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基本信息
2021-07-24
2021-07-24
中国作物学会
会议文集
81. 贵州省冬作马铃薯产量形成与植株形态关系
摘要: 贵州冬作马铃薯生产中,春旱和低温弱光逆境发生频繁,严重影响单位产量.研究了当前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稻草包芯、黑膜覆盖、膜上覆土等栽培模式对不同逆境条件下冬作马铃薯植株生长与产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逆境条件下,各处理产量降低,最高达到52.27%;正常条件下,块茎鲜重、块茎干重与株高、地上茎鲜重、叶干重正相关(P<0.05),与根鲜重、根干重负相关(P<0.05);从大田生产的角度考虑,株高控制在45~60cm对产量积累最有利.
提交时间:2021-07-24
82. 辽宁地区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摘要: 近年来辽宁地区马铃薯新品种较多,不同品种在辽宁地区适应性差异较大,商品薯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选择合适的马铃薯品种对辽宁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合7个品种的田间生长性状,商品性状以及商品薯品质综合考量,对比后得出"徽薯5号"比较适合在辽宁地区栽培,且商品薯品质优良.
提交时间:2021-07-24
83. 适宜甘肃WFP项目区的富锌马铃薯品种筛选
摘要: 为筛选适宜甘肃WFP项目区富锌马铃薯品种,项目启动以来,收集项目区生产示范品种以及定点试验示范品种,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与ICP-MS测定薯块锌含量,综合评价马铃薯品种锌含量、薯块产量及锌产量,初步筛选出适宜WFP项目区种植的富锌马铃薯品种5个,为项目生产示范、富锌栽培体系构建、价值链开发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提交时间:2021-07-24
84. 钠对马铃薯苗生长的影响
摘要: 为了系统地评价钠对马铃薯苗生长的影响,以MS培养基为基础在14个Na浓度下,观测了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小于20mmol/L以下节长、根长、发根率和单根重随Na浓度增加变化较小.株高、节数和根数等形态指标随着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0mmol/L处达到最大值,浓度进一步增加则下降,在10~40mmol/L斜率较大,在40mmol/L以上,各处理均小于无钠处理,且斜率变小.单株干重、单节重、单根根重等在钠浓度为10mmol/L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值,随着浓度的增加在10~50mmol/L成波动下降,50mmol/L以上,下降趋势变缓,低于无钠的处理.植株和根的线密度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高浓度条件下,马铃薯的根长、发根率和单根等与根相关的指标均下降,而使总根重降低;其中发根率可能是对根系重影响的重要因素.说明钠浓度较大的条件下对马铃薯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增加的趋势在钠浓度大于40mmol/L以上虽然仍在增加,但增加的趋势变小.引起茎叶延长生长抑制的浓度约20mmol/L左右,引起根伸长生长开始抑制的浓度在30~40mmol/L;而完全抑制根萌发的浓度要远低于完全抑制茎萌发的浓度,40mmol/L下就有不发根的,80mmol/L下基本完全抑制了发根;但茎叶虽然长的小,但基本都萌发.
提交时间:2021-07-24
85. 钾高效马铃薯基因型筛选及不同钾水平下生理响应
摘要: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典型的喜钾作物.开展不同马铃薯钾营养高效的筛选鉴定与评价,并探讨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在不同钾水平下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响应差异,对深入了解马铃薯钾高效的生理生化机制、加强钾高效品种资源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机理研究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供试品种基于品种筛选试验结果, 分别选用高钾高效品种(“中薯19号”)和低钾高效品种(“华渝5号”), 设5个不同钾肥水平处理, 分别为0,75,150,225和300kg/hm2,研究不同钾效率类型品种在不同钾肥水平的生理响应。其他管理措施如浇水、喷药、培土、收获等同一般大田管理。采用二元一次方程分别对马铃薯的产量随供钾水平变化的趋势进行拟合, 结果显示“华渝5号” 在施钾水平159. 45kg/ hm2时达到最高产量, 而“中薯19 号”在施钾水平281. 4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
提交时间:2021-07-24
86. 阴山北麓马铃薯抗旱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摘要: 引进9个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抗旱性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阴山北麓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抗旱、稳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克新30号""旱丰1号"和"后旗红"3个品种田间生长势旺,产量高,产量分别为2602,2567和2494kg/667m2,同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6.1%、24.4%和20.8%,且商品薯率分别达到84.3%、86.5%和89.1%,对供试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建议引进"克新30号""旱丰1号"和"后旗红"3个中晚熟新品种在干旱、半干旱区域进行马铃薯商品薯生产.
提交时间:2021-07-24
87. "陇薯7号"块茎形成与休眠规律研究
摘要: 为了探明"陇薯7号"块茎形成和休眠规律,为"陇薯7号"北繁南种种薯繁育技术创新和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生态区"陇薯7号"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单株薯块重、单株薯块体积的变化规律,以及生育期、产量的表现,并研究了不同生态区、不同收获期对块茎休眠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陇南武都区高海拔山区,"陇薯7号"生育期提前,比高寒阴湿区渭源县提早39d成熟,产量水平提高.不同生态区单株结薯数变化规律一致,前期快速增加,中期缓慢增加,后期稳定不增加;平均单薯重、单株薯块重的变化规律相同,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持续增加,但变化过程在两个不同生态区略有不同,武都区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稳定增长五个阶段,而渭源县呈现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稳定增长三个阶段,薯块体积的变化与薯块重相同;不同生态区成熟收获的块茎,休眠期和休眠幅度接近;同一区域、同一地块、同期播种,不同时间收获的块茎休眠期和休眠幅度不同,收获时间越早,块茎通过休眠的时间就越早,但休眠期越长;"陇薯7号"成熟块茎在25℃、相对湿度90%、黑暗条件下贮藏,休眠期48~52d,休眠幅度约35d.
提交时间:2021-07-24
88. 陕北地区马铃薯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陕北地区土地广阔、土质疏松、平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是当地的传统优势农作物.从气候因素、地形因素方面分析了陕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从整地与施肥、种薯选择与处理、规格播种、中耕培土、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适宜陕北旱作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对提升陕北旱地马铃薯生产水平意义重大.
提交时间:2021-07-24
89. 风媒介导下马铃薯田杂草种子的传播途径
摘要: 利用杂草种子拦截网进行拦截杂草种子,以探索杂草种子在风媒介导下的传播途径.结果表明,牛膝菊、稗、马唐、小飞蓬、反枝苋可以在风媒介导下传播.牛膝菊在海拔1000和1200m的3个拦截高度都存在,稗只在8月拦截高度0.5m处存在,马唐存在于高度为0.5和1.0m的拦截网中,小飞蓬分布的规律不明显,主要集中在8月,9月的不同高度的拦截网中,反枝苋存在于海拔1000m的9、10月高度0.5m的拦截网中.
提交时间:2021-07-24
90. 马铃薯Snakin 2与GAPC共同调控块茎休眠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推动国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马铃薯块茎休眠是适应逆境进化中形成的特有生理过程.马铃薯块茎休眠受内部遗传及外部环境影响,不同品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30~150d不等的休眠期.因此在发芽过程中StSN2 可能促进了StGAPC 核积累。相关糖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在StSN2 和StGAPC 过表达材料中, 淀粉含量增加, D-果糖、葡萄糖和D-乳糖含量降低, 因此推测StSN2 和StGAPC 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来抑制块茎的发芽。本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StSN2-StGAPC 相互作用模块, 为马铃薯芽发芽调控分子育种提供靶基因。
提交时间:2021-07-24
91. 马铃薯StGATA4L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在块茎发芽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主要以块茎无性繁殖,种薯发芽质量是保证产量的关键,处于休眠期的种薯播种后出苗不齐或烂薯,而播种老化种薯则减产10%~30%.灵活调控种薯发芽时间与多样化的播种制度匹配,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知块茎休眠期由遗传因素决定,同时受种薯级别、生长环境、贮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揭示了StGATA4L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块茎发芽生理状态之间的规律, 有望将StGATA4L表达量作为标记块茎生理状态的标记,用于预测种薯萌芽时间, 达到准确调控的目的。首次证实StGATA4L在烟草中过量表达能使花芽提早形成, 结合该基因在马铃薯中的时空表达特性, 推测StGATA4L参与调控块茎芽组织的分化形成。
提交时间:2021-07-24
92. 马铃薯StSN2调控块茎休眠的分子机制初探
摘要: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产量居世界首位.加强马铃薯基础研究,对主粮化战略实施,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马铃薯块茎休眠是适应逆境进化中形成的特有生理过程.马铃薯块茎休眠受内部遗传及外部环境影响,不同品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具有30~150d不等的休眠期,因其机理未明,加之水分含量重,休眠期较难调控.
提交时间:2021-07-24
93. 马铃薯S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 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对马铃薯生产危害严重但发病表型并不显著,建立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PVS的检出率.以PVS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马铃薯S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及重复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区分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对马铃薯S病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小于0.5%,重复性良好.
提交时间:2021-07-24
94. 马铃薯不同根长基因型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摘要: 外界胁迫(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了解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对胁迫信号的感知、传递和应答对解决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马铃薯作为世界四大主粮作物之一,主要种植于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0mm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长期的或季节性的干旱胁迫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植株长势、块茎产量和商品属性.马铃薯的耐旱性能力与基因快速响应干旱胁迫的转录表达有关。在C16中,茉莉酸信号通路特异性参与了抵御干旱胁迫的过程, 而在C119中,水杨酸信号通路特异性参与了抵御干旱胁迫的过程。这些新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对抗旱性马铃薯基因型的遗传基础认识,同时这些结果也为马铃薯耐旱品种的分子辅助筛选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线索。
提交时间:2021-07-24
95. 马铃薯在常德不同区域的种植表现
摘要: 为了研究常德不同区域栽培模式和耕作制度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湖区稻田和山区旱地开展马铃薯品种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稻田马铃薯长势普遍好于旱地马铃薯长势,但旱地马铃薯产量高于稻田马铃薯产量;对照品种"兴佳2号"整体表现最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稳产性.
提交时间:2021-07-24
96. 马铃薯块茎膨大期转录组分析
摘要: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影响“中薯681”马铃薯块茎膨大时期关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为后续研究调控马铃薯块茎膨大与干物质积累等的关键候选基因与功能分析提供了有益线索, 对于马铃薯块茎膨大、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累积的调控机制解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提交时间:2021-07-24
97. 马铃薯应答低温胁迫ALDH2基因的筛选分离
摘要: 研究以四倍体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 利用MSAP技术分析了4℃处理0、48和60 h后“大西洋”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 获得了814条应答低温胁迫的DNA甲基化差异条带, 并完成了测序和Blast分析, 从中选取了6个感兴趣的序列作为目的基因,其中包括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基因。为了确定ALDH2基因在马铃薯应答低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 该研究利用qPCR技术分析了马铃薯在低温处理0, 12, 24, 36, 48, 60和72 h后ALDH2基因表达量, 利用ALDH酶活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A075-1-1)测定了酶活性情况。利用Confocal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 ALDH2定位于叶绿体、线粒体中, 且ALDH2基因位于马铃薯3号染色体上。对其他5个目的基因也进行了一定研究, 具体功能及其在马铃薯应答低温胁迫中的作用机理,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提交时间:2021-07-24
98. 马铃薯杀秧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摘要: 中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逐年攀升,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对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杀秧作业是马铃薯收获前的重要步骤,马铃薯的杀秧质量对马铃薯的收获效率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马铃薯杀秧机杀秧不彻底、留茬高度不均、粉碎合格率差、秧茎易缠绕等问题,根据中国马铃薯杀秧的农艺要求,对马铃薯杀秧机刀具进行了结构设计,进一步提升马铃薯杀秧机的工作性能.
提交时间:2021-07-24
99. 马铃薯泛素结合酶StUBC30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摘要: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作物,是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首选农作物之一.马铃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其中干旱和盐碱胁迫尤为严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其过程类似于磷酸化修饰,相关研究报道发现该过程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在遭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课题组在马铃薯泛素结合酶筛选时发现了一个干旱响应基因StUBC30,本研究对马铃薯泛素结合酶StUBC30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并用qRT-PCR技术对在不同处理下基因表达水平和组织表达差异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马铃薯StUBC30基因功能解析奠定基础。
提交时间:2021-07-24
100. 马铃薯田杂草—牛膝菊种子随牛畜粪便的传播途径
摘要: 通过采集牛畜粪便,观察牛膝菊种子随牛畜粪便的传播过程,明确了单位重量牛粪中牛膝菊株数9月最多,达到了30.89株/kg,8月采集的最少,为11.70株/kg,3个月之间采集的牛粪中所含杂草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为从杂草种子传播途径控制杂草,切断杂草来源,为马铃薯田杂草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提交时间: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