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

苏州

2020-12-15

2020-12-15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高等教育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

会议文集

  • 1. 城市景观愿景:结合空间规划工具的教学创新

    摘要: 风景园林在城市中具有未来属性的、较大尺度的愿景设计项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介绍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本科三年级设计课程,引入空间规划和情景规划工具,结合风景园林特色进行教学实践创新的核心内容,包括通过情景分析及愿景制定对未来进行多角度比选和探讨,两轴四象限的情景分析设定;愿景、空间策略和空间模式制定来训练跨尺度的设计思维;通过空间定性进行扎根景观核心的设计表达.情景分析设计教学法促进和培养学生运用以过程为导向的、结合定量和定性要素的设计工具、过程和思维,以回应此类项目更为开放和多变的设计挑战.

    作者:

    WANG Yujia;王雨嘉

    提交时间:2020-12-15

  • 2. 基于一体化模式的花园快速营造研究

    摘要: 在以往的工作模式中,设计与建造为2个独立的过程,相互分离,难以统筹.由于设计过程并未引入建造思维,致使建造过程中存在各类问题.为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以3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建造活动为例,从整体出发,提出“设计-建造”一体化的协同模式.本模式采取多线分层设计,形成可循环的反馈流程,为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各环节建立关联,从而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系统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多线并行的工作流程.设计与建造协同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全周期的思维方式,从系统出发,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工作效率,为今后的建造活动提供教学参考.

    作者:

    HU Yike;胡一可;GU Yang;顾阳;WANG Hongcheng;王洪成

    提交时间:2020-12-15

  • 3. 基于多尺度营造实践的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植物类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工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植物类课程教学一直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植物运用能力,分析了工科院校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基于多尺度营造实践的教学改革思路.介绍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教学创新,并具体阐述了4个尺度的营造实践情况:1)微尺度——微景观营造实践,通过易操作、易创新的微景观激发学生对植物和种植的兴趣;2)小尺度——平米花园营造实践,通过平米花园的营造帮助学生熟悉种植施工的各个流程;3)中尺度——花境营造实践,通过花境植物的选择和栽植进一步熟悉植物材料;4)大尺度——社区花园营造实践,通过还原实际工作流程对接行业需求.总之,在教学中,引入多尺度营造实践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实践成果也获得了专家和使用者的认可,但是在长效运营和课程时间安排方面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作者:

    FENG Lu;冯璐;LIN Yinan;林轶南;WANG Jun;汪军

    提交时间:2020-12-15

  • 4. 如画的风景:基于中国山水画的风景园林规划教学探索

    摘要: 从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园林的渊源出发,回溯游山水与造园之间的联系,并以如画的风景——景区规划设计课程为例,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首先在“山水画解读与平面转译”阶段,让学生建立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其次在“入画的在场体验”阶段,利用“七观法”让学生完成对场地的身心体验,最后在“入画的规划”阶段,引导学生巧妙因借场地风景资源,营造如画的风景,并以地舆图、册页、立轴等传统山水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希望通过本课程教学,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并融入现代造园之中.

    作者:

    SHEN Shixian;沈实现

    提交时间:2020-12-15

  • 5. “平行空间—节点交互”——本科生风景园林设计理论课与设计课协同教学模式创新与建设

    摘要: 本科生风景园林设计理论课程与设计课是风景园林本科教学体系的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总结归纳国内外高校本科教学中理论课与设计课的4种现有关联类型,以清华大学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设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2这两门课程为契机,提出了设计课与理论课协同教学的“平行空间—节点交互”模式,并提出了平行完整性、节点交互性、多维协同性3个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炼出了教学组织——重要节点协同;课程内容——适当结合,互相启发;能力培养——彼此激发,反复训练3条协同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问卷反馈,发现该模式有效达成了学生通过两门课程的有机关联加强学习成效的目标.

    作者:

    ZHENG Xiaodi;郑晓笛;YUAN Yin;原茵;ZHANG Linlin;张琳琳;LIU Jiechen;刘洁琛

    提交时间:2020-12-15

  • 6. 数字模拟与虚拟认知辅助的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摘要: 基于数字技术融入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和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金课”的重要趋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远程教学的迫切需求,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设计基础Ⅱ“线上+MOOC平台”课程实践为例,针对一年级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在远程教学中存在的四大困境与四大需求,提出基于数字模拟与虚拟认知辅助的教学调整构思.从“原理认知—动态模拟—虚拟调研—空间操作”4方面进行MOOC平台数字资源的整合,从2019-2020年春季学期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成果及问题等角度探讨数字模拟与虚拟认知辅助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的“线上”转型途径.通过总结本次线上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的方向,旨在为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未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

    WANG Dingran;王丁冉;DONG Ludi;董芦笛

    提交时间:2020-12-15

  • 7. 新时代背景下的风景规划课程——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摘要: 风景规划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支撑课程,但目前无论是课程的教学体系的构建,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现状,从明确课程性质、形成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丰富基础课程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案,希望能为风景规划课程教学体系的变革与优化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作者:

    XIAO Yu;肖予;WEI Min;魏民

    提交时间:2020-12-15

  • 8. 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团队知识共同体构建策略——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

    摘要: 知识是教师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教师团队配置、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双一流”“新工科”建设新要求的必经之路.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通过梳理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剖析新时期教学任务与存在问题,在学科基础平台(T-M-C)建设的前提下,探索多元融合的方式,提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知识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以期为中国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培养专业人才,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

    TANG Xiaolan;唐晓岚;LI Zhehui;李哲惠

    提交时间:2020-12-15

  • 9. “金课”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研究

    摘要: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教育部“金课”计划中一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涉及复杂的综合性知识应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当代设计类教学要求.风景园林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具有专业性、前沿性、实践性的特点,应用于设计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笔者以东南大学研发的“参数化拟自然水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为例,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与教学应用展开探讨与思考.

    作者:

    YUAN Yangyang;袁旸洋;CHENG Yuning;成玉宁;LI Zhe;李哲

    提交时间:2020-12-15

  • 10. 面向规划设计实践的研究生项目管理与公司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

    摘要: 具备一定项目实践经验并掌握更多实用技能的硕士研究生群体,已成为规划设计企业新员工的来源主体.预先熟悉规划设计企业的机构组织、部门职责,明确规划设计企业的运行机制,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具备面对实际管理问题的正确判断和应对能力,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也是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阶段项目管理与公司组织课程设置的核心任务.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项目管理与公司组织教学为基础,提出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实践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内容、模式和方法,通过行业发展回顾、管理理论学习、实际案例展示和行业现象分析等手段,诱导学生产生管理意识,使学生充分认知到风景园林技术应用逻辑和项目管理逻辑的区别,从而为其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从业者身份的转变奠定认知基础.

    作者:

    WANG Peiyong;王沛永;LIANG Sijia;梁斯佳

    提交时间:2020-12-15

  • 11. 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探索——以同济大学为例

    摘要: 基于高等院校全面推进与落实“课程思政”的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以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为例,从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的目的、育人目标与价值导向出发,探索思政课程链的课程组成、育人逻辑、思政内涵、思政领域、思政要素、教学方法与评价等内容,以期建构风景园林专业素质与人格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作者:

    LI Ruidong;李瑞冬;HAN Feng;韩锋;JIN Yunfeng;金云峰

    提交时间:2020-12-15

  • 12. 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营造教学中空间体验和材料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以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为契机,重庆大学开展了一次全过程的空间营造教学实践.详细介绍教学过程中对建造主题的理解及对空间叙事方式和材料应用的思考,方案深化中对造型与结构、表皮和植物的推敲,以及实地建造中的现场调整、施工顺序的组织和建造技术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中落地性和实操性进行思考,并从材料形式、建构方式、设计范式等方面提出花园建造的创新路径,以期为风景园林人才培养中实践类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

    LUO Dan;罗丹;XIA Hui;夏晖

    提交时间:2020-12-15

  • 13.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群建构与混合式教学真实性评价方法

    摘要: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观的引领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基于理性辨析历史观的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课程群的建构,提出“三阶+四化+三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真实性评价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解决教学痛点问题,实现“两性一度”和“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连续5年的平行班问卷调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和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对真实性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一致性予以检验,揭示了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

    作者:

    YU Bingqin;于冰沁;WANG Yun;王云;WANG Ling;王玲;ZHANG Yang;张洋

    提交时间:2020-12-15

  • 14.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三明一暗”教学体系建构

    摘要: 强化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是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策略.经对学科、办学、课程概况等方面的调研,剖析本课程强化专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经对教育心理学“知识内化”相关原理的分析,提出专业素养内化力的概念,并明确对该能力进行培养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了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培养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并凝练为以技能表现、思维创作、知识驾驭3个维度专业能力培养为明线,以专业素养内化力培养为暗线的“三明一暗”教学核心环节.并构建以明线为基,支撑起能力培养纵轴,以暗线为本,串联起时间横轴,具有五大模块、五大阶段的教学体系;梳理明线、暗线培养要点及保障机制.本教学体系的建构以强化专业素养内化为导向,对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相应策略的教学改革有一定参考性.

    作者:

    XU Zhe;徐哲;ZHANG An;张安;CHEN Fei;陈菲;YAN Kun;阎婫

    提交时间: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