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561. 宝墩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时期城邑选址比较研究
摘要: 宝墩文化时期和屈家岭文化时期作为长江上游、中游城邑起始阶段,其城邑的诞生和发展既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和筑城技术,又表达各自独特的营城智慧.本文运用历史地图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先秦城邑发展,对宝墩文化时期与屈家岭文化时期城邑选址活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城邑形制与规模、城垣与城门、轴线及中心区等方面进行论述.对比发现,两个文化时期的城邑选址与分布遵循一定的地理环境;形制与规模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城垣与城壕蕴含一定的现实需求…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2. 暴雨空间分布图绘制及其在排水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 一般县市区暴雨公式在采用一个站点代表整个行政范围,往往因为范围内地形、气候的差别产生代表性不足问题;为克服此类缺陷,本文对县市区降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空间分布数据的遴选特点,比较了暴雨的空间分布图的修正系数法和等值线法两种表达方式,探索了基于GIS绘制等值线图的操作方法,概括了暴雨公式的代表性与设计过程的参考性问题,利用山区、平原、沿海三种类型的地形中排水管网对暴雨量计算值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10%以上的雨量差会对管网…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3. 爆炸类危化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简化评估
摘要: 针对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对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影响,中国已经引入了区分重点防护对象类别的风险可接受基准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中相应的风险管控需要对此做出响应,研究风险可接受基准下,按照定量风险评价要求发展相应的规划评估方法和管控对策模式已十分必要.本研究立足规划编制和管控需求,基于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以爆炸类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为研究对象,与安全性评估相衔接,发展适用风险规划管控分析需求的简化评估方法,从而可以快速计算获得各类别防护目标的外部安…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4. 北京"城中村"乡土住宅自发建造研究——以四季青乡佟家坟村为例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渐深入,"城中村"问题凸显,自发建造的房屋越来越多.对北京"城中村"乡土住宅自发建造的现象进行了研究,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以海淀区四季青乡佟家坟村为例,并测绘建筑平面图.本文将城中村自发建造现象看作主体、客体、时间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有:提高生活质量是自发建造的原动力.从众心理对自发建造有显著影响.相关部门缺乏对自发建造的引导以及对违章建造的监管.自发建造房屋普遍存在空间结构不合理,使用状况…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5. 北京儿童友好型规划的体系设计与路径探索
摘要: 在国家层面制定标准和机制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同时,北京内部出现常住儿童占比提高、学位缺口扩大、儿童健康水平下降、市民对建成环境满意度评价不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将儿童权益融入城乡规划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的北京思路——即自上而下的价值传导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一方面从满足儿童出行、玩耍、学习、交往等需求出发,建立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特定地区规划的空间要素逐级传导体系;另一方面从保障儿童生存与发展、受保护、…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6. 北京怀柔区基于城市体检的城乡融合策略探讨
摘要: 加强城乡统筹是深化落实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环节.而生态涵养区作为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敏感区域.因此本文以怀柔区为例,以保障首都生态安全、激发区域内生活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探讨符合首都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特点的城乡融合策略.本文基于怀柔区2019年度城市体检,对标分区规划,分析全区城乡发展现状情况,从新城和乡村两个维度深入剖析现状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和成因,作为完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近期城乡融合发展…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7. 北京紧凑低层空间形态演进特征及分析
摘要: 城市更新已逐渐成为中国发展新常态,而城中村、老旧小区等高密度紧凑低层社区则是更新重建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以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历史遥感卫星影像及机器深度学习方法,采用系统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分类方案,识别并分析了2000-2020年紧凑低层空间形态类型的分布特征、形态演进模式及驱动力.结果表明,北京紧凑低层形态类型主要位于历史风貌保护区、老旧小区、棚户区、郊区居民点等.推倒重建是该类型在过去20年间的主要更新方式,其比例由2000…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8. 不同配送情景的路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减少城市配送产生的碳排放对于环境治理越来越重要,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货车路径选择对环境的积极作用.目前不同情景的路径碳排放存在争议,且需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增加碳排放的影响因子.本研究调查不同路线选择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数据为全国某连锁零售企业在2018年5月为275家商店服务的3568条城市配送活动.由于缺乏GPS数据,通过高德平台提供的货车路线规划模拟不同情景路径,即最短时间、最短距离和最少收费路径,并分别计算它们的碳排放.同时…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69. 北京经济动能演化与规划应对——上市企业的视角
摘要: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呈现动荡萎靡的趋势下更显关键.捕捉城市的经济动能不仅仅是经济学的讨论范畴,也是城市规划面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面对的核心议题.研究从微观上市企业入手,通过聚焦企业上市这一经济行为的时序变化、行业演替和城市业态特征,定位目标案例城市北京的经济动能演化趋势和城市差异化竞争力.既为下一阶段实现更为精准、科学的城市规划提供一个方法论的视角,同时也指出,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0. 北京市"街区指引"工作创新与实践
摘要: 北京在"两规分立"的时期形成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并行的双体系,在"两规合一"的时期形成了规划校核与转换的过渡性体系,在当下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完成了"三级三类"的新时代体系重构.目前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稳定,如何进一步以详细规划传导落实总体规划、梳理完善规划体系、促进编管顺畅衔接等问题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北京现阶段正在开展的"街区指引"工作创新与实践,探讨从"总体规划"到…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1. 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对上海吴淞工业区的启示
摘要: 吴淞工业区历经百年发展,近年来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是上海近期转型的重点区域.在全面实施"上海2035"总体规划、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调陆海统筹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两座港口工业区,解读北九州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发展历程,总结其由重工业中心转向循环型社会样板的先进经验,以探索吴淞工业区转型的可行性路径.在明确两座港口工业区具有的共性经历和污染问题,以及分析两者差异性的本底条件与不同时代机遇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吴淞工业区转…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2. 北美"完整社区"的概念、实践与经验启示
摘要: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承载社区活动、传承社区文化、实现居民美好生活愿景的重要空间.伴随着城镇化阶段转型,社区空间高品质提升的要求,以及空间利益主体多元复杂的特性,传统的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导的社区规划面临新的挑战."完整社区"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实践路径,本文以美国奥斯汀市完整社区和加拿大多伦多市滨水区完整社区为例,通过分析策略引导类和规划实践类两种不同类型的完整社区规划案例,试图从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其概念内涵、工作框架、实施…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3. 比较视野下的《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解读与思考
摘要: "完整社区"概念由吴良镛院士于2010年首次提出,而后完整居住社区逐渐受到重视,经历了社会实践、国家认可等阶段,目前已发布《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成为规划建设重要任务.随着中国居住空间问题的出现及规划界对居住环境关注视角多样化的发展,居住区规划逐步向社区规划转型,指导中国居住空间建设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聚焦于空间规划与设计,对人文、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关注不够,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4. 滨海景观带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复兴——以珠海情侣路为例
摘要: 珠海的情侣路被誉为珠海城市的代名词,是珠海各种城市宣传必须包含的要素之一.然而当前的情侣路交通性高于景观性,情侣路沿线虽有众多公共建筑、开敞空间等城市节点,但缺乏主题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连续性的城市景观文化序列,致使情侣路一直被游客所诟病为与"情侣"毫无关系.本文通过景观叙事法和文化转译法对情侣路沿线文化符号进行梳理,从宏观层面提出以沉浸式旅游体验服务为目标的景观植入方法,并提出实施建议,助力珠海情侣路海滨景观带实现文化复兴.
提交时间:2021-09-25
575. 博弈视角下城中村拆迁改造困境分析与优化提升——以广州杨箕村为例
摘要: 城市化催生下的城中村拆迁改造,由于牵涉利益主体众多,博弈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关乎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一度影响城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本文从城中村拆迁改造的囚徒困境问题着手,以广州杨箕村为例,分析了其中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表达、博弈关系和博弈收益,得出针对城中村拆迁改造,转非合作博弈为合作博弈是破解问题的关键,并建议城中村拆改过程中应该:尊重不同利益诉求表达、建立可兑现的稳固契约、政府协调引导稳控全局、合作博弈中的适时妥协,以保证多方共赢.
提交时间:2021-09-25
576. 不同群体紧急避难场所选择与行为特征研究——以天津市填海造地社区为例
摘要: 紧急避难是填海造地区域灾害发生时的重要避难行为,避难行为的有效性是紧急避难是否合理的重要评判标准.不同居民群体的紧急避难行为特征是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填海造地区域缺乏针对不同居民群体的紧急避难场所选择与紧急避难行为的研究.本研究从基本信息、避难认知和避难意向3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项问题,对天津滨海新区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将居民群体特征指标分别与避难认知和避难意向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居民避难行为特征的6个主要指标要素…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7. 藏彝走廊嘉绒藏族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以马尔康市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的外延与内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少数民族地域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以藏彝走廊中高原历史文化城市——马尔康市为例,针对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和历史文化遗产特点,提出将遗产廊道规划思想引入嘉绒藏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田野调查以及数据图示化处理,初步梳理马尔康历史沿革及其遗留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结合马尔康地区文化遗产的特征、分布、保护级别,确定遗产廊道的展示主…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8. 产城融合下的存量地区公共空间提升设计初探——以深圳罗湖红岭片区为例
摘要: 众多学者已对产城融合课题展开研究,但既有研究普遍从宏观层面出发,关注新建产业园区,而较少关注存量产业区.本文结合深圳罗湖红岭片区的实践,从人视角研究产城融合,从公共空间提升的角度分析产业与空间的关联,并分三个步骤提出红岭片区公共空间提升策略:首先在整体层面搭建"外街内巷"的公共空间骨架,保障城市空间连续性和产业功能的完整性;其次在微观层面提出"新增与激活"两大公共空间挖潜手法,通过精细化设计塑造"U"形公共空间;最后从造空间转换到营场…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79. 产权视角下安顺屯堡旅游开发的问题与优化
摘要: 长期以来,传统村落保护被理所当然地视作一种无关利益诉求的公益目标,但实际上历史遗产资源本身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双重属性,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村落开发亦属于两个层面的命题.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应从现实利益出发,在明确各方利益分配和权属关系的基础上,寻求遗产保护的共识.本文着重关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中,被主流规划长期忽略的"产权制度要素",以安顺屯堡传统村落的旅游产权模式为例,引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对这一特殊传统村落的产权制度…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580. 城市空间的社区属性研究
摘要: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只有当二者同时得到满足,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诗意的栖居".本文希望通过对社区属性的发展研究,更好的将这种"家"的延伸到城市各类空间,打破传统社区的桎梏,将城市更多单纯的场地功能升级到传递温暖、真诚、陪伴的精神枢纽,让所有关于美好的憧憬,于此慢慢酝酿、发酵.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