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分会十一: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研究国际化协作
基本信息
2016-10-24
2016-10-24
四川省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基地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会议文集
41. 复方青蒿素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 本文阐述了疟疾的危害与流行性,介绍了青蒿素及复方,阐述了科摩罗清除疟疾项目,青篙素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包括青蒿素是首个被西方认可的“中国创新药”(缺乏专利),青篙素复方的开发,形成二次专利保护;原创药物产业化;原创药物走向世界;带到中国医药产品走向世界,增强国家软实力;促进中非友好,同时阐述了其技术壁垒。
提交时间:2016-10-23
42. 大承气汤调控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炎症损伤的方剂组织药理学研究
摘要: 筛选大承气汤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炎症损伤的药效成分,为阐明大承气汤促进炎性损伤胰腺再生修复的方剂组织药理学奠定药效成分基础.经实验研究,大承气汤主要单体成分能够靶向分布于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且以大黄酸组织内浓度最高,在改善胰腺组织病理炎性损伤方面具有剂量-浓度-效应关系,验证了方剂组织药理学假说。
提交时间:2016-10-23
43. 大数据时代中医医院护理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医医院护理管理数据呈现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种类多等特征.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了中国中医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大数据时代对中医医院护理管理变革的求,围绕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中医护理管理的三个创新.最后结合目前实际情况,从树立大数据中医护理管理思维、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统一标准、构建中医护理数据资源平台等几个方面做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提交时间:2016-10-23
44. 方剂理论框架构建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是应用框架理论研究方剂理论框架,建立概念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表达规范的方剂理论框架,使之更趋于完善。
提交时间:2016-10-23
45. 汉方医学“难经派”腹诊理论浅议
摘要: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诊断疾病的方法,概而言之,主要为"四诊".中医诊法之一的腹诊历史悠久,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所谓腹诊,是指以触诊为主的,望、闻、问、切触、按相结合的对胸腹部位全面诊察的一种直觉诊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腹诊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应用,长期以往,必将有失传的危险.
提交时间:2016-10-23
46. 温阳消饮法对胸腔积液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摘要: 苓桂术甘汤中茯苓淡渗利水,桂枝辛温通阳,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诸药合之能通阳健脾,利水蠲饮,故为“温药和之”的代表方。但对水饮壅盛证而言,本方消饮之力似显不足。而葶苈大枣泻肺汤中葶苈子能利水逐饮,泄肺下气,大枣意在护正,仲景以之主治水饮壅肺的邪实气闭急证。上述二方合用,恰能增强苓桂术甘汤消饮之力,故将二方合用作为温阳消饮法的代表方。本研究结果显示,1%λ-角叉菜胶可造成大鼠炎性胸腔积液,导致该模型大鼠血清与胸液中VEGF、TNF-α含量增高,而温阳消饮法代表方能减少该模型大鼠的胸腔积液,降低其血清与胸液中VEGF、TNF-α含量。由此认为,温阳消饮法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与胸液中的VEGF水平,减少了微小血管的渗透性,导致胸水生成减少;同时,该法还籍降低TNF-α减轻胸膜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治疗胸腔积液的作用。
提交时间:2016-10-23
47.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了解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阅读近几年的文献,总结并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结果: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正日渐兴起并逐渐深入,随着经济、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结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是实现智慧医疗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
提交时间:2016-10-23
48. 瓜蒌草红汤治疗带状疱疹心得
摘要: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皮肤集簇性水疱,沿神经区分布,疼痛剧烈为特征.中医在治疗上早中期常用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等清利湿热,并配合外用药玉露膏、三黄洗剂、青黛膏等,后期常用桃红四物汤等以活血通络.
提交时间:2016-10-23
49. 生物检测法定量测定川芎药材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摘要: 目的:川芎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生物活性与其功效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血瘀证与血栓性疾病息息相关,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为此,本研究拟建立定量测定川芎药材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其质量.方法:以川芎药材的水提物为供试品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家兔心脏取血,体外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腺苷-5'-二磷酸钠盐(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以血小板抑制率为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指标,用阿魏酸钠标定川芎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根据量反应平行线法(2.2)法计算供试品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从四川省都江堰、彭州和眉山收集了4份川芎药材样品,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阿魏酸钠和川芎水提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可靠性检验结果均成立;与空白组相比,川芎水提物具有极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P<0.01).阿魏酸钠在给药浓度0.5~2mg/mL范围内与其血小板抑制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4,n=4).供试品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重复测定的生物效价RSD值为3.43%(n=6),可信限率为23.90%(n=6).从四川省都江堰、彭州和眉山的川芎主产地收集的4份川芎样品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不同,分别为3.183U/g、2.068U/g、1.957U/g、1.931U/g,表明其活血化瘀功效不同.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川芎药材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其质量.
提交时间:2016-10-23
50.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DNA损伤修复的作用
摘要: 美洲大蠊(俗称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American cockroach)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蜚蠊目Blattodea蜚蠊科Blattidae大蠊属Periplaneta1.美洲大蠊提取物提取物增加Cisplatin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通过减少DNA损伤从而增加细胞存活率,长期处理细胞能显著降低顺铂造成DNA损伤。
提交时间:2016-10-23
51. 讨论民族医药数据库平台的构建
摘要: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文化背景丰富多元,在医学领域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民族医药是对各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总称,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组成部分,极大程度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内容,深入探索民族医药学,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防病保健和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是祖国医学和广大人民的需求,所以对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就显得格外的重.除此之外,随着医疗环境数据化的大环境的进展民族医药文献数据库的研究建设变得十分迫切.图书数字化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趋势,而民族医药目前的开发水平较低,缺少便捷高效的平台来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平台大体可分为实体与虚拟两种.实体平台,是一个现实中建立的场所,以供人们进行学习与交流,如各种文化交流会议等;虚拟平台,一般是利用互联网建议一个网络平台,通过虚拟通道进行数据学习交流,与实体平台相比,虚拟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更为丰富多元,交流也更加便利高效.民族医药数据库平台的构建就是打破以前只能通过书籍对民族医药学习进行研究的局限性,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促进民族医药的推广、发展,同时还有利于民族医学的相关学术研究.
提交时间:2016-10-23
52. 论中国古代对庵摩勒果的运用
摘要: 庵摩勒果庵摩勒、毗黎勒、诃黎勒并称"三果",在古代印度医典中,是经常使用的药材.这三味药随着古代中印文化的交流,尤其是印度佛教在华的传播,逐渐被中国人所认识和接受.隋唐之际,"三勒浆"作为异域饮品的代表,流行于社会上层.其影响,时至今日依然有遗存.至迟到唐代,庵摩勒应已进入中药的行列,此时的庵摩勒出现在《千金翼方》的文本中。孙思邈认为庵摩勒:“味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一名余甘。生岭南交广爱等州。”但孙思邈并未记载庵摩勒非常独特的“解金石毒”的功能,这在五代时的《海药本草》中出现了,“(庵摩勒)主丹石伤肺,上气欬嗽。久服轻身,延年长生。凡服乳石之人,常宜服也。”到了宋代,这个观念被广泛接受。《太平圣惠方》中收录的“余甘子散”就是专门对治乳石发热症状。另外《太平圣惠方》中收的“三灵丹”,《普济方》中收的“小三生丹”,由于都用到了雄黄等金石类药物,故也都用庵摩勒解毒。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佛教是传播此药的中介,若不是佛教经律中大量谈到庵摩勒,中国古人恐怕还未必对此药产生兴趣。
提交时间:2016-10-23
53. 论《黄帝内经》“苦欲补泻”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价值
摘要: 配伍是方剂理论的核心.在科技部"973"项目"中药方剂理论框架研究"的资助下,课题组对方剂配伍理论进行了系统整理与总结.研究发现,《内经》提出的“苦欲补泻”理论在宋金元至明代影响颇大,清代至现代对苦欲补泻的认识却渐趋式微。认为该理论对研究方剂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发煌古义,融会新知。
提交时间:2016-10-23
54. 透邪通络法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 现代医学关于肝纤维化的基本发病机制(pathogenesis):肝星状细胞激活(activ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及病理性血管新生(Pathological angiogenesis),与“主客交”理论提出的“主客交浑”(Zhu ke jiao theory
)及“络脉凝瘀”(blood stagnation ofcollaterals)两大病机环节相契合(coincidence)。本研究初步发现:透邪通络法代表方可抑制(restrict)星状细胞激活相关信号TGF-β1/Smads分子表达;可抑制HIF-1α、VEGF和VEGFR/sVEGFR等促血管生成因子(angiogenic factor)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病理性微血管的生成,改善肝脏微循(livermicrocirculation),进而阻断肝纤维化的进展。 提交时间:2016-10-23
55. 重大传染病证候生物学研究与展望
摘要: 重大传染病证候生物学研究有利于揭示典型证候的生物学本质,运用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方法将证候本质的研究深入到微观层面,有利于推动重大传染病证候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医个体化诊疗思想与精准医学思路极为契合,这种基于证候生物学标志物与治疗靶向标志物的中医药生物学研究,使辨证和治疗更加“精准”,提升个体化诊疗的水平,实现个体化的诊断、治疗、预警,是中医药原创思维的创新性发展,极有可能改变未来医疗模式。
提交时间:2016-10-23
56. 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服务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服务方式.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健康服务的现状及目前面临的养老问题,分析老年公寓的人群特点和服务模式,制定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药健康知识服务策略,在此策略指导下采集与老年慢性病及老年养生保健相关的知识,利用语义网技术和本体论方法构建中医养生知识库.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知识地图展示方法,搭建中医药健康知识服务平台,面向老年公寓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类知识服务.结果:通过互联网为老年公寓提供中医药健康知识服务,可以提升老年公寓居住人群及管理人员的中医养生素养,指导日常起居生活和养生保健活动.结论:中医药健康知识服务平台能够为老年公寓提供开放性,动态性,个性化,智能化的健康知识服务,比传统的知识服务方式更灵活多样,内容丰富.
提交时间:2016-10-23
57. 高职高专中兽医诊疗技术教材编写初探
摘要: 中兽医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临床课程之一,有关高职高专中兽医课程教学教法研讨论文甚多,如王长林、汪德刚《〈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张丁华、曹智高《高职高专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关铜、龙建刚《高职高专中兽医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孙健《高职〈中兽医医药学〉教学方法探索》,张丁华、刘石《浅谈高职中兽医课程课堂气氛的营造》,解慧梅、张君胜《高职中兽医教学法的探索》,刘欣《高职中兽医教学法的探索》,张晓菊、蒋春燕《高职中兽医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探索》,赵婵娟《基于执业兽医标准的高职中兽医应用技术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等,而研讨高职高专中兽医教材编写仅见苏治国、陈文芳《高职高专中兽医学课程项目式教材编写方案研究》等.
提交时间:2016-10-23
58. 《黄帝内经》对世界医学未来的影响
摘要: 本文介绍了《黄帝内经》的对立统一观(阴阳学说)、生命的运动变化观(精气学说)和五时五脏阴阳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阐述了《黄帝内经》对生命科学的贡献和世界医学未来的影响。
提交时间: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