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基本信息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长沙

2021-09-27

2021-09-27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

  • 81. 岩溶发达区域及软土地基组合作用下捶击沉桩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 针对红光物流园项目桩基础施工遇到的复杂岩溶、深厚软土地基等地质情况,通过试桩,得出最合理相关施工技术参数,为后续预应力管桩展开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对类似地质条件预应力管桩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

    Zhuo Yuxia;卓玉霞;Chen Kai;陈凯;Qi Xiao;齐晓;Zhang Zhifeng;张志峰;Liu Yili;刘毅力

    提交时间:2021-09-27

  • 82. 岩溶隧道大体积涌泥处治与预控技术

    摘要: 鱼洞Ⅰ号隧道位于贵州省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重安至鱼洞境内,为分离式长隧道,左幅长1374m,右幅长1379m,最大埋深173m.隧道洞身围岩为白云质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镶嵌碎裂结构.隧道地质复杂主要不良地质为:岩溶、塌陷、瓦斯和采空区,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场区地表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小型溶洞、落水洞,地表溶沟溶槽发育,施工中出现大体积涌泥.本文针对该隧道大体积涌泥处治,从逃生通道、地表处理、洞内治理等技术措施上进行分析、总结,同…查看全部>>

    作者:

    Xiong Chengyu;熊成宇;Yao Ruidan;姚锐丹

    提交时间:2021-09-27

  • 83. 工程结构超载设计的极限状态分析

    摘要: 超载现象在工程中不罕见,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原因,结构最终使用的外部荷载或作用可能超出预定水平,当前这种风险很难预估.实践中很多设计者会简单采用提高标准荷载水平的方法进行超载设计,本文系统地对这种设计带来的影响进行讨论.首先建立了工程结构设计的数学模型,通过几何分析的工具对极限状态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的结构-荷载对效应/抗力的影响情况分类讨论,进行了直观的定性分析.并对非确定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由此得出提高荷载标准进行设计是不可靠的…查看全部>>

    作者:

    Huang Zhuoju;黄卓驹

    提交时间:2021-09-27

  • 84. 广州地铁东风站:方寸之间,回归绿色之本

    摘要: 以"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上的发展,不以牺牲远期的利益来换取今天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政策为前提,通过对广州地铁十四号线一期车站设计为切入点,以东风站为例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在项目案例中以城市特有景观环境下,体会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特性,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车站景观文化,力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以人为本的以及可识别的地铁车站景观场所.以期对今后的地铁设计提供参考设计.

    作者:

    Tang Wei;唐薇

    提交时间:2021-09-27

  • 85. 广州地铁纪念堂暗挖车站分层与深层土体沉降监测分析

    摘要: 广州地铁拱盖法暗挖车站较多,由于暗挖车站顶部存在砂层、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等软弱地层,其普遍具有高含水量性、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和低强度等特点,施工阶段易造成较大变形,将会引起隧道坍塌和周边建构筑物设施破坏,造成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继而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文章以纪念堂站为监测对象,增设分层、深层土体监测项目对软弱地层暗挖车站的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有益结论,为暗挖车站施工安全提供依据.

    作者:

    Xu Shunming;徐顺明;Chen Jiandang;陈建党;Chen Juwu;陈巨武;Peng Pihong;彭丕洪

    提交时间:2021-09-27

  • 86. 广西拱桥建造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 为了解广西拱桥建造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分析了采用支架法、无支架缆索吊装技术、钢丝绳斜拉扣挂松索成拱技术和千斤顶钢绞线斜拉扣挂技术建造的拱桥的建设和技术创新情况,并展望了广西拱桥今后的技术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无支架缆索吊装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不搭设支架建设拱桥的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千斤顶钢绞线斜拉扣挂合龙后松索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大跨径拱桥多节段吊装的问题.得益于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拱桥有望在跨径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作者:

    Du Hailong;杜海龙;Mo Yunjin;莫昀锦;Ma Boyu;马博彧

    提交时间:2021-09-27

  • 87. 应对气象灾害的寒地乡镇医疗机构空间保障设计研究

    摘要: 中国高纬度寒冷地区面积广阔,气候条件恶劣,以低温冷冻害、大风、冰雹、洪涝寒潮和雪灾为代表的气象灾害频发,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寒地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威胁乡镇居民的公共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国乡镇经济文化水平与基础设施较差,导致寒地乡镇医疗发展滞后,且现有的建筑应灾空间设计研究缺乏针对寒地乡镇卫生院这一特定对象的针对性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文献调研与类比调研相结合的调研方法提出寒地乡镇医疗机构的应灾设计对策,医疗机构的空间保障设…查看全部>>

    作者:

    Wang Tian;王田;Zhang Shanshan;张姗姗;Yu Zhenfan;余振凡

    提交时间:2021-09-27

  • 88. 废弃矿山边坡绿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 内蒙古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矿山开采对区域建设提供了物资保障,但也留下了危岩、地面塌陷、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下降、扬尘等严重的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促进内蒙古地区协同发展,响应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内蒙古地区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形势急迫.以由中建一局负责实施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矿山地质环境大坝沟西治理区为例,分析了废弃治理区存在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了矿山修复…查看全部>>

    作者:

    Pang Dongzhe;庞东喆;Wang Shuai;王帅;Zheng Yanchao;郑艳超

    提交时间:2021-09-27

  • 89. 强震珊瑚礁砂地区陆上及水下碎石桩抗液化技术研究

    摘要: 对位于超强地震带上的松散珊瑚礁砂地基,采用基于密实法的抗液化处理技术往往需要满足较高的密实度,而对于含较高细粒(平均细粒含量约22%)原状珊瑚礁砂土,传统振冲密实法较难满足,因此需要采用提供排水为主的碎石桩抗液化处理技术;为了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抗液化强度,对碎石桩成桩质量提出了需满足桩间土密实度以及成桩排水通道质量的控制指标.结合东帝汶Tibar港项目,现场选取了不同细粒含量的典型珊瑚礁区结果分析表明,提出的振冲工艺控制参数和质量控制流…查看全部>>

    作者:

    Hu Liwen;胡利文;Liang Xiaocong;梁小丛;Xu Xiong;徐雄;Zhu Mingxing;朱明星;Jing Yang;井阳

    提交时间:2021-09-27

  • 90.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防淹防护密闭门技术研究

    摘要: 在全球水旱灾害极端事件频发和中国地下空间规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提高地铁隧道平时及战时的防灾减灾能力,针对地下隧道防淹设施的使用环境、功能及性能要求,对防淹防护密闭门系统及其关键结构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为保证防淹防护密闭门的防水密闭要求,提升其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其安装调试及维护难度,研制了适于地铁隧道环境的防淹防护密闭门,经工程实践验证,功能完善,性能优良,运行稳定可靠,安装及维护方便,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本文就所研制的防淹防护…查看全部>>

    作者:

    Wang Yangming;王阳明;Hu Shengwei;胡圣伟;Xiong Ke;熊科;Jia Yanming;贾彦明;Tao Tao;陶涛

    提交时间:2021-09-27

  • 91. 抗滑桩与石笼挡墙组合防护技术

    摘要: 半刚性石笼挡墙结构具有适应沉降变形的特点,变形后仍具有整体性,其施工简单方便,在非洲砂性土地区应用广泛.抗滑桩在国内外滑坡体治理工程中均有应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抗滑桩、石笼挡墙防护技术单独应用案例较多,但两者组合防护却未见记载.通过对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梅地亚绕城段滑坡治理进行研究,发现大面积滑坡地段采用单排抗滑桩与石笼挡墙相结合的防护技术具有良好效果.石笼挡墙成本相对较低,能够降低工程造价;施工方法简单,容易满足质量要求,还…查看全部>>

    作者:

    Zhong Huaxiang;钟华湘;Liu Ze;刘泽

    提交时间:2021-09-27

  • 92. 抗风缆加强型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与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将抗风缆加强型悬索桥划分为悬索结构和抗风缆结构,分别确定其合理成桥状态后再进行融合,从而建立了全桥的合理成桥状态.以某主跨为246m的双塔地锚式人行悬索桥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其平衡状态并分析了采用不同的抗风缆布置形式时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实施方便,且具有很高的精度;设置空间抗风缆能够有效限制主梁的侧向位移和主梁的竖向位移,从而改善主梁的受力状态.

    作者:

    Liu Zheng;刘铮;Sun Bin;孙斌

    提交时间:2021-09-27

  • 93. 数字建造在鄂州花湖机场的施工应用

    摘要: 本文以鄂州花湖机场的施工管理特点,重点阐述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数字化应用.在数字化施工应用中,采用前沿的信息化手段,结合物联网、BIM技术和施工管理平台的集成应用,将涉及项目管理的人、机、料、法、环等施工要素和质量、造价进行深入串联,旨在为项目的管理优化和提质增效进行创新,同时也为中国民航建设施工数字化转型而探索方向.

    作者:

    Wu Jun;吴军;Lu Hao;路浩;Zhang Lei;张磊;Wang Lihong;王立红;Li Dongming;李东明

    提交时间:2021-09-27

  • 94. 新加坡典型软土地层盾构穿河关键施工技术

    摘要: 新加坡地铁C715项目盾构区间下穿榜鹅河流,区间隧道底部距离河底仅5.61m,地层以粉质粒砂、黏土为主,盾构在该地层中施工易出现涌水涌砂、河堤沉降超限等问题,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盾构机下穿河前,通过选择合理位置带压开仓检查刀具,穿越期间有效控制土仓压力、盾构掘进速度、渣土改良、出渣量,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量和盾尾油脂用量,同时进行同步注浆及沉降监测控制等措施,总结出一套符合新加坡业主要求,且在该地层土压平衡盾构下穿河流的关键施工技术…查看全部>>

    作者:

    Xiao Chao;肖超;Yu Changying;喻畅英;Luo Guijun;罗桂军;Liu Zhan;刘湛

    提交时间:2021-09-27

  • 9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天津地铁客流分析及运营组织研究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仅要做好员工和乘客的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做好日常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工作.本文从路网、线路和站点三个层级,纵向对比往年同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天津地铁客流特征.力求对防疫复工期间地铁运行突出特点进行精细刻画.在客流分析基础上,总结边运营边防疫经验,为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作者:

    Wang Duolong;王多龙;Liu Qinglei;刘庆磊;Yin Haodong;尹浩东;Wang Hetian;王鹤天

    提交时间:2021-09-27

  • 96.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PVA纤维增强土聚水泥的试验研究

    摘要: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寻求绿色新型建筑材料已成为关乎民生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土聚水泥是一种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无机聚合物,生产过程无污染,但由于自身强度较低,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将聚乙烯醇纤维掺入土聚水泥,研究纤维掺量与纤维长度对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A纤维掺量增加,土聚水泥抗压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本文研究范围内,抗折强度还未出现下降趋势.不同长度的PVA纤维对土聚水泥强度的影响规律相近,但同…查看全部>>

    作者:

    Lu Juan;卢娟;Zhou Hongwei;周红卫;Li Ming;李明;Zhou You;周游

    提交时间:2021-09-27

  • 97. 新型边缘抑制型声屏障技术原理及应用

    摘要: 随着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需求的不断增加,考虑了安全及景观美化的直立型声屏障降噪技术方案更具优势,而外形复杂、施工维护困难及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传统顶部降噪装置大大限制了传统声屏障降噪技术方案的发展.边缘抑制型声屏障是基于声屏障边缘空气粒子振动加速导致声音放大的边缘效应而设计,其具有外形简洁、一体化安装、优于传统顶端降噪装置的附加降噪效果等优势,适应性广泛,可为声屏障降噪工程提供更优化的备选方案.

    作者:

    Wu Saijia;吴赛甲;Yu Quanyu;俞泉瑜;Xue Jiaxin;薛嘉鑫;Li Shihang;李世航

    提交时间:2021-09-27

  • 98. 施工升降机上屋面可周转门式附墙架施工技术

    摘要: 株洲云龙万达综合体项目位于株洲市云龙区,商业广场区域高度23.95m,施工升降机为负责地上结构施工阶段材料的垂直运输工具.由于屋面层构架梁未完成施工,导致无法满足施工升降机移动至屋面层的条件.为了优化施工方法,项目部制作了一种新式的门式附墙架,并进行了基于力学分析与工艺可操作性的深化设计,以满足施工升降机安全运行到屋面的条件,达到节省人力与工期的目的.

    作者:

    Cao Honghao;曹鸿皓;Huang Jun;黄俊;Chen Siyuan;陈思远

    提交时间:2021-09-27

  • 99. 施工间隔时间对公建屋面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 由于公建屋面防水粘结层每层材料的施工间隔时间没有规律,在施工时会造成因工期延误而导致防水粘结层粘结效果不佳的问题,甚至影响到整个屋面铺装的质量,为此研究施工间隔时间对公建屋面防水粘结层的影响.首先准备试验材料,将与面板材质及厚度相同的钢板制作成试件,采用Posi Test AT拉拔强度测试仪进行拉拔试验,试验所得结论为:建议防腐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膜施工的间隔时间不超过4d,聚合物改性沥青与粘结剂的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6d.最后结合现…查看全部>>

    作者:

    Wu Kaifang;吴开放;Huang Yiping;黄易平;He Haitao;何海涛;Li Yang;李杨

    提交时间:2021-09-27

  • 100. 既有TOD地下室基于商业流线变化的结构加固探讨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建设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项目涌现.城市更新的商业项目会涉及商业流线的变化,而由此带来的结构问题也相对较多且复杂.本文基于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对商业改造过程中碰到的一系列结构问题,包括楼板的大开洞、新增柱网的转换、新老结构的搭接以及改造对于地铁的影响等问题,从理论计算及实际工程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归并和总结,最后又对此类项目的施工方式提出了一定要求,由此得到的一些相关结论可供类似城市更新项目参考.

    作者:

    Liu Huiming;刘慧明;Wang Yang;王杨

    提交时间: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