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12-04
2020-12-04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201. 轨道引导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目前,国内城市面临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诉求,但是在国内大多数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成熟的规划体系,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发展、交通规划建设及土地开发相互脱节等问题,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成为当前缓解城市交通矛盾,引导有序扩展和土地整体开发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吴江区为例,探讨轨道交通在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对城市对外可达性、空间结构、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影响,首先解读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然后从区域可达性、城市空间结构、轨道交通4号线沿线土地利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吴江区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吴江既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策略.
提交时间:2020-12-04
202. 边界城市同城化背景下的公交一体化发展探索
摘要: 城市同城化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合作的高阶形态,在“都市圈”及“城市群”同城化模式之外,位于行政边界区域城市也形成抱团同城化发展的强烈趋势.跨区公共交通一体化是同城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促进人口往来的活力纽带.作为边界城市同城化典型代表的彭什两地,在跨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方面存在管理、运营、补贴、规划等方面的实际困境,本文研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联合成立管理机构、多种运营模式并存、统筹制定补贴政策以及规划多级公交体系的解决路径及思考,以期为相关规划和研究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12-04
203. 过江通道收费交通需求调控政策评估——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 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发展,过江交通拥堵问题成为跨江(河)发展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其中,过江通道收费这项关乎民生的重要政策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需求调控措施.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梳理了南京过江交通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既有过江交通调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从经济社会、公众舆论、政策支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过江通道收费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并以全周期动态跟踪评估收费案例实施效果与交通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收费政策对于缓解过江交通拥堵的实施成效,最终提出近期审慎实施收费政策,远期作为储备措施,并建议通过综合施策而非单一收费政策以实现促经济发展与控制交通拥堵的双赢.
提交时间:2020-12-04
204. 适应、调整、引导——试论生态环境容量约束条件下的道路规划
摘要: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的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城乡规划如何适应新形式、新要求是规划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天津市宁河区口镇牡蛎礁和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内村庄对外通道选线方案为例,论述如何在道路规划中,将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区界限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结合村庄发展实际情况和周边道路交通条件,主动适应、调整、引导城乡规划,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撑体系.
提交时间:2020-12-04
205. 通勤定制客运线路存活率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定制客运对于城市、现实生活、交通保障的适应性变通,为公交吸引力、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本文聚焦于向所有市民开放、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预约、面向通勤服务的定制客运线路,按照服务场所特征细分为枢纽线、商务/科技园区线和工业/物流园区线.本文重点分析三类线路的线路长度、发车班次、票价、行程时间、平均站间距、存活率和盈亏情况差异,得出枢纽线的存活率最高,达到66%,存活线路盈利可能性较高;商务/科技园区线路仅在早晚开设班次,车辆利用率低,总体上有亏损风险,只有当满载率接近70%时,可盈亏持平;工业/物流园区线路的存活率最低,存活线路也出现了亏损.在宏观政策鼓励下,结合满载率、乘客吸引办法、盈亏持平等角度,针对三类定制客运线路分别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定制客运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12-04
206. 都市圈背景下市域(郊)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 国内城镇化进程进入以都市圈为主要形态的新阶段,要求进一步加强市郊联系、提升都市圈外围空间价值与活力.东京都市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建成了一批基于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的外围新城.以多摩田园都市为例,分析东京都市圈协同发展背景,研究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驱动沿线“轨道-新城”综合开发的理念、开发历程、运作模式、成果经验等,总结提炼高品质开发、客流反哺、土地整备与置换、多元化可持续经营等关键开发策略,梳理归纳“轨道-新城”综合开发政策工具包、商业工具包,提出对国内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及沿线综合开发、支撑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启示.
提交时间:2020-12-04
207. 都市圈背景下武鄂地区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都市圈已成为“城市-区域”一体化高效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也对区域交通协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武鄂地区是武汉“1+8”城市圈一体化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轴带”空间特征.本文深入剖析武鄂地区现状交通条件与发展趋势,对比借鉴国内外都市圈交通发展经验,依托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顺丰机场两大空港,研究提出“临空圈层布局、交通轴带串联、城市多点支撑”的区域交通布局模式;通过情景模拟分析与多式联运体系构建,提出了高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网、市域(郊)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四网融合”方案,以期实现武鄂地区多模式、多层次“1小时交通圈”,促进武鄂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提交时间:2020-12-04
208. 都市圈背景下组团城市综合型枢纽发展策略——以佛山市高明高铁站为例
摘要: 随着都市圈的迅速发展,相邻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协调发展是未来都市圈的发展趋势.组团式城市是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产物,也是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进入高铁时代后,高铁枢纽布局及发展策略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都市圈发展入手,对组团城市的综合型枢纽发展策略及选址规划进行探索,并以佛山市高明高铁枢纽站为例,通过分析都市圈发展趋势,识别机遇与挑战,制定出选址方案.
提交时间:2020-12-04
209. 都市圈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理论与实践
摘要: 都市圈的一体化进程要求提升轨道交通一体化水平,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轨道交通体系,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本文提出基于“空间、需求、供给”理论基础的“四网融合”规划理念,并重点从网络一体化、通道一体化、枢纽一体化、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四个方面开展“四网融合”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12-04
210. 重大事件下关键路段风险评估指标与方法
摘要: 交通网络面临诸多未知的风险可能使得部分网络失效,其中的关键路段一旦失效将影响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运行.面对重大突发事件,风险管理相比应急管理具有经济性、前瞻性等优点,其中对关键路段的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现有路网的风险评估更多聚焦在工程领域和交通安全领域,以路网运行为切入点进行关键路段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通过考虑路网的结构和运行两个层面的性能,提出了重大事件下关键路段风险评估的指标和计算方法,以路段失效后对每个OD对有效路径的影响和受到影响OD对数量为影响因素,构建了路段结构风险指标并提出了计算方法.以路段失效后对路网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为影响因素,构建了路段的运行风险指标并提出了计算方法.最后通过Sioux FallsNetwork作为计算示例.
提交时间:2020-12-04
211.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城市对外交通政策研究——武汉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全国78个城市交通政策经验借鉴
摘要: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城市交通具有矛盾的双重性,既要保障医疗救助和基本生活的运输需求,又要通过切断交通来阻隔病毒的传播,本次研究选取受武汉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78个城市作为样本,寻找这些城市受疫情影响“风险程度”的规律,并结合目前这些城市实行的交通管控政策,“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的制定疫情期间城市对外交通政策,以期对日后类似事件以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提供经验借鉴.
提交时间:2020-12-04
212. 重庆山地组团城市出行分布演变规律研究
摘要: 出行分布是反映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和规律的关键指标,研究城市交通出行分布演变规律有助于研究交通空间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发展的互动关系,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精准治理与服务决策.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作为山地组团城市的典型研究对象,主要基于2002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的居民出行调查及其相关基础数据资源,采用交通模型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了居民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分布、出行分担率、出行时耗和出行距离的变化特征,结合用地与道路网络建设深入研究了组团间出行分布和组团内部出行比例的演变规律及其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的变化特征.最后,初步探索分析了影响出行分布演变规律的因素,包括区位与用地面积、人口岗位、用地开发和职住比.
提交时间:2020-12-04
213.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城际公交发展新思考
摘要: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全面提速新阶段,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居民城际出行需求也必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构建科学、快捷、经济、优质的城际公交系统,服务居民城际出行需求,提升城市间互联互通水平,对于实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城际发展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基于人口时空分布大数据,洞察沪苏昆城际联动特征,从供需平衡、需求主动响应两个维度探讨新型公交模式——城际公交的未来发展,以期对区域一体化客运系统的构建有所支撑.
提交时间:2020-12-04
214. 长三角示范区交通协同发展及实践途径研究
摘要: 交通发展是长三角地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示范区交通不仅是交通系统内部的融合,更应体现交通与城市、交通与区域发展的融合.本文所理解的“生态绿色一体化”是基于示范区区域本底特征、城乡发展阶段以及互联互通实际需求提出的交通协同发展模式.以此为导向,借鉴一江一河规划、风景道规划、科创小镇等实践经验,以交通为载体通过交通与环境、交通与旅游、交通与创新产业的融合,探索示范区交通一体化实践途径,为区域交通一体化相关政策和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12-04
215. 长春都市圈一体化轨道交通发展思考
摘要: 本文总结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经验,结合长春都市圈出行特征及现状轨道特点,提出长春都市圈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及都市圈不同交通圈层的轨道交通模式和设计标准,特别对原规划缺少的市郊铁路和市域快线层次进行详细探讨,最后对标其他都市圈轨道交通衔接模式,提出长春都市圈市郊铁路和市域快线的接入模式,最终形成长春都市圈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
提交时间:2020-12-04
216. 阶层分化下的交通需求差异化研究
摘要: 我国特大城市在当前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已呈现出阶层分化现象,不同阶层人群的交通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然而传统的交通规划仍然依托于平均化的指标进行资源配置,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需求出现偏差.本文从阶层分化的角度出发,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研究不同阶层人群差异化的交通出行需求.在此基础上定义“当量人口”的概念量化差异化的交通需求,并引入“洛伦兹曲线”对现状轨道交通网络布局与人口的适配性进行评价,同时对比分析了以阶层分化为基础的差异化交通需求与传统以均值人口为基础的交通需求的计算结果差异,并探索了交通需求预测中引入差异化交通需求的方法,以期提升交通规划的可靠性.
提交时间:2020-12-04
217. 面向“十四五”的综合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国际经验
摘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交通强国的重要阶段,指标体系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指挥棒”.本文在梳理回顾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比选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国家、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等四个层面,分析发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关注热点及发展趋势.从基础设施、运输结构、运输服务、安全韧性、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总结发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指标设置经验,为构建我国“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指标体系提供借鉴.
提交时间:2020-12-04
218. 面向城市治理的停车共享政策机制探索
摘要: 近几年兴起的停车共享是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手段,从全国和地方政府来看,目前仍未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顶层政策机制,各地城市停车共享仍处于粗放式发展的探索阶段.本文以停车共享内涵为切入点,剖析其发展的本质特征,并对国内外城市实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从不同性质用地和相关主体两个维度分析了停车共享的特性及与政策机制的关联性,构建了面向城市停车治理的停车共享机制框架体系,并从5个层面提出15大停车共享政策机制策略,对每条策略的内涵和主要内容进行细化,形成具有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停车共享政策机制,以湖南金融中心为例进行实践,预期为全国各大城市停车治理提供新的路径.
提交时间:2020-12-04
219. 面向城市治理的老城区街道设计研究——基于东四南北大街综合整治提升的实践
摘要: 老城区具有功能集聚、但街道网络格局既定、设施布局空间紧张的特点,目前我国老城区街道更新与治理层面,尚没有成熟的规划设计体系进行各类要素的综合协调.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量”提“质”的转型,提升老城区的吸引力与活力,是未来城市更新及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关注的重点之一.传统的道路交通设计在体系和方法上迫切需要转型,以应对新形势下城市治理的要求.本文以东四南北大街的实践为例,在逻辑框架、价值导向、设计方法、建设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基于交通设计建立面向城市治理的街道设计体系与方法,为我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提交时间:2020-12-04
220. 面向实时调控的山地城市干线子区划分方法研究
摘要: 山地城市干线承载了道路交通较大比例的出行需求,单一且固定的管控手段难以适应当前复杂的交通环境,需要采用协调控制.交通控制子区划分作为协调控制的首要任务,影响着管控效果的优劣.当前子区划分研究重点已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交通控制子区划分,主要集中在关联度指标计算、子区划分算法等方面.针对目前子区划分方法与实际应用关联度不足,且不太适用于山地城市干线的局限,本文分析了山地城市干线多维不均衡性,并从数据库构建、关联度建模、子区划分算法等方面提出面向实时调控的山地城市干线子区实时调控划分算法思路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
提交时间: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