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881. 公园城市高品质景区化街道研究与实践探索

    摘要: 公园城市理念要求把公园形的态与城市的空间和功能有机融合.街道是构成城市形态意象的最主要元素之一,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研究针对传统道路规划设计工程化、标准化有余而活力度、参与性不足的现状,从道路交通、活力场景、整体风貌三方面出发,提出打造兼具便捷通勤的智能现代效率与新时代公共服务、生态示范的美好生活品质的"景区化"街道,形成"场总体类指引+元素模块指引"的街道规划设计引导方式,以街道场景明确规划设计目标,以元素模块提供设计手法参考.街…查看全部>>

    作者:

    刘畅;陈曦;王文青;杨桥东;邓含雪;姜浩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2.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川西林盘发展模式探索——以郫都区王家院子、竹家院子林盘为例

    摘要: 川西林盘是天府农耕文明的产物,公园城市则是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探索.对于成都而言,川西林盘的分布是那样的广泛,形式多样,这也恰巧构成了公园城市最重要的基底,同时也是成都乡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川西林盘发展模式的探索,在当前公园城市建设的大潮中显得极为迫切.因此文章结合公园城市建设背景对林盘价值的重塑展开深入思考,并总结实践案例经验,为当下的川西林盘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

    李媛媛;陈南西子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3. 公园城市践行下的老旧社区公园化更新探索——以成都市新都区老城区为例

    摘要: 公园城市新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转向注重生态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社区更新作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聚焦地也是至关重要.本文从"公园城市"视角重新出发,在充分剖析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老旧社区公园化更新新理念——在从碎片化存量空间整合出的共享景观中,复合配置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设施及功能,打造零距离公园以服务居民真实日常生活实践.从而制定出网络化共享景观、人情化民生服务、绿联化道路交通等三大社区公园化更新战略,以成都市新都区老城区…查看全部>>

    作者:

    张利欣;李洁莲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4. 古渤海国文化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识别与优化?——基于资源评价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摘要: 区域性以及全域性的主题旅游已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新动能.明晰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是进行区域主题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的基础.以古渤海国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其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GIS的核密度分析、加权Voronoi图和Voronoi树图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渤海国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密度、影响范围及等级结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古渤海国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并据此形成一套较科学的针对区域主题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认知方法.

    作者:

    陈曦;冷红;马彦红;袁青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5. 公园城市理论下成都市公园社区规划指引研究

    摘要: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公园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细胞,是实践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探索公园社区规划实施路径,是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要求.本文以公园城市和公园社区理论为基础,研究公园城市理论背景下的公园社区总体规划路径,提出功能复合促共联、开放活力促共栖、绿意盎然促共赏、配套完善促共享、安全韧性促共济、多元协同促共治的六大总体要求.

    作者:

    彭小霞;何金海;张雨晗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6.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园一体化发展路径——以成都"中优"区域为例

    摘要: 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审视.本研究从公园供给和城市需求角度构建了供需平衡视角下公园评价路径,并以成都"中优"区域为例,采用多源数据对公园的供给以及公园服务区的需求进行评价,对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分成"高供给-高需求""低供给-高需求""低供给-低需求""高供给-低需求"四个类型进行分析,构建了园城关系的框架,提出了适用于四类地区的不同城市公园的发展路径与空间策略,为下一步公园更新以及公园…查看全部>>

    作者:

    钟婷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7. 共享式工业上楼在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杭州青山湖硬科技产业社区为例

    摘要: 工业上楼是以多层及高层厂房为载体,实现生产空间高密度组织,工业用地高强度开发的空间模式,是提升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有效手段.文章结合工业上楼实施主体的差异,总结出企业自发推动的独立式工业上楼和政府或产业地产运营商推动的共享式工业上楼两种模式.其中,共享式工业上楼产业密度高,有利于孵化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集中展现城市形象,推广意义较大.文章研究了共享式工业上楼的优秀案例,归纳出三类典型空间,即集聚高端企业、凸显地标形象的工业大厦;…查看全部>>

    作者:

    刘曼云;石拓;桑万琛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东莞市村镇工业园转型升级政策与制度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中央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要求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东莞市村镇工业园是改革开放以来"低廉土地资源+廉价劳动力+外来资本"生产要素投入发展模式的微型空间缩影.随着国际形势上高端制造回流、低端市场分流的"双重"挤压难题,村镇工业园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入手,深入研究东莞市村镇工业园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分别通过分析土地要素、资本要…查看全部>>

    作者:

    卢少少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9. 供需平衡视角下城市小型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

    摘要: 随着市民对城市绿地的游憩需求逐渐增加,城市小型公园绿地在绿色空间规划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在供需平衡的理念下,本文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采用POI大数据法、可达性方法和实地调研法,分别分析小型公园空间供给与人群需求的匹配度、小型公园空间设计与人群活动需求的匹配度,并以此评价服务水平公平性、人群使用公平性.结果表明:金牛区小型公园的服务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整体呈现从城区中心向外部逐渐增强的特征,五块石、凤凰山、西安路、荷花池和驷马桥街道因居…查看全部>>

    作者:

    谢云慧;毕凌岚;李荷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0. 关于"科创走廊"空间规划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以济南齐鲁科创大走廊为例

    摘要: 近年来,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到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再到济南齐鲁科创大走廊,关于"科创走廊"的空间规划层出不穷.为什么"创新"活动总是出现在走廊,为什么"走廊"成了承载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本文通过在济南齐鲁科创大走廊的规划实践,从引导产业布局理念转变、引导土地财政逻辑转变,引导政府治理理念转变三大方面,梳理了"科创走廊"空间规划的理论框架、实施路径和规划重点,并探讨了"科创功能"和"走廊空间"天然契合的内在原因.

    作者:

    朱良;江佳遥;陈芳芳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1. 供需视角下伦敦住房建设空间引导策略研究及其规划启示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住房建设成绩斐然.但长时间、高速度的城镇化进程也使得中国城市住房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特大城市人地矛盾突出,开始显现出住房供给结构与居民实际需求匹配失衡、住房空间分布失序、职住分离严重等问题.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伦敦在世界城市中率先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于二战后开始对住房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空间引导,其发展经验对中国特大城市具有较强借鉴意义.本文在系统性回顾伦敦住房空间引导策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查看全部>>

    作者:

    王烨;许璐;周岱霖;吴丽娟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2. 国土空间管控要求下的四川省村规划编制探索

    摘要: 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乡村地区成为国土空间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空间类规划管控要求难以有效适应乡村地区新的复杂环境,新一代的村规划需要实现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本文按照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总体要求与管控思路,结合四川农村发展实际,以蓬溪县拱市联村村规划编制为例,探索村规划编制过程中,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管控的规划策略、管控方法及措施建议.

    作者:

    易君;高黄根;岳波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3. 供需视角下西方城市更新发展演变研究

    摘要: 城市更新过程是由社会经济需求与城市空间供给之间关系推动的,供需视角是对现有研究的补充.研究认为供需视角下城市更新主要有4个阶段:1950年代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开展的以物质性空间供给为主的阶段;1950-70年代为城市复兴的经济需求而开展的以功能性空间供给为主的阶段;1980-90年代以满足社会公平的需求而开展的以设施性空间为主的阶段;1990年代后围绕文化、科技、生态等多样需求而展开的特色挖掘、智慧城市、健康城市为主的多元空间供给…查看全部>>

    作者:

    叶昌东;张言灏;陈当然;何可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4. 沟通与协作: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路径探索

    摘要: 规划体系改革下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有序开展,但对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讨论较少.在充分认识到乡镇独特属性的基础上对其空间治理的协作需求进行梳理,以协作规划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从构建协作规划体系、实施机制和推广路径等方面思考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协作路径.

    作者:

    章怡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5. 构建生态共生的有机垃圾循环处理体系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生态优先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当前面向绿色、生态、循环发展背景下,有机垃圾"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垃圾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殷切期盼,是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小事",也是重大民生工程,容不得丝毫懈怠.本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通过对城乡有机垃圾处理处置发展现状的评估和问题剖析,以问题为导向,以构建…查看全部>>

    作者:

    安爽;路作龙;肖敏;武亦文;赵晨朝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6. 关中平原地区村庄排水基础设施地形适应性研究

    摘要: 文章立足关中平原地区村庄,在对该地区的村庄地形地势及排水设施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排水基础设施与村庄地形地势不适应的问题,从村庄排水场地与设施落位场地两个方面进行双向设计,增加排水基础设施对地形地势适用范围,满足设施落位需求.并在现状建设条件限制下划定满足排水基础设施落位的选址范围,为进一步的排水设施的落位提供基础.

    作者:

    雷连芳;阮建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7. 广东"存量"型城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建议——基于潮州市潮安区实践的探索思考

    摘要: 城镇开发边界是国土空间规划时期自然资源治理的重要工具;是约束城镇扩张,引导转型发展的空间分界线,是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波特兰先进经验、国内试点城市的实践探索以及原土规、城规等"多规"的管控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广东"存量型"城市建成度高、建设混杂的特征,提出从"聚焦问题、精明供给"双向结合的划定方法和"刚性管控、弹性调整"刚弹结合的管控机制两方面来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管控的规划工作,并介绍了潮州市潮安区城镇开发边界试划工作…查看全部>>

    作者:

    袁丽萍;陈伟劲;谢蔚翰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8. 广东省城市更新发展剖析与政策思考

    摘要: 在近年中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下,城市更新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和"十四五"政策的新风口.广东省作为城市更新蝶变中的先行者,自2009年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以来,已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立足于广东省2009年至今城市更新的发展轨迹,从实施改造的总量、类型、地域分布以及改造成效情况、改造后项目类型、"工改工"等产业升级等方面,深入剖析全省十二年来城市更新发展情况,从而梳理出当前广东省城市更新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查看全部>>

    作者:

    钟烨;崔梦馨

    提交时间:2021-09-25

  • 899.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小城镇转型发展规划探索——以揭阳市磐东街道阳美片区发展建设规划为例邱连峰,施人钶,郑蕊

    摘要: 广东省小城镇发展一直是中国学界关注的热点,但省域内各地区发展差距悬殊.其中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由于其外部环境和内生动力的原因,虽然得到了省内倾向性政策对外部环境改善的支持,但其产业发展受困、创税经济不振、城建滞后、人才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从而发展后劲不足,亟待转型.在广东省强调集约化、存量化发展以及居民对宜业宜居环境诉求日趋强烈的背景下,本文以粤东的揭阳市磐东街道阳美片区发展建设规划为例,系统分析其具体困境与机遇,提出产业…查看全部>>

    作者:

    邱连峰;施人钶;郑蕊

    提交时间:2021-09-25

  • 900. 广西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历史文化空间识别探索

    摘要: 分级分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深刻影响不同层级、不同内涵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历史文化遗产所在空间作为与生产、生活、生态广泛叠合的一类空间资源,如何把握空间特征、整合空间资源、提升空间利用,是国土空间文化专项工作的重要探索方向.广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色彩,作为较早开始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省份,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文根据广西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专题工作的相关实践,着重阐述了广西重要历史文化空间的识别…查看全部>>

    作者:

    张晓俊;贾宁;尹文瑜;王攀;张捷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