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基本信息
2020-09-21
2020-09-2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
301. 室内灰尘和空气中有机磷系阻燃剂和塑化剂的赋存、分配和暴露风险评估
摘要: 本研究调查了广州市区居民卧室和办公室内地板、家具/办公桌表面、窗台和空调过滤器等不同部位的室内灰尘,以及室内空气样品中有机磷阻燃剂(PFRs)、新型有机磷阻燃剂(ePFRs)、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LPs)和替代型塑化剂(APs)等四类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赋存特征和人体暴露风险.卧室内灰尘中,采集自空调过滤器的灰尘中PFRs(4670ng/g)和ePFRs(586ng/g)浓度中值最高;而LPs和APs中位数最高值分别在地面灰尘(240,880ng/g)和窗台灰尘(157,160ng/g)中检出.对于办公室室内灰尘,空调过滤器灰尘中PFRs(6,750ng/g)和APs(504,520ng/g)的中位数最高,而ePFRs和LPs的中位数最高值分别在办公桌面桌灰尘(5,810ng/g)和地面灰尘(296,270ng/g)中检出.此外,卧室内空气中PFRs、ePFRs、LPs和APs的浓度中值分别为4.6、0.12、399和25ng/m3,而在办公室空气中其浓度中值分别为8.0、0.05、332和43ng/m3.在灰尘和空气中,PFRs/ePFRs均以磷酸三(1-氯-异丙基)酯(TCIPP)为主.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灰尘中的主要LP/AP化合物;空气中的LPs/APs则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主.对于log Koa<14的化合物,室内灰尘和空气中的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其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了平衡.灰尘摄入是人体暴露此四类SVOCs的主要途径,而本研究中人体对其暴露的健康风险水平相对较低.
提交时间:2020-09-21
302. 室内空气TVOC检测用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技术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用液态组分气化填充装置,以称量法制备了浓度水平为1μmol/mol的氮气中9种VOCs混合标准气体,其组分涵盖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TVOC检测指标.研究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方法,评估了方法的重复性和检出限.通过不同种类型的国产气瓶筛选、制备方法的重复性评估以及样品均匀性评价,确定了Ⅱ型镀层气瓶以及最低使用压力.
提交时间:2020-09-21
303. 家具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浅析
摘要: 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促进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一个有力抓手,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供应链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突破了企业单一的自我环境管理,实现了全供应链“绿色共管”;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制约机制,推动企业减污增效、节能低碳及生态环境友好,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绿色发展.目前家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采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愿比较强烈,典型家具企业已经率先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工作.本文通过对典型家具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家具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并提出完善措施.
提交时间:2020-09-21
304. 宽浅高原湖泊(滇池草海)环境水力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与原型观测分析
摘要: 滇池草海属于宽浅高原湖泊,其水域面积较大,受出湖口位置分布及入湖河道水量不均的影响,不足以使全湖形成良好水动力.为研究增设收集口与采取不同工程措施对提升草海水体置换效果的影响,开展环境水力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模型成果表明,收集口设置有利于草海水体置换.工程建成后,开展了原型观测工作,成果表明,相邻收集口岸边污染物亦能被收集,收集口的影响范围可达150m.
提交时间:2020-09-21
305. 山区中小河流健康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摘要: 指标权重合理与否是确保山区中小河流健康评价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囊括自然形态、生态环境、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山区中小河流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网络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并对两种方法的指标权重进行排序、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1)两种研究方法中社会服务方面各指标权重值均低于其它两方面各指标权重值.(2)从指标权重重要性排序所体现的结果可以判定,指标体系的选取应该注重结合实际情况.(3)指标权重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基于体现研究对象的细节和综合状态的目的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确保结论的实用性.
提交时间:2020-09-21
306. 山溪性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以四川广元浩口沟为例
摘要: 山溪性城市河流兼具山溪性河流与城市河流的典型特征,汛期水量大,非汛期水量极小甚至干涸断流,城市已成混凝土堤防阻断了地下水与河水的连通,河流自净能力差,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系统稳定性差.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河道治理工程理论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典型山溪性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四川广元浩口沟的生态修复.浩口沟生态修复工程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其他同类型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提交时间:2020-09-21
307. 山西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大气颗粒物关系分析
摘要: 本研究利用2016~2017的C051TERRA MODIS和AQUA MODIS AOD数据、山西地面观测台站气象数据及颗粒物监测数据,研究山西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关系,包括经标高订正前后的AOD与经湿度订正前后的PM10、PM2.5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1)大同、晋中、太原的ρ(PM10)、AQI与AOD相关系数均为0.1左右,ρ(PM2.5)、与AOD相关系数分别为0.231、0.269、0.331,PM10、PM2.5经湿度订正后,与经过标高订正的AOD相关系数均达到0.5以上;阳泉和长治订正前,ρ(PM10)、ρ(PM2.5)、AQI与AOD相关系数为0.1左右,PM10、PM2.5经湿度订正后,与经过标高订正的AOD相关系数均达到0.4左右,说明订正后AOD对于大同、晋中、太原、阳泉和长治的地面空气质量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2)朔州ρ(PM10)、ρ(PM2.5)、AQI与AOD相关系数为0.2左右,忻州ρ(PM10)、ρ(PM2.5)、AQI与AOD相关系数为0.2-0.4左右,晋城ρ(PM10)、ρ(PM2.5)、AQI与AOD相关系数为0.3-0.4左右.PM10、PM2.5经湿度订正后,与经过标高订正的AOD相关系数均达到0.4以上,说明订正前后AOD对于朔州、忻州和晋城的地面空气质量均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订正后相关性更显著.(3)订正前后AOD对于吕梁的地面PM2.5指示作用较好,PM10指示作用一般.(4)订正前AOD对于临汾和运城的地面空气质量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订正后相关性减小.
提交时间:2020-09-21
308. 山西省2019年霾的时空分布特征
摘要: 本文根据山西省109个气象台站2019年霾日出现情况,分析了山西省霾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山西省各站霾日数总体较多,以轻微霾出现为主,其次是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相对较少.山西省霾日数的空间分布表明,山西省北部忻州市、吕梁市、中部的太原市、晋中市、南部临汾市出现霾的日数相对较多,在太古-汾阳、曲沃等地出现了霾日数的几个高值中心;而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左云-怀仁-山阴-应县=繁峙、定襄、静乐、吕梁、东部的和顺-昔阳、潞城、南部的临汾、永济一带出现次高值中心,忻州市的东部及长治市北部以及晋东南的隰县、乡宁、汾源等区域出现霾的日数相对较少.霾出现日数总得分布特点基本上是沿粉盒河谷一带及分为平原较多,其余地方较少.2019年冬季全省霾出现频繁,霾高发区遍布全省各部,秋季、春季全省霾出现较为分散,夏季霾日数相对较少.2019年霾日数呈明显的冬季最多,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少的分布.
提交时间:2020-09-21
309. 山西省不同城市PM2.5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摘要: 收集山西省11个地级市逐时PM2.5浓度和对应时刻风向、风速、气温和湿度资料,分析不同城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特征,并选取了大同、太原和临汾为典型城市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山西省不同城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2.5浓度有显著区别,最高相差近1倍.非采暖期大同PM2.5浓度最低,太原最高;采暖期内大同最低,临汾PM2.5浓度最高.PM2.5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为弱的正相关关系,采暖期内气象因子对PM2.5浓度的影响更显著.低风速下,PM2.5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大下降迅速,风速大于2m/s时,PM2.5浓度随着风速增大下降幅度减缓,非采暖期风速的影响减弱.不同城市大风天气比例差异明显,采暖期,大同市大风天气占比56%,太原市大风天气占比39%,临汾市仅为13%,即大同区域大气扩散能力强,太原次之,临汾最弱.不同风向下PM2.5浓度也存在差异,偏南风下大同、太原和临汾PM2.5浓度都不同程度上升,采暖期东南风下大同、太原和临汾的PM2.5浓度都偏高,临汾西风下PM2.5浓度也较高,采暖造成了城市周边区域污染源差异变化.采暖期PM2.5浓度随着湿度的增加明显,湿度对太原PM2.5浓度的影响高于临汾和大同,非采暖期湿度对城市PM2.5浓度影响减少.
提交时间:2020-09-21
310. 山西省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摘要: 山西省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控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的重要作用,为维持重要生态功能,国家对其进行生态补偿.本文利用Super-Radial模型对山西省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2009-2018年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以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发现:(1)山西省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总体较好,综合绩效受技术影响大,规模影响小.(2)各县生态补偿综合绩效区域差异明显,综合有效县少,综合无效县多,综合无效县多为技术相对规模有效,少数为规模相对技术有效.
提交时间:2020-09-21
311. 山西省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时空差异研究
摘要: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AHP)的相关理论,选取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借助GIS工具,对山西省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旅游资源评价,分析了2009年2018年山西省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发展的时空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2018年山西省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发展总体向上,至2018年,十二个地质公园的综合分值都在65分以上;山西省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晋南地区区位优势显著;各地质公园的旅游条件和开发价值有待提升.
提交时间:2020-09-21
312. 山西省大气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利用山西省2014-2018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罗氏法计算山西省11地市08时、14时的大气混合层厚度,结果表明:11地市08时和14时大气混合层的平均值分别721米-911米和1679米-1929米之间,山西省混合层厚度整体分布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西省混合层厚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14时混合层厚度明显高于08时,3-6月混合层厚度最大,1月、8月和9月较低.太原市PM2.5浓度与混合层厚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即随着混合层厚度的增大PM2.5浓度明显降低.
提交时间:2020-09-21
313. 山西省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推行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摘要: 排污权抵押贷款,作为一项重要的绿色金融创新举措,不但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还能够提升企业参与排污权交易的积极性,促进排污权交易加快发展.山西省是较早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的试点省份,又具有完善的排污权政策体系、成熟的排污权交易机构、科学的“排污权交易平台”、先进的排污权交易观等推行优势,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处置被抵押排污权的方式可操作性较差,导致山西省排污权抵押贷款工作推行缓慢.为使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在山西省健康有序推行,建议明确排污权法律属性、完善排污权抵押贷款相关政策制度、优化被抵押排污权处置渠道、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提交时间:2020-09-21
314. 山西省排污权自主价格交易流程设计探究
摘要: 山西省在开发建设“山西省排污权交易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对“排污权自主价格交易平台”的研发工作.该交易平台拟实现由意向出让方和意向受让方自由定价配对交易,加强排污权交易市场化的目的.这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这一重要讲话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在平台研发建设中应当纳入哪些交易主体,交易流程的关键点有哪些,需要进行哪些具体操作流程,这些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设计流程不科学,交易流程不规范,既会影响系统的使用,更阻碍了排污权自主价格交易管理科学化的进程,最终影响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全面推广.
提交时间:2020-09-21
315. 山西省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摘要: 湿地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天然水库.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湿地资源比较稀缺.如何使山西省的湿地生态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山西省建设绿色生态文明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于研究山西省湿地目前的面积、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出山西省湿地在保护和发展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湿地工作中的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和有效的建议,希望能最大限度降低湿地被破坏的因素,促进湿地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维持山西省湿地生态资源的平衡,促进省内人与湿地的和谐共生.
提交时间:2020-09-21
316. 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摘要: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首要污染物指数法,对山西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和首要污染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对影响当地空气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山西省环境空气中SO2、NO2和CO的含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而PM10、PM2.5和O3的含量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山西省的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而首要污染物时间差异明显,空间差异不大.山从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看,山西省11个地级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晋城、临汾、太原、运城、朔州、晋中市、阳泉、长治、忻州、吕梁、大同,其中前三个城市属于M级轻度污染,其余城市为Ⅱ级良好.从环境质量的时间分布看,夏秋季大气环境质量优于冬春季,8月份全年空气质量最好,1月份为全年最差.从首要污染的时间分布看,冬春为颗粒物,夏季为O3,秋季为O3和颗粒物.西省11个地级市首要污染物均为颗粒物,其中太原、阳泉、长治、运城、忻州、临汾首要污染物为PM2.5;大同、晋城、朔州、晋中、吕梁为PM10.山西省空气污染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高煤耗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制约山西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因此,应从产业结构调整、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取暖工程、增加绿化面积等方面着手改善全省大气环境质量.
提交时间:2020-09-21
317. 山西省空气污染扩散条件分析
摘要: 本文选取2011~2016年山西省320个高密度自动气象站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风要素的时空变化.发现山西省风速日、月、季变化十分明显,一般夜间到清晨风速较小,下午15时前后风速最大;春季平均风速明显大于其他季节,4月达到最大,夏、秋季节平均风速迅速减小,9月最小.日变化中,除傍晚前后城市站风速与乡村站接近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城市站风速小于乡村站,正午和凌晨差异最明显;月以上时间尺度则表现出一致的城市站风速小于乡村站的特征.主导风向大体上是冬半年盛行偏西风与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东风与偏南风,盛行风向一般与山脉、河谷伸展风向一致;风向的辐合区与中部地势低洼的汾河谷地走向基本一致.通过筛选风相关因子,构建山西省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指标,分析了山西省供暖季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发现扩散条件较差和一般的区域盆地多于山区,南部多于北部;乡村站扩散条件明显好于城市站.
提交时间:2020-09-21
318. 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摘要: 山西省经济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能源的消费势必增加碳排放量.为探究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本文运用脱钩模型,通过引入能源消费和工业总产值两个中间变量,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及各影响因子的影响力进行评价和测算.结果显示:2000-2016年山西省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主要源于煤炭和焦炭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基本处于弱脱钩,并没有呈现出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能源结构因子对山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起促进作用,但整体影响力较弱,工业节能因子影响力由负到正,呈现前期阻碍、后期促进脱钩的特点,产业结构因子为负向影响.
提交时间:2020-09-21
319. 山西运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运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存在的污水粗放型排放、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处理设施长效运行问题;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必要性和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完善污水收集体系、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对策.
提交时间:2020-09-21
320. 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 火灾导致的碳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火灾干扰对植被碳储量影响在景观尺度上研究较少,京津冀地区是火灾频发区.本研究利用MODIS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结合NASA全球火灾特性数据,分析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发生的特征,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2007年京津冀地区火灾次数最多、过火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该区以较大火灾为主.京津冀地区大部分火灾很可能是大面积秸秆焚烧造成的.旱地、建设用地、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林和草本湿地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保定市、邯郸市和邢台市是京津冀地区防火的重点区域.2003-2015年京津冀地区火灾导致NPP总损失量为9.87×106tC,平均每年损失0.82×106tC,约占京津冀地区火灾区域NPP上限的19.45%.其中2007年和2010年损失1.21×106tC和1.20×106tC,分别占京津冀地区NPP上限的28.75%和28.44%.
提交时间: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