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和恢复基因效应形成的分子基础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male sterile cytoplasm and restorer gene effect in G. harknessii

来源:中文会议(科协)
中文摘要

杂交种的生产是杂种优势利用最重要的环节,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生产杂交种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方法。目前,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已经实现了“三系”配套,是生产上主要推广应用的三系杂交棉。由于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胞质来源于二倍体哈克尼西棉,通常携带野生棉的不利性状基因,在农艺性状、产量、花器官发育等方面存在缺陷,通常表现出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在夏季7-8月持续高温的长江流域棉区表现得更加明显,往往导致棉花减产。哈克尼西棉不育胞质的负效应已经成为限制三…查看全部>>

张学贤;郭立平;戚廷香;吴建勇;张梦;唐会妮;王海林;乔秀琴;邢朝柱;

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23年年会

哈克尼西棉 不育胞质 恢复基因 脂质代谢 黄酮合成

33-33 / 1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

上述内容所涉观点、意见仅代表作者,与国家学术会议平台无关。

国家学术会议平台已取得上述相关成果授权,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用作他途,一经发现,相关法律后果自行承担,国家学术会议平台保留向相关侵权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