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口腔颌面修复学学术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5-10

2021-05-10

中华口腔医学会

会议文集

  • 1. 上唇梯形粘膜瓣矫治重唇15例临床观察

    摘要: 观察上唇梯形粘膜瓣矫治重唇的临床效果.15例患者,均沿前庭沟唇侧黏膜为梯形黏膜瓣顶,梯形黏膜瓣两边齐双侧口角黏膜处,梯形黏膜瓣底端位于上唇黏膜与唇红交界处,用1%亚甲蓝标记出梯形黏膜瓣的顶及两边.用含1/10万肾上腺素的1%盐酸利多因,术区黏膜下浸润麻醉.沿设计线切开梯形黏膜瓣的顶和两边,翻起梯形黏膜瓣至唇黏膜与红唇交界线处,摘除术区肥大的黏液腺腺体,修正结缔组织,冲洗创面,彻底止血,复位梯形黏膜瓣,沿边缘修整多余黏膜,对位缝合.从口外适度加压上唇于上颌24h,减少术后渗出及水肿.15例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重唇消失,上唇双侧对称,形态自然,功能良好,无内卷及外翻.顶位于前庭沟粘膜处,底位于唇黏膜与红唇交界线的梯形黏膜瓣,摘除肥大唇黏液腺的手术方法是治疗重唇疗效确定且术式规范的治疗方法.

    作者:

    张彦喜;郭姗;李艺博;卢丽雯

    提交时间:2021-05-10

  • 2. 上颌骨大范围缺损使用不同赝复体设计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摘要: 上颌骨因肿瘤术后、外伤、先天畸形、感染等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损,可通过赝复体部分重建功能.影响赝复体设计的因素有很多,如颌骨缺损的差异性,余留牙的状态,患者的意愿等.本研究对比同一上颌骨大范围缺损病例,侧重美观设计与侧重固位设计的两种不同方式,旨在比较2种不同赝复体设计对上颌骨大范围缺损修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

    刘纯;赵起超;赵熠

    提交时间:2021-05-10

  • 3. 基于以结果为导向及至上而下的修复方案治疗LCL型下颌骨缺损1例

    摘要: 下颌骨截断性缺损的修复因其重要性及困难度一直以来都是口腔颌面修复的重点与难点.特别是对于下颌骨体部及双侧部分升支缺损的病例,由于缺少相关解剖标志以供参考,要恢复下颌骨的三维空间结构是相当困难的.本文报道多次手术致下颌骨LCL型缺损1例,并结合文献对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修复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讨论.

    作者:

    甘建国;朱桂全

    提交时间:2021-05-10

  • 4. 增龄因素对大鼠成骨细胞BMP-Smad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 通过检测机体在单一因素变量(增龄性改变)的影响下,机体BMP-Smad成骨信号基因的表达趋势,探讨增龄对该通路因子的影响.成年、中年、老年未交配SD大鼠雌雄各4只,处死后获取大鼠颅盖骨及股骨.颅盖骨采用组织块法行细胞培养,检测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股骨采用QPCR检测BMP-Smad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绘制趋势图谱.

    作者:

    张凤成;李传洁;魏泽宁;李亚男

    提交时间:2021-05-10

  • 5. 大鼠增龄对成骨活性标志物及股骨Nfic因子表达的影响

    摘要: 通过检测不同月龄大鼠相关成骨标志物及股骨Nfic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增龄对上述因子表达的影响.分别选取6月龄,12月龄以及20月龄未交配SD大鼠雌雄各4只共计24只,采用双能骨密度测量法检测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从心脏处取血并检测成骨标志物(AKP、BGP、SOD)指标;获取双侧后肢股骨行实时定量PCR(Q-PCR)获得Nfic、BGP、AKP基因mRNA的表达.

    作者:

    张凤成;魏泽宁;李传洁;李亚男

    提交时间:2021-05-10

  • 6. 应用数字化技术预成上颌骨缺损赝复修复体

    摘要: 上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造成的颌骨缺损,不仅伴随着周围组织及结构的破坏或缺失、颌面部畸形以及口腔功能部分丧失,还经常伴发心理阴影和社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颌面赝复修复能够在各方面有限或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常见的术后开展的各项赝复治疗有时因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等问题,影响赝复体制作的精确度以及后续治疗过程.利用术前影像和数字化技术预成的赝复修复治疗可以缩短术后的早期修复治疗时间,并便于肿瘤术后随访病人的检查,改善患者语音、吞咽、咀嚼功能及面部美观.本研究旨在探究利用数字化技术预成颌骨缺损赝复修复体用于分阶段修复肿瘤切除术所致上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

    赵起超;刘纯;赵熠

    提交时间:2021-05-10

  • 7. 植骨和种植体突入长度对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骨改建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摘要: 利用锥形束CT评价植骨与否和种植体突入长度对上颌窦底内提升术(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OSFE)后6个月的骨改建的影响.纳入96患者,总计124颗种植体,将种植体分为: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mm组(组1);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mm组(组2);未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mm组(组3);未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mm组(组4).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测量种植体顶端骨高度变化量(apical bone gain,ABG),皮质骨高度变化量(cortical bone gain,CBG),骨密度变化量(bone density gain,BDG)和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

    杨大维;肖静宜;张鹏;路泊遥;梁星

    提交时间:2021-05-10

  • 8. 溶血磷脂酸调控骨细胞中IL-1β和IL-17A表达的研究

    摘要: 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骨细胞(osteocytes)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基因表达的影响.首先,使用含有0.1%无脂肪酸牛血清白蛋白的α-MEM培养基(空白培养基)对MLO-Y4骨细胞进行16h的饿血.然后,分别采用5μM的LPA和空白培养基按照序列时长(0.5h、1h、2h、3h、6h、12h、24h)处理饿血后的MLOY4骨细胞.其中,5μM的LPA处理组为实验组,而空白培养基处理组为对照组.收集每一时间点上处理完成后的两组MLO-Y4骨细胞的总RNA,并进行逆转录.应用qRT-PCR法检测MLO-Y4骨细胞中IL-1β和IL-17A的基因表达情况.在SPSS软件中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MLO-Y4骨细胞中的IL-1β和IL-17A的基因表达改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

    陈淑敏;吴湘楠

    提交时间:2021-05-10

  • 9. 种植附着体赝复体与种植冠桥联合赝复体修复颌骨缺损的效果对比

    摘要: 探讨种植附着体辅助颌骨赝复体与种植固定修复体附着颌骨赝复体的效果效果区别.将本院2015-2019年间采用种植附着体辅助赝复体修复的颌骨缺损患者,待附着体固位稳定效果不佳时,利用原种植体,必要时增加种植体,为其制作种植固定修复体后,再重新制作赝复体.通过患者主观整体评价、患者对咀嚼功能评价、种植体边缘骨吸收进行统计对比.

    作者:

    冯志宏;谢瑞;白石柱;董岩;赵铱民

    提交时间:2021-05-10

  • 10. 糖尿病牙龈上皮炎性衰老诱导上皮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摘要: 糖尿病已被公认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高糖状态损害了种植体周围上皮组织功能,引起种植体生物学封闭破坏,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的易感性和严重性增加,但其致病机制尚未阐明.最新研究发现炎性衰老与糖尿病及其组织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为了揭示炎性衰老在糖尿病相关性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本课题在人体、动物和细胞等多方面进行实验研究.

    作者:

    张鹏;路泊遥;杨大维;朱睿;刘蔚晴;王琪;梁星

    提交时间:2021-05-10

  • 11. 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在美学区种植病例中的应用

    摘要: 自主式种植牙机器人系统具有精准、微创、安全、高效等特点,随着研究团队的不断创新,新一代的机器人系统已具备了可以模拟种植医生手感的力伺服、视觉伺服等功能,针对复杂的倾斜骨面前牙种植,依然能够精准完成手术。同时,还验证了全数字化的前牙即刻修复流程的可行性,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

    作者:

    谢瑞;白石柱;赵铱民

    提交时间:2021-05-10

  • 12. 血管化髂骨筋膜瓣重建上颌骨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摘要: 探讨血管化髂骨筋膜瓣移植重建上颌骨缺损的临床特点及效果.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上颌骨肿瘤切除造成上颌骨缺损或外伤造成面中部缺损而行血管化髂骨筋膜瓣修复上颌骨的患者.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髂骨筋膜瓣的手术特点、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相关内容.

    作者:

    谢尚;康一帆;丁梦坤;张雷;单小锋;蔡志刚

    提交时间:2021-05-10

  • 13. 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壳聚糖(CS)基三维多孔支架材料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评价该支架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为牙槽骨再生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

    毕博;金磊

    提交时间: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