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081. "文脉修补"视角下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龙兴古镇为例

    摘要: 延续古镇历史文脉,活化传统场镇空间,是保护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客观认知古镇的肌理演化规律、梳理建筑风貌变迁、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需要从古镇文脉入手,采用渐次更新、城市针灸等策略与手段,从而实现古镇文脉空间的场所再生与功能提升,延续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构建时空叠合的文脉空间.结合重庆龙兴古镇保护与更新的项目实践,本文首先对古镇历史文脉进行梳理与提炼;其次从街区、景观节点、建筑三个层面对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现状问题;最后在"文脉修补"的视角下,针对现状问题提出街区肌理修补、建筑风貌修补、文化业态修补三个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探寻城镇化进程中古镇保护与更新的适应性方法.

    作者:

    古佳玉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2. 新一轮总规下的城市中观层级空间结构构建

    摘要: 由于城市中观层级空间结构一直缺乏重视,长沙市目前"总规—控规"的两级空间规划体系时常导致政策向技术转译过程中出现目标偏差,宏观结构在向下传导过程中频频出现失控.本文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层次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城市打造中观结构的具体案例,阐述了中观层级空间结构在城市空间结构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提出了中观层级空间结构的构建具体思路,为新一轮总规编制过程中实现空间结构向下有效的传导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丑冰钦;左苏华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3. 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规划思考

    摘要: 新冠疫情的暴发充分暴露了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对策略的规划缺失,缺少城市空间和城市治理手段中的预留和预判.提高城市抵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随着此次疫情的爆发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疫情也激发了城市管理和应对的潜力,形成了一定颇具成效的方法路径,然而,上医治未病,如何将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防控纳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当中是需要更深层次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疫情居家期间的实地考察,总结了流行性疫情在城市扩散的影响因素,并提炼了抗疫过程中富有成效的城市治理经验,同时提出了自己对于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规划的几点建议思考,以期能对中国城市规划中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更进一步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者:

    陈碧娇;陈翰文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4. 新加坡组屋可持续机制及对未来社区的启示

    摘要: 浙江提出创新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未来社区"模式,亟待以开放视野吸收集成世界先进经验,并迭代内化为本土模式.新加坡以"居者有其屋"的公共组屋政策,成为世界宜居城市典范,值得借鉴.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机制三方面系统分析新加坡组屋经验,提出在未来社区实践中树立"持续经营"的有机更新理念、以生活化细节设计彰显人本内核、以集约化设计践行绿色TOD理念、以共建共享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以开源节流实现资金可持续保障等建议.

    作者:

    徐呈程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5. 新区"总体规划"中生态空间规划思维转变——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例

    摘要: 基于"总体规划"中生态空间规划的发展变革以及生态空间的内涵变化,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转变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规划的思路,探索由"补丁"到"底线"、"管控"到"治理"、"约束"到"供给",探索形成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关于生态空间规划的方法,作为核心规划内容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支撑.

    作者:

    王炼军;张智郡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6. 新发展格局下东莞产业空间演变及规划应对研究

    摘要: 东莞长期以来坚持以产立城,历经多年快速发展,如今面临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困境.在国内外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面对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东莞需要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积极调整产业空间格局,做出产业空间优化调整的规划应对,以产业空间的合理配置支撑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本文在梳理东莞产业空间演变、研究产业空间现状及核心问题的基础上,从底线管控、分类配置、增存并举以及用地管理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新型产业空间体系、探索高效的空间资源配置模式,以期解决东莞产业空间供给难题从而支撑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为中国同类城市的产业空间调整优化提供借鉴.

    作者:

    李洋;刘松龄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7. 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合作产业园发展路径探索——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城市设计思考

    摘要: 以中德国际产业园为代表的国际合作产业园一直以来是中外产业协作、规划技术交流展示的空间载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破解国际合作产业园发展瓶颈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国境内国际合作产业园的发展概况、中德国际产业园的建设情况、核心特征及借鉴意义的基础上,以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城市设计为例,综合运用产城融合、产业集群、产业关联理论等,提出一套"产业-需求-空间-指标"高度融合的方法技术体系,探索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合作产业园在规划层面的发展路径.

    作者:

    刘璐;廖雨晴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8. 新发展格局下现代物流规划编制探索——以厦门市为例

    摘要: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就是要提升国家现代物流能力.本文以厦门市物流专项规划编制为例,探索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现代物流规划编制思路,文章重点分析了厦门市现代物流发展现状情况,梳理了厦门物流发展面临的后劲不足、竞争激烈、用地总量少、城配服务能力不足、协调机制弱等问题,梳理了厦门现代物流规划编制面临的困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物流规划编制体系、明晰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构建物流空间结构、形成物流发展指标体系、支撑物流项目落地等具体的规划策略,构建了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指标体系-要素保障的现代物流规划编制体系,为其他城市探索现代物流规划编制提供了经验借鉴.

    作者:

    洪国城;连兴;蔡培棋;沈晶晶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9. 新发展背景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研究

    摘要: 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全球的关注焦点,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明确了"三新"战略导向,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新发展背景下,本文基于城镇尺度,选取浙江省883个城镇研究单元,构建浙江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具体包含4个内涵层、16个准则层和42个核心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从空间差异、空间分布和空间关联三方面揭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总体特征.研究结论包括:空间差异方面,浙江省小城镇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空间分布方面,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分布的高值区主要为杭州和宁波都市区的城镇.空间关联方面,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在浙东北地区存在较明显的HH高值区集聚现象.本研究可为城镇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新发展背景下的城镇体系健康发展.

    作者:

    吴思琴;吴一洲;邱小丽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0. 新发展阶段下胶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路径及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框架下,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和培育将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远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核心.都市圈作为介于城市群和都市区之间的重要空间单元,在中国国土全空间尺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但目前中国都市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除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部分都市圈发展较为成熟外,大多数的都市圈尚处于发展或培育阶段,针对此类都市圈的规划理论与实践还较为匮乏.以此为背景,本文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基于对胶东五市一体化发展的比较分析,提出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的发展路径与规划策略,通过对都市圈空间规划理念、编制重点内容和实施保障措施的探讨,以期为中国快速发展型都市圈空间发展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

    王腾飞;杨郑鑫;何枫鸣;刘子铭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1. 新型动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院园区的规划实践

    摘要: 畜禽等农业遗传资源是种业发展的"芯片",是保障农畜产品有效供赠、维护国家农业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近几年非洲猪瘟及新冠病毒的大流行,猪种质的保存,可食用猪肉的研究以及生物医药的创新发展,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该文章主要对SPF猪(无特定病原体(Specefic pathogen Free,SPF))种质资源研究院园区的设计方案进行概述,通过园区产业和功能引导,对园区空间和交通流线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概述在海南自贸港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大背景下,对三亚猪种质资源创新研究院园区项目的设计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助理建设国家标准级示范实验动物培育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中转基地.

    作者:

    马骁;杨静;张田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研究——以当涂县为例

    摘要: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要素彼此渗透的区域,已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最为活跃、城乡问题较为突出、城市管理较为薄弱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实践的核心地区.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边缘地区的研究日趋增多,研究大都是在增量发展背景下进行的,主要集中在有城市战略支撑的产业区和新城区,以典型的大城市边缘区为主,而对于城市化进程活跃、城乡发展问题突出的中小城市边缘区则缺乏相关研究.本文以中小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以边缘区转型发展为研究重点,总结了中小城市边缘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大城市边缘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接着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与城市边缘区的新内涵,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探究了中小城市边缘区的转型发展路径.

    作者:

    胡石海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进城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CLDS2014、2016年广东数据

    摘要: 伴随着十八大后一系列的体制转轨和理念转变,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体制转轨阶段.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时期,农民定居城镇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能发生变化的假设,利用CLDS2014、2016年广东省追踪数据进行探究.选取个人、家庭、村级层面的指标,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年龄与进城进度意愿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学历、家庭总收入与因变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务工经历在2016年不再显著影响因变量;兄弟姐妹数量、村离镇或街道的距离、村内是否有银行2016年开始成为因变量的影响因素;村内是否有老年活动室、广场或公园、医院或私人诊所是持续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但其影响效应不稳定.

    作者:

    何周倩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4.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部地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点与方法研究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国土空间是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聚焦县级单元这一新型城镇化中的关键一环,提出县域发展单元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在城镇化进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湖北省天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探索提升城镇化质量、寻求城镇化动力、优化城镇化格局的策略与路径,通过城乡空间组织、品质提升、资源配置等国土空间规划手段,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

    汪淳;江艺东;周晓颖;赵博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5.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市边缘区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中高速发展,新型区域格局的形成使得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与空间转换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首当其冲成为新型城镇化下发展变革较为快速剧烈的区域.该地区由于位于城市与乡村边界的腹地地带,因此在保留本身特质属性的前提下,又受到城市区域的核心辐射作用,其一体化的程度和联系方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呈现.本文选取北京市将台乡与武汉市大李村、天津市李七庄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同路径,从人、事、物三个层面总结得出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边缘区未来可采取得发展路径.

    作者:

    马俊杰;李翅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6.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评估及时空格局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摘要: 本文基于2013—2019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从新型城镇化内涵出发,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各市州发展水平,并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湖南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格局特征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发展水平方面,湖南省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在不同尺度上所反映的发展问题略有不同.宏观尺度上省会城市与其他市州断层现象明显,中观尺度上协调联动有待增强,微观尺度上呈现优少劣多的"茶壶形"特征,发展水平较低城市最多;在空间特征方面,湖南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及空间正相关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由中部向四周递减的时空格局,高发展水平地域逐步扩张.

    作者:

    郭倩倩;焦胜;喻贤主;黄志霄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7. 新媒体时代下直播经济区域分布及影响特征分析——以淘宝直播为例

    摘要: 受疫情影响,直播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居民消费模式,由于该模式便捷、低门槛、高效率等特点,使其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与日俱增,同时成为当前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建设智慧城市时需考虑的要素之一.随着直播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对其关注不应仅聚焦在经济学视角,更应从社会视角进行普遍全面的探讨.从直播经济这一新兴消费模式入手,探索城市视角下直播经济发展正是本研究创新点所在.本研究以淘宝直播为例,通过SPSS、GIS、问卷调查等手段,从直播经济中影响商品购销的因素以及销售数据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综合多学科研究经验,从市场角度、城市空间角度指出直播经济存在的问题,从市场智慧监管平台的建设,产业联盟的形成,直播经济空间网络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试图以多元视角完善对直播经济模式发展以及城市的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探讨.

    作者:

    苏席靖;李想;刘路云;周旭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8. 新常态下产业与空间创新转型的协同机制——以上海张江高科和创智天地为例

    摘要: 新常态下,中国产业与空间都需要创新转型.为探究二者转型过程中可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在梳理归纳产业与空间创新转型趋势特征基础上,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杨浦创智天地为例,解析产业与空间的协同机制,并反思相关现实阻碍.研究发现,产业创新发展与空间品质提升的协同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供需关系的统一,规划引导下产业与空间的相互作用能形成循环累积效应,最终实现二者的协同创新转型;但现实实践中,空间扩张思维的固化会阻碍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而空间创新也可能带来产业创新成本的提高,这同样妨害产业创新转型的实现.

    作者:

    陈曦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9. 新形势下轨道交通接驳规划设计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摘要: 本文以国内开通轨道交通最早的城市北京为例,全面梳理中国轨道交通接驳发展历程,分析各个时期的技术发展与制度建设特征;针对当前轨道交通接驳规划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从编制与审批体系不清晰、理论与技术支撑不足、接驳客流特征认识不够、规划设计不够精细化人性化、规划建设管理主体多元分散等方面逐一剖析问题的症结.面向"十四五"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诉求,本文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竞合关系、轨道交通接驳需求特征演变趋势、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轨道交通接驳技术发展等多个角度,阐述未来中国轨道交通接驳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最后,在问题分析与趋势研判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轨道交通接驳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包括完善交通接驳客流调查与需求预测方法、构建交通接驳设施服务水平后评价制度、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体制机制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以期对未来中国轨道交通接驳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

    范瑞;郭可佳;李芳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00.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产业空间供给策略:准则、规律及空间指向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有效应对下行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旧动能转换必然带来发展理念、生产关系、运作模式、资源配置、服务对象等全方位的嬗变,在产业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其发展所依存的空间载体也必将随之快速重构,从而突破空间资源约束,以更合理、高效、弹性、精细的高品质空间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可见,研究如何对城市空间进行科学合理、集约高效的利用,为新旧动能转换供给高品质产业空间,是当前任何城市都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本文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视角切入,首先立足经济学中的经典产业布局理论,凝练出影响产业空间选择的七大类主导因素,并剖析其作用机理,再从抽象角度阐释产业空间供给的技术思路、基本准则和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从新旧动能转换方案提出的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传统支柱产业三大类产业中,择9类重点产业具象分析其主导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的空间指向建议,以期为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过程中具体产业的空间供给路径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

    赵琨;周琳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