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一届地质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基本信息
2023-06-01
2023-06-01
中国微生物学会
会议文集
21. 湖北和尚洞固氮微生物群落的生境特异性及网络分析
摘要: 岩溶洞穴是喀斯特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长期黑暗、寡营养等极端条件,使其成为研究陆地深部生物圈的天然实验室.尽管近年来对洞穴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对洞穴中固氮微生物的认识却相对薄弱. 目的:查明洞穴中固氮微生物群落的特征以及与生物、非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文以湖北和尚洞为例,通过对固氮菌功能基因 nifH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多元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洞穴内外3种生境(洞穴上覆土壤、洞内松散沉积物以及风化岩壁…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22. 生物淋洗修复钒污染土壤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摘要: 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钒污染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淋洗是土壤修复的重要手段,但存在污染大、成本高的缺点.生物淋洗技术因其经济高效且环保的特点能够应用于土壤的修复,但其对钒污染土壤的修复,认识仍非常有限. 方法:本研究采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钒污染土壤进行了生物淋洗试验,通过影响因素试验探究了钒的最佳浸出条件,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了钒在淋洗过程中的变化,最后对代谢产物进行了解析. …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23. 石油污染土壤自然衰减过程多环芳烃降解基因动态特征
摘要: 新疆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降解功能基因研究甚少,且环境因子和功能基因之间相关性仍不清楚. 目的:揭示新疆石油污染砂质土壤自然衰减过程中多环芳烃降解关键基因结构和变化规律. 方法:以新疆准东油田为研究区,分析同一采油区不同石油污染年限土壤理化因子和多环芳烃含量变化,采用扩增子测序研究石油自然衰减过程中多环芳烃降解酶基因结构变化规律,利用M…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24. 石灰土演替过程中颗粒态有机质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微生物群落特征
摘要: 碳酸盐岩经风化作用并在地形、植被、气候、时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演替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 目的: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石灰土颗粒态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MAOM)的微生物群落特征,为岩溶土壤有机质稳定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25. 红色红曲菌M7的丝衣霉酸基因簇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 目的:明确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M7的基因组中是否存在丝衣霉酸(byssochlamic acid,BA)基因簇,并探讨BA基因簇中聚酮合酶基因mr-Bys及3-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基因mr-hdh对BA产生的影响. 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7基因组进行分析,以确定BA候选基因簇;以基因敲除及过表达方法研究 mr-Bys和 mr-hdh对 BA产生的影响;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26. 细菌蛋白酶体及蛋白酶体抑制剂研究进展
摘要: 蛋白酶体在真核生物、古菌和部分细菌(主要是放线菌)的胞内蛋白质降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三域生物蛋白酶体的结构相似,但细菌蛋白酶体在组装、调节、生理功能等方面与真核生物和古菌都截然不同.研究细菌蛋白酶体不仅有助于认识其起源和进化历程,也将为发掘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PI)这类具有广阔药用前景的化合物提供指导.本文综述了细菌蛋白酶体的结构、功能和进化假说,并概括了细菌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3-06-01
27. 耐砷促生菌对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砷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作用
摘要: 目的:分析添加外源促植物生长微生物(plant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PGPB)对植物生长、砷富集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为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砷污染土壤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添加外源PGPB,研究蜈蚣草生物量和砷富集量与外源微生物促植物生长特性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蜈蚣草根际微生物群落在外源PGPB干预下的变化规律. 结果:2株根际菌(假单胞菌PG12、芽孢杆菌R19)和1株内生菌(…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28. 青海湖岸带土壤与沉积物的地化特征与细菌群落对水位上升的响应
摘要: 目的:探究青海湖岸带土壤与沉积物的地化特征与细菌群落对水位扩张的响应. 方法:从岸上至岸下沿垂直青海湖岸带方向,采集距离湖面不同高度土壤(土壤:S1、S2)、岸边不同水深表层沉积物(过渡区:E0、E6、E17)及湖心表层沉积物(沉积物:D1、D2)样品,土壤与沉积物水深(土壤水深表示为负数)从小到大的变化表征岸边土壤被淹水转变为沉积物的过程.采用地球化学分析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岸带土壤与沉积物样品中的地化…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29.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究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对湖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29个湖泊共81个沉积物样品,通过硫酸水解法分析样品中易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碳含量及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品中原核微生物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及其与易降解和难降解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关系. 结果:本研究的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易降解有机碳Ⅰ(labile organic carbon I,LOC Ⅰ)…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30. 高砷含水层参与腐殖酸-铁矿物转化的关键微生物群落及其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腐殖酸浓度下参与含砷水铁矿转化的微生物类群组成和丰度变化及对砷释放的影响,预测原位高砷含水层中功能微生物群参与有机质一含砷铁矿物转化过程对砷转化释放的作用. 方法:对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和同深度高砷沉积物中的铁还原功能群落进行富集培养,构建室内厌氧微宇宙体系,将富集菌群分别加入到实验室条件下合成的不同浓度腐殖酸(0、1.5、7、14mgC/L)-含砷水铁矿体系中,通过体系中砷、铁形态及浓度的变化分析,结合高通量测序…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31. 黄铁矿对煤生物产气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煤中矿物质黄铁矿对生物产气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以陕西榆林煤作为生物产气底物,以实验室前期驯化的产甲烷微生物作为出发菌群,通过在厌氧体系中添加不同质量的黄铁矿进行煤生物模拟产气试验.利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产气过程中CH4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浓度、辅酶F420含量、产气前后煤中有机官能团和微生物群落结…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3-06-01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