宁蒙水环境监测中心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亮点及展望
摘要: 本论文通过阐述黄河宁蒙水环境监测中心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测报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管理、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技术装备配置和应用情况、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方面亮点工作,提出当前制约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对中心工作进行了展望,可为各级水环境监测能力提升和发展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10-30
66. 黄河三角洲应急生态补水效果评估及建议对策
摘要: 以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区域为研究区,鉴于生态补水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AHP理论求得的权重引入到灰度分析中,建立了AHP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应用于生态补水综合评价.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修复能力增强,河道水域面积增加,水质类别得到提升.土壤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含盐量呈下降趋势,湿地盐碱化程度得到缓解,阻止海水的回流与入侵.改善流域生态,植被区域扩大,生态得到恢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提交时间:2020-10-30
67. 黄河下游河道工程生态防护实践与研究
摘要: 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工程堤坝生态防护进行探索与研究,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黄河生态带战略,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环境良好、经济社会合理发展.如何做好黄河下游河道工程生态防护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体,意义重大.具体上讲:在坦石坡植柳树,扩大了传统植树的范畴,能创造独特绿化效益,可增加黄河特色生态景观。减小河道工程岸边水土流失侵蚀。可有效防护坝垛根石走失,降低河道工程发生塌陷、慢蛰等破坏几率。为河道工程抢险就近储备了增值料源,节省了抢险的宝贵时间和资金投入。可逐步引导黄河下游生态治理发展新理念。
提交时间:2020-10-30
68. 黄河孙口站2020年防御大洪水演练期间洪水分析研究
摘要: 2020年黄河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于6月下旬开始,受地质条件和河势条件的制约,孙口至陶城铺河段仍是影响整个下游河道行洪能力的短板,特别是孙口水文站下游大田楼和雷口断面之间的两岸滩区,更是成为了影响下游行洪能力的著名“驼峰”河段.因此,孙口水文站测验河段作为黄河下游的卡口,是否能够确保大流量级洪水顺利通过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对洪水演进情况、洪水特性、水文测验的精度、主槽行洪能力的分析,充分发挥水文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调度、防汛减灾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提交时间:2020-10-30
69. 黄河山东段悬移质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 以黄河山东河段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泺口和利津两断面悬移质中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评价了悬移质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悬移质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均高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元素超出背景值最多.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泺口和利津两断面均具有很高潜在生态风险,Hg是黄河山东段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提交时间:2020-10-30
70. 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摘要: 本文开展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和监测,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所有监测点水质类别均为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TDS、氯化物、铅、锰、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细菌总数和总硬度.同时,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对策,以期为黄河河口三角洲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建议.
提交时间:2020-10-30
71. 黄河泥沙智能取样器的研制与应用
摘要: 河流中悬疑质泥沙含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水文数据,泥沙测验是水文测验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现在黄河各水文站泥沙测验方法是外业采取泥沙水样,内也用置换法处理和计算出泥沙含量。外业采样使用的是老旧横式采样器,不仅粗老笨重、耗时费力,且在取样前还需要用木质测深杆先测量出取样点的水深,取样位置的水深,用目测横式采样器的木质提拉杆测深杆上的刻度以确定取样位置,这些刻画只是用油漆喷上高度,油漆易磨损、易脱落,木制测深杆笨重、取材难,使用不方便,容易损坏,测量水深时,定位不准,准确性较差取样水深数据和位置不够准确、取样器两端封盖还需要人工用手搬开,操作难度大,直接影响到了泥沙数据的测验精度。为了消除或减少水深测量的误差、取样读数误差,便于取样操作轻便灵活,提高泥沙测验精度,选择了既轻便又坚固的材质作为测深杆、提拉杆和采样器,并根据电子感应和机械自动控制原理,研制了一种黄河泥沙智能型取样器。
提交时间:2020-10-30
72. 黄河流域济南段浮游植物与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 为研究黄河流域济南段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分别于2014年5月、8月、11月分三季对黄河流域济南段16个站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利用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黄河流域济南段水质,并对浮游植物优势物种的密度和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①3次调查共监测到浮游植物127种,分属于8门10纲17目29属,其中硅藻门58种,绿藻门39种、蓝藻门16种,裸藻门4种、隐藻门4种、甲藻门3种、金藻门2种、黄藻门1种.②各站点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时间分布上物呈现秋季>夏季>春季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黄河支流>黄河干流趋势.③各站点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总体偏低且时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布上总体呈现春季>夏季>秋季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黄河支流>黄河干流趋势;均匀度指数(J')总体较高且不同点位之间存在差异,时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春季>秋季>夏季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黄河干流>黄河支流趋势.④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标对黄河流域济南段进行评价,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值评价结果显示水体全年处于中污染;Pieiou均匀度指数(J')值评价结果为水体全年属于轻污染状态.⑤水环境因子监测结果表明,济南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Cr).⑥影响黄河流域济南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子:春季为氨氮(NH4+)、碱度(ALK)、总磷(TP)、电导率(Cond)、溶解氧(DO)、总氮(TN);夏季为氨氮(NH4+)、碱度(ALK)、溶解氧(DO)、总氮(TN)、总硬度(TD)、化学需氧量(CODCr);秋季为氨氮(NH4+)、总磷(TP)、浊度(SS)、水温(Temp)、pH.
提交时间:2020-10-30
73. 黄河源区年径流量演变特征
摘要: 为分析黄河源区年径流量的变化规律,选取源区内4个水文测站1976-2019年的年径流量资料,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个水文测站径流数据的相关性和年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源区4个水文测站的年径流数据呈线性相关,其中玛曲水文站和唐乃亥水文站的年径流数据线性关系显著,唐乃亥水文站的年径流量约为玛曲水文站的1.42倍;黄河源区平均径流量年代际差异明显,大致呈“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总体呈现不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源区年径流量在7~11年和27~30年两个时间尺度上周期震荡明显,存在准28年的周期.
提交时间:2020-10-30
74. 黄河源区年降水量演变特征
摘要: 为分析黄河源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选取源区内4个雨量站1980-2019年的年降水量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了4个雨量站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源区4个雨量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差异较大,玛曲雨量站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唐乃亥站最小;各站点的年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黄河沿、吉迈、唐乃亥雨量站的上升趋势分别通过了95%、90%和99%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唐乃亥雨量站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年降水量上升了61.8mm/10a;黄河源区各站点年降水量在14~17年的时间尺度范围内周期震荡明显,且均存在准16年的周期.
提交时间: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