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发展视野下农民社会保护的政策经验与中国镜鉴

来源:中文会议(科协)
中文摘要

社会保护的产生与风险社会中贫困问题密切相关,伴随着风险交织叠加、挑战增多,伴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农民社会保护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建立集“保护性、预防性、促进性和变革性”的社会保护政策是当前的国际共识,论文从经济、职业和社会三个方面梳理总结典型国家和地区关于农民社会保护的政策经验,进而从包容性社会保护理念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发展提出四点设想:第一,积极推进农业补贴和保险的转型与升级,在发展生产、增加就业机会、金融支持等方面增加多维度的综合性保障;第二,引导和支持农民职业分化,满足不同类型农民差别化的社会保障需求;第三,建设高质量综合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其目标由保障基本生活转变为过上有尊严体面的生活;第四,鼓励地方探索创新不同领域的社会保障政策,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

刘文婧;左停;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23年年会

社会保护 农业保险 职业农民 农业强国 综合保护

185-192 / 8

评论

上述内容所涉观点、意见仅代表作者,与国家学术会议平台无关。

国家学术会议平台已取得上述相关成果授权,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用作他途,一经发现,相关法律后果自行承担,国家学术会议平台保留向相关侵权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