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学术研讨会

基本信息

“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学术研讨会

北京

2022-06-26

2022-06-26

;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学报》编辑部

会议文集

  • 1. MG400/951-WD型采煤机螺旋滚筒可靠性灵敏度优化设计

    摘要: 为提高含夹矸煤层赋存条件下采煤机螺旋滚筒的可靠性,以“ MG400/951-WD”采煤机为研究对象,对含夹矸煤层的试样进行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基于破煤理论,模拟得到含夹矸煤层赋存条件下螺旋滚筒的冲击载荷.结合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以螺旋滚筒为模态中性文件的采煤机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得到螺旋滚筒的应力分布规律和振动特性.对采煤机刚柔耦合模型进行受迫振动分析,得到系统模态频率.在可靠性干涉理论和共振失效准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讨…查看全部>>

    作者:

    LI Minghao;李明昊;ZHAO Lijuan;赵丽娟;QIAO Jie;乔捷

    提交时间:2022-06-26

  • 2. 伊犁盆地煤中关键金属的分布赋存特征

    摘要: 为查明伊犁盆地煤中关键金属的富集情况,通过工业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逐级化学提取试验(SCEE)方法及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结合盆地北部皮里青矿区西山窑组煤与顶底板样品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煤中关键金属的分布赋存特征.结果表明:伊犁盆地煤中关键金属质量分数整体上并不高,只有局部地区受砂岩型铀矿影响出现了U,Se,Mo及Re 等元素的高度富集.在水平上,伊犁盆地的伊宁凹陷呈现南缘显著高于北缘及中部,而北…查看全部>>

    作者:

    LIU Shuangshuang;刘双双;WANG Wenfeng;王文峰;WANG Wenlong;王文龙;LU Qingfeng;陆青锋;SHAO Fengjun;邵峰军;WANG Yulong;王昱龙

    提交时间:2022-06-26

  • 3. 可磨性指数对煤炭混合破碎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为研究在磨煤机内煤炭混合破碎过程中各组分可磨性指数(HGI)对混合物和各组分破碎行为的影响,借助加装功率测量装置的哈氏可磨仪开展不同可磨性指数无烟煤和肥煤,多时间批次的单独与混合破碎实验.混合物及各组分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试结果显示:不同混合比例煤样的HGI 均大于各煤样HGI 的质量加权平均值,且差异随混合物中高HGI 肥煤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表明混合破碎中两煤种相互作用加速生成细颗粒.为识别并定量煤炭混合物中各组分,分析并计算了不…查看全部>>

    作者:

    ZHANG Yuxin;张宇新;XIE Weining;谢卫宁;JIANG Haidi;姜海迪;GAO Jiale;高佳乐;FANG Xiaoxia;方小霞;LU Shicheng;陆施澄;ZHANG Xuewu;张学武

    提交时间:2022-06-26

  • 4. 基于变模量本构模型的三维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摘要: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基础工程,传统的解析方法难以获得合理的地基沉降和应力结果,此时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值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为此,选择参数少且较易准确获取的变模量本构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将其嵌入到FLAC3D 中,依托荔湾大厦基坑工程,分析了大面积、大荷载、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底沉降、应力及底板弯矩分布特征,并与弹性本构模型结果和实测沉降值进行对比,证明变模量本构模型在三维地基沉降分析中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同时分析了基…查看全部>>

    作者:

    WANG Dongying;王东英;YANG Guanghua;杨光华;ZHOU Xiaowen;周小文;JIANG Yan;姜燕;LI Zhuoxun;李卓勋;;

    提交时间:2022-06-26

  • 5. 基于电场与软锰矿联合技术对高硫煤脱硫行为的强化

    摘要: 中高硫煤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Ox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导致其利用困难.为实现中高硫煤清洁高效利用,基于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强氧化性,采用电场与软锰矿联合的技术促进高硫煤脱硫,重点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高硫煤脱硫率及软锰矿中锰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XRD,FTIR,XPS 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脱硫反应前后煤元素组成、硫含量等主要性质变化,探究其脱硫机理.结果表明,当软锰矿与高硫煤质量比为1/7,煤浆质量浓度为0.05g/mL,…查看全部>>

    作者:

    LIU Zuohua;刘作华;袁海洋;YUAN Haiyang;ZHENG Guocan;郑国灿;TAO Changyuan;陶长元;LIU Renlong;刘仁龙;XIE Zhaoming;谢昭明;杜军;DU Jun;WU Bingshan;吴丙山

    提交时间:2022-06-26

  • 6. 大型电动轮矿车节能及零排放技术路线

    摘要: 大型电动轮矿车是露天矿山的主要运载装备,承担了世界上约40%的煤矿和80%的铁矿的运输任务,其传动系统采用"柴油发电+电动轮驱动" 的电力传动架构,存在燃油消耗大、碳排放高的缺点.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宏观背景下,研发高效节能、低碳环保、自主可控的新一代电力传动系统已成为行业重大需求和关键问题.通过矿山运行数据分析、文献调研、性能对比等方式,系统分析了电动轮矿车电力传动系统的研究现状、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大型电动轮矿车从节能减排至…查看全部>>

    作者:

    LI Yong;李勇;YANG Jue;杨珏;LIU Rucheng;刘如成;LIAO Chenglin;廖承林;ZHANG Wenming;张文明

    提交时间:2022-06-26

  • 7. 广西上林合山组炭质泥岩中锂和稀土元素的成因及富集机制

    摘要: 锂和稀土元素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性矿产资源,沉积型锂矿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具有成为新型锂矿床的潜力.以广西上林县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炭质泥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反光显微镜、带能谱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X 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炭质泥岩的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炭质泥岩中锂和稀土的赋存状态和物质来源,讨论了炭质泥岩中锂和稀土元素富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林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炭质泥岩中重稀土…查看全部>>

    作者:

    CAO Bo;曹泊;QIN Yunhu;秦云虎;ZHU Shifei;朱士飞;FU Xuehai;傅雪海;XU Hui;徐辉;ZONG Shi;宗师

    提交时间:2022-06-26

  • 8. 改性煤气化渣基矿用充填材料制备与性能

    摘要: 为研究煤矸石(CG)和煤气化粗渣(CS)用于膏体胶结充填的可行性,使用Talbol 级配理论对骨料进行粒径控制,少量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大量CS 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做了多组CG、CS、水泥、激活剂的不同配比实验.实验内容包括4个部分:骨胶比,总固体质量分数,激活剂质量分数以及其对凝结时间、流动性、泌水率、收缩率的影响和最佳配比的浸出实验.使用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单轴抗压强度、自然堆积密度、塌落度、SEM-EDS,X 射线衍射等手…查看全部>>

    作者:

    QU Huisheng;屈慧升;SUO Yonglu;索永录;LIU Lang;刘浪;ZHOU Wenwu;周文武;YANG Pan;杨潘;ZHANG Caixin;张彩鑫

    提交时间:2022-06-26

  • 9. 机器学习在煤的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摘要: 研究煤中元素赋存状态的方法包括各种显微探针方法(电子、离子和X 射线探针)、谱学方法(如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方法)、数理统计方法、浮沉试验方法和化学方法(如逐级化学提取试验).传统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有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判别分析等,其中相关分析是基于灰分、硫质量分数、常量元素质量分数与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相关性来判断元素的赋存状态,如计算煤灰分与煤中元素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但是,数理统计方法在判别煤中元素赋存状态和来…查看全部>>

    作者:

    XU Na;许娜;HUANG Bin;黄斌;LI Qiang;李强;ZHU Wei;朱伟;WANG Zhiwei;王志玮;WANG Ru;汪茹

    提交时间:2022-06-26

  • 10. 深部强采动大断面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技术

    摘要: 针对深部剧烈动压扰动影响下软碎煤体巷道围岩持续大变形破坏的控制难题,以某矿深部强采动影响区典型大断面软碎煤体巷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部煤巷经历强采动影响下的矿压显现规律,阐明了引起围岩大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得出了煤巷围岩的主要控制难点.基于此提出了深部强采动大断面煤巷围岩外锚-内卸协同控制技术,煤巷浅部围岩锚索注强化锚固技术提高了主体承载结构的围岩强度,为内部造穴卸压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两帮煤体深部应力高峰区采取大直径孔洞造穴卸压,…查看全部>>

    作者:

    XIE Shengrong;谢生荣;WANG En;王恩;CHEN Dongdong;陈冬冬;JIANG Zaisheng;蒋再胜;LI Hui;李辉;LIU Ruipeng;刘瑞鹏

    提交时间:2022-06-26

  • 11. 渤海湾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摘要: 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迄今为止发现了多个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相关的原生油气藏,展示了该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东部渤海湾盆地及南华北地区古生界遭受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改造,油气成藏条件异常复杂,该领域持续增储上产面临与生烃成藏、资源潜力相关的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与技术难题.立足渤海湾盆地北部,以煤系烃源岩精细地质评价、多层系油气充注成藏过程及残留盆地原生油气藏勘探评价技术研发为重点,重新认识渤海湾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查看全部>>

    作者:

    LIU Haitao;刘海涛;GAN Huajun;甘华军;LI Hongjun;李宏军;ZHAO Changyi;赵长毅;YANG Runze;杨润泽;LI Zhisheng;李志胜;MA Heng;马恒

    提交时间:2022-06-26

  • 12. 煤型关键元素矿床的资源综合利用与潜在环境风险——以云南临沧某锗提炼厂为例

    摘要: 煤和煤系资源的综合高效清洁利用是"双碳"目标达成的必要和有效途径.煤型关键元素矿床在富集有益元素的同时,常高度富集有害元素,且关键元素提取过程的有害物质释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煤型锗、镓-铝、钒-硒矿床已在中国成功开发利用,然而,煤型关键元素矿床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尾矿环境危害大.以云南临沧某锗提炼厂为例,聚焦尾矿中的关键元素资源和有害元素潜在环境风险,进而为煤型关键元素矿床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尽管临沧锗提炼厂尾…查看全部>>

    作者:

    CHEN Jian;陈健;LI Yang;李洋;JIANG Peijun;江佩君;LI Xiuli;李秀丽;QI Xiaowei;齐啸威;LIU Wenzhong;刘文中;CHEN Ping;陈萍

    提交时间:2022-06-26

  • 13. 煤的冲击倾向性研究进展及冲击地压“人-煤-环”三要素机理

    摘要: 煤的冲击倾向性是冲击地压机理的基础研究问题之一,也是目前评估和预测煤矿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系统梳理了煤的冲击倾向性专业术语和冲击倾向性指数的研究历史,提出了煤的冲击倾向性直接指数和间接指数的概念和定义.对现有的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的出处、定义、表征符号、计算公式、试验过程、分类标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来自5个煤矿的30个煤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利用试验结果对16种冲击倾向性指数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具体的冲击倾向性类别.为了对…查看全部>>

    作者:

    GONG Fengqiang;宫凤强;ZHAO Yingjie;赵英杰;WANG Yunliang;王云亮;PENG Kang;彭康

    提交时间:2022-06-26

  • 14. 煤系中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意义和挑战

    摘要: 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煤是特殊的沉积有机岩石,在其形成过程的特定地质条件下,可以富集战略性金属,并在煤系中形成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由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床不断被发现,世界各国对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高度重视,使其成为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方向.基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丰度和规模、粉煤灰中金属元素(如锗、镓、铝、铀等)现有提取利用情况和其他金属开发潜力评估,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查看全部>>

    作者:

    DAI Shifeng;代世峰;LIU Chiyang;刘池洋;ZHAO Lei;赵蕾;LIU Jingjing;刘晶晶;WANG Xibo;王西勃;REN Deyi;任德贻

    提交时间:2022-06-26

  • 15. 煤系中的锂矿产:赋存分布、成矿与资源潜力

    摘要: 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成为近些年来矿产资源勘探领域的热点.锂矿床的类型主要包括卤水型、花岗伟晶岩型和黏土型等.煤和含煤岩系中的战略性金属矿产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典型的有锗、镓-铝、铀、稀土、铌-锆等煤系共伴生金属矿产类型.煤中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被当作可从煤中开发利用的金属,仅在2008年后才得到较多关注和研究.煤中锂含量超过一定品位时,可形成与煤共伴生的锂矿床,属于沉积型锂矿床,但由于锂的原子序数低、赋存状态多样,是…查看全部>>

    作者:

    ZHAO Lei;赵蕾;WANG Xibo;王西勃;DAI Shifeng;代世峰

    提交时间:2022-06-26

  • 16. 百色盆地古近纪煤中战略性金属铯富集的控制因素

    摘要: 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煤中可以富集战略性金属元素并形成煤系战略性金属矿床.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煤地质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沉积源区物质的输入是影响煤中战略性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运用X 射线衍射分析(XRD)、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 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技术对广西百色盆地那读组下百岗段主采煤层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了物源区供给对该煤田煤…查看全部>>

    作者:

    YAN Xiaoyun;严晓云;WANG Qian;王倩;ZHANG Rui;张蕊;LIANG Yang;梁阳;ZHAO Lei;赵蕾

    提交时间:2022-06-26

  • 17. 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饱水煤样能量耗散特征

    摘要: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与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所受静载荷与动载荷的结构失稳等因素有关.煤岩体失稳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储存、转换和释放,现场煤岩体破坏是受多种环境影响下的复杂过程,较难完成定量描述煤岩体释放吸收能量的大小,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条件煤岩变形破坏的机理和能量耗散特征值得深入研究.采用真三轴动静载霍普金森冲击加载系统对自然与饱水2种状态煤样进行不同动静组合加载试验,通过试验分析2种状态煤样真三轴动静组合加载变形破坏过程中各能量变化规律…查看全部>>

    作者:

    SONG Changsheng;宋常胜;王文;WANG Wen;LIU Kai;刘凯;YUAN Ruifu;袁瑞甫;ZHANG Shiwei;张世威;LI Dongyin;李东印;李化敏;LI Huamin;KANG Yingchun;康迎春

    提交时间:2022-06-26

  • 18. 神府南部延安组富油煤多源判识规律

    摘要: 富油煤对缓解中国油气资源供应紧张局势、实现煤炭绿色低碳利用具有重要的资源优势.与富氢煤相比,富油煤具有更广义的范畴、更明确的实用性,且高挥发分产率与高焦油产率之间并不具有单调对应性,尤其在有限区域或煤阶范围内,这一规律尤为明显.但目前富油煤识别指标单一且以往数据较少,在标准格金干馏试验基础上丰富富油煤识别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神府南部矿区为例,通过探讨富油煤相关性特点及宏-微观控制规律,结果显示:① 煤层厚度与煤焦油产率分布稳定…查看全部>>

    作者:

    师庆民;SHI Qingmin;WANG Shuangming;王双明;WANG Shengquan;王生全;GUO Chen;郭晨;CAI Yue;蔡玥;DU Fangpeng;杜芳鹏;QIAO Junwei;乔军伟;CHANG Bofeng;常波峰;张宏;ZHANG Hong;MIAO Yanping;苗彦平

    提交时间:2022-06-26

  • 19. 稀土-锆(铪)-铌(钽)-镓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机理——以务正道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煤系为例

    摘要: 对务川—正安—道真(务正道)地区桥溪河矿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底部煤系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以便查明煤系战略性金属的活化、迁移和富集过程,并评价其综合利用潜力.依据矿物组成和高岭石的结晶程度,自上而下确定了4个矿物组合层段(层A、层B、层C 和层D).层A(煤层顶板)的矿物主要由方解石、石英和伊利石组成;层B(煤层)由高岭石、黄铁矿、黄钾铁矾和伊/蒙混层组成;层C(直接底板黏土岩)由有序高岭石组成;层D(间接底板黏土岩)…查看全部>>

    作者:

    LI Baoqing;李宝庆;庄新国;ZHUANG Xinguo;NING Shuzheng;宁树正;LI Jing;李晶;WANG Xiaomei;汪小妹;HUANG Shaoqing;黄少青;DU Hongyi;杜红毅;刘旭;LIU Xu;YANG Linjian;杨林键

    提交时间:2022-06-26

  • 20. 粒径对褐煤非薄层干燥及干燥褐煤自燃与复吸特性的影响

    摘要: 研究了非薄层状态下昭通褐煤粒径对其干燥及干燥褐煤自燃、复吸特性的影响.采用褐煤非薄层干燥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粒度褐煤非薄层干燥残留水分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粒度较小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干燥速率,当褐煤粒度降低至临界粒度(2~5mm)时,进一步降低粒度不会促进褐煤干燥速率的提升;非薄层干燥过程中仅观察到了升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且最大干燥速率显著低于褐煤薄层干燥研究中的最大干燥速率;褐煤非薄层干燥中样品温度、残留水分为非均匀分布,通过数…查看全部>>

    作者:

    ZHANG Yixin;张一昕;JIA Wenke;贾文科;GUO Yang;郭旸;WANG Rumeng;王如梦;GUO Fanhui;郭凡辉;WU Jianjun;武建军

    提交时间: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