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基本信息
2020-09-21
2020-09-2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
121. 功能和工程融合理念下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规划研究——以黄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例
摘要: 本文以城市核心区黑臭水体黄孝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例,以功能和工程融合为理念积极研究探索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方法,在规划策略上突破工程改造的单目标瓶颈,从城市防涝、景观生态、水质改善、交通组织和公共空间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综合规划,在空间布局上通过精细化的平面和竖向规划在极为紧张的断面中完美统筹排涝、治污、生态、景观、绿道、管廊等系列综合工程,在功能提升上以延展的河道为景观轴线,通过充分串联河道两侧绿地和口袋公园,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延展蓝绿和游憩空间,塑造承载黄孝河文化历史的特色滨水开放空间,力争通过渠道综合治理带动区域城市功能整体提升.
提交时间:2020-09-21
122. 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摘要: 医疗废物属于"头号"危险废物,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监管对于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新时期医疗废物发展形势和监管要求,通过对当前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强化行政审批能力、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完善监管执法机制、加强能力支撑和保障、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提交时间:2020-09-21
123. 加强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助力油田企业清洁发展
摘要: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问题更是日益严峻,工业锅炉废气的排放是首要源头,污染防治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现结合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与气污染物的测定,浅析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为油田环境保护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提交时间:2020-09-21
124. 加强环境监督护航油田发展
摘要: 为了做好油田安个环保监督工作,本文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认真总结油田环保监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分析了现阶段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监督服务的现状,指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技术监督作用弱化的表现,提出了关于强化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监督作用的建议.
提交时间:2020-09-21
125. 加油站油气回收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 随着国家对汽油储运销各环节油气排放管控日趋重视加严,各地储油库、油罐车及加油站均进行了油气回收治理改造,成效显著,为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实际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监管要求还是油气回收设备运维,均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有些工作仍需优化完善,存在执法精细化程度不够及监管能力与监管要求脱节严重等情况.本文就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运行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企业和监管人员提供参考,以期规范加油站做好油气回收运行,促使油气回收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提交时间:2020-09-21
126. 加油站油气回收运行监管要点分析
摘要: 自《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建设工作有了标准可依,但从各地使用效果看,不甚理想,存在设备停用及使用不规范等影响油气回收效果情况.本文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运行,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对监管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进行了细化整理,以期规范加油站做好油气回收运行,促使油气回收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有效助力空气环境改善.
提交时间:2020-09-21
127. 加油站环境污染问题思考与对策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导致各类交通工具数量激增,加油站的数量也在相应增加.在加油站带来便利的同时,加油站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从加油站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源出发,针对加油站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如何控制并减轻加油站对环境的危害.
提交时间:2020-09-21
128. 动物标本新型复合防霉防腐剂的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综述了几种新型防霉材料—壳聚糖、纳米银、抗菌肽及中药在生物标本中的防霉防腐作用,以及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从而找出一种适合的防霉材料,并巨期望制备复合材料,更大程地度发挥出其抑菌性能,这对于研究开发生物标本领域的环境友好型防霉防腐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交时间:2020-09-21
129. 化学沉淀法处理铝合金硫酸/硼酸阳极氧化废液
摘要: 硫酸/硼酸氧化是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之一.但阳极氧化后产生的废液中硫酸盐和硼酸盐浓度高,pH低,处理难度大.本研究探讨了利用石膏和钙矾石化学沉淀法去除阳极氧化废液中硫酸盐和硼酸盐的可行性.研究了沉淀剂用量、沉淀剂摩尔比、废水起始pH、反应时间等对硫酸盐和硼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石膏沉淀法CaO投加量为1.35mol/L时,硫酸盐和硼酸盐的去除效果就已达到最高,分别为42.23%和58.7%,出水总硫酸盐和硼酸盐浓度分别为15.94g/L和1.79g/L.远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硫酸盐限值250mg/L和硼酸盐限值0.5mg/L.与石膏沉淀法相比,钙矾石沉淀效果更好.Ca/Al摩尔比为3.0,起始pH为10.5,反应10min后硫酸盐和硼酸盐去除率分别达到66.84%和42.36%.对滤渣进行表征,检测到Ca(OH)2、石膏和钙矾石晶体的存在.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原水硫酸盐和硼酸盐浓度高,一级化学沉淀很难达到出水排放标准,需要多级联合.
提交时间:2020-09-21
130. 化学还原-稳定化联合修复铬污染场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摘要: 六价铬是国际公认的47种最危险的废物之一,研究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南市某典型铬污染场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化学还原+固化稳定”的修复治理思路,针对修复剂类型、投加比、反应时间、还原效率、修复成本和环境效应等因素,确定了该修复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r(Ⅵ)的最佳修复条件为:以氯化亚铁作为化学还原剂,其投加比为5偌的理论投料比,还原时间为2天;以钙镁磷肥作为稳定剂,其投加比为10%(换算成钙镁磷肥与总铬的质量比为72∶1).采用以上条件修复铬污染土壤,总铬的生物可利用系数由0.4398降低至0.0017,Cr(Ⅵ)含量介于0.315~0.501mg/kg,被还原率大于99.5%.
提交时间:2020-09-21
131. 北京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
摘要: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空气质量一直被各方面关注.通过建立北京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更加详细地把污染物种类及对应的污染源数据进行分类编制,为研究北京市雾霾成因及相关的政策影响评价提供参考.由于大气污染物种类复杂,不同排放源排放特征差别巨大,排放数据实地收取测量在可行性上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选取北京市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数据,参考各类污染源编制技术指南中的排放系数,结合北京市能源消费特点,建立了火电厂、工业燃烧源(分行业)、工艺过程源(分产品品种)、机动车、建筑施工、居民生活六个部分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给出各个部分对大气污染物的贡献率.
提交时间:2020-09-21
132. 北京市政府水污染治理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法进行转换,从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公众满意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北京市污水治理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政府的污水治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政府在污水治理工作方面成效显著,但仍应继续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城区污水治理管理、严格水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对策优化.
提交时间:2020-09-21
133. 北京市臭氧生成与前体物敏感性模拟
摘要: 本文采用WRF-Chem模式结合经验动力学建模方法(EKMA曲线),研究2015年10月1日12:00-10月8日00:00和2017年5月13日20:00-5月23日20:00两个不同天气形势的复合污染过程,分别进行27个和25个敏感性试验,并绘制EKMA曲线,分析臭氧及其前体物的敏感性和制定减排方案.结果表明:WRF-Chem模式可以很好的模拟两个光化学和霾的复合污染过程,VOCs和NOx削减相同比例时,峰值时刻O3减排效果更明显,白天效果较夜间显著;臭氧浓度变化程度大小为:峰值时刻>白天平均>夜间平均;同时削减和增加前体物(NOx和VOCs)25%比例时,削减25%VOCs对臭氧平均浓度减排效果最显著,且在垂直空间上,臭氧浓度变化程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弱,且臭氧浓度变化最值区的位置向西移动且范围缩小,随着高度的增加,VOCs控制区减小,VOCs敏感性减弱,NOx敏感性增强,控制区由近地面的VOCs控制向高空的NOx控制转变.通过绘制EK-MA曲线发现两次不同天气形势污染过程郊区(昌平)和城区(万寿西宫)都为VOCs敏感性.本文针对两个污染过程制定以下减排方案:其中2015年10月5日污染过程郊区(昌平)削减25%VOCs左右时,O3-1h浓度即可达标,城区(万寿西宫)削减10%VOCs左右时,O3-1h浓度即可达标,2015年10月5日污染过程单独削减VOCs效果比同时削减NOx和VOCs效果好;2017年5月18日污染过程,郊区(昌平)削减60%VOCs左右时,O3-1h浓度即可达标,城区(万寿西宫)削减50%VOCs左右时,O3-1h浓度即可达标.
提交时间:2020-09-21
134. 北京市近39a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摘要: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quential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原理,借助matlab、suffer等软件工具,对北京市1981-2019年的逐日气温和逐日降水量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近39a来北京市包括降水和气温等在内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分析极端天气产生情况,共同为气候监测、预警等相关领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1981-2019年间,极端暖天气次数有所增加;②年均温呈上升趋势,在1988年发生突变,1998-2000年、2006-2012年、2014-2019年增暖趋势显著;③时间尺度小于10时,近39a间北京市温度没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时间尺度大于10时,对温度变化扰动较强;④研究时间段内,年降水以及春、夏、冬季降水无明显增多或减少趋势产生,秋季降水量波动上升;⑤北京市年降水量在近39a内呈现了4-8年、9-11年、12-22年、23-32年4类尺度上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在23-32年尺度较为突出,表现出了偏少和偏多交替的准两次震荡;⑥4年、7年、14年和28年四个周期共同波动控制北京市年降水量在整个研究时间域里的变化特征,28年左右周期震荡信号表现的最为强烈,是年降水量变化的第一主周期.
提交时间:2020-09-21
135. 北京高速公路水资源综合回收循环利用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认识的提高,绿色公路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等各方,都在积极投入力量构建绿色公路,然而,由于各方对绿色公路的认识不同,对实现绿色公路的途径方法认识的不同;有些项目前期设计周期短,协同设计能力弱;再加上PPP建设模式的推广,很多绿色工程难以落实与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由于季节和地形地质因素影响有大量的水资源未能利用.由于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有全年全天候通行的需求,因此每年冬春季需要使用融雪剂,其形成的有害物质长期积累,给周边土壤、水体带来严重环境威胁.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与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成为一项需要研究的问题,是绿色高速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北京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特点与现状,依托兴延高速公路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的研究成果,对高速公路水资源及融雪剂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明确了高速公路综合回收循环利用概念,指出了高速公路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与途径.供同行作为参考.
提交时间:2020-09-21
136. 区域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共享制造” 模式研究
摘要: 共享制造是制造业数宇化、智能化、清洁化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业态,已经获得了产业界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共享制造作为一种带有平台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的生产组织形式,能够进一步释放已有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潜力,并且提升社会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区域制造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了加深对于共享制造的认识,本文对于共享制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与其他生产模式的对比,识别了共享制造的技术先进性与区域市场嵌入性两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康平纳共享工厂项目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了推动共享制造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技术研发、资金和项目审批上的帮助和支持,本文也针对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促进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提交时间:2020-09-21
137. 医疗废物环境应急管理现状研究
摘要: 结合全国医疗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识别出医疗废物环境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医疗废物环境应急管理仍面临着应急预案效力不彰、应急处置能力备份不足、应急区域协同处置面临壁垒、应急处置物资保障不足、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建议从制定完善医疗废物应急管理预案、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体系、合理采取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技术、健全医疗废物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医疗废物应急联防联控机制等方面推进医疗废物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提交时间:2020-09-21
138. "十四五"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思路的初步研究
摘要: 在分析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的基础上,对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及应急领域存在的短板进行了识别,并从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显著提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思路,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提交时间:2020-09-21
139. “十四五”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 “十三五”时期基本建立了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本文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认为要强化与现有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的统筹衔接,建立基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许可限值响应机制,完善排污许可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夯实法律基础保障.
提交时间:2020-09-21
140. 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 火灾导致的碳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火灾干扰对植被碳储量影响在景观尺度上研究较少,京津冀地区是火灾频发区.本研究利用MODIS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结合NASA全球火灾特性数据,分析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发生的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2007年京津冀地区火灾次数最多、过火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该区以较大火灾为主.京津冀地区大部分火灾很可能是大面积秸秆焚烧造成的.旱地、建设用地、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林和草本湿地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保定市、邯郸市和邢台市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导致NPP总损失量为9.87×106tC,平均每年损失0.82×106tC,约占京津冀地区火灾区域NPP上限的19.45%.其中2007年和2010年损失1.21×106tC和1.20×106tC,分别占京津冀地区NPP上限的28.75%和28.44%.
提交时间: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