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性源动力——基于积极福利改革视角的分析
来源于“第三条道路”的积极福利改革,是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在世纪之交针对欧洲第一代福利国家弊端进行系统性改革举措的总称,提供了一个在民生领域精准施策的治理框架。其核心内容是:对老弱病残进行“兜底”的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收紧福利发放条件,把民生资金用于社会再投资,使之与促进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从事公益事业挂钩,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思路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脱贫攻坚时期,精准扶贫与积极福利改革的思路不谋而合;在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是农村现代化,关键是农民现代化。职业技能培训则是农民现代化的基础环节。为对有劳动能力者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应提高重视程度、转变观念摒弃偏见、加大培训力度、激发其通过学习职业技能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职业教育带动产业振兴为龙头,多管齐下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性源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