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081.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发展尤为迅猛,一方面,其受大城市扩散效应的影响,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小城镇自身产业在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逐渐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但是,小城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快速扩张建设的同时,其面临着产业发展无序、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如何把握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迎接城镇转型挑战,对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边缘区小城镇与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提出"对接区域网络,促进产业立体化"、"优选转型模式,形成产业特色化"、"补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品质化"及"引导产业集聚,实现三生统筹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作者:

    陈瑜;曾鹏;李晋轩;陈雨祺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2. 大城市边缘工业组团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探索——以临沂市罗庄区为例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传统工业城市在新时代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需求.部分地区受环保政策影响,实施"一刀切"的关停政策,迫使大量企业关停,面临经济下行和失业人口增加的巨大压力.本文以临沂市罗庄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对该类城市面临的转型诉求和难点从区域、产业和空间三个维度展开系统分析.并针对脱离城市发展方向、传统模式不可持续、空间秩序混乱的三大问题,从对接区域发展功能、分类分阶段推动产业转型以及空间织补重构三个方面提出转型的具体实施路径.本研究为全国同类城市传统工业地区如何实现产业和空间更新,补足城市发展短板,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分步实施的可复制样本.

    作者:

    董悠悠;闫琳;姚文山;翟俊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3. 大城市郊野地区城镇集建型村庄规划探讨——以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西树行村为例

    摘要: 近年,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体要求.国土空间应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修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促进乡村振兴.针对长期以来中国人口与资源矛盾、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西树行村为例,重新认识大城市郊野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空间要素与村庄发展的关系,精细化识别现状低效用地和人居环境需求等.结合村庄特征,从节约集约角度分时序引导村庄发展.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解决用地矛盾,提高用地效率.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全面提升村庄设施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品质,为解决大城市郊野地区城市化矛盾和城镇集建型村庄发展提供了借鉴.

    作者:

    张梦宇;李刚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4. 大学校园机动车静态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摘要: 伴随着机动车的繁荣与兴起大学校园机动车停车问题愈加突出,而目前已有研究对高校内部机动车静态交通规划与管控较为笼统,未针对具体路段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为例,以现场调研数据与机动车进出校园监控数据为基础,结合GIS对校园路网特征、交通流线特征、机动车停车特征与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停车服务对象与所需车位进行预测,进一步提出适合校园内部机动车静态交通规划与管理策略.

    作者:

    张瑞鹏;任绍斌;逄问宇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5. 大尺度山水地区城市设计探索——以广州北部地区为例

    摘要: 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广州率先开展了北部地区分区层面总体城市设计探索.分区层面城市设计既是补全现有城市设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向下管控传导的重要抓手.面对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生态保护优先、国土空间资源高效利用"的全新要求,广州北部地区城市设计借鉴大地景观规划等理念,转变传统城市设计思维,挖掘片区特色、建立全域景观管控格局、构建特色管控传导体系,为超大城市山水地区城市设计提供新策略.也为进一步探索空间规划"平面式管控指标"与片区城市设计"立体式设计指标"的有机结合、统筹城市集中建设区与郊野生态农业空间风貌协调关系提供了一定借鉴.

    作者:

    林楚阳;王锋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6. 大数据视角下疫情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南京为例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产业发展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导致制造业复工复产受阻及供应链中因某些环节的订单取消、停摆或暂时性断裂,对服务业的影响主要是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本文采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南京市为例,从人口流动和货物流动两方面重点分析南京市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受疫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疫情拉长了春节后的返程周期,导致直到2月下旬南京市重点产业园区工作人口依然不足,工厂企业生产制造能力尚未恢复,全市货运订单以运达南京居多,同时防疫限制措施的实施也使得南京市主要商圈客流量急剧下降.此外,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和消费刺激措施的实行,截至3月底南京市各大园区生产秩序基本恢复,主要商圈客流呈现明显回暖态势.

    作者:

    陈军;段兆广;高湛;翁清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7. 大数据视角下的黄河流域旅游流空间特征研究

    摘要: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研究该流域的旅游流对于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68个城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腾讯迁徙大数据在对旅游流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计量地理方法对旅游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旅游流流量在不同区段、不同省份和不同城市范围内分布差异明显.旅游流流量主要集中在流域中下游区段,省会城市在各省份中的流量也相对较大,除此之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非流域内城市的旅游流流量较多,下游旅游流分布相对整个流域和中上游不均衡.(2)在流域整体、不同区段及其交通方式下的流向均存在明显差异.流域内整体旅游流流向在东西、南北方向上差异显著,受到经济发展等的影响较大,使西北方向的流向和流量都少于东南方向;不同区段内旅游流流向各异,上游地区流向分布广泛,中下游旅游流流向多以临近地区为主;旅游流流向在不同交通方式下多集中在中下游地区,汽车路径下的旅游流多以流域内集聚流动为主,火车和飞机路径下的流动距离明显加长,多以东南部的旅游流为主.在此基础上,为黄河流域旅游通道建设提供建议.

    作者:

    吴姗姗;王录仓;刘海洋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8. 大桥时代下珠港澳深度合作机制研究

    摘要: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将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为珠海快速融入大湾区提供了新机遇.在系统梳理珠港澳合作的发展历程、机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资源优势与发展诉求,从中找出珠港澳深度合作的可能性领域与重点地区,得出珠港澳三地可在产业协同、交通一体化、社会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横琴自贸区和洪湾保税区是其深度合作的重点地区,然后提出了珠港澳深度合作的配套机制,以期为珠港澳三地协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

    周作江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9. 大湾区科创新城城市设计方法初探——以松山湖南部滨湖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第四大湾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东莞松山湖是湾区东岸创新走廊与东莞创新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依托优美的湖区环境、便捷的交通联系,松山湖地区一直受到华为、国家大科学中心等重要企业的青睐.本次规划创造性地提出"蔓创城"的城市创新区规划设计理念,以步行城市为导向,解决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就业、家庭、娱乐三者有机融合,构建创新生态产业链,探索大湾区科创新城发展的新模式.

    作者:

    赖晓雪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0. 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思路研究

    摘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正式推出.扬州作为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在大运河建设方面一直勇于担当,本次规划将提高站位,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为引领,从市域、城区、片区三个层次来解读,包括市域战略引导,城区规划策略,片区核心设计,重点从文化、旅游、生态、社会治理等方面系统性的梳理大运河扬州段文化旅游带建设的相关工作,希望将大运河扬州段打造为"世界运河典范,中华文明先锋".

    作者:

    王佳;相秉军;马双全;邱晓翔;狄文莉;曹彦斌;李晓晨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1. 天津市公租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矛盾与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空间的基本单元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公租房社区作为特殊的社区类型在空间正义和空间分化的视角下问题突出,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城乡规划学科分析和解决空间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天津作为研究实例,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调研获取POI数据和问卷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法、构建服务区和冯洛诺伊分析法等方法分别从公租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对公租房社区评价探究.研究发现:天津市外环线内的公租房普遍地处偏远且布局分散;除交通设施外,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商业设施及文体设施均处于低可获性状态;由于公租房社区居民特殊的人群特征,对服务设施产品的需求偏好有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特征,基于这种表现进行了问题分析,并从提高居民生活空间质量的角度,为公租房社区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自下而上"的政策建议.

    作者:

    许泽坤;曾鹏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2. 天津市双城间生态屏障区乡村整治模式研究

    摘要: 2019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即乡村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管制的法定依据.结合天津乡村地区发展特征,根据《双城间生态屏障区规划》及《天津市加强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实施细则》要求,实现乡村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屏障区建设项目,是探索天津市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动的前提保障.本文以天津双城间津南区29个保留村庄为研究对象,围绕生态屏障区的城乡关系独特性与保留村庄未来发展趋势,深入分析生态屏障区乡村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基于此,系统的将村庄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和生态、产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和提升,提出工业产业整治+村庄联合整合、服务产业引入+村庄用地更新、都市休闲农业+村庄环境整治三种综合整治模式,以期落实生态屏障区管控要求,实现乡村振兴,并为其他乡村地区振兴提供指引.

    作者:

    陈莹;姜天姣;马驰骋;汪梦琪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3. 天津市津南区综合管廊系统规划

    摘要: 近年来,天津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日渐增多,一些区域相继发生内涝灾害、管线泄漏爆炸和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运行秩序.因此,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行维护已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由于津南区综合管廊处于起步阶段,以实现综合管廊效益最大化和便于管理为原则,对区内市政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土地使用情况、空间产业布局、人防工程等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分析将主干市政管线布局进行叠加,寻找管线种类齐全、功能重要的路段建设综合管廊,同时结合重点区域和道路开发,以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效地提高综合管廊的使用效率,实现综合管廊的最大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津南区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并对入廊管线和断面进行相应分析.

    作者:

    冯晨哲;周敬敬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4. 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区保留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区保留村庄均处于一级管控区内,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背景下,保留村庄的规划建设要兼顾村庄产业发展、刚需户新批宅基地的用地需求和生态建设控制要求,如何达到生态保护与村庄发展的双赢是保留村庄规划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村庄区位、产业和经济、自然与人文等现状分析出发,剖析村庄建设用地面积受控、生态保护区管控、基本农田保护等发展控制条件,然后从村庄建设用地规划、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最后希望通过政策机制的创新激发村民热情,参与村庄发展,最终在满足生态管控区建设要求的同时,并能充分挖掘村庄优势资源,达到乡村振兴,实现"林葱田沃、水秀草绿、业兴人旺、村美民富"现代新乡村的目标.

    作者:

    刘晨;苏碧珺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5. 天津市铁路环线及周边地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摘要: "存量更新"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和理念的重要体现.天津作为重要的北方工业城市,在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城市存量资源,其中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就是最重要的代表.货运铁路逐渐停运而退出历史舞台后,铁路在一定程度上则成为阻隔城市均衡发展的障碍和市民心理上难以逾越的鸿沟,铁路沿线地区也消失了以往的经济活力.文章借鉴了曼哈顿高线公园的更新改造经验,从资产运营的角度,赋予了铁路环线及周边地区更多的文化、经济、社会职能,从传文化、育产业、塑品质、聚人气、慢生活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城市更新策略,并结合天津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以保证铁路环线及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得以实施.

    作者:

    周威;陈畅;李芳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6. 天津构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和初步思路

    摘要: 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多个国家海洋中心城市,形成战略性作用的节点.本文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天津构建国家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和任务.构建海洋中心城市不仅需要提升自身城市发展能级带动区域发展,还需要沿海城市区域整体协同和一体化发展.其中,从天津自身角度,重点是促进双城之一的滨海新区从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向海滨城市转型;从区域发展角度则需要促进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港口、产业、生态及体制机制的协同发展.文章从区域协同、海陆统筹的角度,提出了海洋经济发展、港口优化配置、海洋生态保护与岸线综合利用、破解空间矛盾及提高土地效率等方面的思路和策略.

    作者:

    杨郑鑫;刘子铭;王静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7. 天津老旧社区更新的规划视角——基于体院北实证调研

    摘要: 随着天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老旧社区地区的更新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七千万平方米"拆不起"的老旧社区,是事关天津中心城区三百万民生的重要课题.在住建系统持续投入、底线问题普遍解决的基础上,如何让老旧社区更新突破工程改造思维,填补规划缺位,探索老旧社区更新的创新路径?如何让公众参与的"小我融入大我",实现人民与城市共赢?本文以体院北老旧社区实证调研为基础,以老旧社区更新中的规划作为为切入点,重点聚焦国土空间规划时代,老旧社区更新的规划视角塑造,提出天津老旧社区更新工作中规划业务的目标本源和路径建议.以期让老旧社区更新不仅是提升环境品质的常规工作,而真正成为建构城市发展目标、重构社会治理关系的有效载体.

    作者:

    张娜;韩雪;王及;王恺悌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8. 太原汾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管控实施方法探讨

    摘要: 一河两岸地区是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公共区域.通过城市设计手段描摹与管控滨水空间秩序、提升其空间环境品质是城市自然山水美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呈现的一个重要途径.此类城市设计承上启下,需考虑与总体城市设计在空间框架、风貌特色、环境品质上的衔接,亦需满足开发建设时的刚柔适度的管控需求.本文以太原汾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聚焦城市设计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强调"有限性""差异性""精确性""动态性"的管控手段,并据此构建设计方案与管控实施相协同的一河两岸城市设计要素库,优化各层次城市设计之间的传导路径,提升城市设计的实际操作性.并以期为其他地区中观层次城市设计提供规划思路与管控方法.

    作者:

    夏雯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9. 太相寺村共同缔造实践

    摘要: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工业化和市场化冲击,中国乡村社会面临着多重困境,当下乡村建设发展中有诸多系统性和结构性难题需要解决.城乡规划领域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方法,但仍存在重复基建、投资浪费、村庄规划无法指导实际建设、"政府在做,村民在看"等一系列不可持续的乡建问题.在要求走乡村善治之路,强调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和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基层社会能动性,建设美好人居与幸福生活的新背景下,文章以陕北普通乡村太相寺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太相寺村基本特征,总结太相寺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践经验,对太相寺村共同缔造思路和工作路径从共同缔造实践前提、基础、核心和关键四方面提出思考,为中国其他普通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等方面提供一定借鉴经验.

    作者:

    王蕾蕾;段德罡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00. 婴幼儿友好型城市公共空间营造

    摘要: 婴幼儿一般是指0-6岁的幼小儿童,相对于学龄儿童有较多时间在公共空间内活动,同时,婴幼儿也是一个受护群体,在保育和教育方面有特殊的要求,且外出活动需要监护人陪同,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上有一定的特殊需求,婴幼儿及其监护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时间相较其他群体更多,对其质量的要求更高,而城市公共空间更是城市物质环境巨系统的重要分系统,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从婴幼儿使用角度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作者:

    黄婷婷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