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181. 以多元协同空间治理模式实施城市更新的思考
摘要: 传统空间管理方式适用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量扩张"时期,对于现阶段以存量建设用地利用为主要特征的海口市城市更新,已经不再适宜,传统空间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缺乏针对存量空间的规划许可,存量空间的用途改变存在制度障碍,且责权利不统一,市场和社会对城市更新配合积极性不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简政放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本研究提出,要实现海口市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推进,需要以房产税为抓手推动制度变革,以政府放权、市场开放、社会赋权的多元协同为手段推动空间治理模式变革,以及以管理模式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这些措施,缓解海口市政府单方面主导城市更新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和社会压力,激发市场、社会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意识,由多方协作,共同完善海口市的城市功能,最终实现海口市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提交时间:2021-09-25
182. 以实施为导向的"城市双修"规划方法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双修中存在的规划与建设实施脱节问题,创新性建立了以实施为导向的城市双修规划工作机制,明确了规划编制方法、组织形式和实施机制.在实施导向下,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进行了城市双修规划实践,通过分析城市资源和问题,组构规划、建设、管理一体的双修工作组并建立沟通机制,协调统筹已有规划和实施项目,形成了规划策略以及强针对性、可实施的工程项目库.双修规划有效指导了渝中区城市更新及修复建设工作,对其城市病治理和人居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交时间:2021-09-25
183. 以实用性为导向的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摘要: 中国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乡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问题日趋复杂、与城市差距日渐扩大.村庄规划是规范村庄建设行为、改善村庄生产生活环境,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性规划.在当前国家政策语境下,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来解决复杂的乡村问题,使村庄规划背负了沉重的时代责任.基于团队多年乡村规划与建设实际的经验,本文认为当前村庄规划不实用主要存在三点原因:(1)延用城市规划的编制方法因不符合乡村实际而难以指导村庄建设;(2)繁杂的规划内容因基层规划管理技术人员的缺乏而难以落地实施;(3)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因缺少村民参与而难以持续推进.在此基础上,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下村庄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村庄类型划分、村庄规划编制体系与内容、村庄规划成果表达与实施方法三方面对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提出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184. 以总规实施之改革推动空间治理现代化
摘要: 根据《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是侧重实施性的规划.南京结合实际情况,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尝试构建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运行和监督反馈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体系.注重加强各环节之间的贯通衔接和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互动,并与国家层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最新要求及时衔接.本文剖析了在规划编制阶段尚未解决的实施监督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以期推动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
提交时间:2021-09-25
185. 以文化城无问西东——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西南联大文化遗产规划策略探索
摘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是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西南联大以其刚毅坚卓的精神,在危难时刻艰苦办学、救亡图存,为中华民族复兴保存下来了文化的火种.它所承载的知识分子家国情怀和民族记忆是传播中国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纽带.但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部分历史遗存在城市建设中消失殆尽,西南联大的历史文化记忆正在逐渐衰退,保护联大遗产、复兴联大精神的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探寻西南联大的变迁历史,梳理总结现状遗存的分布和特色,研究解析西南联大的文化价值,并提出针对文化价值的保护措施、发展策略和品牌策划.旨在复兴西南联大精神,扩大西南联大的文化影响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提交时间:2021-09-25
186. 以民为本简明实用——新时代村庄规划核心点思考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村庄规划从无到有,并成为中国城乡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类型.长期以来村庄规划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村庄发展、指导村庄建设的作用,同时伴随着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对三农问题更为重视,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新的乡村发展战略,中国村庄规划类型也变得丰富多样,但是长期以来村庄规划中也产生了众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发展战略演变以及中国村庄规划发展历程的研究,对当前中国村庄规划的特点及突出不足进行总结,并对当前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形势下的村庄规划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新时代村庄规划的5个要点:保护农村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为村庄发展留有余地、加强促进村庄发展的政策研究;从农民的角度思考村庄规划;深入研究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设计方法;将村庄规划的权利进一步还给农村和农民.希望以此总结中国村庄规划发展历程和特点,探讨新时代村庄规划的核心要点.
提交时间:2021-09-25
187. 以特色为导向的历史城区保护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在我国建设发展向注重内涵提升的存量规划转型背景下,如何把握自身特色进行保护提升是历史城区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认为历史城区的特色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支撑,利用好自身特色是协调保护与发展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特色对于历史城区发展的作用机制,认为历史城区的特色空间对于提升经济发展、发挥社会效益的具有重要作用.特色空间、经济发展、社会效益三者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可以体现在城市的品质提升、产业创新、品牌形象等方面.本文以惠州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特色价值明确保护利用的发展结构,结合历史城区建设发展的复杂情况,提出以重点特色空间提升结合系统支撑的发展策略,将特色导向的规划理念贯穿在策略制定与实施引导过程中,探讨研究历史城区保护提升新方式,为历史城区保护特色、提升品质提供新的路径与视角.
提交时间:2021-09-25
188. 以社会治理为导向的乡村规划实施机制研究
摘要: 为落实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等重大国家战略,乡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中国乡村规划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形成一种成熟、合理的乡村规划实施机制,从而导致规划实效性差,难以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与全面发展.因此,建构一种符合乡村发展现实规律、可操作性强、具有可复制性的乡村规划实施机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政府为实施主体和在政府的支持下社会资本为实施主体的两种典型实施模式下中国乡村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包括实施成效差、公众消极参与、产业举步维艰和建设管理脱节等方面;其次,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对乡村规划实施困境进行了反思;最后,提出和建构"上下结合+多元共治"的乡村规划实施机制.
提交时间:2021-09-25
189. 以社区为空间组织单元的城市创业发展新模式——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双创实践路径探索
摘要: 新时期,随着就业与生活不断融合的趋势,城市创新创业已逐渐从园区延伸至社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导向的城市创新创业发展要求下,亟待开启以社区组织单元为主体的双创发展新格局.本文通过挖掘社区创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总结现状社区创业发展痛点,明确以社区为主体的新创业生活空间模式,将成为增强城市双创生命力的长期发展策略.同时,依托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提出未来社区"创业场景"的发展路径和建设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总结社区空间单元中集"空间、服务、机制"三位一体,全面体现"低成本"共享经济优势的创业发展新模式,明确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能为未来城市社区创业发展的实践以及国内"未来社区"相关试点工作的建设实施提供借鉴和启示.
提交时间:2021-09-25
190. 以道路景观协同施治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高水平的道路景观对于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新时期的城市转型要求,本文提出一种以道路景观为抓手、提升城市风貌品质的治理模式,通过分析道路景观的演进过程,梳理道路景观的参与要素,基于道路景观复合性、动态性和生态性的特征,构建一个多方参与、协同施治的道路景观设计框架,将道路沿线大地景观纳入研究范围,对道路景观空间进行用途管制,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制定"景观提升管控与指引导则",实现设计意图的逐层、有效传递,解决了道路景观与外围环境不够协调的问题.以《威海市内环快速路沿线环境景观规划》为例,研究道路景观的协同施治的工作内容.
提交时间:2021-09-25
191. 价值再生理念下乡村多元养老模式探索
摘要: 乡村养老受限于资源、资金、技术等因素,一直沿用传统养老模式,由于城市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刺激,人们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已经逐步向现代文化观念转变,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相配合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到的养老要求,尝试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乡村熟人社会信息对称、乡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优势,依托社会主体的多元养老服务供给功能,为不同年龄、身体情况的老人制定出适合的养老模式.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价值再生理念,创造合适的外部环境,满足身体健康的低龄、高龄老年人进行物质财富与精神价值的再生产;建立医养结合的互助养老模式,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护,保证他们有高质量的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给其他老年人以积极的心理预期.
提交时间:2021-09-25
192. 价值导引的徽州历史文化街区活力重构——以泾县城南老街及周边地段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摘要: 文章提出以历史文化街区特征价值为导引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重构保护发展思路,在解读"价值导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价值识别、价值关联、价值延续和价值活化为具体实施路径的历史街区价值导引保护与空间、功能重构方法,并以泾县城南老街片区的更新设计为例进行探索:首先,通过地域、相似遗产对象的差异化比较,总结提炼其特征价值为传统工艺发源地、漕运商贸典范、军事文化展示地;其次,将街区核心价值内涵与相应载体建立关联,载体要素包括宣纸原材料、制作工艺、宣笔、码头、商业老字号、会馆、古城墙等;第三,将载体要素制定相应保护管控措施;最后,通过遗产活化的手段使街区的核心价值融入人们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之中,确保街区特征价值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延续.
提交时间:2021-09-25
193. 价值目标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梳理我国21世纪后的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和分析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缘起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应将生态文明观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价值观,以期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终极目标是建设"和谐美丽城乡"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进而在价值目标导向下,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应按照"底线思维、绿色发展"的理念构建美丽城乡、"以人为本、注重品质"的原则建设和谐城乡,同时通过"创新管理、面向治理"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保障和谐美丽城乡的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和谐家园、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支撑.
提交时间:2021-09-25
194. 众创空间亚文化运动下大城市社区治理探究——新冠疫情有感
摘要: 在这次新冠战役中,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大量的党员、公务员、志愿者投身到社区防控中,但也反映了当下社区治理的缺陷——人才、技术以及平台等社会力量的不足.众创空间作为国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物,是创新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标志,虽然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和北美的"创客"相似,将是一场极大刺激社会力量崛起的亚文化运动,由于其面向"大众",故社区作为城市人口的聚集地,有着极大的社群文化发展潜力.同时社区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功能主体之一,社区众创空间的系统构建不仅可以整合闲置与废弃的空间资源,推动城区基础设施和空间更新,也可以通过汇集社区内部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和企业入驻.另外,社区作为高密度的人口的聚集地也是创新创业产品的潜在用户市场,可通过反馈用户体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因此,本文对众创空间如何参与社区治理进行探索,希望将众创空间作为媒介,壮大社区产业,改善社区治理水平,建立综合交互平台,形成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为疫情后社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特别是在灾害应对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城市社区空间规划与服务体系相关理论的解释力.
提交时间:2021-09-25
195. 众创背景下科学城空间形态优化研究——以北京未来科学城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在强调自主创新和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城建设蓬勃发展,但出现创新动力单一、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而众创空间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创新主体,表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强的创新潜力,能够丰富创新主体和创新链条,为科学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科学城的空间形态应当适应新经济形态,优化空间营造策略和方法,优化空间形态.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科学城的空间形态,总结科学城空间形态特征模式;通过研究众创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众创特点与需求,作为科学城空间形态优化的依据.以北京未来科学城周边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众创单元"和"众创圈"模式,完善众创资源布局;探讨用地布局及管控策略,构建众创单元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产业协作,构建圈层-链式-网络化的功能结构;丰富创新空间,构建多中心复合的圈层式空间结构;从众创视角出发,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科学城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196. 优化营商环境视角下规划许可审批改革思考——以广州市项目审批改革为例
摘要: 当前,中国放管服改革逐渐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作为目标,建设工程审批从政府和企业的单向关系,向政府、企业、第三方审批之间多维度关系转变,并更重视营商环境的提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2020报告显示,中国施工许可办理改善显著,是排名上升最快的一项,但与"办理施工许可"指标排名前十国家和地区相比,办理时间、办理程序和成本仍有一定差距.本文聚焦提升公众获得感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逻辑起点,以广州建设工程审批管理作为样本,对规划许可审批情况进行评估,指出当前城市规划许可审批存在刚性管控与弹性审批矛盾、审批程序复杂且部门衔接不足等问题.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趋势,提出广州在新时期用地规划许可和工程规划许可在协同审批、分区弹性审批、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分离等方面的"加减乘除"的广州规划许可审批改革模式.
提交时间:2021-09-25
197. 传染病防控视角下TOD社区空间布局优化探索
摘要: TOD社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合理的TOD社区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城市面对传染病疫情的预防能力、应急能力和恢复能力.基于此,本文以传染病防控为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总结出TOD社区理论上具有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抑制传染病蔓延、高品质高要求设计原则增强居民抗病免疫、开放式分散式住区布局增加社区管理难度、高密度高强度控制指标加快疾病传播速度的特点.同时总结出我国TOD社区实践中具有规划方面存在缺乏宏观思维与管控法规导致结构单一、建设空间方面存在非经营性公共空间与经营性建设空间差距大、管理措施方面存在管控划分范围不合理与社区组织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基于此,针对规划目标、建设空间、管理措施三方面,提出规划立足于区域层面上抑制传染病传播、配套遵循于多级化原则提升传染病防治、社区形成网络化治理合理划分防控单元的优化建议.具有对当下TOD社区疫情防控层面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对未来TOD社区空间建设提供推动力的重要意义.
提交时间:2021-09-25
198. 传染病防控视角的城乡规划应对思考
摘要: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方面主要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本文以传染病三大防控思路为框架,总结城乡规划及相关领域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空间载体特点和针对性的防控思路.同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新时期的应对思考和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199. 传统山城关系缝合研究——以广州云道规划为例
摘要: 白云山、越秀山源于南岭中的大庾岭支脉九连山,是九连山延绵至广州城区内的终点,是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起点,是岭南地区代表性的景观资源,是自然山水得以在城市环境中延续的重要空间节点,在广州传统的"山、水、林、城、田、海"城市空间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白云山、麓湖和越秀山各景区被城市道路分割,缺乏统一的路径连通、境域协调及功能配套,无法满足市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实际需求,本次研究以自然为美,串联城市自然山水与文化脉络,通过绿色无障碍路径将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起来,把绿水青山融入城市,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风景游憩境域,使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真正实现还绿于民.
提交时间:2021-09-25
200. "1.5级"土地开发对新城聚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造城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但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方式开始转变,主导我国城镇发展三十多年的简单粗犷式增量扩张式发展模式不再可行,大量新城面临成为发展动能不足、开发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研究以国内外关于"1.5级"土地开发以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内在逻辑以及主要措施,从而推动新城快速聚集.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于"1.5级"土地开发模式,提出适宜两江新区新城聚集经验借鉴和启示.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