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基本信息
2020-09-21
2020-09-2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
281. 大沙河治理工程对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与保护对策
摘要: 以大沙河治理工程为例,分析防洪工程建设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对策.工程位于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上游418m,不直接占用保护区.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及区系组成、鱼类的繁殖与洄游阻隔、仔幼鱼庇护与生长、珍稀濒危物种以及保护区结构和功能等产生的影响较小.为最大限度减缓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间接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包括施工期水生态保护措施、渔业资源补偿与修复、跟踪监测.
提交时间:2020-09-21
282. 大秦铁路煤炭运输的环境影响分析
摘要: 本文以典型的煤炭运输通道——大秦铁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大秦铁路煤炭运输存在问题的的基础上,指出了现今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此带来的相关的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运输成本的角度出发,应用排污收费制度,简要说明了铁路煤炭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基于成本这个可量化的指标入手,通过代入相关公式,用其成本的大小说明煤炭运输对沿线环境影响的程度.最后,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立场出发,并考虑到大秦铁路公司运输需要盈利的问题.运用环境管理和物流管理的知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此来改善大秦铁路运煤环境的环境质量.
提交时间:2020-09-21
283. 天津中心城区绿道网络构建与修补研究
摘要: 如何通过规划和建设的手段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空间和功能的提升,实现绿化建设向“体系化、品质化、功能化”方面转变是中心城区生态建设迫切的工作之一.但对城市化率极高、用地极为紧张的中心城区而言,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是不适宜的.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基础,通过局部拆改修补和生态修复的方式构建绿道网络更具可行性.本研究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格局评价和网络分析模型,识别出对城市具有较强服务功能的重要绿地斑块和潜在生态廊道,构建完整连续的中心城区绿道网络系统.对比现状找出亟需修补的节点及线路,并因地适宜地提出生态修补方案,以提高绿道网络的生态栖息性、连通性、可达性和便捷性,也为未来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等绿色空间拓展实施提供借鉴.
提交时间:2020-09-21
284. 天津市北塘排污河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特征
摘要: 微塑料(粒径<5mm)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正日益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调查了天津市北部重要排污河——北塘排污河6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结果表明:北塘排污河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在183.50±11.33个/kg干重到238.00±12.93个/kg干重之间;北塘排污河沉积物中微塑料主要包括碎片类、纤维类和薄膜类三类,其中以碎片类占比最大占比在44.92~56.40%之间,纤维状微塑料占比变化幅度为35.35~44.52%,薄膜类占比最小;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粒径以<1mm和1-2mm为主,二者之和占比在各采样点均超过80%,而>2mm的微塑料占比最小.
提交时间:2020-09-21
285. 天津市暴露人群健康效应对PM2.5浓度变化响应及经济评估
摘要: PM2.5污染是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康和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成为天津市健康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为尝试评估天津市PM2.5污染对社会资源和居民健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环境污染流行病研究为基础的暴露-反应关系估算了2015年和2017年全市因PM2.5污染的居民早逝和罹患相关疾病住院的人数,并利用国家和天津市卫生统计数据,估算出人均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均住院成本,迸而计算出总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天津市各市的PM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天津市2015年和2017年健康经济损失分别为207.53亿元、170.77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25%、0.92%.受影响人群数量和健康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均有所下降.继续坚持有效的大气污染控制和应急健康防护措施,仍然是今后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交时间:2020-09-21
286. 天津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及存在问题
摘要: 本文一方面汇总了全国及天津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无害化处理量及元害化处理率,指出2018年天津市生活垃圾元害化处理率为98.37%,低于全国99%的水平,应加快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从处理工艺、处理能力、废气净化措施、区域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天津市现有及规划垃圾焚烧厂的具体情况,建议结合国家最新环保形势,不断改进废气净化措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提交时间:2020-09-21
287. 天津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分布特征
摘要: 为研究“十三五”以来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无机氮浓度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规律,2016-2019年,在天津近岸海域开展了无机氮浓度分布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近岸海域无机氮浓度在空间上呈近岸浓度高,远海浓度低,中、北部海域浓度高,南部海域浓度低的特征,高浓度无机氮主要分布在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在时间上呈浓度逐年降低,水质逐年变好的趋势.因此,控制陆源总氮输入对近岸海域水质极为重要.
提交时间:2020-09-21
288. 天然气生产过程烃类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摘要: 烃类污染物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的根源.天然气处理过程是潜在的烃类污染物排放源.以我国西北地区油气田天然气生产过程为例,采用红外热成像扫描和便携式火焰离子检测器原位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天然气集气站和天然气处理厂等作业平台的烃类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了考察,识别出天然气处理过程的主要烃类污染物排放点,量化了相应的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集气站以及天然气处理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烃类污染物排放现象,污水储罐呼吸阀、污水装卸过程、污水池观测口和排气筒、轻烃储罐等均会产生高强度烃类污染物排放现象.
提交时间:2020-09-21
289. 天然气钻井废弃物分类管控指标研究
摘要: 以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钻井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深度的天然气钻井废物产生特征,检测钻井废弃物的污染特性,探究不同深度钻井废弃物的性能特点,提出分类管控的可靠指标.该研究结果为中国天然气钻机废弃物分类管控、源头削减提供支持,实现了钻井废弃物快速分类,为以后大规模的分类处理提供了参考.
提交时间:2020-09-21
290. 天然气长输管道环境风险及防控措施浅析
摘要: 近年来,国内城市燃气需求量增加,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兴起,天然气长输管道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但是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会造成管道损坏,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中存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具体防控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对提升企业环保形象、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交时间:2020-09-21
291. 太原市二青会空气质量保障绩效评估
摘要: 二青会期间,太原市面对高温等不利气候条件以及其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巨大压力,启动空气质量保障管控应急措施,执行效果显著.本文研究表明8月8日至18日太原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显著下降.6项污染物PM2.5、PM10、CO、NO2、SO2、O3的浓度,分别与去年同比、与近三年平均浓度同比、与近五年平均浓度同比,均一致呈明显下降的状况.同时,二青会前后期的污染物浓度对比显示,“太原蓝”的美好画面是多措并举的结果,此次评估对太原之后举办大型赛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提交时间:2020-09-21
292. 太原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预测
摘要: 进行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对农业政策和人口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区域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导致一定区域内的土地承受很大的人口压力,远远超出其本能承受的范围.本文采用以粮食为标志的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对太原市2010年—2018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合回归分析模型,对太原市2019年—2024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预测评价,并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粮食人均年消费标准,分析预测不同生活水平下太原市的耕地人口承载力状况.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19年—2024年如果太原市居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状态下,土地承载力并不会出现超载的现象,土地承载压力最大值为90.277%,并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小康、富裕的状态下,土地承载力将会出现超载现象,虽然二者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依然保持超载水平.小康生活水平下,土地承载压力最大值为101.505%;富裕生活水平下,土地承载压力最大值为112.784%,与小康水平相比超载水平上升一个量级.
提交时间:2020-09-21
293. 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
摘要: 为研究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利用气象观测数据,SO2、NO2、CO、O3、PM10、PM2.5监测浓度和山西大医院冠心病、脑血管病、心脏病病例资料,利用SPSS22.0分析了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疾病与各种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物存在明显关联.单因子模型中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最高.大气污染物中NO2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系数达到0.118,O3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均有很好的相关性.本研究由9个气象因子、6个污染因子参入的逐步回归筛选,只有相对湿度1个气象因子迸入方程,说明相对湿度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气象要素.而大气污染物除了O3、NO2共2种污染物都迸入方程,另外,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回归方程因子有差异,心血管疾病因子是NO2、O3,而脑血管疾病因子是相对湿度和O3.说明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气象要素和污染物种类稍有不同,NO2和O3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要大于脑血管疾病;相对湿度、O3主要对脑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综合因子的变化可以较好地预测心脑血管疾病趋势,可为政府和公众的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09-21
294. 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探究
摘要: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监管机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央管理企业纳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本文主要对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开展了研究,梳理了央企生态环境保护保责任清单,从督察对象、督察事项和督察模式等方面探究了央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路径,并提出了央企生态环境督察成效保障相关建议.
提交时间:2020-09-21
295. 奉贤海域预警浮标在线监测数据比对结果统计与分析
摘要: 以奉贤海域上的预警浮标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份浮标3次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浮标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预警浮标监测系统稳定性较好,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数据相差不大,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且符合监测海域的水质变化趋势,无明显漂移情况,可以用于对海水水质的实时监测.
提交时间:2020-09-21
296. 季铵离子液体吸附剂吸附分离氰化钯
摘要: 本论文选择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PS-Cl)作为改性基体材料,通过接枝反应将季铵活性基团引入聚合物基体中,构建了丁二胺氯球季铵离子液体(PS-TMBDM-Cl)吸附剂,用于金属氰化物混合溶液中Pd(Ⅱ)的吸附分离.采用FT-IR,SEM,TGA,XPS等对PS-TMBDM-Cl吸附Pd(CN)42-特性进行了表征.升温有利于PS-TMBDM-Cl对Pd(Ⅱ)的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吸附体系.PS-TMBDM-Cl对碱性介质中的Pd(CN)42-与Fe(CN)63-、Co(CN)63-、Cu(CN)43-均具有较佳吸附性能,采用两步洗脱能实现金属氰化物混合溶液中Pd(Ⅱ)与Fe(Ⅲ),Co(Ⅲ),Cu(Ⅰ)的分离,经五次循环,PS-TMBDM-Cl分离金属氰化物混合液中Pd(Ⅱ)的回收率>92.0%,研究表明,PS-TMBDM-Cl在碱性介质中稳定性良好,吸附性能优于活性炭,常温下即可完成洗脱,可用于混合金属氰化物的去除和金属氰化物混合液中Pd(Ⅱ)的选择性回收,季铵基团是主要活性吸附中心,PS-TMBDM-Cl对Pd(CN)42-的吸附过程主要以离子交换为主.
提交时间:2020-09-21
297. 宁阳化工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 为初步掌握宁阳化工聚集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受污染的总体程度,对该区10个调查点位的地下水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水化学类型包括7种,分别为SO4-Ca型水、SO4.Cl-Ca型水、HCO3.SO4-Ca型水、SO4.Cl-Ca.Na型水、HCO3.SO4.Cl-Ca.Na型水、Cl-Ca型水和HCO3.SO4.Cl-Ca型水,除西南侧区域3个点矿化度小于1.5g/L,属于A类外,其它7个点均大于1.5g/L,属于B类水,地下水水质较差,矿化度较高,且北部区域水质稍好于南部区域.②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主要污染因子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分别为中污染和重污染,主要集中在化工聚集区南部区域,这可能与该处化工企业集中分布有关.
提交时间:2020-09-21
298. 安徽省黔县生态文明建设思考与探索
摘要: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安徽省黔县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独特的特色和优势.本文系统分析了黔县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和面临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黔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0-09-21
299. 官厅水库沉积物氟污染分布及释放规律
摘要: 针对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源功能需求,通过在库区钻取柱状芯样,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开展官厅水库底泥氟污染评价;基于底泥扰动和静置释放试验,初步揭示官厅水库底泥氟化物释放规律;结合官厅水库水域面积,初步估算官厅水库底泥氟年释放量.研究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底泥氟污染比较严重,轻度及以上污染等级约占全库区面积的98.3%.扰动和静置情景下底泥氟化物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29mg·h-1·m-2和0.42mg·h-1·m-2,官厅水库底泥氟释放量与氟含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扰动和静置情景下底泥氟化物年释放量分别为750T和240T.底泥氟污染为官厅水库未来恢复水源功能带来较大挑战,建议采取原位治理与清淤等方式干预内源释放.
提交时间:2020-09-21
300. 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 火灾导致的碳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火灾干扰对植被碳储量影响在景观尺度上研究较少,京津冀地区是火灾频发区.本研究利用MODIS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结合NASA全球火灾特性数据,分析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发生的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2007年京津冀地区火灾次数最多、过火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该区以较大火灾为主.京津冀地区大部分火灾很可能是大面积秸秆焚烧造成的.旱地、建设用地、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林和草本湿地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保定市、邯郸市和邢台市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导致NPP总损失量为9.87×106tC,平均每年损失0.82×106tC,约占京津冀地区火灾区域NPP上限的19.45%.其中2007年和2010年损失1.21×106tC和1.20×106tC,分别占京津冀地区NPP上限的28.75%和28.44%.
提交时间: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