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481. 城市更新中消除邻避效应的土地复合开发研究——以重庆市唐家桥污水厂改扩建为例
摘要: 在生态文明导向的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格局下,提升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迫切难题.与"摊大饼"式增量扩张开发模式相比较,存量用地的复合开发是一种立体化、内涵式的增长方式,且更能显著地提升用地效率与空间质量,正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土地复合开发的适用类型之一是城市中的邻避设施.将土地复合开发应用到邻避设施更新中,可以化解公众对邻避设施的抵触情绪,确保正常功能的实现,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空间品质,使城市用地更具弹性与灵活性,甚至补偿城市更新产生的高额成本,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现有土地复合开发项目主要以产业用地、轨道交通综合体等类型为主,针对邻避类公用设施的土地复合开发较少,而重庆市唐家桥污水厂改扩建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类型,探讨其更新改造过程中采用规划和政策手段,将能弥补城市更新中关于土地复合利用研究的不足,并为其他更新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482. 城市更新全周期过程中的地方性建构思考——以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摘要: 城市更新作为一个动态的全周期过程,其更新结果是对当时阶段的价值取向的折射.夫子庙历史街区作为南京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和老城更新的典型空间,其物质空间及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地方性特征.本文梳理了夫子庙的更新历程,聚焦其在2012年科举博物馆建设后的更新活动,提出物质空间更新、商业业态更新、空间使用反馈三个阶段,并就地方建构的动态性与全周期性、更新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博弈展开讨论,为体现地方特质、人文关怀和公平正义的全周期城市更新管理提出思考与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483. 城市更新助推创新型产业发展:深圳经验总结
摘要: 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城市、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发展创新型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大都市的目标.而在当前,中国的大都市又普遍面临着新增建设用地有限的问题,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已为必然.因此,城市更新已成为中国许多大城市发展创新型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途径的重要手段.深圳近年来创新型产业蓬勃发展,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城市更新对于深圳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把深圳的城市更新模式演变历程分为了探索旧工业区改造、确立城市更新制度、简化行政审批,积极产业引导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转向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市更新模式.通过总结深圳城市更新驱动下的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可为中国其他大都市提供些许启示.
提交时间:2021-09-25
484. 城市更新治理的主体角色:"管理型"与"服务型"——来自广佛存量建设用地更新模式的对比研究
摘要: 在中国现行政体结构下,城市更新治理的核心是通过政府放权让利,推动存量建设用地土地产权交易.其制度设计受"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格局影响,三者因不同的博弈地位,形成了两种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府相对"集权"的"管理型"治理,三者关系相对均衡的"服务型"治理.研究以广州、佛山为例,从政策目标、治理结构、土地交易成本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等方面,分析两地的治理模式及其实施效果,提出对中国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构建的启示.
提交时间:2021-09-25
485. 城市更新片区POR更新模式探索——以长沙为例
摘要: 近期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同时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的政策要求.然而当前常用的城市更新模式往往和房地产紧密绑定,亟需探索新的可持续模式.长沙市近期在片区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其特征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公共资源为导向的片区更新模式,意图减少城市更新对房地产的依赖,将更新动力向产业和运营端下沉,从而较好地将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本文介绍了长沙市片区更新POR模式的工作背景,从工作流程、工作主体以及核心思路方面对工作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从"体检"到"治疗"的更新行动逻辑,从"资源"到"资产"的更新实施导向,以片区(单元)为统筹的合作实施模式是公共资源导向更新的核心.同时,结合长沙市府北片区更新的实际案例对此更新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提交时间:2021-09-25
486. 城市更新背景下义务教育设施集约用地指标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学校的建设用地较为稀缺,校园的规模配置不仅需要考虑现有城市空间的有限性,还需要满足日益丰富的校园活动需求,保障学生基本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适当降低生均指标为教育设施扩大供给提供可能,但无节制压缩教育设施用地也是不可取的,本文从用地配置要素的优先序列"师生安全-空间使用-环境品质"三个层面分析义务教育设施集约用地需求,探讨校园建设指标的底限,并提出利用差异化的用地指标发展教育设施建设,以避免学校二次建设因用地受限而追求过高密度以致忽略教育和学生的基本需求.
提交时间:2021-09-25
487. 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的再思考
摘要: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空间发展资源,保护规划作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管控要求编制至今已经超过十年.本次研究结合现在"城市更新、聚焦存量"的发展背景,从风貌区内保护保存状况、更新项目推进中遇到问题着手,分析保护规划在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保护规划在当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思考.结合在《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修订后"整体保护、积极保护、促进实施"的新导向以及风貌保护街坊规划中积累的实践经验,从关注空间格局、促进活化利用两大视角切入,对保护规划体系构建、规划内容和指标要求的完善、加强和实施计划结合、完善配套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完善的具体对策.
提交时间:2021-09-25
488.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再生策略研究——以焦作王封矿区为例
摘要: 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近代以来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河南焦作因煤而兴,但随着煤炭资源枯竭与城市发展转型,城区遗留矿区如今成为城市发展的空白地带.本文以焦作王封矿为例,通过对矿区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社区需求、区域需求、城市需求等多层次分析,对矿区的功能业态、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以多元化的再生利用呼应多元主体诉求,并提出合理规划与建筑再生策略,以期为工业遗产再生与高效利用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489.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社区空间微更新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以东湖路37号"城市交集"改造及周边地区微更新为例
摘要: 目前上海的城市更新理念已经从大拆大建转变为社区微更新为主的"城市有机更新".本文以东湖路37号"城市交集"改造及周边地区微更新为例,分析其在社区空间微更新中的多维度需求,及在项目改造中运用的策略和改造后的运营模式,尝试以这样一个典型却又具有普适意义的社区微更新项目探讨在整体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社区空间微更新可持续发展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490. 城市气候适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上海比较为例
摘要: 气候变化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诸多挑战.在此条件下,评估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明确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短板,提升城市韧性显得非常重要.指标体系是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评价的重点.本文从城市建设、资源消耗、经济人口、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六个方面经过反复调整完善,构建了23个量化指标,以北京和上海两座超大城市为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491. 城市滨水空间的空间记忆表达方式探究
摘要: 在当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重视对空间物质属性以外的精神属性的探究,空间记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空间是否存在记忆?空间能否承载城市与市民的记忆?本文通过对空间记忆等概念的分析,采用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对重庆市两个滨水空间的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以及多层级的分析比较.在对比研究中,通过总结规律,以图示,表格等方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建立和表达空间记忆的方式,以及对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相关思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492. 城市滨河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
摘要: 为应对中国城市更新发展的挑战,以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适应新社会经济形态的城市设计与场所营造应运而生.城市滨河空间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空间支撑.城市滨河空间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相互交融,提升滨河空间的活力是城市滨河空间更新改造的要点.本文以费县滨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从居民活动空间品质低、空间体验感差、空间要素缺乏三个方面,揭示费县滨河空间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构建滨河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品质提升、体验介入、重点要素控制、机制构建四个维度,重塑温凉河滨河空间品质,并提出滨河空间更新与改造的规划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493. 城市特"困"群体与居住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摘要: 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同时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存在着许多人睡眠绝对时间不足,睡眠时间段相对滞后的现象,本研究将此类群体称为"城市特'困'群体".研究围绕城市特"困"群体展开,探究其生活行为特征与居住空间的耦合关系,通过问卷、访谈等社会调研方法,分析他们成为特"困"群体的一系列原因,并分别从城市环境、居住社区和住栋套型三个层面探讨相关影响因素.随之通过AHP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研究各因素所占权重,最终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得出三个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次提出切实的空间改进建议,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空间的品质.以达到使城市特"困"群体不因为熬夜而影响他人的同时,在自己睡觉的时间段内又不受外界影响的目的.进而引导该人群形成更加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交时间:2021-09-25
494.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途径——柏林、伦敦经验
摘要: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成区日益扩大,近自然土地流失严重,日益恶化的城市生境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威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城市生境与生物多样性规划,正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需求领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趋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亟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切实指导空间管控与行动落实.本文通过对柏林、伦敦两个城市的规划编制体系、传导机制及管控方式的综合分析,得出对中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建议:通过双评价、战略规划等多种形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从空间数据标准到生态补偿机制的完整空间管控模式;鼓励编制形成针对重点物种、生境及面向公众的各类行动规划.
提交时间:2021-09-25
495. 城市社区防灾组团规划初探——以武汉市水陆社区为例
摘要: 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疫情时代来临.针对中国城市社区规模巨大、防灾设施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的现状,将社区作为城市防灾最基本单元不再合适.本文梳理国内外社区防灾相关标准与建设经验,提出以防灾组团作为城市社区防灾的基本单元,并依此探讨社区防灾组团划分依据和各项配套指标,初步构建城市社区防灾组团规划体系.以武汉典型老旧社区——水陆社区作为实证研究案例,在规划中充分考虑防灾管理角色组织以及避难救灾通道、防灾设施、避灾空间建设.探索城市社区韧性建设与防灾规划的新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496. 城市空间的社区属性研究
摘要: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只有当二者同时得到满足,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诗意的栖居".本文希望通过对社区属性的发展研究,更好的将这种"家"的延伸到城市各类空间,打破传统社区的桎梏,将城市更多单纯的场地功能升级到传递温暖、真诚、陪伴的精神枢纽,让所有关于美好的憧憬,于此慢慢酝酿、发酵.
提交时间:2021-09-25
497. 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的弹性组织系统构成要素初探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中国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一定缺陷.从传染病等新型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城市规划是应对城市公共卫生危机的关键环节两方面出发,探讨了传染病等新型灾害防控纳入城市规划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性.基于当前城市规划中防灾减灾规划的时代要求,面向完善中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集合,以应急组织系统之"弹性"建构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本身之"复杂"属性,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之弹性组织系统所应具有的4个基础性快速响应能力以及所应涵盖的12个主要构成要素.以期推动中国以传染病等新型灾害为代表的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灾减灾应急组织系统尽快成形.
提交时间:2021-09-25
498.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综述
摘要: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根据综合防灾规划要考虑灾害间相互作用的需求,针对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价面对的主要问题,即如何能够较准确的评价多种灾害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影响的问题,本文较详细的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对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与实际研究,辨析了多灾种的相关基础概念,从不同角度对多种灾害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梳理,对多灾种耦合的作用机理、耦合机制以及理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三个层次,分别从国家层面、市域层面和村镇层面三个层面,针对国内外各种研究项目与支持计划的利弊,分析比较在不同范围层面更适合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从综合防灾规划的角度提出了目前多灾种耦合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499. 城市网红文化消费空间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以天津市网红餐饮店为例
摘要: 本文使用了莫兰指数、高/低聚类、聚类和异常值等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研究方法,剖析了城市网红文化消费空间的时间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分布特点,并构建基于三大类别的主成分指标体系,探究城市网红文化消费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时间演变和区域分布上,网红餐饮店与非网红餐饮店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相似性,两种类型的城市消费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网红文化消费空间呈现出依靠经济发展中心集聚的趋势,而传统消费空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同步增加.在空间分布模式上,网红文化消费空间呈现出西北—东南向的核心发展轴带,分布形式由分散走向高度聚集.传统消费空间结构由零散分布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区的南北两侧为轴向的分布贫乏带.网红文化消费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呈现明显的差异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所处区位的不同情况,网红餐厅自身条件因素、经济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分别成为不同区域主导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针对不同城市网红文化消费空间的发展驱动性因素采取不同的刺激发展方式.
提交时间:2021-09-25
500.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与近郊"城中村"的相遇——以上海松江九里亭街道杜巷小区试点为例
摘要: 研究从生活圈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分析上海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内涵及解决的问题.选取农民集中安置的杜巷小区为实践案例分析其区位、人口结构、空间特征的典型性,通过自下而上的对居委会和居民进行需求调研,梳理现状需求和短板,基于使用人群需求提出目标和4大行动计划,从美丽住宅行动、便利出行行动、贴心服务行动、魅力环境行动方面全面提升杜巷小区生活品质,以期为上海其他近郊农民集中安置小区的15分钟生活圈构建提供示范.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