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届地质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基本信息

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届地质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桂林

2022-05-27

2022-05-27

中国微生物学会

会议文集

  • 21. 深部生物圈古菌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 古菌作为深部生物圈中常见的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各类海洋沉积生境中,在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的古菌类群对环境条件存在生理适应性差异,它们分别在近岸沿海和开阔大洋沉积物中构成了厌氧微生物生态系统和好氧微生物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对近岸与远洋、沉积物与上覆水体两个不同维度的古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以及对出现在深部生物圈中的常见古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深古菌门(Bathyarchaeota)、底栖古菌目(Thermoprofundales)、Asgard古菌超级门、乌斯古菌门(Woesearchaeota))的分布、代谢和环境适应机制进行论述,总结了深部生物圈中古菌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几个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作者:

    Xizheng Lin;林喜铮;Wei Xie;谢伟

    提交时间:2022-05-27

  • 22. 湿度盐度pH协同驱动锡林河景观疣微菌群空间异质性

    摘要: 目的:为了阐明锡林河不同景观要素间疣微菌群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及环境驱动力. 方法:本文基于生境及微地形差异选择水生的河床中心、河床边缘与牛轭湖床,湿生的低河漫滩与高河漫滩,旱生的低阶地与高阶地等景观要素,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景观要素土壤疣微菌群的景观异质性,结合土壤湿度等环境变量研究其驱动力. 结果:景观要素内疣微菌群呈协同的分布特征,景观要素间呈趋异的分布特征.斯巴达杆菌纲的Chthoniobacter成员及疣微菌纲的突柄杆菌属等成员主要分布在水生河床中心,与砂粒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丰祐菌纲成员主要分布在湿生河漫滩,与pH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5);斯巴达杆菌纲的DA101_soil_group成员主要分布在旱生河流阶地,与盐度及养分含量等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双组与三组环境变量的变异权重分析表明,湿度、盐度、pH对疣微菌群景观异质性的解释度分别高达24.7%与21.4%、24.3%与22.7%、23.1%与20.8%. 结论:锡林河流域疣微菌群存在景观异质性.Chthoniobacter和突柄杆菌属等成员是河床中心景观要素的指示生物,DA101_soil_group是阶地景观要素的指示生物.湿度、盐度、pH协同驱动疣微菌群的景观异质性.

    作者:

    王泽铭;Zeming Wang;Chuanhong Li;李传虹;马巧丽;Qiaoli Ma;李千雪;Qianxue Li;魏亚茹;Yaru Wei;赵吉;Ji Zhao;Jingli Yu;于景丽;希尼尼根;Xininigen

    提交时间:2022-05-27

  • 23. 电子穿梭体对菌株Clostridium butyricum LQ25异化铁还原性质影响

    摘要: 目的:在异化铁还原细菌培养体系中,通过外加电子穿梭体,分析电子穿梭体种类与浓度对细菌异化铁还原性质的影响. 方法:以一株发酵型异化铁还原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LQ25为研究对象,设置水溶性介体蒽醌-2-磺酸钠和核黄素作为外加电子穿梭体. 结果:在氢氧化铁为电子受体、葡萄糖为电子供体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蒽醌-2-磺酸钠和核黄素对菌株LQ25异化铁还原效率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加蒽醌-2-磺酸钠浓度为0.5mmol/L时,菌株累积产生Fe(Ⅱ)浓度最高,为12.95±0.08mg/L,相比对照组提高88%.核黄素浓度为100mg/L时,菌株累积产生Fe(Ⅱ)浓度是11.06±0.04mg/L,相比对照组提高61%.外加电子穿梭体能够改变菌株LQ25发酵产物中丁酸和乙酸浓度,提高乙酸相对含量. 结论:蒽醌-2-磺酸钠和核黄素作为外加电子穿梭体能显著促进细菌异化铁还原效率,为揭示发酵型异化铁还原细菌胞外电子传递机制提供实验支持.

    作者:

    Hongyan Liu;刘洪艳;Yuan Yuan;袁媛;Shan Zhang;张姗;Kaiqiang Li;李凯强

    提交时间:2022-05-27

  • 24. 真菌反硝化过程及其驱动的N2O产生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真菌反硝化过程的发现打破了反硝化过程只发生在原核生物中的传统认识,是对全球微生物氮循环过程的重要补充.真菌参与的反硝化过程由于缺乏N2O还原酶,其终产物为具有强辐射效应的温室气体N2O.真菌在环境中分布广泛,生物量巨大,故真菌反硝化作用对全球N2O释放通量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真菌反硝化过程是自然环境中N2O产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反硝化真菌的发现、多样性及分布、产生N2O的机制和活性测定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作者:

    Wenfang Deng;邓文芳;Jiapeng Wu;吴佳鹏;Yiguo Hong;洪义国;Xiaohan Liu;刘晓晗;Yaohao Hu;胡耀豪

    提交时间:2022-05-27

  • 25. 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tomaculum reducens ZTS1厌氧降解昭通褐煤

    摘要: 目的:以云南昭通褐煤为研究对象,从矿井水富集产物中分离得到SRB菌株Desulfotomaculum reducens ZTS1厌氧降解褐煤,分析研究SRB菌株处理褐煤前后的物化性质变化. 方法:采用工业和元素分析、XRD、FT-IR、SEM和低温液氮吸附法比较研究SRB厌氧降解褐煤前后矿物组成、有机官能团、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变化. 结果:D.reducens ZTS1厌氧降解褐煤后灰分和挥发分略有降低,碳、氮和硫元素的含量降低,氧的含量增加,煤中硫代硫酸钠消失,FT-IR结果表明褐煤长链烃上的甲基和亚甲基团增多,游离羟基减少.煤表面粗糙度增加,小孔径的孔隙增多,孔径比表面积增大. 结论:D.reducens ZTS1可以厌氧降解昭通褐煤,厌氧降解后煤的物化性质发生变化.

    作者:

    Wei Liu;刘薇;李啸宇;Xiaoyu Li;Huan He;何环;Zihao Chen;陈子豪;Fan Chen;陈凡;Jiangze Wang;王江泽;Jian Liu;刘健;陈林勇;Linyong Chen;Zaixing Huang;黄再兴

    提交时间:2022-05-27

  • 26. 锡林河流域不同植被带土壤绿菌门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 目的:为了探究锡林河流域中游不同植被带土壤绿菌门(Chlorobi)成员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 方法:本文选择典型河滨带环境为研究对象,沿河流中心至河流阶地(陆向)方向,在无植被带(BC)、水莎草沼泽(BS)、灯芯草沼泽化草甸(LF)、鹅绒委陵菜草甸(HF)、河流阶地羊草草原(LT)、丘陵坡地大针茅典型草原(HT)中分别采集0–10cm土壤样品.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绿菌门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丰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土壤理化因子分析绿菌门微生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因子. 结果: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到来自绿菌目(Chlorobiales)和Ignavibacteriales目的9个类群.Chlorobiales1、2、6及Ignavibacteriales7、9类群的最高相对丰度低于0.40%;Ignavibacteriales3、4、5、8类群的最高相对丰度介于0.54%–1.06%.Chlorobiales1、2类群在HF、LT和HT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BS(P<0.05),Chlorobiales1类群的相对丰度与pH和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lorobiales2类群的相对丰度与粉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Ignavibacteriales3、5、7、9和Ignavibacterium4类群在LF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BC(P<0.05),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lorobiales6和Ignavibacteriales8类群在B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植被带(P<0.05),与氨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变异权重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解释了绿菌门微生物群落空间变异的65.7%. 结论:锡林河流域不同植被带土壤绿菌门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含水量是不同植被带绿菌门微生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驱动因子.

    作者:

    王红越;Hongyue Wang;Jingli Yu;于景丽;Qianxue Li;李千雪;Qiaoli Ma;马巧丽;Terigele;特日格乐;Yaru Wei;魏亚茹;Jingjing Xia;夏晶晶;He Lv;吕赫;赵吉;Ji Zhao;Xininigen;希尼尼根

    提交时间:2022-05-27

  • 27. 长江口外低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

    摘要: 目的:微生物参与的反硝化是河口区氮损失的主要途径. 方法: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方法,研究了长江口外低氧区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nirS型和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分布特征. 结果:样品共检测到346个nir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和267个nirK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根据采样地的环境特征及nirS型和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聚类分析结果将所有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划分为低氧区、南部区域及外部深水区,其中外部深水区的样品nirS功能基因的多样性最高.各实验样地优势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在系统进化关系上可分为多个不同的簇.此次发现的所有优势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均属于未被培养的菌群,其中部分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还是首次被发现.此外还发现nirS功能基因对低氧区的环境适应性更好.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广泛存在的反硝化微生物在河口沉积物的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

    Peng Wang;王鹏;Ying Wu;吴莹;Sumei Liu;刘素美;Xiaona Wang;王晓娜;Jinlong Dai;戴金龙;Qi Ye;叶祁

    提交时间:2022-05-27

  • 28. 马里亚纳海沟可培养水生细菌的多样性

    摘要: 目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表面最深的海沟,环境极端多样,如高压、低温及无光,拥有独特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旨在探究马里亚纳海沟不同深度水生细菌形态特征并挖掘可培养细菌资源. 方法:采集马里亚纳海沟7个层位海水(2–8727m),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水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采用2种常规培养基(1/5×2216E和1/30×2216E)及6种选择性培养基(有机碳氮组合),结合切向流与高压富集培养进行水生细菌分离与鉴定. 结果:从不同深度水样中发现多种大小不一的细菌类群(130nm–1.5μm),以球菌和杆菌为主.在表层水体中常见颗粒附着的细菌,在深层水体中常见自由游动的细菌.共鉴定365株可培养水生细菌,隶属于3个门、31个属与56个种.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是绝对优势类群(占据可培养细菌总数的62.7%),相对丰度在深层水体中高于浅层.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21.8%)和亚硫酸杆菌属(Sulfitobacter,19.1%)是主要优势属,在浅层水体中占绝对优势.稀释的2216E与氨基酸培养基对海杆菌属的选择性更好,葡萄糖-甘露糖培养基与牛磺酸-乙醇酸培养基对稀有细菌的选择性更好.7株菌(5种)是潜在的新型细菌.此外,通过切向流富集培养与压力筛选培养分别分离得到70株(22属)可通过0.22-μm细菌(0.22-μm-passable bacteria)与33株(8属)耐压细菌. 结论:马里亚纳海沟不同深度水样中不同营养利用型细菌、可通过0.22-μm细菌与耐压细菌及其形态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所获得的不同类型的细菌菌株为研究细菌在马里亚纳海沟中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及其营养类型差异和高压适应机制奠定了菌株基础.

    作者:

    Yi Li;李毅;党研茹;Yanru Dang;Xuebing Ren;任雪冰;Qianqian Cha;察倩倩;Qilong Qin;秦启龙;Chengqiang Xia;夏呈强;Yan Feng;冯焱;李宏;Hong Li;Feng Zhang;张锋

    提交时间: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