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基本信息
2020-09-21
2020-09-2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
41. 上游建筑物屋顶热效应对污染物扩散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 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研究了上游建筑物屋顶热效应对建筑物周围的流场和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影响.本研究采用Ri数(从0到18.51)表示上游建筑物屋顶受太阳辐照产生热浮升力与来流惯性力的相互作用.从竖直中心平面、人行呼吸平面的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其随着Ri数的增大,街道峡谷内部及下游建筑物背风面的污染物扩散影响显著.在竖直中心平面,随着Ri数不断增加,街道峡谷内部及下游建筑物背风面的漩涡不断减小且污染物浓度不断升高,当Ri≥16.24时,下游建筑物背风面漩涡几乎消失,更高的污染物聚集在下游建筑物的背风面.在人行呼吸平面中,随着Ri数不断增大,建筑物两侧的对称的流线向建筑物靠近且街道峡谷内部的漩涡也逐渐变小.下游建筑物背风面及街道峡谷内部污染物逐渐增大.
提交时间:2020-09-21
42. 不同类型垂直防渗帷幕在固废填埋场中的适用情况分析
摘要: 中国早期固体废物大多以填埋为主,由于受制于当时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的局限,同时缺乏相应的管理,早期固废填埋场库底及边坡处未设防渗系统或防渗系统破损,易导致堆体内渗滤液及填埋气外溢扩散,污染周边水土环境.设汁在填埋场四周增设垂直防渗墙可有效隔绝填埋堆体与周边的水力联系,阻隔污染物扩散,促进填埋场生态修复.鉴于填埋场这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垂直防渗墙要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本文通过总结多个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中垂直防渗帷幕的设计和施工实例,考虑填埋场的场地环境、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垂直防渗帷幕防渗效果,分析不同类型垂直防渗帷幕在固废垃圾填埋场中的适用情况,可为固废填埋场垂直防渗帷幕的设计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09-21
43.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猪粪沼液培养小球藻效果的影响探究
摘要: 猪粪沼液营养丰富可作为微藻的培养基,对沼液进行预处理将优化培养效果,外加有机碳源能为微藻生长优化C/N条件.本试验设计了无预处理(A)、高温高压灭菌(B)、聚合氯化铝絮凝(C)、PAC絮凝后再经高温高压灭菌(D)四个不同的猪粪沼液预处理试验组,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后沼液的理化性质、小球藻生物量变化情况、小球藻对沼液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PAC能有效降低浊度,高温高压能有效降低TN和NH4+-N;D组中小球藻生物量最高,可达0.317±0.002g/L,C组最终出水TN、COD含量均为四组最低,出水TP达排放标准.采用盐酸(T1)、乙酸(T2)两种不同的酸对经PAC絮凝后的沼液进行pH调节,结果显示,仅调节pH不会对小球藻生长及污染物的去除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有机碳源乙酸的投加使得小球藻经过12天的培养,生物量累积达到0.36±0.03g/L,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40.69%和85.90%.经PAC降低浊度且补充有机碳源乙酸的沼液利于小球藻的生长,且能提高小球藻污染物去除能力.
提交时间:2020-09-21
44. 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MBAC)共聚物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摘要: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MBAC)为共聚单体制备了DMBAC摩尔比为30%的共聚物P(AM-DMBAC),确定了最佳的聚合反应体系的pH值为6.4±0.2.以商品化共聚物P(AM-DAC)作为参比,研究了P(AM-DMBAC)与P(AM-DAC)作为絮凝剂对模拟高盐染料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AM-DMBAC)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P(AM-DAC),且P(AM-DMBAC)对不同pH值(2.3~10.3)的污水均有良好的絮凝效果,而P(AM-DAC)只能絮凝特定pH值(7.6)的污水.
提交时间:2020-09-21
45. 东北地区小城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措施分析——以瓦房店市为例
摘要: 瓦房店市具有很多东北老工地区小城镇装备制造业企业多、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区域扬尘污染严重、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等特点.近年来,瓦房店市通过规划先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实施燃煤锅炉提标改造、加强控制汽车尾气等措施对大气环境进行综合治理.2015年后,各项指标逐年好转,2018年,除PM2.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达到或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共计325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89.3%.该研究对东北地区小城镇的大气环境治理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提交时间:2020-09-21
46. 两种海面风场资料在上海海域的适用性评估
摘要: 本文对两种风场资料于汛期期间在上海海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得到ECWIND风速的偏差为0.58m/s,均方根误差为3.54m/s,离散指数为38%,风向均方根误差为52.65°;NECP风速的偏差为2.22m/s,均方根误差为5.22m/s,离散指数为37%,风向均方根误差为68.22°.ECWIND与NECP相比更接近观测,且其在风力为3-6级时,风向为西北时,与观测资料一致性最高.即ECWIND资料较NECP在上海海域的适用性高,可为日常海面风场预报提供参考,也可作为其它海洋预报模式的气象强迫场条件.
提交时间:2020-09-21
47. 中原城市群典型城市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人群健康风险评估
摘要: 本研究选取中原城市群中郑州市、安阳市和新乡市三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选取典型月份采集四季细颗粒物样品,研究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评估多环芳烃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采样期间郑州、安阳、新乡总多环芳烃年均值分别为郑州26.3±21.0ng·m-3、安阳41.6±33.3ng·m-3、新乡36.1±24.1ng·m-3,四季变化趋势一致: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年均浓度分别为郑州(2.3ng·m-3)>新乡(1.6ng·m-3)>安阳(1.3ng·m-3),BaP毒性当量年均浓度新乡市(4.2ng·m-3)>郑州市(4.0ng·m-3)>安阳市(3.8ng·m-3),四季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征.增量终生致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采样期内有高于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10-6)的时间,研究区域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
提交时间:2020-09-21
48. 中国2019~2023年大气污染物预测研究
摘要: 基于2013~2018年我国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利用灰色理论构建大气污染物灰色预测模型,对2019~2023年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构建的GM(1,1)灰色模型能够预测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趋势,平均相对误差≤5.00%;(2)2019~2023年期间,六种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年均浓度整体呈逐步下降趋势,O3呈现缓慢上升趋势;(3)六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中NO2、PM10、PM2.5和CO与环境空气质量表现强关联,且关联度最大.
提交时间:2020-09-21
49. 中国人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摘要: 目的:为制定中国人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收集了全国各地测定的5293例正常人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与7项地理因素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F=14.189,P=0.000).运用回归分析法对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和地理因素之间迸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一个回归方程:(Y)=1680.6-0.04000X1-203.3X7±163.9在以上的回归方程中,(Y)是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dyn·s·cm-5),X1是海拔高度(m)、X7是年平均风速(m/s). 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年平均风速等地理因素,通过回归方程就可以计算出该地的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依据体循环血管阻力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区.
提交时间:2020-09-21
50. 中国健康人免疫球蛋白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曲线模型分析
摘要: 目的:为制定中国健康人免疫球蛋白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了中国346个单位测定的19931例健康人免疫球蛋白G、A参考值,将这些健康人分成四个年龄段,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曲线估计的方法,研究各年龄段与7项地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发现各年龄段健康人免疫球蛋白G、A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分别使用向后回归分析和曲线估计建立基于地理因素的健康人各年龄段免疫球蛋白G、A参考值的预测模型模型,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选取最优模型,并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差值内插出中国各年龄段健康人免疫球蛋白G、A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 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相应模型估算该地区健康人免疫球蛋白G、A参考值,同时也可用空间趋势图直观的得到中国任何地方的各年龄段健康人免疫球蛋白G、A参考值.
提交时间:2020-09-21
51. 中国北方地区居民冬季清洁取暖支付意愿研究——-以衡水市为例
摘要: 为缓解中国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冬季大气污染问题,中国自2017年开始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行动,目前已在天津、河北等6个省(直辖市)43个城市开展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政府财政压力大、居民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第一批试点城市——衡水市为调查区域,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获取275份有效问卷,使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对居民清洁取暖支付意愿及意愿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居民对清洁取暖的支付意愿和意愿支付水平不仅受学历、收人的限制,而且还与居民对清洁取暖行动的了解度、对清洁取暖行动和政府部门的认可度等主观因素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支付意愿数值进行了非参数和参数估计,得出针对全体样本和仅具有支付意愿的样本,非参数估计值为1069.09元/年/户和1624.31元/年/户,参数估计值为726.96元年/户和1104.50元/年/户.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执行差异化补贴政策、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多方式开展清洁取暖行动以及加强宣传引导和信息公开等四条政策建议.
提交时间:2020-09-21
52. 中国工业废水处理甲烷排放历史演变趋势研究
摘要: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会引起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本文分析了我国主要行业工业废水排放情况,同时针对主要行业和不同处理规模的工业废水处理,利用IPCC方法计算我国2015年工业废水处理甲烷排放量,并分析其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量为186.68万吨,八大行业的排放量占总量的83.8%.全国工业行业废水产生的甲烷排放量位于前八的行业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医疗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与核燃料加工业.对各规模废水处理设施的核算结果表明,小型废水处理设施甲烷排放最少,大型废水处理设施甲烷排放最大.
提交时间:2020-09-21
53. 中国灾害性沙尘天气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政策建议
摘要: 基于1961-2017年中国545个气象观测站点数据记录的沙尘暴、扬沙、浮尘和总沙尘天气日数、采用多种统计方法,从气候态分布、年代距平演变、长期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异角度分析4种强度沙尘天气日数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961-2017年中国沙尘暴、扬沙、浮尘和总沙尘天气年均日数均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其中新疆南部和西藏西北及内蒙古西部地区是不同强度沙尘天气日数的高值区.总沙尘天气日数与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日数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0和0.62(n=15642),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4种强度的沙尘天气日数的年代距平在1960、1970和1980年代以正距平为主,其中1980年代面积偏多最高,1970年代次之,1960年代最小;在1990、2000和2010年代以负距平为主,其中2010年代面积偏少最高,2000年代次之,1990年代最小.1961-2017年中国不同强度沙尘天气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尤其是西北、内蒙古和华北地区减少趋势明显.总沙尘天气日数变化趋势与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0和0.62(n=15642),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1961-2017年中国沙尘暴日数波动特征皇北方大、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的空间分异格局扬沙、浮尘和总沙尘天气日数波动特征皇南方大、北方小的空间分异格局.在沙尘天气治理方面,继续从遏制沙源、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提高绿化率、开展防沙治沙科普宣传教育、加强城市科学发展和防沙治沙科学研究7个方面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提交时间:2020-09-21
54. 中国牵头“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摘要: 2019年,在联合国秘书长的倡议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被列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九大领域之一.中国和新西兰共同牵头全球NBS的相关工作,也是中国首次牵头联合国相关进程的工作.中国牵头“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分析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发展历程、当前国际研究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并认为运用“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思维可扩大中国牵头“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成果影响力,从而把牵头“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作为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次有力实践.
提交时间:2020-09-21
55. 中国环境标志合作对“一带一路” 国家环境合作的影响
摘要: 中国环境标志经过二十六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绿色产品选择的指导性标志之一,在促进绿色生产,引导绿色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全球环境标志网络(GEN)理事会理事单位,在国际上的影响也在逐年扩大.本文通过中柬环境标志合作项目的实施分析,谈中国环境标志对“一带一路”国家环境合作的影响,积极地推动中国环境标志走出去,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着力于推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观念,为“一带一路”倡议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提交时间:2020-09-21
56. 中外排污许可制度实践与思考
摘要: 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经历产生、发展,最终确立以排污许可证作为我国固定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排污许可制度及排污许可证的管理类型、法律依据、许可内容、特点等进行总结,分析各国在排污许可制度实践上取得的宝贵经验,梳理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在立法、公众参与、排污单位环保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排污许可立法工作、完善公众参与方式、加强证后管理及监管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议.
提交时间:2020-09-21
57. 中央环保科研单位修缮购置专项资金实施管理探讨
摘要: 2011-2019年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修缮购置专项资金5.65亿元用于支持生态环境部直属科研单位房屋修缮、基础设施改造、仪器设备购置及升级改造,促进改善中央环保科研单位的科研软硬件基础条件,推进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本研究主要分析中央环保科研单位在修购专项前期申报立项、组织实施、过程监督管理、大型仪器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修购项目规划设计、立项审核、实施监督、开放共享、绩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修购专项实施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提交时间:2020-09-21
58. 中欧美生物质成型燃料相关政策对比与启示
摘要: 目的:为解决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行业发展问题。方法:本研究从目标规划、激励政策和标准认证等层面对比分析欧美与我国生物质能源相关政策的差异,提出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中国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结果:欧美的法律协调性、政策有效性与实施性对我国生物质燃料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明确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地位,制定完备的国家标准和认证体系,建立科技研发与发展基金,持续补贴,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是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提交时间:2020-09-21
59. 中等极性色谱柱在环境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气相色谱技术具有精准分析复杂样品中的痕量和微量有机物的特性,在环境检测中被广泛应用.由于色谱柱在被测组分的分离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色谱柱的极性以及其应用性能备受环境分析者关注.本文选用了中等极性色谱柱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气相色谱技术中,分析其在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硝基苯类、有机氯农药等有机物中的应用.
提交时间:2020-09-21
60. 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 火灾导致的碳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火灾干扰对植被碳储量影响在景观尺度上研究较少,京津冀地区是火灾频发区.本研究利用MODIS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结合NASA全球火灾特性数据,分析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发生的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2007年京津冀地区火灾次数最多、过火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该区以较大火灾为主.京津冀地区大部分火灾很可能是大面积秸秆焚烧造成的.旱地、建设用地、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林和草本湿地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保定市、邯郸市和邢台市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导致NPP总损失量为9.87×106tC,平均每年损失0.82×106tC,约占京津冀地区火灾区域NPP上限的19.45%.其中2007年和2010年损失1.21×106tC和1.20×106tC,分别占京津冀地区NPP上限的28.75%和28.44%.
提交时间: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