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中文会议(科协)
中文摘要

[目的]以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为研究对象,探讨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群落特征,为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样方法调查干热河谷 1 hm2 大样地灌草丛植被种类、胸径、树高和冠幅等,分析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研究灌草丛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1)调查结果显示,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物群落共 21 科 33 属 33 种;其中乔木层 4 科 4 属 4 种,灌木层 11 科 13 属 13 种,草本层 9 科 16 属 16 种。(2)乔木层以滇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和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为优势种;灌木层以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沙针(Osyris lanceolata)、西南杭子梢(Campylotropis delavayi)和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占优;草本层则以拟金茅(Eulaliopsis binata)、扭黄茅(Heteropogoncontortus)和四脉金茅(Eulalia quadrinervis)为优势物种。(3)在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 0.40、1.50 和 1.76,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 0.48、0.78 和 0.8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0.77、1.66 和 1.95,Pielou均匀度指数 0.55、0.69 和 0.78。(4)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种类组成较为简单,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中呈现递增趋势。乔木种类相对较少,多呈小乔木或大灌木状,在群落结构中起不到乔木层的作用;灌木层盖度小,分布广、数量多、优势明显,且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乔木层高;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表明草本层在干热河谷植被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即使立地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优势地位仍然明显。[结论]干热河谷稀树灌草植被灌草层较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丰富,应根据不同层次植被提出合理可行的保护和恢复策略,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对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的研究,切实保护和维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孙泽;孙永玉;高中腾;张春华;欧朝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16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163##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云南楚雄,675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16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163##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云南楚雄,675000;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

第八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干热河谷 稀树灌草丛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2351-2351 / 1

评论

上述内容所涉观点、意见仅代表作者,与国家学术会议平台无关。

国家学术会议平台已取得上述相关成果授权,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用作他途,一经发现,相关法律后果自行承担,国家学术会议平台保留向相关侵权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