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521. "军运会"大事件背景下的城市环境整治模式探讨
摘要: 城市大事件作为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契机,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借用武汉市举办"2019世界军人运动会"为重大契机,以武汉市江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划范围、建通则、强特色和订计划"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建筑立面美化、景观绿化、街道空间洁化、夜景亮化和水质净化"的通则式整治任务导则,并制定了各片区特色化的功能提升指引,形成各责任部门的作战一张图和责任清单表,有效指导了江汉区进行环境整治工程任务实…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22. "口袋公园"与历史街区潜力空间适配性规划探索
摘要: 口袋公园作为新兴的公共空间形式,在经济、文化、人居、生态等方面有效促进了历史街区质量提升.面对历史街区中密度极高、更新困难、空间紧缺,口袋公园存在整体数量少、服务半径小的问题,亟需增加建设力度.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在历史街区中挖掘口袋公园建设的潜力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口袋公园"与历史街区潜力空间的适配性.根据历史街区内口袋公园封闭度较高、设计性不足、场所感欠缺的问题,笔者挖掘出三类潜力空间——封闭性绿地,未建设空地,文化聚集地;再细…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23. "里山"模式下的山地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金秀瑶山滴水村为例
摘要: 山地乡村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本文通过引入日本"里山"的概念和乡土实践经验,结合金秀滴水村的案例分析,提出了针对中国山地乡村的乡村振兴策略.山地乡村具有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符合"里山"的内涵所指,即"人-自然"复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因此"里山"模式所提倡的与生态自然保护相结合的乡村发展对于山地乡村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以滴水村为例,生态文明导向下的乡村振兴应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维育,在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基础上…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24. "历史文化+"引领郑州商都发展建设
摘要: 目前法定的名城或街区的"保护规划"以红线控制为主,对城市建设的带动性较弱.本文结合郑州文化特点,聚焦商都历史城区的价值特征、现状情况和发展需求,希望通过研究性规划,寻找以历史文化带动城市建设的实操性和可行性策略,平衡保护红线控制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使"历史文化"切实成为历史城市品质提升、建设带动的核心要素.
提交时间:2021-09-25
525. "两高"导向下重庆城市更新中工业空间改造策略研究——以重庆铜元局旧址为例
摘要: 国家所提出"两地""两高"的发展目标对重庆的城市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旧有单一的产业结构仍困扰着重庆城市更新的进程,旧有工业空间的合理化改造已迫在眉睫.本研究在对国家当前策略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城市更新的概念进行解析,梳理了从开埠时期到1949年后重庆城市的演变过程与工业发展对城市肌理的影响,总结工业空间转型的现状困惑.以重庆铜元局工业空间改造为例,从历史传承和产业开发的角度阐述工业空间的转型定位.以期为城市更新中的工业空间转型提供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526. "落得地、管得住"的山体保护范围划定方法研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
摘要: 近年来,更多的城市意识到城市山体保护的重要性,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保护措施,但各类建设和其他占用屡禁不止,具体保护和管控的成效参差不齐.本文通过梳理城区及周边山体保护的特征和既有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目前山体保护范围划定中存在的"形式大于意义"、"难落地"、"管不住"等问题,通过优化GIS定量分析、文脉和景观定性分析的方法,在进一步精细化识别保护山体对象的基础上,为使山体保护范围具备更有效的保护和管控空间,减少后期矛盾冲突,基于"以…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27. "全周期管理"项目的实施评价及行动反馈——以天津解放南路地区为例
摘要: 区域重构型的重点片区开发项目,因其重要性与特殊性,往往建立明确的管理实施主体进行"全周期管理",可有效避免规划断层、设计游击、点状管理、被动应付等问题.对"全周期管理"项目进行实施评价,是"城市体检"的一张重要"诊断书",在"城市肿瘤"形成初期进行控制,通过"针灸"靶向治疗"城市病",以动态规划及时止损与复健.笔者以十年"全周期管理"的天津解放南路地区为样本,从目标与定位是否达成、规划的韧性和适应性,到生态效益、工业文脉传承、市场接纳…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28. "融合"理念下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保护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摘要: 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是较为普遍的唤醒街区活力的方式.利用历史街区的建筑特色、文化特点、历史特征,在原有以居住为主的空间内,植入商业、服务等各种功能,以达到"新生"的目的.然而,不同利益主体的实施措施对街区的保护开发的结果不同,势必会造成矛盾冲突.基于此,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通过分析街区历史发展轨迹,提取以"和"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结合街区保护规划和商业网点建设规划,辅助POI、点评数据等,分析在文化保护、商业开发和旅游消费三方之下,城…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29. "三融合"规划导向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探索——以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摘要: 在国家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有效实现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将自然资源融合到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格局中,是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以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为例,探索了自然资本增值背景下大型湿地公园的规划实践.规划以"三融合"的工作思路,即实现规划与区域发展战略的融合、实现规划与区域法定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实现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本增值的融合…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0. "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摘要: 城市快速扩张显著改变了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深刻影响城市供给、调节、支持、文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利用同心缓冲区探讨城乡梯度内"三生"空间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8年,生活空间呈不断增长趋势,主要源于优势景观耕地的转化,共转移653.38km2;生态空间面积表现为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总体变化幅度较小,累计减少3.9km2;在距市中心15km左右的城乡…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1. "双循环"新格局下深圳机场航空货运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产业结构升级引发航空货运需求增长,新冠疫情期间航空货运进一步展现了其战略价值,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必将成为新热点.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成长为全球航空客货吞吐规模最大的地区,但湾区各大机场间仍存在同质化竞争、协同关系不明确等问题.深圳机场航空货运发展起步最晚,面临较大的区域竞争压力,亟需找准自身优势、实现与周边机场协同发展.本文从机场群视角出发,以航线、航司、腹地连接效率、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分析为基础,识别深圳机场航空…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2. "水城共生"——南沙国家级新区高标准规划探索
摘要: 中国城市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品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追求的重要命题.本文以高标准规划广州南沙国家级新区为出发点,从四个方面阐述南沙国家级新区"水城共生"理念:"以水塑城":较为系统地分析南沙"以水为底、以水为脉"的历史成因,以历史上水城关系为脉络,构建当代城市总体空间框架;"以水定城":构建高标准"韧性体系",打造全球"生态超级堤"示范区,通过外部和内部韧性系统保证南沙国家级新区的防洪排涝安全;"以水治城":在南沙全域范围内…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3. "碳中和"愿景下旧居住区绿色更新的路径初探——以日本"团地再生"为例
摘要: 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意味着城市更新领域将进一步强调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等"绿色"发展理念.本文通过对日本在"低碳街区营造规划"背景下的"团地再生"制度进行系统梳理,从规划体系、技术体系、指标体系、实施体系4大层面对其绿色更新的实施路径进行剖析,为中国旧居住区绿色城市更新的技术方法及其实施路径研究提供技术借鉴.从四大体系的实施路径可以看出,绿色更新的根本是技术与制度,增强绿色低碳更新的技术,是支撑绿色更新的重…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4. "微更新"理念下的开放式社区营造——以武汉六合社区为例
摘要: "微更新"理念在开放式社区的应用是存量时代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响应打开老旧"封闭住宅小区"政策的"试金石".本文以"微更新"理念,从关注群众需求和场所特性出发,首先提出"四板块"微更新策略:市场业态升级&多元品牌引入、道路功能提升&公共场所焕活、建筑立面整治&室内空间重塑、市政设施改造&环境品质提升,然后构建"三步走"实施保障体系:搭建政府统筹平台、提升公共参与意识、招募社区规划师,针对…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5. "文化织补"视角下街区文化价值重构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织补"策略的再认知,基于当代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笔者以大同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对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价值所存在问题认知基础上,通过对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及街区明清时期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分析,以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现存遗产要素及不同时期历史层积为切入点、以历史发展视角,审视街区历史演化历程,揭示街区传承发展基本脉络,挖掘代表不同时代特征的物质载体,完整系统地梳理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演变,从中重…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6. "文脉修补"视角下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龙兴古镇为例
摘要: 延续古镇历史文脉,活化传统场镇空间,是保护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客观认知古镇的肌理演化规律、梳理建筑风貌变迁、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内核,需要从古镇文脉入手,采用渐次更新、城市针灸等策略与手段,从而实现古镇文脉空间的场所再生与功能提升,延续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构建时空叠合的文脉空间.结合重庆龙兴古镇保护与更新的项目实践,本文首先对古镇历史文脉进行梳理与提炼;其次从街区、景观节点、建筑三个层面对古镇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现…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7. "县—乡(镇)—村"三级主导功能传导研究——以湖南省攸县为例
摘要: 本研究立足于新时代国家系统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背景,着眼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县到乡镇再到村级层面的传导和落实,采用定量评价为基础定性分析为辅助的研究方法,基于乡镇综合发展潜力评价和建设承载能力评价及符合镇村国土空间发展和建设规律的定性判别标准,实现县级主体功能定位向乡镇级的一级传导和向村级的二级传导,破解了传统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县级以下层面传导阻断的弊端,对传统主体功能区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创新推动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统筹乡…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8. "县域经济"转型下的都市区规划建设统筹协调机制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摘要: 都市区是城市群发展达到较高阶段而形成的空间载体,是城市群发展中比较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浙江省早在2012年就提出通过四大都市区建设,增强都市区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的能力,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门户地区.随着都市区规划建设任务的深入推进,都市区内部县市之间、县域之间和都市区外部与周边城市的建设协调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都市区统筹协调机制的探索和研究成为破解都市区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温州都市区…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39. "以人为本"的工业区规划方法创新探索——以珠海市富山工业园龙山组团控规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促进,工业园、产业新城和开发区等也伴随城市发展过程中遍地开花.工业园在实施建设中往往面临着和城市中心城区不一样的问题,因此传统的规划方法对工业园开发会有一定的不适用.本文选取珠海市富山工业园的龙山组团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索已建设多年的工业园区在规划方法的创新,在用地整理、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景观风貌、市政设施、园区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实施,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解决企业发展诉求和指导规划管理的成果…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40. 城市空间的社区属性研究
摘要: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只有当二者同时得到满足,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诗意的栖居".本文希望通过对社区属性的发展研究,更好的将这种"家"的延伸到城市各类空间,打破传统社区的桎梏,将城市更多单纯的场地功能升级到传递温暖、真诚、陪伴的精神枢纽,让所有关于美好的憧憬,于此慢慢酝酿、发酵.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