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701. 城中村非正规符号空间生产、困境及治理策略
摘要: 城镇化进程加快以来,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受住房条件的影响大量集中在城中村,在有限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岗位制约下,城中村内部孕育出大量以摊贩为代表的非正规经济,并通过与城中村社会和环境要素相融,形成大量的城中村重要景观——非正规符号空间.本文通过对城中村非正式符号空间生产的利益群体梳理,明晰摊贩、城中村居民和城中村管理者间多元利益主体关系,结合城中村非正规符号空间中生产者、消费者和规制者所引发生产的困境,提出建设摊贩疏导点的空间疏导方式…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02. 城中村更新改造潜力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
摘要: 中国在积极盘活低效存量用地与加快城市提质发展的背景下,对城市更新工作建设发展的精准施策与动态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中村作为城市更新中情况较为复杂且解决难度较大的对象,严重阻碍了城市的高质发展.本文从数据量化评估的视角出发,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指导,利用GIS软件技术构建城中村更新改造潜力评估体系,制定评价细则,并以广州市荔湾区为应用案例,对评估区域进行城中村更新改造潜力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分数,可视化区域城中村更新改造潜力特征,引导城中…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03. 城中村街巷空间与人群活动的互动研究分析——以厦门市蔡塘村为例
摘要: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厦门市已步入城市建设成熟期.然而城市发展却面临着增量用地紧缺、物质环境内涵不足等问题.针对城中村改造提升已成为厦门市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及增长点,作为城中村存量用地再开发不仅要实现物质环境改造的简单目标,更应完成促进城中村公共空间积极发展的多元目标,从而引导城中村人居环境内涵式提升.蔡塘村作为厦门市典型的城中村,有着丰富的空间类型和独特的历史脉络.本文通过对蔡塘村进行深入的人群分析、行为活动分析、街巷…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04. 程海流域聚落空间格局及与水土的耦合关系
摘要: 本文以云南省永胜县程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km*1km格网,应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程海流域内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与水土资源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乡村聚落斑块数量较多,平均面积小,在湖泊南北两端集中分布,在湖泊东西侧分散聚集;乡村聚落分布与高程及地形坡度呈显著关联,主要分布在海拔1517m-1625m范围内和地势坡度8.1%-34%处;乡村聚落与耕地的空间关系密切,存在显著的"耕地指向性";乡村聚落的林地资源丰富;乡…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05. 赤水河酱香酒产区国土空间共轭格局的演变特征分析
摘要: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流域一级支流,流域内发达的酱酒产业与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相互联系、制约,形成了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共轭掣肘的国土空间格局.厘清区域国土空间中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区域三类空间的共轭机制与识别评价模型,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乃至国土空间永久可持续利用具有关键意义.通过选取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三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动态度指数,空间转移矩阵进行分析,揭示赤水河酱…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06. 传统"风水"理论在古今规划设计中的辩证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起源于《周易》,其中孕育的自然山水文化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城市建筑或追求"新奇特"或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今天,挖掘中国本土文化思想在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阴阳学说的创始、发展与当代的传承角度,介绍了"象天法地、负阴抱阳"及"藏风聚气、形神俱佳"理念影响下的传统筑城规划和建筑营造特征,分析了"模山范水、刚柔相济"目标下的园林设计布局,以及"天人合一、生死相通"为导向的…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07. 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的制度性问题研究
摘要: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使得乡村发展变成了一项社会热点问题.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一直是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剖析了传统村落在发展中存在的内在和外在动力与困境,其中制度性问题得解决能够使传统村落的发展更加从源头上加快各项保护建设活动的落实.对传统村落发展的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和实施应对方面提出了一些响应的创新建议措施.
提交时间:2021-09-25
708. 传统村落区域空间特征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摘要: 区域村落空间研究是对村落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判定、文化景观区划等内容进行的宏观视角阐释,也是典型研究区域或村落选择既而开展深入探索的基础,其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组织对村落空间特征识别、文化内涵解析至关重要.结合文献梳理分析,遵循村落空间研究"调查描述——理论研究——定量研究——多维度综合"的过程,系统总结了区域村落研究中的历史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空间趋势、空间距离、空间体系、空间统计)及模拟辅助方法的内容与特点,分析了各类方法的应用性…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09. 传统村落色彩图谱构建——以炉地垟村为例
摘要: 乡村色彩是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浙江省龙泉市炉地垟村为例,运用了孟赛尔色彩体系,对村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色彩取样并量化分析;记录并归类每一座历史建筑的各立面色彩,确定了村庄夯土黄色-毛石灰色和瓦片红色-木构褐色的"主-辅-点缀"色彩体系;从历史建筑自身纵向对比、新建建筑和历史建筑横向对比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发现,村庄的主色调系统正遭到破坏,辅助色和点缀色系统的情况在两项对比研究中的表现各有优劣.因此对炉地垟村的传统风貌保护和色彩保护迫在…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0. 传统村落意象营造下的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信阳市丁李湾村为例
摘要: 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中灿烂的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村落如何突破"空心化"、"衰退化"、"空壳化"的困境,摆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如何真正做到在保护中谋发展,以"活态"传承的方式带动村落产业和经济发展是当下的研究重点,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核心所在.本文以意象理论为依据,以河南省信阳市丁李湾村为研究对象,在解读意象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传统村落的意象体系,探讨在传统村落中通过传统意象的营造带动…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1. 传统商业街区与周边区域的空间连接关系研究
摘要: 传统商业街区的发展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作为传统商业街区周边的城市空间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城市更新的热潮,传统商业街区的道路空间整治与更新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基于此背景,本文致力于利用空间句法理论研究传统商业街区与周边地区的空间拓扑连接关系.研究选取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14个传统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分析法划定街区范围,并按照每200米距离为间隔划定街区外围城市空间,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街区整合度分别展开分析计算,探讨城市外…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2. 创客入村角度的唐山惠营房耦合式乡村设计
摘要: 步入国家发展的新时期,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发展目标.而中国乡村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着空间闲置率高、文化留存率低、人才流失等问题.面对发展的困境,有一部分具有资源、区位、文化等优势的乡村,积极探索城乡资源互补、城乡协作互益的乡村建设模式,人才引进、创客入村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创客入村的乡村建设背景,以唐山市惠营房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惠营房村资源优势…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3. 创新驱动下发展型城市政体形成及演化特征研究——以HZ未来科技城为例
摘要: 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给科创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动了部分城市区域的空间扩展.基于城市政体模型和治理理论,以HZ未来科技城为对象,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创新发展"作为长周期的"大事件营销"建构合作联盟;公共部门是政体的主导力量,尤其在创新要素集聚初期通过制度、政策安排强力导入资源助推区域发展;私人部门是政体的重要变量,龙头企业成为政府最需笼络的力量并引致政体的演化.较于传统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创新驱动下…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4. 创新生态系统下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以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为例
摘要: 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意义在与时推移中愈发彰显,紧紧围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和关键环节.推动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使其形成城市增长极,需要基于新的创新生态视角的高度去分析、评价和总结.本文选取波士顿128公路产业带、米尔顿·凯恩斯产业新城+智慧新城两个基准案例,对其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解构分析,总结出建设创新生态的经验.实例研究选取海河教育园区,分析以…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5. 创新研发引领下的乡村振兴路径与模式研究——以宁波东钱湖地区为例
摘要: 随着科技进步,创新研发活动存在从中心城区转向风景优良地区、从等级中心体系转向簇群网络体系的趋势.具备承接创新所需要素的乡村空间,越来越成为创新研发活动新的承载地.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创新研发活动集聚乡村案例的研究,分析创新研发活动与乡村发展的内在耦合关系,系统性梳理承载创新功能乡村必备条件,从融入功能、完善设施、提升品质、留住乡愁四个方面,探索乡村地区承接创新研发功能的路径.以宁波东钱湖地区为例,提出乡村融入创新研发功能的三种模式,为其他…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6. 存量发展背景下杭州市老旧社区更新路径研究
摘要: 过去的几十年里,快速的城镇化带来的是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样也伴随着诸多的"城市病".当下中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下半场",由粗放式无序的增量发展转变为追求高品质的存量发展.杭州为对标世界文化名城,在提升老城品质层面做出了较多的尝试和创新,为其他城市的更新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以杭州的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梳理近几十年来杭州市的社区更新发展历程,总结为制式化、小区化、规范化三个阶段.剖析杭州目前社区更新的主要特色和目前更新进程中…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7. 从城乡资源视角论近郊文化村镇发展路径——以上海浦东新区新场镇为例
摘要: 从资源流动的视角看,要实现新时期对等城乡关系,振兴乡村,需要寻求村镇的内生吸引力,尤其是村庄与其临近镇区的共同发展.对于镇区与村庄临近的片区而言,形象与意象的塑造是其内生资源外向化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上海这一类全球城市的近郊村镇,具有乡土特色的名片对乡村振兴有很大助力.浦东新区新场镇是上海近郊的特色水乡古镇之一,经历了古镇保护、打造特色小镇、开拓乡村旅游等发展措施,正处在整体品质升级的阶段.近年来,新场开发建设项目的核心放在古镇东…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8. 从粗放到精细的海岸退缩线划定探索——以珠海市为例
摘要: 海岸带是陆海统筹的关键区域,而海岸退缩线是对海岸带建设进行管控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对海岸退缩线的划定已有一定的实践探索,但尚未有统一的划定技术思路或标准.国际上大都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根据岸线侵蚀速率确定退缩距离,国内则还有根据岸线类型或管控分区采取分类退缩的思路.上述划定方法大都直接指定退缩距离,忽略了现状建设情况和城市未来发展诉求,精细化程度不足,导致管控措施落实困难.因此,本文将尝试提出精细化的海岸退缩线划定思路,即在分类…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19. 从大拆大建走向有机更新的规划探索——以《深圳市城中村(旧村)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编制为例
摘要: 城中村在深圳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中村风貌与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目标已不匹配,城中村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启动了《深圳市城中村(旧村)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提出引导城中村由大拆大建向有机更新的转型,为全国城中村发展提供了先行示范参考借鉴.研究首先对深圳城中村的现状问题和…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720. 城市空间的社区属性研究
摘要: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只有当二者同时得到满足,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诗意的栖居".本文希望通过对社区属性的发展研究,更好的将这种"家"的延伸到城市各类空间,打破传统社区的桎梏,将城市更多单纯的场地功能升级到传递温暖、真诚、陪伴的精神枢纽,让所有关于美好的憧憬,于此慢慢酝酿、发酵.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