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1101. 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破与立
摘要: 21世纪人类迎来了第四次科技革命,截至目前,新科技革命产生了包括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在内的众多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给城市的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另外,随着城市进入存量规划的阶段,城市的建设不再以高速、增量为主,而是以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本文从当前新时代背景入手,对新时代之下城市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强公共空间营造突破城市发展困境的观点,并对新时代新技术影响下城市公共空间营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对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破与立进行探讨,为未来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2. 新时代背景下陕西关中地区县域城乡空间优化研究——以渭南市富平县为例
摘要: 城乡空间是检验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合理性的一种手段,城乡空间优化是解决县域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县域步入快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以此为背景以城乡空间优化为研究对象,探讨目前城乡空间发展的正效应与新问题,辨析新时代背景下城乡空间优化模式.选取富平县城乡空间为实证对象,从"问题剖析—机制探讨—优化模式"为研究思路,提出基于交通网络搭建、城乡产业发展、城镇职能重组、城乡用地整合的空间优化模式,实现城乡集约发展、土地高效利用,为新时代西部地区的县域发展提供可参考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3. 新时代自然保护地探索——以金鸡岭风景名胜区规划为例
摘要: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国下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一经提出便备受关注,中央乃至地方的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而不懈努力.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之一,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此做出了详细要求.其中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立类型,对其的保护利用自然也被纳入这一体系中,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事业发展迈上历史新台阶.金鸡岭地处韶关市,是广东的八大名山之一,所在金鸡岭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与风景名胜资源.本文以金鸡岭风景名胜区规划为例,探索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求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的创新理念、规划重点和具体方法,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解与实施提供新的视角.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4. 新时期下大城市地区殡葬设施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
摘要: 在新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口不断地向大城市增长集聚、建设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张,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要求建设用地不涉及多规问题,且按照殡葬设施管理条例,墓地的选址不能侵占耕地、林地等相关要素,导致了解决人口死亡落葬需求面临重要的难题.文章通过分析大城市地区殡葬设施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落葬需求、设施合理选址、建设用地管控等方面,结合最新的殡葬设施管理要求和趋势,探索新时期下殡葬设施的详细规划编制办法,保障城市建设发展.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5. 新时期下的中国传统空间规划理论的价值思辨
摘要: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国土空间规划已经步入新的发展纪元.从传统的城乡规划到如今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体系在变,规划对象也在变,对应的规划理论也要进行相应的更新调整.中国的空间规划理论大多依赖于国外理论的输出,并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层面的研究上,所有要素均为城市服务,忽略了城市以外的其他要素.而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是生态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已经成为规划要考虑的核心要素.回顾古人在城郭建设方面的一些理论研究,从《周礼》、《商君书》、《管子》、《易经》等传统文献中发现了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诸多有价值的理论.本文从国土空间构成要素、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国土空间治理三个方面出发,将传统的空间规划思想与现有的空间规划思想进行对比研究,找寻其中的差别和联系,为在新时期重新整合理论框架提供新的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6. 新时期南疆地区生态三元结构重塑的策略思考
摘要: 南疆地区地域辽阔,但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却有限.受水资源的制约,南疆形成了独有的绿洲经济形态.援疆十年,在以低附加值加工业为主的园区经济模式带动下,南疆地区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伴随着城乡开发规模的快速增长,土地利用低效、产业发展蚕食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突出.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下,南疆地区基于自然、经济和人的生态三元结构正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本文以喀什泽普县为实例,针对南疆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提出生态三元结构重塑策略.价值导向上,强调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严控城镇建设用地红线,树立严守生态底线的价值观.产业路径上,采取保二促三的方式,着重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产业链,提倡发展旅游业,同时鼓励发展巴扎经济、马路经济等当地特色经济形式,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人本发展,从当地居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出发,建议发展庭院经济,延续就近耕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加强特色空间设计,摒弃一刀切的集中上楼方式,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7. 新时期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初探——以双牌县为例
摘要: 按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规划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体制下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需要根据差异化配置要求,在不同等级配置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需要建立覆盖面广、布局合理、类型多样、普惠性强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需要整合现有公服配套资源,实现设施共建共享、高效利用.本文以双牌县为例,从政策导向及行业标准要求的转变,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变革及方向出发,结合双牌县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好性、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级别提出有差别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形成完善的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8. 新时期城市填海空间功能演变研究——以深圳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深圳市填海空间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剧烈的变化.文章通过对深圳市改革开放后四个不同阶段的填海空间功能演变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填海空间用地功能演变特征,探析影响其演变背后的城市发展价值观由经济发展向生态文明方向转变,基于此对新时期陆海统筹下的填海空间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引导未来深圳经济特区海域开发和海洋资源合理利用,为中国沿海城市的填海空间科学有序开发提供一些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1109. 新时期基础教育设施分圈层差异化配置研究——以天津市津城地区为例
摘要: 首先明确国家和地方对基础教育设施发展新要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的新格局,分析天津由现行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标准指导下存在的设施配置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借鉴先进地区关于教育设施差异化配置的经验,并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为契机,创新提出向上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结构和人口战略,向下衔接详细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和教育用地空间布局的研究思路,研究充分衔接总体规划层面确定的城镇体系和人口疏解方案,分析现行控规教育设施总量及不同人均住宅面积情景下的设施承载力,从而制定既符合国家和地方新要求,又能适应人口流动趋势,同时能够落地实施的圈层配置标准.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0. 新时期应对不确定性的城市留白用地机制研究——以崇左市为例
摘要: 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其产生原因为传统规划的弹性管控缺失,间接导致刚性管控失守.解析城市留白用地的内涵,表明其是新时期背景下构筑城市与生态平衡关系、应对城镇突发事件、推动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崇左市划定城市留白用地为实证研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从划定规模、评价方法、划定类型三个维度构建划定城市留白用地路径,提出确定城市留白用地合理规模的方式,建立以城市重点发展区域评估、城市可腾退潜力评估、城市应急承载能力评估三种维度划定城市留白用地的体系,提供从计划管理、利用许可、用途转用、监督管理四个环节管控城市留白用地的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1. 新时期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热点与进程——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摘要: 城乡一体化于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但至21世纪初一直发展很缓慢,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由此,中国城乡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城乡一体化领域研究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7至20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采用关键词共现、聚类和时间线视图等方法,探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合作模式、热点领域、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并提取每年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结合中国城乡发展阶段和城乡政策,将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发展期(2007-2010)、研究高潮期(2011-2014)、成熟发展期(2015-2020),进而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特征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解读,旨在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出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研究要结合多学科、多元化、微观层面的研究趋势,应在政策背景下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推进.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2. 新时期老城区"城市双修"及控规的联合编制及实施路径探索——以祁东老城区"城市双修"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摘要: 本次研究契合新时期城市更新需要及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等具体工作,探索对老城区更新提质既能长久管控又能持续见效的规划路径.在研究中,具体以住建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及新时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要求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长效管控作用及城市双修"立竿见影"的设计引导作用,构建城市双修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联合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以改变当前大部分城市双修停留于"口号、框架层面"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而不批、批而不用"的现实情况,使城市双修落到每一个具体项目、小微工程,催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老城区城市双修工作的动态、滚动及可持续推进.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3. 新时期西南地区村庄布局规划实践与思考
摘要: 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域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乡村资源与空间的重要抓手,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布局规划对广大乡村地区开展详细规划更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充分了解西南地区村庄特点的基础上,以云南省师宗县为例,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其他地区实践经验与问题,从村庄分级、分类、规模与布局优化等核心内容出发,结合地方实际进行规划方法优化.本文提出,村庄分类尤其是搬迁撤并类村庄的确定,不应以建设用地指标释放为目的,而要从村庄实际发展条件出发,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与民风民俗,对确有必要、有条件的村庄进行撤并;村庄分级可采用综合评价+交通等时圈方法,确定村庄职能等级和设施布局;而对于村庄发展边界划定,宜在县域层面与详细规划层面共同确定,村庄布局规划中应保留一定弹性空间.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4. 新消费之城:内外双循环背景下的城市规划转型
摘要: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消费作为经济循环的关键一环,是推动国内大循环、协调双循环良性发展的题眼所在.城市规划历史上经历了"国内单循环下的生产城市"与"国际大循环为主导带动国内循环下的生产城市"两个阶段.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新消费城市"是规划破解转型难题的有益思路.城市规划应拓展传统的"消费"与"消费城市"概念,更多的关注城市消费舒适物的规划供给与引导,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消费需求,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经济健康循环.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5. 新消费场景导向下的公园式商圈营造策略研究——以成都交子公园商圈规划为例
摘要: 商圈是城市商业功能聚集的空间载体,在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正在快速变革的当下,传统商圈发展正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精细化消费人群需求、针对性营造消费场景,是新时代商业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尝试探索转型时期商圈发展的新路径,以成都交子公园商圈规划为例,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精细化消费人群画像,以公园式商圈的新空间范式,满足高品质、多元化、体验化的人群空间偏好,针对性制定业态、环境、配套、交通、场景五方面的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商圈规划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6. 新经济背景下传统存量工业园转型提升探索——以南昌市青云谱区新经济产业集聚区为例
摘要: 新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存量工业园的转型提升是围绕发展逻辑、生产生活组织、管理实施的方式转变进行空间、功能、主体、利益再整合与再分配的一系列过程.规划的重点在于如何在增量没有、存量难以盘活的困境下,找到激发市场活力、平衡多元主体利益、统筹空间与功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综合方案.本文结合青云谱新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实践,探索了基于现实条件盘整与理想发展模式统筹下的技术与思路,并提出动态控制、分类提升、明确路径、定制输出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城市类似传统存量工业园的转型提升提供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7. 新规范下"窄路密网"规划理念的传导与实践
摘要: "窄路密网"规划理念的倡导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而且提升片区道路品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的实施为"窄路密网"理念的落实提供了规划依据.本文将基于新规范,从道路布局、红线及断面、交叉口展宽和地块出入口设置四个方面分析"窄路密网"规划的要求,以长沙高铁西城片区为案例,论证落实"窄路密网"理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推动"窄路密网"理念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8. 新视域下历史文化名村高质量"再生"的探析——以山东省前王庄村为例
摘要: 历史文化名村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古村落高质量"再生"的重要典范.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美丽村居建设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要求,本文旨在基于目前历史文化名村现状的历史价值和问题评估,针对性地提出名村保护规划的分级分类策略,基于"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前提,提出通过将历史文化遗产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活化利用现状资源促进古村落综合振兴、整治提升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品质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的高质量"再生".
提交时间:2021-09-25
1119. 旅游介入下山地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化策略——以桂林坪水村为例
摘要: 随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提出,广大山地型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的活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的核心空间,山地型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由于土地权属复杂、边界模糊、地形起伏大等特殊性导致活化较困难,在旅游介入下对公共空间进行活化有利于利用资源优势营造乡村特色空间.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山地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乡土文化传承断裂、可利用土地资源稀缺、村民对公共空间的殷切需求等问题,认为村落在旅游的介入下可实现基于旅游需求对文化公共空间营造、整合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公共设施的完善从而推动公共空间的建设.最后以桂林市坪水村为例,分析其旅游开发价值、空间构成及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提出未来坪水村公共空间在旅游介入下营造瑶族特色的旅游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的共享及"乡土文化"走廊的构建,最终实现坪水村公共空间活化的目的.
提交时间:2021-09-25
1120. 旅游商业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摘要: 在各级政府助推城镇化发展和文化旅游不断繁荣的双重背景下,旅游开发逐渐成为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其过程受到文化资源本底、区域经济水平、旅游业水平、游客需求等多方因素影响.而目前旅游发展中产生的过度商业化现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遗产造成较大的破坏,如何协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商业化的合理发展是历史文化街区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本文在首先分析旅游商业化带来的多方发展诉求:区域资源条件要求、产业发展条件、游客需求,提出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的策略回应:联动区域、控制规模、类型与构成.促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发展旅游商业的和谐,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商业环境.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