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21年年会

基本信息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21年年会

福建泉州

2021-10-20

2021-10-20

中国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

  • 1. 中国住宅室内设计标准化现状及优化策略

    摘要: 本文从市场、产业、行业、专业的角度辨析了室内设计标准化与住宅工业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室内设计标准化三种主要模式的特征与问题.通过对标国外室内设计标准化的先发案例,提出了现阶段标准化在国内住宅室内设计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作者:

    陈奕兵;华亦雄;费宁

    提交时间:2021-10-20

  • 2. 乡土建筑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暖泉镇西古堡为例

    摘要: 本文基于蔚县地域文化与建造背景,以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为研究对象,对当地建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其独特的民居环境和严谨的建筑形制,试图找寻与当地环境共生、与现代生活同构的设计策略,为乡土建筑的利用与更新提供参考,以便重新唤起人们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意识,从而让传统村落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作者:

    李佳伟

    提交时间:2021-10-20

  • 3. 从边缘到日常——浅析西班牙卡塔赫纳海军陆战队军营改造设计策略

    摘要: 历史遗产建筑改造再利用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保留原有历史记忆的同时,重塑场所精神,是建筑适应性改造的重要考量.本文以西班牙港口城市卡塔赫纳老城区内的18世纪历史遗产——卡塔赫纳建筑海军陆战队军营的改造再利用项目为例,从封闭边界到公共透明,从严肃静态到自由流动,探究监狱"边缘空间"转化为校园"日常空间"的空间特征重塑具体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国历史遗产建筑保护与适应性改造提供借鉴,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者:

    蒋叡;周铁军;

    提交时间:2021-10-20

  • 4. 儿童中心论视角下的小学室内活动空间改造设计

    摘要: 随着人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更新,中国小学越来越强调基础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其室内活动空间设计也得到了重视.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将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结合,以儿童中心论为视角,以武汉华侨城小学室内活动空间改造为案例,针对其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造正负空间、深化边角空间、营造光影环境、塑造复合空间的改造策略,来创造适合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优质成长乐园.

    作者:

    王清颖

    提交时间:2021-10-20

  • 5. 医疗空间中环境图形的主题和艺术风格的适老化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从环境疗愈的角度研究能够帮助老年人减轻由于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诱导老年人产生轻松愉快、充满希望地积极情绪反应的医疗空间环境图形设计.问卷设计分为老年人环境图形主题偏好和艺术风格偏好两个部分,以住院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发放.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提出能够引发老年患者积极分心,从而触发肌体自愈机制的医疗空间环境图形设计的主题和艺术风格应该具备的六个基本属性.符合这些特点的艺术化的环境图形设计能够有效软化医疗空间的环境氛围,使因医疗工艺的严格要求极度注重功能性而一贯表现得理性冷漠的医疗空间具有温度,展现出对老年患者的人文关怀,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作者:

    尚慧芳;石笑聪;王传顺

    提交时间:2021-10-20

  • 6. 后疫情时代居住空间设计探索——以100m2刚需户型为例

    摘要: 2020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大暴发,室内居住空间在空间布局、空间功能、空间形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后疫情时代,需要解决室内空间质量问题,适应人们的新需求,探寻人与空间的和谐关系.本文通过对100m2刚需户型进行改造提升设计,针对当下室内居住空间的不足,探索高性能住宅,适应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新需求,营造功能复合化、空间利用高效、布局动线合理,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场所.

    作者:

    蒋维乐;杨紫嫣

    提交时间:2021-10-20

  • 7. 地域性、回馈、可持续——伊冯·法雷尔与谢莉·麦克纳马拉的建筑创作观

    摘要: 2020年普利兹克奖授予两位爱尔兰女性建筑师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她们自成立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以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性建筑的探讨,注重建筑对于城市、社区的责任与回馈;她们创造了自由灵动的建筑空间,内外渗透,光影变化;她们关注地球生态,将建筑转化为新的地理,并在建成环境中融入对气候生态的思考.本文以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的创作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从思想观念、空间创作、可持续理念三个方面,剖析他们触及环境、城市和居民的设计观.

    作者:

    魏欣桐;周浩明;刘一丹

    提交时间:2021-10-20

  • 8. 地铁候车空间环境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及实践研究

    摘要: 本研究针对地铁车站受地理位置和管理安检限制、难以深入调研、无法提供直观形象的认知问题,开展地铁车站候车空间环境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构建.采用可视、可交互、可操作的数字化方式实现候车空间的色彩变化,并通过建筑漫游实操地铁导视装置的合理排布,达到地铁候车空间环境设计基本环节的呈现.开发地铁车站候车空间环境设计虚拟仿真系统平台,设置实验预习、色彩设计、导视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四个仿真实验模块.通过本仿真实验系统,学习者可清楚地了解地铁候车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色彩变化和导识设施布置等对环境空间的影响,直观真实;同时,大大降低了课程的实验成本,对学习目的进行强化,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

    王晨皓;王玮

    提交时间:2021-10-20

  • 9. 城市人居环境的细节——建构城市人居环境设施的交互理念

    摘要: 21世纪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功能及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演进,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未来展望也不断更新.但在当下的城市人居环境中却常会发现,其中一项关乎城市人居环境的细节——城市环境设施的"交互"理念却最易被忽略.对这一细节的忽略不仅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体验质量,同时也阻碍了其学科的拓展与进步.因此,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就十分必要.既在关注和整体发展城市人居环境的前提下,该如何建构城市人居环境设施的交互理念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并通过城市人居环境设施自身具有的"需求、构成、审美"三大属性与交互理念建构一种关系,从一定层面探析城市人居环境设施交互理念对提升整体城市人居环境的必要性与积极作用.

    作者:

    李弢

    提交时间:2021-10-20

  • 10. 城市封闭住区边界空间柔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摘要: 住区边界是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化内涵.通过对特定时代下封闭住区的内涵与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其与现阶段城市发展趋势不符的现象及问题.针对"打开封闭住区论争"的僵局和误区,提出改变的重点是要平衡开放与封闭的利弊.尽可能减少封闭住区的负面影响,吸取开放性住区积极的作用,为住区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柔性边界的设计方法.

    作者:

    胡沈健;张铃羚;王鹤霖

    提交时间:2021-10-20

  • 11. 基于C-READI模式的历史文化街区既有建筑活化设计策略探究——以龙兴酒厂改造设计为例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空间与社会多重发展逻辑的转型.本文介绍了C-READI的更新模式,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导向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以龙兴酒厂的整体的改造设计为例,作为对该更新模式的设计应用,从而进一步从设计方法上总结历史文化街区既有建筑的活化策略与设计启发.

    作者:

    蔡祯;汪佳

    提交时间:2021-10-20

  • 12. 基于家庭经验的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的讨论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物质商品富裕、技术水平发展,城市空间以牺牲人的丰富体验和个性感受为代价趋向适用性、商业性价值,住宅设计脱离日常生活、亲子关系,呈现出一种麻木的设计观,其根本原因在于空间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巨大断裂.本文将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观指涉到建筑学内部以指导具体实践层面,探求列式第一层社会关系——家庭经验如何象征与改善亲子关系,为建筑设计方法提供新的可能性.

    作者:

    程月

    提交时间:2021-10-20

  • 13. 基于环境美学理论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江南运河嘉兴段为例

    摘要: 本文基于环境美学的视角,以大运河嘉兴段文化遗产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研究对象的审美特征,提炼概括其美学价值.针对运河遗产景观保护、传承与利用中的现状问题,由表及里地提出以"文化景观"和"审美体验"为核心理念,依托审美体验突出运河文化遗产景观的价值与意义,形成主客体交融的对象性结构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以此建立起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的美学研究基础,探讨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弘扬和发展运河文化精神.

    作者:

    倪圆桦;吕勤智

    提交时间:2021-10-20

  • 14. 基于现象透明性解析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室内设计

    摘要: 本文通过现象透明性理论去解读阿尔瓦罗·西扎于2018年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从秩序协调、空间分层、礼仪性渗透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该项目的设计思路.希望通过理解西扎在空间设计中透明性概念的表达,为博览类建筑的空间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作者:

    胡沈健;周继发;李聚真

    提交时间:2021-10-20

  • 15. 基于装配式4.0时代的城市青年公寓一体化设计策略探究

    摘要: 在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进入4.0时代的背景之下,住宅产业不断更新迭代,建筑建造方式由传统生产形式迈向了标准化、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建筑建造的新兴发展趋势.本文以装配化以及建造手段为背景,阐述其基本发展背景、趋势以及特点.同时以城市青年公寓为目标对象,结合广大城市青年的居住现状问题与实际需求,总结装配化建造在青年公寓中应用的适配性与前瞻性.进一步从人性化设计、标准化设计、菜单化设计、信息化设计四个设计层面切入,为装配化4.0时代下打造"科技+可变+共享"的青年公寓提供一体化设计策略,旨在使未来的装配式设计不仅仅停留在部品的装配之中,更是能够让整个人类生活空间都能进行装配以及移动.

    作者:

    陈格;范诗意;吕勤智

    提交时间:2021-10-20

  • 16. 大型商业体外部步行系统设计研究——以芮欧百货为例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综合性商业体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其所提供的商业服务与空间氛围也日新月异.本文选取了拥有四种不同外部步行系统空间特征的上海市静安区芮欧百货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计数法、观察法、影像记录法等城市公共空间调研法为研究手段,分析了大型商业体外部步行系统中步行系统实际使用宽度、人流量及大型商业体立面设计之间的联系.希望通过研究分析城市主要商业街大型商业体外部步行系统的"多样性"特征,为大型商业体的更新设计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者:

    王仁杰;陈新业;杨璐璐

    提交时间:2021-10-20

  • 17. 大运会背景下成都老旧社区界面更新与场景营造研究

    摘要: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办,随着这一赛事申报成功,树立与大运会内在精神相关、彰显成都公园城市以人为本、历史底蕴与现代潮流呼应的城市形象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赛事主要承办场馆所在地之一,也是承载着成都工业辉煌历史的成华区,受到了社会极大关注.本研究尝试以成华区老旧社区历史记忆为触媒,致力于剖析在大运会这一重大赛事背景下,结合成都市公园城市发展理念,开展老旧社区界面更新以及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设计研究,以求对于空间场景力的营造方式及城市形象品牌的更新策略提供自己的拙见.

    作者:

    戴月琳;王玮;王喆;李可懿

    提交时间:2021-10-20

  • 18. 宗庙及祠堂建筑空间构成研究

    摘要: 宗庙及祠堂建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上对"家风"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宗庙及祠堂建筑作为其物质载体,更加值得注意.根据建筑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将宗庙及祠堂建筑分为三类:皇家的宗庙、士大夫的家庙、平民百姓的家祠.结合历史的发展及人们的祭祖的具体活动,对宗庙及祠堂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了探究,将其内部空间进行分类,进一步解读宗庙及祠堂建筑的空间关系.

    作者:

    娄瀚夫;邵明

    提交时间:2021-10-20

  • 19. 探析"尺度工程"在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语境表达

    摘要: 为了解决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比例与尺度问题,以解决落实好室内空间的功能性需要,达到人在空间知觉视觉和感觉的协调统一和谐相宜的目的.本文通过研究比例与尺度都是研究物体的相对尺寸,促进达到在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中更是不可或缺性,通过在室内空间的尺度、生活的尺度、表现的尺度等内容诠释探析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理论探究和语境表达.

    作者:

    张卫亮;郭松

    提交时间:2021-10-20

  • 20. 敦煌壁画中建筑景观设计考

    摘要: 敦煌壁画反映了中国历代建筑和环境空间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对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原型及其环境设计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建筑单体空间、群体布局空间及建筑周边环境的植物景观特点,挖掘壁画中蕴含的建筑设计理念与环境设计方法,研究其景观图像,对当下城市建设中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居住性景观环境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意义.

    作者:

    任康丽;张梦舒

    提交时间: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