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561. 城乡蓝绿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规划研究

    摘要: 气候变化影响和城市化生态环境问题背景下,传统雨洪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需求,蓝绿基础设施被引入作为一个整合和协同的视角来争取最大的综合效益.本文辨析蓝绿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概念,强调它是由绿色和蓝色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认知其潜在价值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提出城乡蓝绿基础设施适应性规划导向与原则及概念框架.以四川省眉山市为案例,探索出适应性规划路径的三个环节:分析关联用地特征及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估潜在的蓝绿基础设施资源;多尺度的蓝绿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包括城乡区域层面的蓝绿廊道网络构建、城镇片区层面的蓝绿开放空间规划及街道场地层面的基础设施布置;跨界长期及协作性的管控.这个路径在不同空间尺度建立水文生态连通性,响应蓝绿空间内外的功能和结构变化,以求增加城乡韧性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作者:

    余俏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2. 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内部空间整合都市农业发展思考

    摘要: 现代都市农业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社会使命,人们逐步认识到农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提供给公众的独特生态及审美价值.但城市内部空间发生的农业类型在城市建设用地约束下还未实现规范化,农业类型也未有明确分类标准.通过对武汉实地调研,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等相关规范将城中农业分为居住用地内农业、城市绿地内农业、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内农业以及其他用地内农业四大类别并提出进一步细化分类意见.同时,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内部空间整合都市农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1)完善都市农业分类标准,推进政策保障进程;(2)加强引导生态农业型社区建设,鼓励社区农业发展;(3)城市绿地内引入农业景观,塑造农业文化特质.

    作者:

    王利强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3.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河流廊道游憩体系构建

    摘要: 河流廊道作为生态廊道的一种类型,不仅发挥着水安全防护和生态培育的作用,更是串联城乡空间、孕育地域文化的纽带.当今社会,河流廊道的城乡分异和城乡居民游憩需求的更迭,共同指向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城乡游憩供给不充分与不均衡的矛盾.以浙中生态廊道东阳江段为例,通过水岸肌理的横向对照和纵向剖析,重新审视河流廊道在未来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建设目标,并从生态空间维护和多维游憩场景两个方面论述河流廊道游憩体系的构建策略.

    作者:

    张伟;柯明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4. 城乡风貌总体规划中山体景观视廊构建研究——以眉山天府新区为例

    摘要: 山体景观视廊体系构建是城市总体风貌规划中的关键技术环节,科学、精细、实用的视廊体系对城市风貌和高度管控都提供了重要支撑,对打通山城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导城园相融的风貌体系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眉山天府新区为例,以确定山体景观视廊体系、落实视廊管控办法两个层面,借助创新性的GIS三维分析工具,明确视廊的位置方向,并对区域内建设高度和风貌做出指引,对在编或即将启动编制的城市控规提出建议.

    作者:

    刘冲;王昆;陈珊珊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5. 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规划策略研究——以城市"后花园"概念规划为例

    摘要: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对人们健康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再次证明了保护自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绿化发展已成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也已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城市"后花园"为例,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从规划层面对城市与生态如何实现和谐共生进行了探索.

    作者:

    谢细伢;郭美锋;周爱平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6. 城市中小学地震避难疏散通道研究——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

    摘要: 城市中小学作为主要的地震避难场所,其空间可达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综合减灾效益.文章以济南市历下区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道路网络数据、建筑轮廓及层数数据、地形数据等为基础,综合运用GIS平台下的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服务区分析、最近设施点分析和叠加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从中小学避难场所的筛选,交通模型的构建与修正,服务范围分析、避难疏散通道网络研究四个方面搭建研究框架,最终得出历下区中小学地震避难通道系统.

    作者:

    王桂林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7. 城市中心区用地演变特征及活力区识别——以南京市新街口为例

    摘要: 城市中心区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用地性质与功能演变的过程,本研究旨在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剖析这一过程.以卫星影像、热力图、POI等大数据为基础,结合ArcGIS空间分析、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等,探究1998、2008、2013、2018年南京市新街口地区用地演变特征及活力区识别,研究发现:①新街口地区范围呈北向扩张趋势;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占比整体上升,呈现"弱十字"形的网络化均衡发展;居住用地占比总体下降,居住功能逐渐边缘化;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占比逐年上升,北向发展趋势明显;其他建设用地占比逐年上升,新街口用地功能类型更加多元化.②新街口存在1个核心商圈、4个次级商圈、1个文化商圈;南京市新街口地区现状轴线网模型呈现明显的"一横一纵"主轴线,南北向轴线是新街口地区未来发展的主导商业轴线,东西向轴线是体现南京历史文化和城市品质的重要轴线;服务设施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分布格局.

    作者:

    严亚磊;杜金莹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8. 城市中心区老旧小区微改造交通治理对策研究与实践——以广州市德欣小区微改造项目为例

    摘要: 老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近年来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停车供需矛盾激化、消防救护通道受阻、人车混行严重、慢行及休憩空间严重不足等系列矛盾,已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甚至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管理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城市中心区老旧小区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小区外部及内部交通微改造策略,从道路系统规划建设、道路交通组织、公交系统、慢行系统、停车设施等多方面对老旧小区的交通微改造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

    凌美宁;邵利明;王亚东

    提交时间:2021-09-25

  • 569. 城市人口与土地利用空间关联研究——以武汉为例

    摘要: 互联网、位置服务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源数据获取提供了有效支撑,摸清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推动城市合理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人口、POI(point ofinterest,兴趣点)、房价等多源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识别出市域人口、POI空间熵、房价等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选取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地理加权方法对不同地区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变化进行分析.结论表明:①各要素总体呈现由长江、汉江交汇中心逐渐向外递减的圈层式分布格局.②人口与POI空间熵、房价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中心城区变量间相关性不高,高值主要分布在外围近期重点建设区域.③中心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功能的提升对人口集聚将产生较大影响,但该区域可调整潜力不高,未来应侧重对次外围区域的调整,以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

    作者:

    杨娜娜;朱明明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0. 城市传统公园绿地边界空间开放性探究

    摘要: 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对绿色的渴求愈加强烈.传统城市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正面临着"拆围透绿"的升级改造,然而传统的封闭式公园在逐渐走向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本文以西安市一个传统封闭式公园为例,从实体边界空间现状、隐形边界现状、人群使用情况等方面分析并总结目前存在传统公园存在实体边界开放受阻、隐形边界服务局限、使用主体利益矛盾等问题,并进一步在开放趋势引导下,以开放程度、条件、利益与特殊性分析当前兴庆宫公园由封闭转向开放的利弊与趋势,以小见大,挖掘未来绿地开放可能带来的效益与问题,希望为今后促进公园与城市的融合提供新思路.

    作者:

    黄昕彤;李亚辉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1. 城市体检背景下的西安高新区生活性道路环境提升策略

    摘要: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面对城市资源环境紧约束的要求,必须通过城市的内涵式增长和创新发展驱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的提升.以西安高新区为例,将生活性道路作为高新区城市治理的抓手,通过对生活性道路在违法建设、交通管控、市政设施、街景绿化、城市家具、文化内涵等十个方面的体检,总结城市新区生活性道路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道路设施均等化和文化特色差异化"的建设目标,制定生活性道路管控指导的26项要素和品质建设的4个方向,明确西安高新区生活性道路在功能、景观、文化、形象等方面提升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城市新区生活性道路的环境提升提供思路与实践探索.

    作者:

    李欣格;吴淼;郝思嘉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2. 城市体系中城市地位与城市首位度研究进展评述

    摘要: 通过城市体系演变的梳理,文章总结了从城市规模位序,到经典中心地理论,逐渐发展到多中心城市区域、世界城市网络的发展历程中,城市地位研究和首位城市相关内涵的变化.城市地位研究总体呈现出由基于规模的等级评价朝向基于流动网络的中心性等级评价的转变."首位度"概念已经被衍生拓展,本质上是在描述城市发展的"中心度",具备了等级中心性与网络中心性的双重内涵;也就是说,在当下的城市地位分析框架中,同时考虑规模和联系的重要性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城市的地位与重要性.同时,城市地位评价分析应当注意区分使用数据的属性特征以及城市体系的尺度问题.

    作者:

    徐珊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3. 城市供水系统地震安全韧性规划对策浅谈

    摘要: 本文从韧性城市建设中供水系统的地震安全韧性建设角度,介绍了供水管网在地震中的破坏特征,并提出从工程与系统相结合的规划对策,进一步提升供水管网的地震安全韧性,为我国现阶段韧性城市建设中供水系统的地震安全韧性提供参考.

    作者:

    罗兴华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4.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微改造规划研究

    摘要: 伴随我国城市步入存量转型发展,城市更新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微改造是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重要手段,构建面向统筹实施的公共空间环境微改造,强化自身的时效性、协同性和操作性尤为重要.文章首先梳理当下微改造规划的类型及困惑,认为微改造规划是"扁平压缩"的统筹实施型规划,并由总体行动规划和分项改造工程两个层次构成;其次基于"统筹"和"操作"微改造规划目标的构建,从纷繁芜杂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梳理提炼出街巷道路、河湖水系和公园广场三大改造载体,借助植物绿化、建筑环境、城市家具、城市管线及铺装景观五项环境改造要素来"拆解转译"和"上下传导",并通过技术和主题两种改造控制方式加以传导和落实,从而构建面向统筹实施的公共空间环境微改造规划方法;最后,通过改造规划的有效引导、管理制度的优化实施、工作机制的健全来保障公共空间环境微改造规划的有效实施.

    作者:

    王招林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5. 城市公园对海绵城市的影响——以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为例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相关区域的格局布置大有不同,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强的建筑密度,城市的发展历程面临着更为巨大的资源以及环境压力.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系统,既可减少自然水灾的发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水循环系统服务.城市公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生态的恢复、异常天气的减少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国内外对雨水储存和有效利用方式进行整理,分析"海绵城市"内在本质与目标,以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为例,站在城市公园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剖析公园内部对雨水利用与开发的措施,得出城市公园建设对于"海绵城市"的现实意义,为城市水体环境运作提供建议.

    作者:

    向凯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6. 城市共享单车骑行网络的社区识别及特征研究——以深圳市中心城区为例

    摘要: 由于对共享单车在空间中的动态分布机制不清晰,无序投放的单车给城市管理带来极大挑战.虽然没有固定的停放位置且骑行路线较为自由,但共享单车的骑行也受到城市空间结构与建成环境的影响,有着相对稳定的骑行范围.为深入了解共享单车的骑行范围,本文应用深圳市2017年ofo共享单车骑行OD数据,借助Gephi平台识别出中心城区的单车骑行社区,并分析影响其划分与稳定的空间因素.研究发现,居民在骑行时会优先选择道路连通性较好的路段,且相对于道路等级来说,道路交叉口和公园绿地对单车骑行社区划分的影响更大;此外,地铁站点的有无与数量影响着单车骑行社区的稳定,地铁站点周边的单车有着固定的骑行范围,地铁站点越密集、单车骑行社区越稳定.通过对单车骑行社区特征的分析,可以对城市中单车骑行社区的划分、按需投放共享单车,以及建设通勤型、休闲型自行车道网络试点提供参考.

    作者:

    李宇婷;王耀武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7. 城市内部行政分区边界空间功能变迁特征与机制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摘要: 城市分区管理是我国大中城市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制度,但这种管理制度使得行政分区边界空间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容易忽视的空间,行政分区带来的边界效应也为城市发展与管理带来了挑战.剖析边界空间的发展特征与变化机制对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通过回顾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等图纸信息,从用地功能层面分析城市行政分区边界空间的变迁特征以及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鼓楼片区边界空间逐步由封闭型功能空间向开放型功能空间转变,空间的公共属性日益增强,并实现了由生产型空间向生活、服务型空间的转变,边界空间的社会效应日益增强.研究认为,鼓楼片区边界空间功能变迁是城市空间"他组织"与"自组织"互相作用的过程,即自上而下的规划制定、政策引领、项目驱动等与自下而上的产业空间迁移、人口集聚、业态集聚等互相作用的过程.通过实证分析,探析城市行政分区边界空间的发展规律,以期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管理提供建议.

    作者:

    赵胜波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8. 城市创新空间系统与其他城市子系统的互动机理研究——基于"人—地—资源"要素的分析

    摘要: 城市中广泛分布着物质形态各异的创新空间.它们实际上是相似创新要素在不同区位下的差异化表达,彼此间相互关联、共性大于个性.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城市创新空间,与城市系统中的社会、空间、经济等各个维度均存在互动,城市创新能力正是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优化提升.分别代表着动力之源、硬件基础和软件之城的"人—地—资源",既是城市创新空间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也是城市创新空间系统与其他城市子系统的互动媒介.本文指出,为了实现中国当代城市发展中的多元驱动与创新驱动,一方面不应片段化或孤立地看待城市创新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重视"人—地—资源"要素作为城市子系统互动媒介的价值.

    作者:

    李晋轩;曾鹏

    提交时间:2021-09-25

  • 579. 城市化与能源环境效率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摘要: 在当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的社会进程中,快速城市化引发了诸多能源环境问题,找到城市化与能源环境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城市与能源环境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以长江经济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十一个省市为例,构建城市化指标体系(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能源环境效率指标体系(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进而建立关于城市化与能源环境效率的耦合协调程度模型,从而分析能源环境效率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就城市化而言,长江经济带地区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得分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于下游地区;(2)就能源环境效率而言,长江经济带地区呈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各省市也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差异;(3)在本文研究的2003-2017年时间段内,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城市化与能源环境效率的耦合协调程度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从过渡发展向协调发展迈进.笔者认为,本研究结果对政府实现城市化与能源环境效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安月辉

    提交时间:2021-09-25

  • 580. "1.5级"土地开发对新城聚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造城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但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方式开始转变,主导我国城镇发展三十多年的简单粗犷式增量扩张式发展模式不再可行,大量新城面临成为发展动能不足、开发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研究以国内外关于"1.5级"土地开发以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内在逻辑以及主要措施,从而推动新城快速聚集.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于"1.5级"土地开发模式,提出适宜两江新区新城聚集经验借鉴和启示.

    作者:

    刘犇;陈颖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