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1921. 高品质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规划探析
摘要: 公众对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的追求日益突显,同时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的试点推进,以及新冠疫情倒逼下的新形势,高效清洁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垃圾收集设施受到越来越多地方的青睐.本文从高品质收集设施评价选取入手,分析了典型高品质收集设施,并对设施规划方法和策略展开阐述,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的规划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2. 高地价背景下中心城区老旧工业更新研究——以宁波市中河工业区为例
摘要: 宁波是一座民营制造之城,在城市早期开发建设中,村镇级工业园区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而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些村镇级工业园区已逐步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成为不折不扣的"城中厂".随着宁波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原中心城两区交界地带的更新滞后,造成该区域高地价低效能的村镇级工业大量遗存.因此,如何紧扣城市发展战略,立足于现状基础和企业愿景,探寻高地价背景下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路径是本次研究的目的.相较于一味地强调"退二进三",保留园区内适于在中心城区发展的产业,通过对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市产业的植入和产业社区理念的运用,探索出一条村镇级老旧工业更新改造的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3. 高密度城市建成地区内涝防治系统规划探索
摘要: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城市形象,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各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高密度建成区的大面积硬化地面造成雨水径流峰值提前总量增加,导致排水压力增大.本文以深圳市新洲河片区内涝防治系统规划方案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分析.该片区属于深圳市中心区域,建设密度大,滞蓄空间不足.通过研究该区域特点,甄别区域内涝风险原因及改造方案,研究高密度城市建成地区内涝防治系统的构建方式,以期为类似地区的内涝防治设施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4. 高密度超大城市的人居环境营造——深圳市宜居家园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 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是新时期深圳宜居城市建设的必要基础和前提,人口密度、土地建成度、居民生活成本的"三高"难题迫使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深圳城市规划建设亟需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剖析深圳面临的"三高"困境,阐释人居环境的建设历程,提炼出深圳在城市空间体系、社区空间优化、亲自然城市、特征保育、社区环境营造等方面探索出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方法和路径,以此从技术方法层面为探索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重要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5. 高层住区空间形态对室外风环境及防疫空间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已建住区为例
摘要: 西安是中国寒冷地区典型盆地城市,不利于住区空气流通与污染物扩散;冬季雾霾肆虐,可能会加速细菌滋生与病菌传播,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高层住区作为城市住宅建设质量与水平的典型代表往往缺少对风环境的有效评价及重点防疫空间的识别.因此,本文通过对西安三个高层住区冬季风环境的实测,明确高层住区不同空间形态的室外风环境情况,归纳总结出重点防疫空间.研究成果能够对高层住区空间形态提供设计依据,亦为高层住区的防疫工作提供技术性参考,以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高层住区的环境品质.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6. 高强度开发地区生物多样性恢复规划研究
摘要: 生态恢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生物多样性总体水平的提高是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高强度开发地区生物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尖锐,生物多样性恢复受到更多的约束和限制.本研究以佛山市为例,通过研究识别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种、关键种群,研究其生物生态过程及其生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重新自然化、再野化的生态恢复经验,提出佛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规划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7. 高强度开发城市更新生态环境修复策略探索——以深圳湖贝更新为例
摘要: 营建高质量生态环境是高强度开发城市更新的重要建设内容.本研究结合高强度开发城市更新的特点及问题需求,从绿化品质提升和水文环境修复两方面探索其生态环境修复策略.提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通过提高绿化覆盖率、塑造多样绿化形式、优化植被配置、发挥绿化空间的海绵城市功能等措施提升绿地品质;通过分散设置海绵设施、增加渗透性海绵设施、增扩建排水管网系统等措施,源头削减雨水径流及面源污染,恢复良性水文循环以及保障排水安全、减少污染物排放.本研究以湖贝城市更新为例,详细分析了绿地品质提升和水文环境修复策略,以期为类似的城市更新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8. 高效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三个要点
摘要: 文章重点探讨如何高效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则规划编制的工作效率将深刻影响规划编制的整体质量.本文从规划编制的一般流程出发,总结提炼了高效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三个要点:两种工作组织模式、三个核心抓手、五项关键技术,并针对三个要点提出了相应的实操引导.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9. 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停车系统优化策略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为例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校园非机动车拥有数量迅速增长,但由于非机动车停车系统规划滞后、现有停车设施严重缺乏、资源配置不当、沿路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以及停车的随意性造成校园非机动车停车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为例,对研究范围内的教学楼、生活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正规、非正规的停车空间与设施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归纳总结出七个典型的问题与矛盾现象,分别是违规占用空间停放、车位拥挤不足、利用率低、流动效率低、时段性停车高峰、充电设施不足、标识指引设施不足等,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及补充,最后从空间类型、空间规划、服务优化、需求调整、管理条例调整等五个方面提出校园非机动车停车系统的优化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0. 高质量发展下区域创新空间演变格局及其策略建议——以浙江为例
摘要: 以浙江省90个区县市为研究单元,将相关创新产出数据作为指标,借助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分析,研究浙江省创新空间的发展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浙江省的创新空间差异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创新空间仍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②创新热点区域与创新高速发展区域存在一定关联性,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地区,但热点逐渐从杭甬沿线转移到了杭嘉湖地区.③近十年浙江省创新密集程度明显增加,特别是杭州周边城市创新密集程度增加幅度较大,杭州地区的创新空间集聚、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最后提出要加强环杭州湾创新集聚区建设,重视浙北、浙中和浙东等创新潜力区发展,积极推进浙东南地区转型升级,以及加快推动浙西南生态发展区的大花园建设.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1. 高质量发展下城市蓝线划定策略研究
摘要: 城市蓝线是国土空间用途管控中重要的组织部分,开展河流水系的管控治理,已经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蓝线划定也日益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在河流治理领域中,仍存在蓝线划定标准不统一,蓝线与现行规划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或矛盾,以及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等问题难以克服.究其原因除了"九龙治水"的多部门共管的弊病以外,尚需要在划定标准统一、规范核查与评估,提出差异调整等策略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并推动编制的技术规则从局部试点上升到部门规则再上升到部门规定,乃至地区法规,依托国土空间等领域行政机构改革的历史契机,引导多部门对河流水系形成齐抓共管、有序协作的精细化管控模式.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2. 高质量发展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园区空间规划内容体系研究——以新疆阿勒泰福海工业园区为例
摘要: 针对高质量发展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提出了在此逻辑框架下园区空间规划的内容体系,通过梳理城乡规划体系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两大视角下园区规划的不同定位界定及主要内容,以新疆阿勒泰福海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园区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存在产业发展定位与外部环境变化要求不适应、既有规划产业与现状发展不匹配以及园区管理机制与发展要求不适应等矛盾和问题.据此,提出了构建由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双评估",产业引导、用地布局、交通、市政、环保与近期建设等六大专项,以及保障实施等构成的"2+6+1"的园区空间规划内容体系.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3.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新城规划策略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巴南区南部新城为例
摘要: 目前,我国已步入城市提质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逻辑也在发生转变,如何在千城一面的新城发展中凸显地域特色,在粗放式发展的浪潮中实现精细化治理,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本文以重庆巴南区南部新城为例,探索生态文明背景下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新区功能发展与空间规划策略.从目标导向、客观规律与现状发展条件三个角度明确南部新城四大功能方向,在此基础上探究南部新城作为带型槽谷地区,宜采用组团式功能布局方式;通过分区融合、节点塑造、廊道组织三大空间策略构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空间.随后,采用创新性城市设计管控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设指引与实施保障,探索从高质量规划到高质量实施的传导与衔接,力求对城市新城的高质量规划策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4.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科学城综合服务区规划策略研究——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心区为例
摘要: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科学城的规划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全国开始掀起兴建科学城的浪潮.作为科学城重要配套的综合服务区,其规划建设也开始逐渐引发关注,科学城综合服务区的规划发展与整个科学城的发展相辅相成,是未来科学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国际知名科学城综合服务区规划发展的研究,梳理了科学城综合服务区发展的主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并以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心区为例,从功能配置、交通组织和公共空间营造三个方面,系统讨论了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心区规划发展的重点策略,以期对其他科学城综合服务区规划提供相关经验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5.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研究
摘要: 城镇空间承载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产生活等诸多功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能否实现.本文研究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充分利用城市更新积极作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探索新时代空间治理体系下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研究.通过对城市更新案例的现状评估,总结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开发及更新用地分类、分层规划,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实施型更新规划.并梳理空间结构、确定更新策略,通过城市设计对用地规划进行细化补充,增强更新规划的合理性.结合城市的特点和规模,确定城市更新的具体实施计划,从单元-街坊两个层面分层落实,并建立项目库+图则的管理办法,实施更新规划的成果,探索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6. 高质量发展的三种转向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摘要: 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剖析高质量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之间的关系对科学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了高质量发展蕴含的生态转向、资源转向和产权转向特征,进而探讨了这三种转向对城市增长导向、资源利用模式和公共空间治理的核心启示.最后,从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7.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小城镇交通改善策略探索——以雅江县城为例
摘要: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关系的变化,要求城镇化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川西小城镇受地理条件和发展进程的影响,交通品质始终是影响城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甘孜州雅江县城为例,其交通发展主要存在内外交通功能混杂、交通品质不高、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交通设施不足等问题.文章首先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进行解析,梳理城镇品质交通改善的路径和实践经验.然后结合雅江县城交通改善规划实践,根据其现状问题和城镇发展定位,研究其交通品质化改善的目标.强调品质化交通与发展阶段、本地山水文化资源的融合,最后从统筹对外交通、优化内部交通、强化交通管理、提升活力街道和完善设施体系五个方面,在改善策略、规划手段和实施细节层面开展了小城镇交通品质化改善的探索.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8.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社区食物消费空间研究——以长沙市裕南街片区为例
摘要: 随着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食物空间作为与人民美好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所,其治理与体系化建构也不容忽视.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对食物消费空间的治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通过对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道三家不同类型的传统社区食物消费空间的实地调研,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情感探析相结合的方式,从空间治理和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挖掘食物消费空间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历史和地理意涵,并对现状存在的环境品质和空间感受差、经济效益低下、地方感断裂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建立安全的食物传导空间、形成开放共享的交往机制、搭建舒适包容的空间环境、构建共建共治的线上平台四个方面的提升策略,希望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为传统的社区食物消费空间治理提供新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均衡性研究——以长沙都市区为例
摘要: 公园城市是高质量发展全新内涵,而主要载体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中不均衡、不充分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阐述空间布局均衡性的新要求,并以长沙市都市区为实证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均衡性的核心要义应为供需匹配均衡且是可动态调控;②在长沙都市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无论是物理分布均衡,还是供需匹配均衡,均存在高度不均衡现象;③空间品质、空间布局及空间监测是实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均衡的主要措施,但空间监测是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可为高质量发展中公园城市建设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提供有益的探索.
提交时间:2021-09-25
1940.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河道景观的角色转变——以深圳市大梅沙河道景观规划提升为例
摘要: 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着"增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向"存量挖掘"的集约式发展转型.城市河道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重新认知河道与人、城市甚至整个河流海域命运共同体的关系.20世纪,道路成为现代城市的建设核心,乃至被视为"城市动脉".近年来,道路与河流的结合将原本静谧的河道空间向"动脉"转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作为"城市静脉"的河流空间.本文以深圳市大梅沙河道景观为例,基于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河道空间功能及角色转型的思考,提出应对大梅沙河道景观的河道"空间—韧性生态修复"、"时间—趣味游憩序列"、"意识形态—场所文脉传承"三大策略及其所对应的"生态韧性观"、"游憩交互观"、"文化自信观",以期重新思考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与城市河道景观间的主客体关系,发挥城市河道景观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满足城市居民需求、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愿景、弘扬该地域的文化自信,进而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河道景观角色转变提供规划设计新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