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资源评价

来源:中文会议(科协)
中文摘要

[目的]为规范红松种子园的管理,促进优良无性系的推广与使用,实现红松经济效益;加快红松育种进程并为高世代种子园营建以及多世代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选育材料。[方法]基于我国东北地区 7 个种群的红松无性系,利用 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分析并通过 UPGMA进行聚类,解析各无性系种群间和种群内分化特征。[结果]11 个标记共检测到 77 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可识别出 18 个基因型;不同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范围为 0…查看全部>>

闫平玉;张磊;张含国;

第八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2726-2726 / 1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

上述内容所涉观点、意见仅代表作者,与国家学术会议平台无关。

国家学术会议平台已取得上述相关成果授权,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用作他途,一经发现,相关法律后果自行承担,国家学术会议平台保留向相关侵权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