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381. 荷兰空间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影响及启示——以涅乌库普镇为例

    摘要: 随着对生态和农村经济价值的逐步重视,关于乡村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研究也在日益增多.荷兰人多地少,人均用地极为紧张,而环境、社会和经济间仍保持着良好的平衡,乡村地区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有序发展,与其完善的空间规划系统密不可分.荷兰的空间规划注重实效,层次清晰,有便于公众查询、参与的网上交流平台,基本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本文从荷兰规划背景出发,对空间规划的编制方法、规划体系和协调机制及新动向作了介绍,并以位于"绿心"中心的涅乌库普市为例,梳理和分析其各层级的空间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影响,阐述荷兰空间规划的特点及启示,从而完善和优化中国的空间规划.

    作者:

    曾凌坤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2. 萧绍圩区塘堰聚落体系研究——以浙江省西兴镇为例

    摘要: 萧绍圩区是中国最古老的圩区之一,海塘、河网、闸堰设施组成了萧绍圩区水系统的三要素,以水利和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圩区聚落体系发育成熟.其中,在人工运河、陂塘内大量分布着塘堰聚落,其布局模式通常围绕着闸、坝、堰等水利设施.西兴地处钱塘江南岸,是浙东运河(萧绍段)的起点,它作为塘堰聚落的典型,凝聚了古人在传统水利营建、农业开发与人居环境三者之间的智慧.本文对影响西兴聚落风景格局形成的基础——萧绍圩区和塘堰聚落体系进行概述,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对西兴区域水环境与传统水利营建智慧进行梳理,阐述其对农业系统、聚落空间结构的具体影响.最后对当代中国城市,尤其是发展快速的三角洲城市,提出应重视保护遗留下的古代水利设施和文化遗产,在发展的同时体现聚落的传统地域特征,保护聚落历史文化.

    作者:

    王韵双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3. "落得地、管得住"的山体保护范围划定方法研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

    摘要: 近年来,更多的城市意识到城市山体保护的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但各类建设和其他占用屡禁不止,具体保护和管控的成效参差不齐.本文通过梳理城区及周边山体保护的特征和既有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目前山体保护范围划定中存在的"形式大于意义"、"难落地"、"管不住"等问题,通过优化GIS定量分析、文脉和景观定性分析的方法,在进一步精细化识别保护山体对象的基础上,为使山体保护范围具备更有效的保护和管控空间,减少后期矛盾冲突,基于"以人为本"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构建出"理想范围"、"充分校核"、"分级划定"的山体保护范围划定逻辑与方法体系,提出"点、线、面"的专项规划校核方式,"有效刚性、有效弹性和无效"的项目校核方式,以及实地踏勘的校核要点,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有助于城市山体保护范围切实走向"落得地"和"管得住".

    作者:

    张华;肖满红;谭志红;郭旺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4. 藏彝走廊嘉绒藏族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以马尔康市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的外延与内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少数民族地域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以藏彝走廊中高原历史文化城市——马尔康市为例,针对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和历史文化遗产特点,提出将遗产廊道规划思想引入嘉绒藏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田野调查以及数据图示化处理,初步梳理马尔康历史沿革及其遗留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结合马尔康地区文化遗产的特征、分布、保护级别,确定遗产廊道的展示主题和构成要素.进行嘉绒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确定核心要素及重点展示区域,规划游道系统和绿道系统以联通遗产资源,整合周边各类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功能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遗产廊道系统.突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同时还注重地域经济联动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平衡共融,以期整体保护、区域振兴,实现马尔康市发展全域旅游的目标.

    作者:

    蒋思玮;黄诗艺;李礼;陈怡平;李西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5. 虚构景观下城市发展的社会性批判与评价——从"赛博朋克"城市热谈起

    摘要: 文章将近年"赛博朋克"城市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研究分析,判断其作为"景观社会"的现实表现已成为一种视觉化的虚构景观,进而提出当下城市发展的景观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回溯了20世纪60年代的先锋派运动,将国际情境主义的城市观置于同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语境,并以康斯坦特的新巴比伦计划为例说明城市虚构是如何由一种具体的结构性方案走向社会性批判,又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的异化过程中丧失批判性的.文章核心内容从技术、文化、社会三个层面比对了国际情境主义、新巴比伦和赛博朋克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异同,在比对思考中辨清城市景观化的原因,于当下城市发展状况和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重新强调社会性批判的重要性.

    作者:

    谭泊文;沈丹杰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6. 融合公园城市理念的特色小镇空间营造路径初探——以四川蓝田片区概念规划为例

    摘要: "公园城市"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构建"城、人、境、业"的人居环境理念,为破解中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面临的产业同质、设施缺乏和活力缺失等困境提供了发展新思路.文章在归纳当前公园城市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产镇融合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生态复合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多层级绿地体系等方面提出"公园小镇"的发展路径.以蓝田片区生态休闲特色小镇的规划实践为例,阐述公共设施引导和生态景观环境引导的开发模式,通过培育地域特色产业链、土地评估挖潜提效、打造沿江线形生态公园廊道的规划策略,以期为今后公园城市内涵的扩充和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作者:

    耿虹;熊章瑞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7. "融合"理念下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保护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摘要: 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是较为普遍的唤醒街区活力的方式.利用历史街区的建筑特色、文化特点、历史特征,在原有以居住为主的空间内,植入商业、服务等各种功能,以达到"新生"的目的.然而,不同利益主体的实施措施对街区的保护开发的结果不同,势必会造成矛盾冲突.基于此,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通过分析街区历史发展轨迹,提取以"和"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结合街区保护规划和商业网点建设规划,辅助POI、点评数据等,分析在文化保护、商业开发和旅游消费三方之下,城市中心区历史街区的现状及消费群体的主观感知反馈,得到福州三坊七巷的商业布局遵循规划安排,类型以购物服务为主,但特色商业仅占半数.游客感知也存在过于商业、特色不明显等负面评价,但总体评分良好.

    作者:

    盛富斌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8. 融贯发展状况和功能定位的区级城市体检研究——以广州天河区为例

    摘要: 响应中共中央要求,开展城市体检,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和2020年开展了城市试点和样本体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城市问题监测治理的精度和深度,完善城市体检体系,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开展区级城市体检工作重点研究.本文首先进行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的研究综述,明晰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应从解决现有的城市问题和提升城市品质入手,需将问题指向型和目标导向型的城市评估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开展住建部下发的指标体系研究和指标在区级的适用性辨析,并指出区级体检应加强对自身在全市中的功能定位的响应.最后以广州市天河区的区级城市体检为例,响应天河区在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引领区、科研集聚区、区域型商圈及城市形象展示区的职能定位,构建指标体系和进行体检分析.

    作者:

    王慧芹;王建军;詹美旭;王皓;唐勇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89. 行为活动视角下历史街区居旅耦合协调度研究

    摘要: 本文以济南市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居民和游客行为活动视角出发,发掘其影响居民和游客行为活动规律的特定因素,以频率统计法总结相关文献用以补充和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满意度评价,将确定的最终影响因素作为居住与旅游耦合协调关系的重要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为指导,介入耦合协调模型,从资源、设施、质量、机制四个方面构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居住与旅游耦合协调体系,对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居住质量与旅游开发程度的耦合关系进行量化处理,依据评判结果划定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耦合协调结果,得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属于旅游滞后型,耦合协调度属于轻微失调型,此结论将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策略优化提供依据,以期促进街区平衡发展.

    作者:

    李艺;赵天宇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0.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乡村产业优化策略——以浙江绍兴璜山南村乡村竞赛方案为例

    摘要: 产业是带动乡村发展的引擎,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往往面临产业单一、产业联动不足,附加值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以璜山南村为例,分析了璜山南村目前的乡村产业体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梳理乡村产业体系中各方行动者的利益诉求和发展目标,认为土地资源的整合和规模化利用是提升优化璜山南村产业体系的基础,因此提出构建璜山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行动者网络.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分离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将土地资源资产化以达到土地集约使用的目的,从而实现土地的多元经营,优化璜山南村的产业体系,满足各方行动者的利益诉求.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稳定的行动者网络可以保障各方行动者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乡村产业的提升优化.

    作者:

    梁诚;胡纹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1.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袁家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摘要: 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阶段国家的重要议题,全国各地业已出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但对于资源稀缺型村庄的振兴仍是难题.本研究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两个阶段的乡村振兴路径进行过程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是多方力量、多种方式混杂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本地主体的积极性和意愿是持续振兴的关键.在乡村资源集聚阶段,以村庄权力集合体为主构成行动者网络,通过行政征召的方式促使社会网络和物质空间产生转变,形成特色文化空间;乡村资源扩张阶段,随着外部资源介入,行动者网络通过转型征召为主、消费征召为辅的方式重构,社会与物质空间完成异地生产,形成异化的特色体验空间.因此,本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是多元主体参与过程,通过保持乡村权力主体和自治主体的主导力量,使乡村占据城乡生产关系中的话语权,形成对等的发展地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作者:

    东立;肖铭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2. 行政与市场耦合视角下我国区域分割的成因及一体化路径?

    摘要: 从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区域分割的成因,认为政府权力扩大且与激励目标相结合构成了区域分割的根本原因,同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和政企不分为区域分割提供了便利,市场发育不成熟对区域分割有强化作用.建议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切入点,包括区域一体化机构的建设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政企分开,还原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一体化.同时构建区域一体的软、硬件系统,降低一体化的实现成本.

    作者:

    刘春涛;刘馨阳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3. 街巷界面要素的公共性品质评价及优化——以成都少城片区为例

    摘要: 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城市空间品质的评价方法,而"公共性"正是评价城市空间品质的关键之一.本文借鉴西方公共性研究成果,结合成都少城片区街巷空间的现状,以街巷界面要素为对象,提出了基于"六要素"的空间公共性评定框架;结合新数据环境,识别并采集了少城24条街巷空间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归纳了少城24条街巷空间的差异化类型,并运用2类综合评价法对各街巷的公共性品质进行了评定,找出了当前的问题与短板;最后提出了少城片区街巷设计改造的优化对策.本文探索了街巷界面要素空间品质的评定标准、分类量化与分析流程,对推动高品质的存量更新型城市设计有直接参考价值.

    作者:

    袁也;刘嘉诚;朱文卓;陈浩霖;严浩东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4. 街道精细化设计背景下城市文化的表现与塑造——对国内大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解读

    摘要: 街道作为城市骨架,是兼具交通、文化、生活等多元功能的重要城市空间.随着城镇化发展由粗放式向内涵式转变,精细化设计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好地践行街道精细化设计,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是重中之重.街道作为行人感受城市的主体空间,街道文化的塑造对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塑造街道文化为着手点,通过对国内大城市(仅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街道设计导则内容梳理,总结了四个街道文化塑造策略和七个街道文化表现手段.塑造策略包括空间塑造、景观塑造、风貌塑造、场景塑造.表现手段包括交通市政设施、街道家具、雕塑小品、地面铺装、立面装饰等.本文可以为其他文化名城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写提供理论支撑,且提出城市文化在街道中的塑造方式和表现策略,在实际项目中可以指导街道改造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

    张晶晶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5. 街道视觉可步行性评估及其对居民步行活动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 可步行性是建成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用于衡量建成环境对人们步行活动的友好程度.本文提出街道视觉可步行性概念框架并构建了街道视觉可步行性评估指标体系,以南京为例探究不同区域居住社区街道视觉可步行性的差异,并基于11个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测度了街道视觉可步行性因素对社区居民步行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街道视觉可步行性的各个指标在城市尺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且与城市开发形态相关性较大;街道视觉可步行性中的街道高宽比和人群聚集度对居民步行活动的影响较大,居住社区街道高宽比和谐、街道活力高的周均居民步行时间更长;个体层面的年龄和学历因素也对居民步行活动产生了影响,老年人步行活动时间普遍较高,而高学历的居民周均步行活动时间更短.

    作者:

    黄志强;张航;章云睿;郭文韬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6. 西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特征研究——以永川区板桥镇为例

    摘要: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耦合于传统生产生活模式的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已无法适应当下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探索乡村聚落生活、生产空间布局与功能的衔接、联系,是"十四五"阶段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新要求的重要科学命题.以西南丘陵地区典型农业镇——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为研究区域,以2006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成果和DEM为数据源,基于GIS和空间韵律测度等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斑块格局、功能关联和空间耦合四个方面,探讨了西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生活生产空间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生活生产空间斑块规模减少,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聚落仍分散却有局部集中趋势;小规模斑块普遍较小,但差异性弱化,斑块形态异质性、复杂性增强,但总体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较好;"道路指向性"增强,"水源指向性"减弱,生活生产空间之间的联系与相邻距离呈负相关趋势;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及规模分布的耦合性较差,但有一定改善趋势.

    作者:

    赖文韬;彭航;付鹏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7. 西南地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规划探索——以安顺市为例

    摘要: 近年来,城市黑臭水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居住生活."水十条"明确了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和目标,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实施了三批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探索不同地区黑臭水体治理经验模式,以加速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本文以第二批黑臭水体试点城市安顺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为例,结合本地区位特点、地形地貌及气候水文等特点,详细分析了黑臭水体成因,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海绵协同等方面阐述了黑臭水体治理路径和方法,并总结了适于西南地区黑臭水体治理的方法经验,以期为西南其他地区黑臭水体整治提供一种可复制可借鉴的治理方法.

    作者:

    邵运贤;于善初;丁勇;肖庆锋;董熠辉;孙晓龙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8. 西安市小寨商圈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利用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小寨商圈进行的现场踏勘和消费者行为问卷数据,分析小寨商圈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并从外在、内在两方面分析其特征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消费者主要来自沿地铁线分布的小区.商业空间方面,消费者趋好大型商业设施.出行方式方面,消费者主要以公共交通为主,特别是公共轨道交通.消费频次和金额方面,前者以1次/半月最多、后者以5%-10%最多.消费活动类型方面,以体验类活动为主.消费体验需求方面,以休闲、放松与享受为主.其中外在影响因素有电子商务、西安商业网络格局、经济水平三个方面,内在影响因素有消费支出结构、年龄结构、消费习惯三个方面.消费者作为商业活动的行为主体,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在商业空间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对优化商业空间、提升空间效益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李小林;汪海洋

    提交时间:2021-09-25

  • 1399. 西安市市郊地铁站周边交通组织优化策略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脚步不断加快,城市中车辆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这导致中心城区已经不再适合大量的新增居住人口,只能向外围扩散,使得郊区人口进一步增加.郊区是联系城市与周边地区的枢纽地带,西安市的新增人口大部分集中分布在郊区,且郊区绝大多数人工作都在三环内,郊区承载了大部分人口的出行第一站的角色,每日都有大量人员通勤往返,这就造成了郊区通行压力的大量增加.现有的市郊地铁站周边的交通组织及换乘接驳的策略仍有不足,影响了其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Logistic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市郊不同人群的出行特征及其规律,提出了市郊地铁站周边的交通组织的影响因素——中心城区的居住限制、交通状况紊乱等.最后提出了市郊地铁站周边的交通组织及换乘接驳设施布局设计建议以及优化策略.为西安市轨道交通的优化提供新思路,同时响应并推动都市圈市郊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作者:

    杨柳;侯筱毓;刘佳慧;刘禹含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0. 西部高原县域城镇化特征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 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有关城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其中关于西部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研究则较为缺失.本文以中国西部高原地区典型县城——墨竹工卡县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县域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县城空间的特征分析,深入剖析西部高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动力机制,并基于实证案例的城镇化特征,提出一种"小城多廊"的西部高原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最后从构建特色西部高原县域城镇体系、整合县城空间结构和培育沟域经济三个角度出发,提出空间规划应对策略,为未来中国西部高原县级城市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县域城镇化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

    尹霓阳;陈昭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