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本土化的悖论:20世纪50至80年代西双版纳橡胶引种成功的偶然与必然
20 世纪 50 至 80 年代,西双版纳橡胶大规模引种成功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这一阶段西双版纳并非是大规模种植橡胶的最佳区域选择,其成功引种的首要前提是适宜的自然环境,其决定性因素是大规模政策移民及技术加持。但即使橡胶引种成功,就物种本土化而言,"橡胶本土化"充满悖论,橡胶这一物种尚未实现完全本土化,而是本土化"进行式"。橡胶从一个"外来物种"转化成"新本土物种",具有外来物种的某些属性,仍具有生态破坏性;橡胶作为一个"现代性"物种具有工业属性、经济属性、资本属性,其大规模、无节制的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经济风险加剧、社会畸形化发展等诸多问题。橡胶的引种及本土化虽形塑了一个新的地方性文化逻辑体系,却隐含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高风险性,这种急速转化而形成的"现代社会"增加了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可控性。因此,应当高度警惕外来物种的风险性,注意控制得当、培育恰当,维护边疆生态安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