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北京

2020-12-04

2020-12-04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01.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常规公交站点优化

    摘要: 面对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及客流的多样性变化,公共交通系统需要根据其服务对象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而作为乘客服务“窗口”的公交站点将直接决定其服务质量.目前公交站点仅通过站点覆盖率进行评估,忽视了站点与出行起终点之间的步行舒适性.基于公交IC卡和车辆GPS数据融合的研究,侧重分析公交客流的运营特征,缺乏服务对象起终点分析.故本文将基于手机GPS数据和百度路径数据精准分析乘客出行位置与站点的空间关系,从而指导公交站点的布局优化.

    作者:

    陈巍;林涛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2. 基于多源数据的交通承载力计算

    摘要: 传统的交通承载力计算方法存在着模型参数难以标定、求解较为困难等不足,提出一种利用城市交通多源数据计算交通承载力的方法.通过SQLServer+Python获取车辆运行速度、路段与路口流量等基础数据,采用历史数据法与箱型图法等方法对缺失与异常数据进行清洗,获得符合要求的交通流数据.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克服传统聚类算法中心选取的随机性问题,对道路处于畅通、缓行与拥堵不同的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将路段处于拥堵状态时的在驶车辆数定义为该路段的最大承载力,结合交通流理论与路段长度获得单条路段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获得整个片区交通承载力.最后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城区越秀区为例,对算法进行全面的说明.

    作者:

    彭亚成;郑淑鉴;胡少鹏;徐容容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3. 基于多维交通模型的地下环路交通组织研究

    摘要: 南京市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公共极核,打造集约高效绿色的交通系统是新区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有效保障核心区地面交通运行秩序和品质,中央商区区设置地下环路衔接各大地下停车场,截流地面到发交通流,形成对核心区的交通保护环.但是由于地下环路的设置对于交通流的时空分布将产生不同程度的集聚,有可能形成交通瓶颈.本次研究基于多空间尺度融合的多维交通分析模型对交通流因地下环路建设而产生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时空尺度下交通流组织技术体系,指导和支撑商务区地下环路体系设计和交通组织.

    作者:

    周娇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4.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评估技术研究

    摘要: 基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方案评估的新需求和新形势,整合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影响轨道交通客流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分类,突破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局限性,不再“就轨道谈轨道”,而是从城市发展、综合交通、轨道交通多个层面着眼,设计轨道交通网络方案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建立相关城市基础数据库,并选取了天津、成都、南京、武汉四个城市进行方法体系验证,以期对提升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等工作的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做出有益尝试.

    作者:

    安居;陈锋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5. 基于对应分析的交叉口交通违法行为风险分析

    摘要: 交通违法行为是影响交叉口安全与秩序的重要因素,研究交叉口交通违法行为产生的安全风险对于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已有的交通违法行为研究往往仅限于一般的数据统计分析,缺乏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处理,不同违法行为产生的安全风险等级不明.本文基于对应分析方法,以违法行为高发点为关联点建立违法类型与事故等级数据联系,研究具体交通违法行为与事故等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实现交叉口交通违法行为的安全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交通安全风险最高,通过交叉口遇停止信号时停在停止线或交叉口以内的交通安全风险次之,机动车通过有灯控交叉口时不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的交通安全风险最小.

    作者:

    龙漫;李方卫;张素禄;吴昌伟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6. 基于市民感知的拥堵调查和精准治理初探

    摘要: 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伴随着繁荣的交流活动,缓解道路拥堵便成为全球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公共管理工作.通常而言,拥堵治理的政策重视面上的缓拥堵和消除堵点,但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和道路资源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基于拥堵指数表征的缓堵政策边际效应低,政策设计和目标都不够精准.本文基于中宏观的综合治堵政策体系和基于微观的市民感受调查,多维度的分析、评价上海的治堵政策,初步发现了市民对拥堵的感受和态度与面上的拥堵指数反应已产生分异,这也为精准治堵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

    陈俊彦;李薇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7. 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大学与城市交通耦合发展——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摘要: 虽然起步较早,但现今开放式街区的发展仍比较缓慢.而大学校园作为典型的“大院街区”之一,其开放式发展对城市交通改善将有重大意义.故而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展开具体研究,意在找到一定的途径,在缓解校内交通矛盾的同时,实现校园与城市交通的耦合发展,也为其他高校的开发性发展提供新的借鉴.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空间句法等,从校园外部和校园内部两个层次展开了交通问题的研究.其中校园外部着重于校园为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校园内部则着重于交通出行需求问题导致的交通矛盾.最后基于校园现状分析、校内人员需求分析与相关案例参考,本文探索了校内公交与城市公交耦合发展的具体方法,划定了步行区域,并提出了机动车管理策略.

    作者:

    王婷婷;赵守谅;陈婷婷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8. 基于张量分解的交通流数据补全方法研究

    摘要: 在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下,尽管交通流数据的获取方式趋于多元化、规模不断扩大,但由数据采样率不足与传输紊乱导致的数据质量问题普遍存在,进而对后续的数据挖掘和模型构建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稀疏交通流数据补全方法.首先基于实际的城市道路交通流速度数据,验证了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基于CP分解的加权优化方法,通过合理地加入拟合交通流时变特性和路段特性的正则化项,提高了方法在不同数据缺失程度下的补全效果,为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感知与预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作者:

    李喆康

    提交时间:2020-12-04

  • 109.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广州市普通住宅出行率研究

    摘要: 出行率是城市交通定量化研究的基础性数据,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外持续对各类建筑物出行率开展研究.本文创新性应用手机信令数据,反映大样本量、高时效性的居民活动特征,结合传统建筑和用地数据等,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基于交通小区的出行率研究,对广州市现状用地比例最高的居住用地及普通住宅开展分析.针对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对748个居住型交通小区进行统计,并参考广州相关研究结论剔除了异常值,最后得到除从化之外的10个行政区出行率建议值,并选取了居住人口作为关键指标构建回归方程.广州市普通住宅建筑出行率推荐取值范围为0.96~1.26人次/100m2,将广州市普通住宅出行率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交通生成量的测算取值更加精准,同时本研究发现城市中心城区出行率较高,城市外围的出行率相对较低.

    作者:

    胡志赛;周清雅;张晓明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0.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深莞惠都市圈跨城通勤特征探究

    摘要: 近年来国内都市圈跨城通勤现象显著,深莞惠都市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点区域,跨城通勤对都市圈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组织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别从街道、网格粒度对深莞惠都市圈内高频跨城通勤特征进行探究,并对大都市圈的跨城通勤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深莞惠都市圈内跨城通勤呈现出双向对等的特征,空间上沿行政边界带状分布,深圳中心城区没有呈现出核心吸引作用.当前的通勤模式尚处在边缘到边缘的初级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大,在深莞惠都市圈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应重视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的一体化建设.

    作者:

    谢琛;杨良;李岩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1. 基于拥堵大数据的后疫情时代深圳限行政策分析

    摘要: 小汽车限行政策逐渐成为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必备选项,且有常态化实行的趋势.疫情前深圳市实行工作日早晚高峰外地车牌在全市范围内限行的政策,疫情的暴发使限行政策被暂停.在当前疫情还未远去、经济尚未恢复的情况下,道路交通运行情况缺乏准确评估,限行政策合理性和必要性也缺少确切的数据支撑.基于深圳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系统拥堵大数据,从全市、中心城区、福田区、深南大道四个层面,采用拥堵指数、拥堵里程、拥堵里程占比及机动车平均速度四项指标,对比疫情发生前后实施和未实施限行政策时的道路拥堵情况,并从疫情对出行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两方面,分析疫情前后道路拥堵变化的成因.基于推动经济恢复和研判交通出行需求两个角度,提出后疫情时代小汽车限行政策实施建议,并从推动交通方式转移、改善道路交通秩序、优化道路拥堵瓶颈、试点新型交通方式、打造韧性交通系统等角度,提出可替代限行政策的交通拥堵治理建议.

    作者:

    段帅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2. 基于改进logit模型的共享单车需求预测

    摘要: 2016年共享单车开始在国内兴起,并在短时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共享单车正在过渡取代传统有桩公共自行车而成为主流.共享单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盲目投放、大量占用公共空间等问题.为了解共享单车的投放和停车需求,本文进行以下工作:首先,以广州市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回收有效问卷数量为611,有效率为95.9%.;然后基于改进logit模型对居民交通方式选择行为进行建模,得到共享单车选择概率模型,最后,根据城市用地性质对不同交通强度的交通区进行共享单车的投放和停车需求预测.本文改进的logit模型考虑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得到共享单车的出行比例中除了仅选择共享单车的出行,还包括共享单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组合的出行,大大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度.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共享单车准入市场的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谭旭平;陆思园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3. 基于校城共生理念的开放式校园交通规划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摘要: 当前国内大学出于安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往往构建封闭式校园,导致了交通拥堵加剧、可达性低、校城资源无法共享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共生理念的发展,由封闭式大学向开放式大学校园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国内封闭式校园存在的交通问题,在总结开放式大学交通规划经验的基础上,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为例,从道路分级、路网规划、横断面设计和交通稳静化四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可持续的开放式大学校园交通规划方向和路径.

    作者:

    舒诗楠;张晓东;李陆珅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4. 基于梯度下降的重型货车实时交通流监测方法研究

    摘要: 伴随着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道路交通排放持续上升,重型车在汽车拥有量中占比虽少,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却远高于轻型车,加强重型柴油车排放的监控力度刻不容缓.本文从重型车动态排放清单实时监测的需求出发,利用12吨以上重型车的实时轨迹,在复原车辆出行路径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二次校正能力的动态流量测算模型,为进博会期间增强重柴车的实时监管能力,以及评估机动车排放污染提供支撑.

    作者:

    王磊;朱洪;刘登国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5. 基于模糊评价的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选址方法

    摘要: 未来城市群将持续作为我国主要发展模式引导区域城镇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城市群内外客运需求急剧增长且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与城市群发展协调性不佳问题的凸显,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问题愈发重要.既有文献从决策者角度构建综合决策模型进行枢纽选址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采用模糊TOPSIS方法及模糊0-1整数规划模型构建二阶段枢纽选址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本方法的实际适用性,以期在进行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选址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

    周顺;车旭;刘静妍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6. 基于步行可达性的轨道站点地区优化设计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地铁站为例

    摘要: 轨道交通作为当前市民出行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之一,行人能否方便且快速地到达轨道交通站点体现了该地区人流集散与换乘的效率.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地铁站为例,通过对站域与站内的可达性现状调研分析,发现鼓楼站域范围存在流线不连续、空间环境欠佳、导向标识缺乏的问题,站内存在流线混乱、地下-地上连通性差、导向标识难识别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建立连续通达的步行系统”、“构建舒适宜人的步行空间”、“优化导向标识系统”三大鼓楼站点地区设计优化策略,以期为步行可达性导向下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建议.

    作者:

    刘叶琳;陆筱恬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7. 基于用户模型的人群出行特征分析

    摘要: 从个体诉求出发,分析人的出行特征,指导交通服务提升方向.采用用户模型作为理论基础,以居民访谈作为分类依据,将深圳市宝安区分为北、中、南三个组团,分别对应产业工人、租房白领、家庭户三类主要人群;构建用户模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人群出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组团的人群特征与出行诉求差异较大,交通方式上分别偏好慢行、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人群画像分析可应用于实际规划项目中,根据人群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措施,提供精准的交通服务.

    作者:

    易法彬;纪铮翔;胥晴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8. 基于百度指数的城市群网络联系特征研究

    摘要: 区域信息流是刻画区域城市网络特征的重要表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区域城市网络特征也出现了新数据类型和新维度.本文通过百度指数,获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4个城市群搜索指数数据,模拟城市间民众关注度信息流.从中心度、联系度等维度,分析4个城市群城市网络联系特征.结合城市群之间的横向对比,探索各个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的差异性,指出城市群内部网络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城市群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作者:

    刘丙乾;李星

    提交时间:2020-12-04

  • 119. 基于综合评分模型的深圳市自行车骨干网络规划

    摘要: 深圳市自行车交通经历短暂复兴后进一步发展缓慢,且因既有自行车道网络规划未考虑片区之间的联系,导致自行车出行主要集中在片区小范围内,中短距离出行需求被抑制.为进一步发展自行车交通,本文结合经验借鉴提出规划自行车骨干网络,以发挥自行车中短距离出行优势,并通过研究构建多源大数据综合评估模型来辅助网络布局,从而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确保方案可靠性.以期以更健康、安全、经济和高效的方式满足城市交通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

    王纯;林云青

    提交时间:2020-12-04

  • 120. 基于网络分析的铁路枢纽客流预测模型构建

    摘要: 在新时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交织成网,铁路枢纽多点布局,传统的铁路枢纽客流预测方法难以适应新格局下铁路枢纽的发展要求,本次研究以城市群尺度下的铁路枢纽为对象,探索铁路枢纽客流预测新方法.在传统客流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以综合交通网络为介质,借助GIS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铁路交通枢纽客流预测模型.基于综合交通网络对铁路枢纽进行服务区分析,同时考虑了铁路枢纽所承担的到发客流、换乘客流和诱增客流,为全面预测铁路枢纽客流量提供了模型参考.

    作者:

    闫蔚东;何小洲;刘鹏;刘超平

    提交时间: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