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541. 顺应自然修养生治——响应生态型滨海地区空间治理的深圳西涌城市设计探索

    摘要: 空间治理是面向空间发展,对人、经济与可持续的协调,强调因地制宜与精准落实,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而城市设计作为服务城市特色与品质营造实现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微观尺度层面上,对于空间治理的精细度与可操作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生态型滨海地区空间治理的实际需求,通过审视西涌保护开发建设所面对的安全防灾、生态复育、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以生命共同体理念解读和演绎空间治理,总结西涌城市设计实践经验,提出了响应生态型滨海地区空间治理需求的城市设计研究思路,即通过把握自然与城市发展规律的关系设计、导出符合其生长发展逻辑的目标体系,并发挥城市设计的价值营造作用与前期策划价值,对空间治理实现的过程进行设计.旨在建构城市设计在生态文明与国土空间导向下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引导和设计治理,探索生态文明与城市文明共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赢的实现路径.

    作者:

    单樑;周正;费跃;崔家荣;周天璐;卫科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2. 风景名胜地区矿山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探索——以张家界市为例

    摘要: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实现国土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对蓝图目标的分解与具体落实.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以"山水林田湖草"为对象综合采取工程、技术等多种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其中"山"一般指矿山,矿山是国土整治修复的重要目标之一,腾退采矿用地是土地变更的重要来源,矿山环境治理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界市是国内外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2000年左右曾一度走过矿山经济的路子,矿山用地与环境的遗留问题较为严重.本文以张家界市矿山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作为实证研究,对采矿用地进行综合评估,识别出可腾退的采矿用地,选取本底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等因素具体分析腾退后采矿用地的"宜农、宜林、宜建"的转化类型.同时对张家界市矿山环境问题根据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区,并分别制定针对性的修复策略和具体措施.

    作者:

    周元豫;肖婧;雷旭升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3.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研究

    摘要: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中国拥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与利用.目前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延续的研究多集中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缺乏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梳理全球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时,如何对遗产解读、评估,发掘不同类型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并利用景观化的手法对遗产进行保护与延续,从而为今后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为国际的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贡献.

    作者:

    武再辰;贾绿媛;霍达;王向荣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4. 风景道视角下乡村聚落营造策略研究——以重庆S407局部路段沿线村落为例

    摘要: 乡村聚落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影响,难以发挥聚集效应.起源于欧美的风景道作为"交通+"的概念,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重庆市S407双龙镇-龙河镇段沿线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分析在乡村营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国外风景道对乡村营造的经验启示,提出基于乡村风景道建设的五大村落营造策略:营造"生态性"的田园乡村、打造"原真性"的乡村聚落、完善"宜居性"的配套服务设施、塑造"乡土性"的人文风情和构建"认同性"的乡村社群,不断推动乡村复兴.

    作者:

    陈祎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5. 风险治理语境下的韧性社区评价及营造策略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地区面临的风险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使得各个领域开始反思社会治理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社区是承接城市风险治理工作、实现"治理下沉"的重要平台,而韧性作为形容社会生态系统应对风险能力的属性,在社区这一层级上的营造策略相较于城市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面向风险治理的韧性社区建设可以作为城市化解复杂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社区及风险治理语义的阐释,总结社区层面风险治理的既有经验,梳理了社区风险治理工作流程,再通过对韧性社区的内涵分析,结合风险治理的语境,构建了韧性社区评估框架.在该框架的指导下,对此次疫情中的社区韧性表现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

    张相双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6. 香港九龙东CBD"智慧化"更新策略探析

    摘要: 近年来,增量有限的中环地区已逐渐无法满足香港与日俱增的办公需求,政府在《香港2030+》规划中将九龙东地区谋划为第二CBD(CBD2),以保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目前东九龙正在进行改造,该区的长远目标是使东九龙成为香港的第二个中央商务区,提供新的商业和办公空间供应、高质量的休憩空间,并推广文化艺术活动,以使香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持续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九龙东也是政府启动智慧城市试点的地区,以确保九龙东地区以智能、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改造.文章通过对九龙东地区更新历程的梳理,分析跨界别部门、跨学科平台发挥的作用,总结九龙东地区在"智慧化"更新中的策略及经验,对中国其他城市面向高质量,内涵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

    陶俊搏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7. 高原河谷型区县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研究——以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为例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前置性和基础性环节,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各要素空间分布及其配置之间的协调提供重要依据.新一轮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中,如何充分体现研究区域特点,在基础资料完整度限制下,保证评价结果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是需要重视的基本问题.本文根据西部高原河谷地区的县域特征,构建以"在地性"和"实用性"为核心,具有适宜地方特性的"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较好地展示高原河谷地区的自然本底特征,调和高原河谷地区县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指导多项现实诉求,为其他高原河谷地区"双评价"实践提供思路借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

    吴哲;严明瑞;夏洋辉;刘安子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8. 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体系研究

    摘要: 公共空间是城市公众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建成环境品质提升与人性化转型发展,居民对于公共空间产生一系列新需求.公共空间治理体系能促进各资源要素合理系统地分配使用,高效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分析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新导向,从全过程、全体系、全要素的公共空间治理内涵出发,构建建设评估、共建共享、监测更新的公共空间治理体系,以期对未来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有效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丰富城市公众生活.

    作者:

    董泽鑫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49. 高品质生活背景下社区综合体功能设置创新探索——以成都为例

    摘要: 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上海、苏州、南京等20余个城市相继开展了"社区综合体、邻里中心"实践应用,社区综合体作为社区生活圈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载体,具有提供生活服务、促进社区交往、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文章以社区综合体功能设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邻里中心功能演变及发展趋势及中国社区综合体功能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成都社区综合体现状情况,从发展模式、特色模块、空间指引、管理运营等方面提出功能设置的对策与实施路径,为社区综合体的在地性实践及社区生活服务设施配置提供参考.

    作者:

    吴欣玥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0. 高密度城市滨水自发性空间研究——以香港为例

    摘要: 近40年来,针对城市滨水区更新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关于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和参与式设计模式的探讨,以及对自发性公共空间的逐渐重视,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在文献中众多对城市滨水区的分类研究中,对于白话滨水区的研究相对缺失,但它更接近于日常生活的非正式化空间,也符合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居民对城市滨水区空间的认知与实践,重点分析自发性与非正式性城市滨水区的建构过程及相应特征.通过采用实地调研,问卷收集等多种方法的案例研究策略,了解人们如何非正式地使用香港白话滨水空间,深入分析了这些空间的区位、范围和规模及其与城市建成空间的互动,并以香港西区滨水自发性空间城市设计的实践为例进行探索,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高密度城市滨水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作者:

    张伊博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1. 高密度环境下的公园城市空间体系研究——以新加坡和我国深圳为例

    摘要: 公园城市的内涵是实现自然、城市与人三者关系的融合,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空间体系建设,核心是要将自然生态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和人的活动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花园"的理想空间图景.通过对比研究,新加坡和深圳作为高密度城市,均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园城市空间体系,主要由自然郊野空间、城市公园绿地、"泛公园"绿化空间和多元连接的蓝绿慢行网络等构成.而深圳作为国内最早向新加坡学习的城市,也是高度建成条件下建设公园城市的先锋代表.面向新时期建设"双区"示范城市的更高要求,深圳仍需要持续优化公园城市目标下的城市空间体系,提升建设质量,进一步探索如何促进自然、城市和人的深度融合,促进从"千园之城"迈向和合共生的"一园之城".

    作者:

    赵纯燕;于光宇;黄思涵;邓慧弢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2. 高密度超大城市的魅力生态公共空间营造——以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为例

    摘要: 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自然助力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深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重点,从"生态资源保护与管控"到"绿色公共空间规划布局",再到"魅力生态空间体验精细营造","山海连城计划"以"接力跑"的方式,助力深圳在生态公共空间营造领域实现了"公共政策—资源配置—体验营造"的"多级跳".本文通过回顾深圳的探索历程,解读深圳固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新时期深圳营造生态的价值转变,引出深圳"山海连城计划"的格局基础、营造框架和行动措施,以此为新时期高密度大城市的魅力生态空间营造提供重要的治理思路.

    作者:

    单樑;刘迎宾;林晓娜;罗翰承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3. 高山严寒地区乡镇级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以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为例

    摘要: 当下国土空间规划如火如荼,但主要项目都集中在市县级层次,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尚未出台官方指南,进度较缓.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确定,乡村振兴成了乡村发展的重点,西藏作为中国第二大省级行政区,其城镇化率是全国倒数第一,乡村振兴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划定符合西藏高山严寒的乡镇级城镇开发边界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乃东区国土空间规划调研和研究,总结出西藏乡镇地区区位分散,建设规模小;用地混杂,城镇化不充分;劳动力充沛,生活习惯传统;产业规模小,承载空间有限;优质农田少,生态保护任务重等特点,得出在地化、精细化、安全化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原则,并基于乃东区双评价、基本农田与生态红线等结果确定出:规模预测-潜力分析-底线约束分析-适宜区域选择-边界修正的边界划定技术路线,最后给出划定思路总结.

    作者:

    张志鹏;罗吉;叶云春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4. 高精尖产业对亦庄供排水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摘要: 芯片等高精尖产业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国际形势的影响,此类产业发展逐渐上位为国家战略,同时也为生产地区带来相当的经济效益.但这类产业往往对水资源量需求较大,对水源品质要求较高,同时排出的污水量也相应较大,污水水质与一般生活污水存在较大差别,对市政供排水体系形成冲击.北京市亦庄新城为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其核心经济开发区内高精尖产业发展多年,形成了特殊的供排水形态:其生产用水以高品质再生水为主,大量水源依靠跨区域调度,其污水水质特点为溶解性总固体(TDS)较高,对污水处理设施和处理后的再生水利用途径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亦庄新城高精尖产业的继续发展,从规划上应更加重视此类产业布局,新建区为此类产业分区分质处理预留条件,建成区加强监管,并因地制宜妥善处理浓盐水.

    作者:

    李想;苏腾;史德雯;米子龙;高琳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5. 高质量发展下儿童公园规划建设应对策略思考

    摘要: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掀起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热潮.儿童公园能为儿童闲暇和娱乐的提供空间和场所,对于促进儿童发展、支撑儿童友好型城市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儿童公园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从体系构建、分级配置、指标管控等方面探讨了促进儿童公园发展的规划建设理念和策略,为儿童公园规划建设提供支撑.最后以珠海为例探讨儿童公园布局规划.

    作者:

    张常明;徐冠宇;葛慧蓉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6. 高质量发展下城市河湖空间治理对策与应用——以北京市朝阳区紫月亮河为例

    摘要: 传统城市河湖基本是"硬、白、光"的治理思路,导致河湖功能单一、生态严重缺失,无法满足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辨析了城市河湖的空间类型、生态特征及其治理策略,并以北京市朝阳区紫月亮河为例,研究了城市河湖受水空间的生态化治理,滨水空间的多类型营造,蓝绿灰空间的多层次融合以及多个实施主体对应不同建设空间的一体化开发等内容,实现了城市河湖空间的完整性、开放性、连通性、可达性和亲水性.该成果对指导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推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促进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

    韩闪闪;欧楠;辛昊;崔瑞香;姜其贵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7. 高质量发展下大城市老工业区转型模式初探——武钢现代产业园空间规划实践

    摘要: 中国城镇化进入后半程,在大城市规模总量控制的思路下,老工业区的价值进一步被认识.本文基于老工业区与大城市统筹发展观,从区域可持续化、城市动态协同化、环境生态人文化和政企合作化角度,对大城市老工业区高质量发展转型思路进行解读,并在总结分析国内外老工业区三种转型模式基础上,提出适合武钢"总体统筹发展、近期局部升级、远景分区融合"的分阶段转型发展模式,推动武汉老工业区良性转型、永续发展,以期为中国大城市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模式及对应发展思路、编制方式和实施路径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

    徐国斌;史媛;鲁琼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8. 高质量发展下的街道一体化场所营造研究

    摘要: 街道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彰显城市品质的最基本公共产品.在中国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时代背景下,道路规划设计已经开始大面积推行从"道路红线设计"向"街道一体化设计"转型,但在具体建设中却暴露出实践应用转化的一系列困境,难以精细化地落实不同道路使用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本文基于"回归人本"的理念,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探讨街道一体化转型下的场所差异化表达和营造技法指引.文章首先通过国内外街道理论导则和案例分析,解读街道一体化规划设计理念转型的内涵;其次通过沿线建筑功能、场所活动、不同街道人群特质分析,将街道分为6类,并提出不同类型街道场所营造氛围特点;最后,根据提炼出的街道场所感核心影响因子,结合街道分类提出街道断面空间差异化、街道设施设置精细化、街道园林绿化特色化和街道沿街界面美观化等具体措施.本研究从上至下,以实践落地为导向,重点解决街道空间场所的中微观设计问题,期望为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提供街道方案指引和参考.

    作者:

    张杨珽;罗美玲;邹强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59.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县域基础教育设施供需协调的空间优化策略

    摘要: 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是关系民生福祉、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运用改进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考虑教育设施服务能力及其空间可达性的影响,深度剖析陆丰市教育设施供需关系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无论建制镇或村(社区)尺度,均表现为"供不应需",协调发展等级总体较低;中心城区和发达镇呈多元失配特征,受人口城镇化、交通便利性以及设施服务能力的影响较大;部分建制镇内部供需协调水平差异悬殊,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为人口外流地区的教育资源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彭丹丽;黄绍琪;魏宗财;肖丽祺;陈虹

    提交时间:2021-09-25

  • 1560.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吕梁山区县城人居环境短板弱项评价研究——以忻州市四县为例

    摘要: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目前中西部地区县城人居环境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精准识别其短板弱项,能够减少政府固定投资的资金浪费,有助于提升人居环境建设效率.通过对吕梁山区的忻州四县县城进行人居环境调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居民评价打分法对县城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吕梁山区县城人居环境质量整体不高,目前主要存在居住品质不高、休闲空间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等共性的短板弱项.最后,基于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县城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对吕梁山区县城人居环境的改善进行了一些思路探讨.

    作者:

    范金龙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