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1281. 控规层面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管控优化研究
摘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到来,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作为将成为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已有实践的低碳生态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均有涉及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管控,借助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控也成为共识,但对于非传统水资源管控的要素体系、表达形式和管理仍有待完善.本文总结已有实践的低碳生态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在控规层面对于非传统水资源管控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控规层面不同用地类型、具有普适性且面向管理的非传统水资源管控要素"工具箱".最后,基于"工具箱"的应用,从管控要素选择、成果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管控优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思路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2. 控规阶段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建设适宜性研究——以秦皇岛石门寨镇控规编制为例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础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其方法及评价结果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支撑是失灵的,无法判断建设用地内部的承载差异.本文以秦皇岛石门寨镇为例,试图构建城镇建设空间综合承载能力和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选取自然地理、生态安全、生命安全、区位条件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以确定建设空间拓展方向.划分8个评价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单元,从公用设施承载能力、居住空间承载能力2个维度,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方案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判断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提出调整优化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3. 推进5G基站布局研究,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摘要: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提高,5G产业技术及创新应用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引领当前网络建设和设施布局的重要技术.5G基站作为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载体,站址的合理规划将会对5G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体现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规划理念,正确引导基站进行有序规划建设,因此在当前规划中需进一步落实基站的空间布局.本文在给出5G基站分区域设置数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用地规划研究落实5G基站站址空间布局及相关通信信号覆盖区域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基站布局简化模型.通过以应用实例举例说明5G基站空间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步骤,并最终明确5G基站空间模型布局策略及相关选址建设原则.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4. 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标准体系探索——以《湖北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和验收办法》为例
摘要: 建设特色小镇是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湖北为例,首先分析了该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立足湖北实际、强调规范创建、突出规划引领、鼓励创新工作、强化智力支持、提倡辐射带动等六个方面的研究方法路径,最后按照创建培育特色小镇的时间线,用一套相对完善的验收标准向前后工作阶段延伸,构建"一脉相承、贯穿始终"的工作标准体系.整套工作标准体系是国内尤其是湖北省内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经验凝练,是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升级和进阶,为省级部门、地方政府、小镇创建对象、小镇企业主体以及社会各界等提供了特色小镇的标准化内涵,期望能为全国其他同类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5. 提升与重塑:北京黄村火车站一体化重构的站城探究
摘要: 随着社会对车站功能认识的逐步变化,现代火车站除交通功能外内涵不断丰富,在实现人员流动汇聚、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针对火车站的规划应通过理论研究和项目设计总结提炼,有效指导未来站城地区发展.本文以北京大兴区黄村火车站升级改造及地区更新发展为例,充分探究火车站及周边地区规划设计要点和建设经验,明确城市转型时期车站枢纽地区站城规划价值目标,为打造高品质、有活力的火车站及周边地区提供思路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6. 提升绿地管理水平的城市绿线划定方法研究——以厦门市本岛绿线划定规划为例
摘要: 十八大以来,空间治理已上升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线管理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亟须更加科学的划定方法和成果形式,解决绿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边界模糊、功能混杂、布局分散等诸多难点,提升绿色开放空间的治理水平.本文在分析城市绿线划定及管理中存在的管控界限模糊、用地权属复杂、调整需求频繁、图数难以对应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本岛绿线划定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从整合现状数据、明晰用地权属的绿线划定的方法,系统化、信息化的绿线成果表现的形式,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组织模式等方面,提出提升绿色生态空间治理水平的绿线划定技术方法.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7. 提高城市洪涝防治系统韧性的措施研究及规划对策
摘要: 2020年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业内专家和学者对如何提高城市经历灾难、瘟疫等突发事件后弹性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即城市韧性的思考.笔者针对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系统,开展其韧性内涵和发展历程疏理,构建韧性措施体系,分析研究各项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总结规划层面应开展的工作.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8. 收缩城市背景下乡镇卫生院空间分布及服务半径分析——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部分乡镇人口持续流失,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需要具体分析乡镇医疗设施布局规划.本文以收缩城市为研究背景,对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进行实地调研并收集资料,基于高德地图爬取的POI数据,运用ArcGIS平台进行可视化分析,具体从人口、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医疗设施服务半径分析两方面展开.其中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是对现有设施服务力的研究,设施服务半径分析则是判断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的依据.摈弃传统基于理论的研究方式,通过具体数据验证.本文提出了基于ArcGIS中最近设施点分析确定乡镇医疗设施服务半径.结果表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分布不均衡、可达性较弱、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
提交时间:2021-09-25
1289. 收缩背景下城市医疗服务设施供需协调发展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关键转型期,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决定了人口随经济要素的流动产生集聚,在此格局下,一些资源型、重工业型城市开始出现人口减少现象.齐齐哈尔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型城市,2009年起其人口数量开始出现负增长趋势.本文探究了齐齐哈尔市城市收缩的表现特征及趋势,在此背景下对其医疗服务设施现状配置、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耦合发展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齐齐哈尔市医疗服务设施供需协调水平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总结出收缩趋势下,齐齐哈尔医疗服务设施整体上呈现"供不应需"的协调发展特点.但面对城市收缩日益显著的人口流失、老龄化与空间集聚趋势,现状医疗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种类单一、缺乏特殊医疗服务等一系列问题表现将愈发突出.优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配置,筹划养老服务项目,完善医疗层次结构等规划手段将有助于提升齐齐哈尔医疗服务体系的稳定性,维持供需协调发展,有效应对未来变化,帮助城市平稳度过收缩阶段.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0. 收缩语境下贫困山区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研究——基于湖北省宣恩县的调查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贫困山区的城镇和乡村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收缩"问题,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贫困山区城镇化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其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以及提升城镇化质量.本文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宣恩县为例,对农村居民城镇化意愿开展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方法,分析宣恩县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宣恩县农民城镇化意愿较弱,大多数倾向迁居县城,其次是户口所在乡镇,人口出现以县城为中心聚集的趋势;②农民个体因素对其城镇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文化水平越高、打工年限越长对迁居城镇化意愿越强;③家庭因素对农民城镇化意愿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是家庭经济水平高迁移意愿更强,在读学生人数越多迁移意愿更弱,城里社会关系越多其迁移意愿越强;④城镇化决策机制上,希望在城市里面得到就业机会和稳定收入是其最主要动因,其次是子女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表明贫困山区的农民首先考虑是解决其生存问题,同时也得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对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1. 改革开放以来国土综合整治内涵演进与阶段划分研究——基于"经济-政策"双元作用机制的解释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国土综合整治的实践历程和相关文献,基于经济动因和政策环境的角度,试探寻国土综合整治内涵演进的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土综合整治内涵演进的过程存在经济驱动与政策激励两大因素的作用,它们互为促进、互为约束,随之国土综合整治实践呈现由目标单一、内涵原始、实施分散到目标多元、内涵复合、实施系统的递进发展趋势,其阶段可划分成四个,分别为:(1)乡村经济改革阶段(1979-1986年):早期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乡村产业形态为目的地块重划、权属调整;(2)耕地保护约束阶段(1987-2002年):因快速城市化进程造成的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紧张而进行的耕地保护与复垦、土地开发整理活动;(3)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2012年):之后因城乡经济分化和收入差距扩大,在耕地保护的政策框架内,土地整治的重点逐渐转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协调区域土地利用;(4)生态文明建设阶段(2013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核心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优化成为国土综合整治的内涵要点,其内容愈发系统.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2. 改革开放后天津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迅速扩张.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本文创新性地采用了改革开放后天津市20个时点的连续遥感影像数据,形成全过程、高精度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空间分布变化成果,并结合对应时期的城市发展相关事件,判断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本研究表明,参照扩张速度和形态两个维度的数据,可将天津市城镇用地的空间演变划分为4个阶段:双中心扩张阶段、中心城区集聚扩张阶段、轴带扩张阶段和点状增长阶段.同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分布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后重大历史事件、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发展态势等因素有关,各不同时期的扩张动力有显著差别.40年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是天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主要的推动力,其中又以政府推动力量为主.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3. 改革开放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相关政策的演进——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 城市工业用地是近现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素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面临"工业用地低效利用、城市污染严峻、产业快速升级、城镇化发展加速、中央政府分权"等特殊的时代背景,城市政策因而成为导控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后相关政策的分类梳理和量化分析,验证了城市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进程所产生的显著影响.明确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的重要性,有助于在未来的规划实践中有效利用城市政策的导控优势,并推动其与空间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进一步有机融合.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4. 政府干预下城市更新路径思考——英国伯明翰为例
摘要: 英国城市更新活动贯穿各大城市的整体重建到复兴,破旧工业厂房的更新重建,新经济功能兴旺,知识人才涌现等成为普遍现象,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引擎".在市场经济下,各城市更新项目会有不同的发展走向,而英国的城市更新始终能够围绕着知识经济的主题进行,政府基于城市战略角度,对城市更新的全过程引导乃至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城镇化进入提质为主的存量规划阶段,城市更新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尤其涌现许多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所推动的城市更新,但目前来看,更新较为注重土地供应与短期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缺少系统的工作模式.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英国伯明翰政府基于重大交通项目,如何通过对城市更新的一系列干预工作,引导知识产业的发展,思考其中逻辑、内涵以及成效,以期为中国城市更新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5. 政府干预作用下我国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机制研究
摘要: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和战略目标.尽管城镇体系发展规律研究和发展规划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由于城镇体系规划缺乏实施保障,中国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地方政府间竞争区域内流动新要素是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从政府干预视角,以市域城镇体系为例,讨论城镇体系协调发展和失调发展的机制.首先,借助亨德森的城镇体系模型,推演了外力作用下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其次,根据中国制度特征进行修正亨德森模型,推演当政府干预作为外力时,如何引导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第三,剖析中国城镇体系发展失调的现实情景及其政府干预机制.通过现实情景与修正模型的对比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合作、财政转移对空间规划缺乏支持,是导致中国城镇体系发展失调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6. 政策视角下城市交通治理模式发展趋势的推演
摘要: 城市交通规划学科面临着"社会治理"这一新的转型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工程技术思路和社会经济思维在结合中催生了交通管理的新使命和新方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追求高品质的空间治理进一步要求交通规划走向精准化、差异化的模式.本文通过梳理交通规划学科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特征和趋势,归纳出交通政策在交通治理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政策与空间的耦合模型是未来交通治理的主要途径,并从政策的基石、推手和路径上分析交通政策设计中的重难点问题,接着借助三大典型交通政策停车收费、拥堵收费和限行中总结归纳当前交通政策发展的经验和问题.通过总结、归纳和推理,推断出未来交通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基于新分区标准和新分区规则的智能化、精细化、差异化的治理模式.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7. 效益与宜居的平衡——开发强度管控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摘要: 开发强度管控一直是促进资源有序高效分配的重要手段,反映多重利益平衡下城市对发展效益与宜居关系的解读.当前,中国进入存量发展阶段,面对容量失衡、风貌破坏、公共卫生危机等城市病问题,以及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求,强度管控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并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纽约、东京、新加坡、中国香港四个城市在商业商务、居住两类用地的强度标准与实践效果,认为下阶段中国强度分区制度改进需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转换观念,跳出指标计算与蓝图制定的技术分区束缚,转向从价值分区角度,构建政策目标、区位特征、容纳能力、建设形态等相互匹配的管控要求组合;二是分类管控,一方面细化不同中心等级下商业商务用地强度与交通条件、业态特征的关系,提升用地效益;一方面回归于人,从人口密度、结构等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住区强度标准,满足多样化需求,保障宜居性;三是提升品质,重视对风貌特色与归属感的营造,引入多类配套措施降低土地开发强度过高或过低时带来的负面效应,最终营造出整体均衡、疏密有致、节点高效、尺度宜人的城市空间.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8. 数据视角下生活性街道空间形态与活力耦合性研究——以合肥老城区为例
摘要: 生活性街道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空间抓手.面对生活性街道活力与空间形态相互脱节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合肥老城为研究范围,基于业态POI、百度热力数据识别老城内高、低活力生活性街道,进行生活性街道空间形态与活力的耦合性分析.构建尺度、界面、形态三维度六个指标的量化测度体系,研判高活力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分析形态指标与街道活力的关联性,进一步解析街道空间形态对于活力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活力生活性街道呈现出"尺度紧致、界面凹凸、高度错落"的共性特征,而近线率、高度错落度则是影响街道活力的关键性指标,分别具有"纺锤状"及"梯度三角状"的影响机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活力导向下生活性街道空间形态优化的具体对策及建议范型.
提交时间:2021-09-25
1299. 整体主义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评估
摘要: 国土空间体系改革是应对现今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新常态的特殊背景和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问题的复杂性,"点对点式"的解决方式并不适用,需要回归最初问题进行彻底的重新思考.本文基于最朴素的逻辑层层推进,从整体主义方法论出发,探讨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的本质,理清理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任务,归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内容,并通过对体系进行整体性评估并提出思考.城市发展强调的重点不在于单个城市要素或局部的增益变化,而在于"最优整体性".国土空间规划的任务应该是寻找整体效应最优的物质空间干预,强调有限而精准.理想的空间体系规划应该承担为空间规划提供高效、精准的价值引导和实施保障作用,同时自身需具有灵活的反馈机制.改革回应了紧迫问题,但其体系框架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对其内容隐含的巨大解释空间的正确认识和进一步政策的精准落实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行动.
提交时间:2021-09-25
1300. 整体主义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思考
摘要: 国土空间体系改革是应对现今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新常态的特殊背景和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问题的复杂性,"点对点式"的解决方式并不适用,需要回归最初问题进行彻底的重新思考.本文基于最朴素的逻辑层层推进,从整体主义方法论出发,探讨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的本质,理清理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任务,归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内容,并通过对体系进行整体性评估并提出思考.城市发展强调的重点不在于单个城市要素或局部的增益变化,而在于"最优整体性".国土空间规划的任务应该是寻找整体效应最优的物质空间干预,强调有限而精准.理想的空间体系规划应该承担为空间规划提供高效、精准的价值引导和实施保障作用,同时自身需具有灵活的反馈机制.改革回应了紧迫问题,但其体系框架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对其内容隐含的巨大解释空间的正确认识和进一步政策的精准落实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行动.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