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261. 公共卫生事件中关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冷思考
摘要: 2020年初,时隔17年后,一种和SARS很相似的新型冠状病毒再一次与我们不期而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祖国各个战线的人们都在以实际行动对抗着"敌人".作为城乡规划战线上的一员,虽然不能深入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但是居家隔离的过程中,也自然对现行城乡建设工作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现阶段无论是在规划编制还是城市管理中都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进一步从构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御系统、建立城市健康体征监测、健全城市应急决策响应机制、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的综合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从业者应该通过分析问题成因、总结经验、调整策略,从而实现城市的"进化".
提交时间:2021-09-25
262. 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广场使用影响及优化策略
摘要: 主要通过调查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下的城市广场使用现状及影响人们使用城市广场的原因.研究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百度热力图检测法.结果表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使用城市广场进行户外活动,疫情的发生对每天使用和两三天一次使用广场的市民的影响最大,同时47.71%的人认为使用广场拥有较高及很高健康风险,52.29%的人认为使用广场更容易接触感染病人.在对47名医疗卫生相关职业的人员进行调查后,超过40%的医疗人员认为广场运动设施、垃圾箱、扶手栏杆等景观要素被认为与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有着密切联系.最后针对疫情期间广场使用现状提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健康人居环境背景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提交时间:2021-09-25
263. 公共卫生导向下的防灾减灾规划体系优化探索
摘要: 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灾害的发生无法充分预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集聚,灾害不断涌现,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防灾减灾规划体系甚少涉及公共卫生安全防控规划.本文首先明确公共卫生与城市规划的紧密关系,然后梳理公共卫生在目前我国防灾减灾规划体系中的存在情况,并指出公共卫生在防灾规划体系中的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最后重点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防灾减灾规划体系优化的思考,包括公共卫生规划的总体思路及其结合"五级三类"框架的部署策略.研究指出:①我国公共卫生的政策设计和有效干预措施仍处于弱势地位,但从纵向发展来看,公共卫生安全已经逐步得到重视;②在全社会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应强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地位,可制定相应规划纲要,在规划体系内提出制定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型城市公共安全运行体系;③在全国层面构建战略性公共卫生安全总体策略,在省级层面注重区域和城乡公共卫生规划的统筹安排,在市县乡镇层面注重公共卫生规划的实施性;④在总体规划中的安全韧性城市专题完善公共卫生规划相关内容,考虑增加公共卫生专项规划,并在详细规划阶段落实公共卫生规划要素.
提交时间:2021-09-25
264. 公共参与、空间识别、大数据应用——城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的探讨
摘要: 针对殡葬设施规划建设中的乱象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对城市殡葬设施的规划建设作出了多次重要批示,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从邻避效应的背景下,研究了城市殡葬设施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当前殡葬设施规划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及困境,结合盐城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殡葬设施布局的专项规划应融入公众参与、空间识别、大数据应用的思路理念来解决殡葬设施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交时间:2021-09-25
265. 公共性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策略探索——以张家港市人民路沿线地区为例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观向共享、包容等人本主义理念演进,城市滨水、沿街等"潜在公共空间"地区的更新成为世界城市更新的热点领域,其中"公共性"的系统升级是其更新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公共性视角出发,对我国现阶段相似地区的城市更新策略进行探索.首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公共性的价值演进历程进行总结,指出现阶段我国城市更新应重视人本导向下公共性体系的系统完善和品质升级.其次,总结城市更新中存量空间普遍存在的公共性问题,即公共价值的部分缺位、公共性"实现路径"的单一、公共性"体系"的断裂,同时对国内外相似地区的更新案例进行研究,认为公共性的人本化、多元化、精细化、品质化、人文化是城市更新中公共性品质升级的主要趋势.最后,针对张家港人民路沿线地区城市更新中的具体问题,秉承"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的公共性,打造城市公共活力新客厅"的更新理念,提出增补公共"属性"、重塑公共价值,提升公共"品质"、完善公共体系,培育公共"文化",塑造公共精神等城市更新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266. 公共政策评价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实施路径反思——以重点地区CBD城市设计导则落地为例
摘要: 城市设计导则是三维空间环境构想落地和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面临很多设计如何落地、导则是否能够实施、管控落地后效果不佳等情况.本研究将城市设计相关导则视为公共政策,结合B市CBD城市设计导则具体落地的地块单体建设实施案例全过程跟踪评估,借鉴公共政策的评价视角,从政策实施的利益主体、内容制定的内容及方式以及政策推行的制度保障和配套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城市设计导则实施落地存在的困境及其背后原因.研究提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的建议,包括政策维度上重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协作理性"的协同并举、技术维度上重视场所营造和场地规划、过程维度上重视主体需求的反馈及转译等.
提交时间:2021-09-25
267. 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城市空间活力的影响——基于热力图的时空分析
摘要: 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布局、合理配置是实现社会效益,改善人居环境,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引导人流空间集聚的重要方式.为了探究多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城市空间活力的影响,以山区小城市——重庆市巫溪县城区为例,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人口以及宜出行热力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计算了步行时间可达性及其与热力图的时空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综合可达性越高的区域城市空间活力越高,综合可达性越低的区域,城市空间活力一般不高,但也受其他要素的影响;2)综合可达性对城市时空活力的影响与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有关,服务于某个时间段的设施越多,对城市空间活力的影响越大;3)公共服务设施通过集聚人群,促进城市空间活力的产生,分散人群,降低城市空间活力;4)城市空间活力可以检验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是否满足城市的需求,从而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为后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合理化和均等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26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空间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 空间治理的现代化格局建设要求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多元参与.本文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角度,探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的规律与价值,并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空间治理路径与政策提供参考建议.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公共服务设施的社会化供给面貌进行问题评估和阶段判断.在概况描述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实体书店这一典型的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业态,对相关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分析行业发展规律与诉求,评估政府相关支持指导政策的实施效果,研判有助于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规划机制与政策环境,从而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的空间治理格局建设提供政策参考和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269. 公共空间作为非正式城市改造主导因素
摘要: 非正式城市是未来国际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潜力.但作为目前高速城市化的产物,其不良的呈现形式在发展后期都需要向正式城市结构进行转变.传统的以建筑改造为首要步骤的策略被实践验证往往是仍旧破败的房屋和没有得到改善的社区环境.本文通过对非正式城市的呈现形式、形成原因和改造经验研究,论证以公共空间为改造主导因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非正式城市改造升级要依托街道和建筑物之间零碎间隔区域两大类公共空间、形成街道公共空间网络、打通外部连通性等一系列基本策略.同时对非正式城市现象和改造策略的研究,对我国有一定类似的城市化问题如棚户区、城中村、乡村改造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提交时间:2021-09-25
270. 公共绿色出行交通接驳价值作用及规划指引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公众基本出行环境受私人小汽车发展影响不断被侵占,进而影响了公共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的推广.本文从公共绿色出行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出发,以发挥关键作用的"交通接驳"环节作为切入点,明确公共绿色出行体系中接驳规划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围绕"轨道—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等方式,探讨公共绿色出行链整体接驳规划的提升策略.并以北京19号线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规划为例,强调规划编制的控制指引内容.为改善公共绿色出行环境,增强可持续交通方式吸引,建立公交导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提供有益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271. 公共设施配置思考——以石家庄市献血设施为例
摘要: 2020年年初在我国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凸显了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上的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编制石家庄市献血设施专项规划,对石家庄市域范围内献血设施和规划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状采血量及用血量等因素的分析,发掘献血设施现状的不足及短板.编制专项规划阶段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调研阶段未能全面展开,但就现阶段收集数据和资料做出了相应的一些分析和思考.献血设施如何合理统筹和布局,同时对标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和石家庄市域范围内新一轮国土空间编制的契机,如何做好过渡期内专项规划及由于献血设施专项规划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将会在本文中进行阐述.本文希望通过对转型期特殊的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的一些思考,能够发掘公共设施配置的一些不足,引发由更多的公共服务专项设施规划在国土空间建立阶段更多的探讨与思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272. 公园城市下口袋公园研究——以深圳市城中村为例
摘要: 目前深圳对社区公园建设研究较多,对城中村的公共空间关注较少,但现有城中村居民对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共空间的缺失问题亟待解决.口袋公园是为缓解中心区城市用地紧张、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矛盾兴起的.城市口袋公园是为适应城市土地面积日益紧张而出现的理念,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市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因此建设口袋公园是解决城中村公共空间问题的最佳方法.国内外口袋公园研究的角度大多是建立在对其概念、特点、分类和功能分析之上的较笼统研究,且城市公园普适的研究策略及方法较多,专门针对这种小型绿地的服务功能、社会属性方面的探讨较少,对口袋公园承担双向交互的社会属性没有引起重视,而城中村的现有空间属性和人群居住特征,为研究提供最佳样本,因此本文选取几个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城中村进行分析,从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及运营维护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273.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深圳市荔枝公园为例
摘要: 恰逢深圳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深圳市在40年间建造了1090个公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在公园城市背景下,如何从千园之城变成一园之城,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正在进行着新的深圳实践.本文主要研究和探索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园城市语境下公园的新内涵以及公园的新使命新要求,二是探索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落实"公园城市"理念,达到城园一体的实施路径.在实践探索中,结合《深圳市福田区公园城区规划》项目中对深圳市荔枝公园提升改造项目的研究,主要从"柔化公园边界、贯通内外路径、提升公园活力"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探索公园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层面的实施路径,希望对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和深圳一样面临城市公园改造提升与规划设计的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274.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再思考
摘要: 我国城市存在生态环境恶化、居住环境恶劣和城市绿地面积不足等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有了更高向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是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有效路径,其中构建公园城市绿地系统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因此公园城市理念下如何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值得重新思考.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纽约的公园城市建设情况,分析得其绿地系统规划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绿地空间分布公平和绿道覆盖面广、景观丰富的特点,参考纽约经验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并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下我国绿地系统建设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绿线,采用为"绿地+"和"+绿的"的发展思维,最后从"点—线—网"角度出发,提出绿地系统规划方法.以期为我国公园城市建设中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275. 公园城市理念下大型城市公园的价值研究
摘要: 公园城市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观指导下,城市愈发关注公园的打造,从公园作为公共配套产品到生态价值驱动城市发展的价值逻辑转变、从注重公园个体到区域整体的营城思路转变,公园被赋予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层次的内涵.本文以城市中心区大型城市公园为典型对象,深化理解公园与城市的内在关系,探讨公园对于城市的多维价值和规划实践意义.首先,通过文献、案例等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格局、城市产业功能、城市显示度、城市品牌建设等5个方面剖析大型城市公园在城市中发挥的综合价值.其次,通过青白江智慧产业城、邛崃羊安现代产业新城两个城市设计项目经验,总结大型城市公园更好地发挥上述价值的规划设计手法.
提交时间:2021-09-25
276. 公园城市理念下对城市公园公共价值的再思考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提出的"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对于城市公园建设思路带来了改变.公园城市理念表面上看是公园与城市空间物质形态的融合,其背后的公共价值也有着本质转变.与之前的建设模式与理念相比,公园城市中的公园更具有城市属性,对其公共价值的研究也不能局限于公园本身,而应当增加时间、空间和管理维度.本文从公园城市理念产生的背景入手,介绍了公园与城市的关系演变,引入公共价值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公园公共价值评价体系的问题,并提出了从短期-长期、局部-整体、显性-隐性三个维度探究其公共价值,综合构建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公共价值的认识体系并提出应对举措,以真正实现实现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和公共性的最大化.
提交时间:2021-09-25
277. 公园城市理念下山地城市景城融合规划设计初探——以达州市铁山景城融合规划为例
摘要: 山地城市由于独特的生态本底条件,为了实现生态山体自然与城市融合,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需要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协调城市发展和发挥生态价值的双重诉求.结合达州市铁山景城融合规划实践,探索公园城市理念在山地城市中的运用,通过概念规划合理布局用地功能,建设用地和风景逐渐过渡,详细设计预控廊道和重要节点,实现"山-城-景"融合,景城融合目标是为了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景城融合需要规划和设计相互衔接反馈,实现生态和人居的和谐共融.
提交时间:2021-09-25
278. 公园城市理念下成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探索
摘要: 公园城市理念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成都历史城区作为落实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示范区域,其在保护更新理念和实践上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本文从梳理成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现状入手,提出了成都历史城区内多重功能叠加、高密高强人口集聚,多元主体利益诉求难以协调等三大问题,构建了以文化资源保护和生态价值转化融合协调保护与发展,以场景营造理念强化多功能的融合与共生,以人为本为人营城凸显效率与公平三个策略,实现公园城市核心理念在成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中的应用.最后简要从摸清家底明确底线、体现特色在地表达、凸显品质重点示范三个方面介绍了成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现阶段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国内相关城市历史城区更新改造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279.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产业社区规划探索与实践
摘要: 产业社区是城市发展的新形态,其规划建设是推进产业功能区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和积极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产业社区是规划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基于对城市产业空间发展演变的研究,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下产业社区的"4C"内涵,即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有机结合(Combination),产业细分领域的高度聚焦(Concentration),创新人才的互动协作(Cooperation),社区环境的宜人共享(Comfortable).在产业社区内涵界定的前提下,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产业社区的规划路径,并以淮州新城应急产业社区规划为例,通过"围绕核心项目强化发展动力,聚焦宜居服务吸引产业人才,优化环境风貌营造品质社区"三大产业社区规划策略,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营造"有温度"的"公园+"产业社区.
提交时间:2021-09-25
280. "1.5级"土地开发对新城聚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造城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但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方式开始转变,主导我国城镇发展三十多年的简单粗犷式增量扩张式发展模式不再可行,大量新城面临成为发展动能不足、开发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研究以国内外关于"1.5级"土地开发以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内在逻辑以及主要措施,从而推动新城快速聚集.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于"1.5级"土地开发模式,提出适宜两江新区新城聚集经验借鉴和启示.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