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481. "半工半耕"背景下乡村分类振兴的空间策略——以贵州省水城区为例
摘要: 以"半工半耕"理论为背景,客观认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根据国内相关学者在乡村类型划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村庄进行分类.以贵州省水城区为例,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农村收入水平不高引起的人口外流明显、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渠道趋势的发展特征,以及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的"半工半耕"结构趋势.根据发展特征与趋势进行村庄分类,采取"逐级筛选"的技术思路,…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82. 城市气候适应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上海比较为例
摘要: 气候变化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诸多挑战.在此条件下,评估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明确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短板,提升城市韧性显得非常重要.指标体系是城市的气候适应能力评价的重点.本文从城市建设、资源消耗、经济人口、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六个方面经过反复调整完善,构建了23个量化指标,以北京和上海两座超大城市为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483. 城市群发展格局下卫星城市对外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在城市群发展格局下,卫星城市作为承载经济与人口的重要空间,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心城市的关系不断演变,交通需求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文章通过对卫星城市的交通系统需求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判断如何合理选择卫星城市的交通模式,高质量支撑卫星城市发展.
提交时间:2021-09-25
484. 城市群外圈层地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思考——以南京市高淳区和溧水区为例
摘要: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城镇化进入中后期的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了新时期城乡关系调整的必然选择,县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既有城市又有乡村的最基层行政区域.当前,县域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普遍还存在着城乡人口单向流向、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产业融合提升不足、各类资本下乡支持不足等问题,需要整体谋划城乡融合发展的整体路径.文章以城市群外围地区的县域为例,通过南京市高淳区、溧水区的具体…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85. 从"城市边缘区"到"融城核心区"——生态视角下西安泾渭灞区域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日渐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指导当下工作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快速扩张的发展时期,城市边缘生态优越区域如何在生态文明前提下,融入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研究以西安泾渭灞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典型的生态条件及区位特征,提出"一优两高,三级融城"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核心价值观,以引领高质量发展和缔造高品质生活作为重要抓手,建构了"宏观全域…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86. 从"城市区域"走向"区域城市"——探讨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摘要: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向网络化和都市圈化发展的过程中,节点城市如何强化要素流通、资源整合与存量再升级,由区域次级节点向高等级枢纽转变,承担更重要的区域职能,成为新一轮城市空间战略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城市-区域的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对比研究、"流空间+场空间"分析以及不确定性研究等技术方法,在归纳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佛山的区域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东进同城、南融内湾和中聚强心三大空间对策,以期对…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87. 从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解读到规划思考
摘要: 上海在2018-2020年间,推进了关于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在对于该项工作的跟踪调研及访谈基础上,从规划与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性角度提出对于该项工作的特点解读,包括其补短板特征、专项整治特征、多元参与趋势以及动态变化特征.并从精细化管理需求的角度以及规划对于城市空间配置的核心作用的角度,提出关于规划工作在此需求下的两点思考,面对精细化管理需求的编制工作的思考,包括对于管理需求的空间落地、对于管理变化的动态适应、对…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88. 从城市整体风貌"品质"到"形态"的高度导控探讨
摘要: 无论是规划发展的愿景,还是规划实施的发展结果,能吸引公众的城市重要地区整体的特色风貌,已逐渐成为城市高品质发展的标志与目标.利用城市"高度"指标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中的可控性,作者探讨了城市地区整体风貌在三维形态与城市品质特色表征方面所呈现出的属性与规律,建构了从城市"街区高度"、"高度形态"到"风貌高度形态"的规划设计与导控的模式方法.本文以街区建筑高度为抓手,对城市建设发展品质最为突出的上海市陆家嘴地区的整体风貌,进行具有特色意向的高…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89. 多维背景下山东省重点示范镇培育与发展研究
摘要: 以城乡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以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促城镇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特点.在国家下发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当中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经济和产业强镇,为全省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较大的力量,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较多的特征和问题.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改…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0. 多维关联视角下寒地城市地域性特征分析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特色塑造需以城市地域性特征为基础,遵循地域特征形成的客观共性规律并保持地域个性.为了全面认知寒地城市的发展背景与环境基础,需从多维关联的视角提取寒地属性特征、梳理地域属性间的关联关系.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化的属性数据统计及对比分析,解读寒地城市地域属性特征与关系.研究从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三个方向挖掘寒地城市的地域要素,梳理以"气候严酷"、"生态脆弱"、"环境波动"为核心的多维度…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1. 多维目标导向下的儿童友好社区营造研究
摘要: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堆积效应逐渐消退,为儿童提供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提高儿童福祉并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国际范围内儿童友好社区营造实践进行梳理和回顾,概括总结出了空间友好、制度友好、服务友好三个维度的国际儿童友好社区营造关注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对长江紫都儿童友好社区营造提出了围绕"空间·服务·制度"多维复合目标的建设策略和设计方法,旨在为中国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492. 多维视角下的古城功能评价研究——以荆州古城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古城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新一轮的结构转型与功能演替.对古城功能进行科学的评价是进行功能疏解和功能转型的重要前提.本文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的指导下,从古城定位、发展前景、古城保护、竞争优势、社会需求五个维度确定功能评价指标,并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古城功能评价的模型.依据功能评价模型,结合荆州古城现状,根据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国…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3. 过渡型村庄宅基地盘活带动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产生了大量处于城与乡转型期间的"过渡型"村庄,其普遍面临着村庄空心化、产业衰退、村民收入微薄等问题,城乡发展的矛盾也更为突出,过渡型村庄如何顺利度过转型期的问题亟待解决.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为带动过渡型村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夏店村为例,发挥北京过渡型村庄区位和生态优势,承接城市溢出功能,从宅基地盘活的角度探索发展过渡型村庄产业的路径,提出了私人定制模式和特色民宿模式两种盘…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4. 国外防洪体系建设对我国澳门都市防灾建设的启示
摘要: 中国澳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逐年增加,尤其2017年发生的"天鸽"、"山竹"台风使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面临考验.澳门特区政府虽然提供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防灾减灾工程,形成"预防为主、协同应对、突出重点"为原则的预防体系.但是澳门的基础设施在过去的快速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城市的防洪系统.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分析与比较全世界典型的国家防洪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究各国防洪基础设施的目标、特色及…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5. 国外学者社区治理研究的近今进展及其启示?
摘要: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社区治理作为中国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基石已成共识.研究基于SSCI索引,梳理国外学者近年来在社区治理(community governance)领域的研究,使用CiteSpace开展文献信息挖掘.识别出相关研究基本沿着"社区发展目标——治理模式"的思路开展,重点关注社区治理保障、治理能力、治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多元、分散、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社会、市场相对分离的治理逻辑,民众意愿、治理行动、治理监督得到有效实现,但治…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6. 哈尔滨城市化对农业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化与农业发展产生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城市化与农业关系的研究系统性不足.本文以哈尔滨市内9区为例,构建城市化与农业多功能系统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城市化对哈尔滨农业多功能的影响因素,探究农业多功能与城市化的联系,为哈尔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研究思路.通过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特征的区域其城市化因素对农业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同,根据主导的城市化因素,可以将这些区…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7. 基于百度指数的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摘要: 信息流记录并反映了居民的交往特征,能够传递城市各方面的总体信息,从而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复杂城市网络系统的综合特征,可作为研究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的可靠数据.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基于百度指数,利用社会网络分析、C-Value和D-Value层级分析法、优势流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四大城市群网络结构的整体比较与城市群内部的城市网络特征分析两个层面,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网络结构发展水平和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对区域的协调发…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8. 呼和浩特市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公平性研究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稳步上升,城市内部空间出现较多的弊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其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性布局研究成为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商业网点是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商业网点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对城市的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城市空间产生巨大的影响.经过前期研究发现商业网点具有典型的分形特性,因此本文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盒子法进行呼和浩特市主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公平性研究,范围涵…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499. 环洱海地区城镇空间扩展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摘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行新常态,城镇发展建设需要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城镇资源科学配置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典型生态敏感地区--环洱海地区的城镇为例,利用缓冲区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定量分析方法对2011-2019年间环洱海地区10个城镇空间扩展的地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城镇空间扩展用地用地面积随着距离洱海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用地类型则呈现出相反的表现.同时其扩展模…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00. 城市空间的社区属性研究
摘要: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只有当二者同时得到满足,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诗意的栖居".本文希望通过对社区属性的发展研究,更好的将这种"家"的延伸到城市各类空间,打破传统社区的桎梏,将城市更多单纯的场地功能升级到传递温暖、真诚、陪伴的精神枢纽,让所有关于美好的憧憬,于此慢慢酝酿、发酵.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