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
基本信息
2021-05-01
2021-05-0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
21. 废旧农用地膜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自农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引进以来,农用地膜得到广泛应用,大量废旧农用地膜的回收和处理已成为我国以及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与重大挑战.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别农用地膜物理性能的与化学组成,总结并分析了现有废旧塑料膜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并对未来有望对废旧塑料资源化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包括物理填充改性、低耗能化学裂解等方法以实现高效资源化,同时对废旧农用地膜资源化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提交时间:2021-05-01
22. 快递塑料包裹成分鉴定及研究
摘要: 随着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快递塑料包裹的生产和使用率也随之上升,废弃塑料包裹中通常包含多种聚合物以及其它杂元素,影响其回收利用.本研究从国内6家主流快递公司随机采集了6种不同类型塑料包装,分层得到81份检测样本,利用显微红外-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仪分析主要聚合物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能谱仪(EDS)检测表面形貌和主要元素.结果表明样本中主要聚合物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丙乙烯(PPE)、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等5种,样本中包含C、O、Ca、Mg、Ti等多种元素,推断部分样本可能由废料组成.本研究为快递塑料包裹的回收利用及废物管理等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5-01
23. 我国农村有机固体废物处理现状
摘要: 我国农村有机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我国农村有机固体废物的分类、特点,还介绍了好氧堆肥处理技术与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提交时间:2021-05-01
24. 抗性基因的厌氧消化处理与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摘要: 固体废物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其具有很大的环境风险.厌氧消化是一种有效的去除ARGs的方法,其不仅能降低ARGs的环境风险,还能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厌氧消化对ARGs消长影响的研究进展:(1)厌氧消化系统内影响ARGs去除效果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固体含量、内源抑制剂等;(2)外源添加物强化厌氧消化去除ARGs效果的研究,包括铁纳米颗粒、生物炭等.
提交时间:2021-05-01
25. 抗生素菌渣好氧堆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摘要: 有机固体废物给环境和人类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石家庄作为抗生素生产大省,产生的大量菌渣处理与处置问题成为了各大企业的困扰.针对如抗生素菌渣、畜禽粪便和污泥等有机固体废弃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抗生素菌渣进行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以提高抗生素菌渣等有机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效率.
提交时间:2021-05-01
26. "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与管理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带来的建筑垃圾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介绍了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处理与处置现状,结合国内外"无废城市"的建设情况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与管理建议.
提交时间:2021-05-01
27.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在校园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探究
摘要: 校园生活垃圾总量大,可回收率较高,校园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以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为例,考察了校园内垃圾的分类回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的了解情况以及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的情况,分析了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和校园内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提交时间:2021-05-01
28.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展
摘要: 有机固体废物数量的飞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有机固废高效资源化利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介绍了目前国内较常用的几种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及缺点,重点对厌氧发酵技术及水热氧化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未来提高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交时间:2021-05-01
29. 有机固体废物特性、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探究
摘要: 有机固体废物有机质含量高,蕴含着大量的生物质能,是一种"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将其经过资源化处理后,不仅可以缓解该行业的压力,更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固体废物的特点、传统的处置方式以及新兴资源化方式.
提交时间:2021-05-01
30. 有机固废热化学处置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城市大型化、密集化发展,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年攀升;同时,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养殖场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环保化转变,畜禽粪便处理量也在日益增加.这些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污泥、城市垃圾和有机废弃物会带来大量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热化学处理技术是实现污泥减量和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方法.由于传统污泥处置技术存在局限性,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更具有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简明阐述了不同污泥热化学处理方式的特点,对比了多种热化学处理方法的差异.还介绍了污泥热解、气化技术的工业实例和一般工艺流程,分析了不同处置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污泥高效利用提出了建议.从技术特性、环保指标、投资、运营成本与收益、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对比析了焚烧、热解、气化三种热化学处理方法.从三种热化学技术的技术特性,阐明了其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根源以及环保性.热解虽然技术发展欠成熟,但是一种有前景的废弃物分布式处置技术.
提交时间:2021-05-01
31. 有机固废的生物利用
摘要: 中国近些年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城市和工业生产固废逐年增加.现如今固废处理的方法最常见的有三类,分别为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应用最广其次为焚烧,再次是堆肥和其他,然而随着固废生产量逐年增加,固废的处理却没有很好的成效,对固废应当注重新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堆肥的效果很好,对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经济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提交时间:2021-05-01
32. 有机负荷及pH控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性能及微生物群落动态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有机负荷和高负荷胁迫下pH控制对餐厨垃圾序批式厌氧消化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当有机负荷为7.5g VS/L时,甲烷产量达到547.8±27.8mL/g VS.但在较高负荷(15和30gVS/L)时,甲烷产率受到有机酸的抑制.在15gVS/L时,产气滞后期长达31天,30gVS/L时有机酸累积至12800mg/L以上,强烈抑制甲烷生成,甲烷产量仅8.0±1.0mL/g VS.此时,将单一生态因子pH控制在6.5、7.0和7.5,可显著改善超高负荷下有机酸抑制问题,表现为控制pH的反应器产气滞后期更短、甲烷产率峰值和甲烷含量更高、有机酸降解更迅速.15gVS/L时将pH控制在7.5时,甲烷产量最高为549.3±26.3mL/g VS,甲烷含量为69.8±3.7%.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系统酸化的同时细菌科Syntrophomonadaceae和unidentified 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而unidentified Clostridiales显著生长.在超高负荷与pH控制耦合影响下,厌氧系统表现出来的高稳定性与产甲烷菌属Methanosarcina显著生长密切相关.Methanosarcina具有最多样的产甲烷途径,能提高系统对有机酸的耐受性.此外,调节pH能刺激互营细菌Syntrophomonadaceae生长,同时有助于维持氢营养型产甲烷菌较高的活性,因而确保了互营细菌与产甲烷菌间建立高效互营关系,避免有机酸过度累积.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古菌对有机负荷和pH变化比细菌更敏感.pH控制对产甲烷菌的适应性选择导致古菌群落多样性显著下降.
提交时间:2021-05-01
33. 木质纤维素与聚乙烯共液化实验研究
摘要: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液化生物油具有热值低、稳定性差、粘度高等缺点,为了进一步提升生物油的品质,本研究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玉米秸秆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液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20℃下共液化生物油的收率达到21.5%,热值达到最高35.72MJ/Kg,生物油中的主要成分为酯类和烃类.玉米秸秆与HDPE共液化过程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其中玉米秸秆中的灰分对HDPE的分解有促进作用;HDPE可提高玉米秸秆单独液化生物油的有效氢碳比(H/Ceff).本研究说明了玉米秸秆和HDPE的共液化反应不仅可以降低HDPE单独液化的反应温度,还可以提高生物油的品质.
提交时间:2021-05-01
34. 桂林某堆肥厂污泥堆肥DOM紫外光谱特征分析
摘要: 水溶性有机物(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是评估堆肥腐熟度重要的指示性方法.为探讨紫外光谱在工厂化污泥堆肥中的适用性,本实验以堆肥厂现场取样的污泥进行堆肥,对污泥堆肥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独立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在测得的紫外特征参数中,SUVA250与SUVA280均呈现升高的趋势,而E250/E365和E300/E400则相反.E465/E665、E2/E4、E2/E6和E4/E6表现出上1升的趋势,峰值均在31d,A1、A2、A3和S275-295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S350-400与Sr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峰值则在20d.根据相关性分析,SUVA254、SUVA280、E465/E665、E4/E6与E2/E6为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指标受到堆体有机质芳香成分与苯环结构的影响.基于以上紫外特征参数的分析,发现SUVA254、SUVA280、S350-400与Sr与其他特征参数相比,表征污泥堆肥中有机质的腐殖化水平更为准确,是评价污泥堆肥腐熟度和稳定化最为准确的紫外特征参数,为紫外光谱在工厂化污泥堆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提交时间:2021-05-01
35. 氧气促进氧化铁强化有机质非生物腐殖化效应研究
摘要: 腐殖化是土壤固碳的重要过程,产物腐植酸(Humic acids,HA)是影响土壤肥效的关键组分.土壤中含Mn/Fe/Al/Si的氧化物可以促进有机质单体化合物(如多酚、还原性糖、氨基酸等)快速缩聚形成HA.目前,自然环境下非生物腐殖化强化作用主要归因于金属氧化物的调控效应,而对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的影响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通过采用腐殖化前体物模拟体系(氧化铁与/或氧气/氮气不同组合体系)探究氧气对氧化铁强化有机质非生物腐殖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促进底物转化与总HA聚合物形成方面表现为:空气气氛(Fe2O3)>氮气气氛(Fe2O3)>空气气氛>氮气气氛;氧气通过介导羟基自由基参与并促进腐殖化反应,并提高了产物HA的不饱和度,但对HA官能团分布无显著影响.
提交时间:2021-05-01
36. 水洗和微波处理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氯和重金属处理效果的比较研究
摘要: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高含量的氯和重金属是制约其资源化利用和处置的主要因素,为了满足工艺生产和环境安全的要求,飞灰通常需要经过脱氯或重金属稳定化的预处理.本文研究了水洗和微波处理对飞灰中氯的脱除效果,并对处理前后飞灰中的重金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洗两次能减小飞灰中89.2%的氯,水洗三次能脱除飞灰中95.5%的氯,对水洗两次飞灰的进一步微波处理对氯的脱除效果更好,能脱去96.6%的氯,处理后飞灰中的残留氯为1%.飞灰中的Cu、Cr、Cd在水洗两次后变得更稳定,离子可交换态(F1)碳酸盐结合态(F2)的含量大幅度减小,再次的水洗和微波处理能使重金属进一步稳定,且微波处理的效果最好.
提交时间:2021-05-01
37. 污泥富氧燃烧含氯添加剂对重金属迁移转化影响
摘要: 在水平管式炉上进行了污泥富氧燃烧实验,重点研究了焚烧温度与含氯添加剂对重金属迁移转化影响.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含氯添加剂(CaCl2、MgCl2、NaCl、KCl、FeCl3、AlCl3)来研究焚烧温度对重金属(Cu、Zn、Pb、Cd、Cr、Ni、As、Co、Mn)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焚烧温度与重金属挥发率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焚烧温度对重金属挥发率的影响程度排序为As>Cd>Pb>Co>Ni>Cr>Mn>Cu>Zn.对于易挥发性重金属(Pb、Cd、As),含氯添加剂在600℃时对Pb均有积极作用,FeCl3对其影响最大.KCl在各焚烧温度均降低了Pb含量,900℃时完全脱除了底渣中的Pb.除了FeCl3,其余五种含氯添加剂在700℃时均降低了As的含量,但效果并不明显;对于中等挥发性重金属(Cu、Zn),含氯添加剂的加入对Cu和Zn的含量几乎均有所降低,其中CaCl2对Cu、Zn的去除效果最佳;对于难挥发性重金属(Mn、Co、Cr、Ni),含氯添加剂总体来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Mn的去除效果却相反.六种含氯添加剂几乎均降低了Cr及Ni的含量,且KCl对两者的脱除率最佳.
提交时间:2021-05-01
38. 浅谈废弃物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 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大部分农业废弃物被直接遗弃在田间或选择焚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农作物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是制备纳米纤维素的重要原料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纤维素的分类、制备及从废弃物中提取纤维素的相关研究,为废弃物的高值化应用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5-01
39. 浅谈有机固废的现状,污染防治和处理技术方法对比
摘要: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有机固废,这些有机固废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在对有机固废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有机固废的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并简要对比了三种目前常用的有机固废的处理方法,以期为有机固废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提交时间:2021-05-01
40. 淡水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检测方法及毒理性研究进展
摘要: 近年来,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系统调研,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淡水体系中微塑料丰度以及国际上微塑料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目前,针对微塑料的分析和鉴定方法仍然有较多局限性,完善技术方法对研究微塑料在环境介质中的聚集和迁移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体系的生态毒理学评估方法和丰富基础数据库将是未来该领域的热点.学者专家应结合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分析鉴定难点,完善塑料制品的回收和废物管理,加强环境中微塑料浓度的检测,探究微塑料污染物在不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和食物网中的转移,从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和种群水平加强系统研究,不断完善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效应与生态毒理学机制.
提交时间:202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