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821. SoundPLAN软件在高铁沿线控规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铁路建设将不断加速,区域越发互联互通的同时铁路交通噪声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目前我国没有对高铁线路的防护距离提出明确标准,本文以海盐县电庄东社区控规为例,利用SoundPLAN噪声地图模拟软件预测铁路噪声的分布情况,为铁路廊道控制提供依据,重点对SoundPLAN软件在控规阶段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作者:

    胡君如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2. 产业社区规划模式探讨

    摘要: 面对经济发展转型,产城融合发展成为当前产业空间规划的主要方向.产城空间的演变、产业园区的发展特征和问题的研究表明了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和忽视对产业人群生活的关注是产业园区发展吸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产业社区模式是对产城融合理念的实践,其应具有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街道式的生活空间、明晰的道路功能和良好的慢行可达性.以湖北孝感日商产业园规划为实践案例,通过产业园区内就业人群和需求特征的深入分析,从产业园区功能布局、各类设施配套、交通体系规…查看全部>>

    作者:

    杨曙霞;王建强;江威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3. 超大城市建设强度引导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国土空间资源全域管控,我国各地陆续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阶段性成果.以北京为代表的我国超大城市,率先完成了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城市建设强度分配方面暴露出在跨尺度、多层级上缺失有效衔接引导方法的问题.在对北京建设强度引导问题充分解析的基础上,总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强度指引的基本思路,借鉴国内外超大城市的强度分区经验,回归到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经典的"竞租"和多中心问题,构建适用于…查看全部>>

    作者:

    路青;游鸿;宁静;许立言;王崇烈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4. 存量时代下的旧城控规转变思考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发展与曲折的政治经济脉络息息相关,我国旧城的很多问题也产生于此.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建设转入了高速稳定发展时期,大规模的拆旧建新迅速改了城市面貌,但却缺少对旧城发展关注.2013年,中央正式提出"存量发展"概念,城市新增建设空间也开始萎缩,旧城更新改造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控规作为城市重要法定管控手段,是旧城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但当前控规编制方法及技术规范过于单一,应对复杂的旧城规划日渐吃力.因此,顺应存…查看全部>>

    作者:

    钟志新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5. 地块出让前规划前期研究编制方法初探

    摘要: 在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把握城市发展方向,选择近期发展区域和出让地块,引领城市建设.由于原有控规对地块的控制具有不确定性,为多种规划方案提供了可能,因此需编制前期研究对原有指标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优选方案,为规划设计条件书提供依据.为规范经营性用地出让工作,不少地方探索在地块出让前进行规划前期研究编制,旨在进一步明确地块的控制指标,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本文对前期研究编制方法进行探索,明确前…查看全部>>

    作者:

    彭俊;戚益朵;曹鼎臣;封琰;杨伟良;陈青;胡亚芳;谷正才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6. 多元密度控制指标与居住环境品质研究

    摘要: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提出要划定生态底线,对城镇开发边界实行刚性管控的背景下,如何在促进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保证居住环境品质及宜居的空间环境是当前城镇开发边界内精细化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居环境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规划控制,对于城市密度控制而言,我国是以容积率为核心构建的,而容积率是建筑物的密度,从"物"的密度到"人"的密度控制存在路径缺失.因此,本文通过从城市空间密度的概念入手,对比多个密度指标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以纽…查看全部>>

    作者:

    陈璐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7. 分类分区管控视角下的区级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探索

    摘要: 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管理、城乡建设过程中的有效性已被广泛接受.在当前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大背景下,本研究从分类分区管控的视角,提出了详细规划应该在建设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构建不同编制层级体系、建立规划传导机制等领域延展其功能.本文通过结合实践案例——潮南区控规全覆盖编制,探索区级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在分类分区管控底下的编制思路,以期能为其他地区编制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

    林鉴明;张隆曦;叶育成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8. 广州市医疗机构空间布局适老性规划策略探讨

    摘要: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我国确诊病例及死亡病例中老年患者占比较大,对于已经进入了区域性老龄化社会的阶段的广州,医疗机构的适老性需要得到重视.按照现有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的指标要求,均以全年龄段的常住人口作为人均指标的计算基数,并不能准确反映医疗卫生设施与老年人口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希望通过对广州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两类医疗机构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一是针对老年人就医需求对医疗机构配置的承载能力进行判断…查看全部>>

    作者:

    陈倩敏;齐岩卫

    提交时间:2021-09-25

  • 829. 精细化街道空间规划——以武汉江岸沿江极致示范区为例

    摘要: 精细化设计是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和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设计策略,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和居民生活场所一直是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武汉江岸沿江极致示范区环境整治提升规划为依托,基于精细化设计原则,首先从示范片区层面,以交通组织、综合整治和功能更新三个方面提出宏观规划策略,再结合示范街道空间的现状情况,从"三个转变"进一步落实微观层面的精细化设计要求,以期给未来的城市街道空间提升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

    李东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0. 国际化活力街区规划浅析

    摘要: 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合作不断加强,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正需要新的国际化城市空间.除去外交工作争取到的国际化功能和政策的因素外,如何规划城市地区更能促使其能够吸引国际人口,具有国际化的活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北京、上海、深圳这三座国际化大都市的中心及边缘地区国际化活力街区的数据分析识别、分布和分类分析,以文本提取关键词分析具体吸引力内容,以及新加坡金沙、日本池袋国际案例分析,从多个方面给出建议:环境设计品…查看全部>>

    作者:

    卢笛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控规全覆盖方法探索:基于法国地方级城市规划的经验

    摘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相继对湿地保护作出重大部署,并把湿地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局中进行谋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都将"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把高质量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美丽中国实现的重要标志.作为特定的流域型国土空间,湿地公园具有要素多样、利益主体多元、用途多种、学科多个等…查看全部>>

    作者:

    陈洋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2.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北京市非建设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思路探索

    摘要: 在构建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背景下,详细规划的编制范围不单单局限于城镇建设空间,还应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等非建设空间.北京市在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将非建设空间也纳入详细规划的编制范畴,开展了有力的探索.本文在分析当前非建设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中心城区和新城的详细规划编制实践,从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探索非建设空间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

    曹娜;吕海虹;陈昊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3. 回归"人本需求":塑造高铁枢纽"站、城、人共同体"

    摘要: 在国家高速铁路逐渐成网、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愈来愈依赖于高速轨道交通网络的背景下,依托轨道枢纽站点的核心地区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热点.充分发挥轨道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站、城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对高铁枢纽周边开发设计的重要要求.本文以人为线索,探讨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提出"站+城+人"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并结合深圳西丽综合枢纽城市设计案例,尝试从人本需求角度解读城市问题,解决城市挑战.文章提出了"站、城、人共同体"枢纽规划的主…查看全部>>

    作者:

    王星;王楠;陈硕;李大杰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4. 基于产业空间要素导向的临港园区转型探索——以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为例

    摘要: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镇海物流枢纽港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启碇港,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入海口的独特区位,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三角大湾区沿线港口深化转型要求之下,将物流枢纽港与南侧镇海老城以及周边产业园区进行统筹考虑,摈弃就空间而论空间的规划方式,从产业与空间互动关联的角度双向谋划,为产业转型和走出去提供战略支点,从产业、空间、交通、配套等方面推动区域融合升级,探索"产业空间要素导向"下临港园区转型模式与规划策略.

    作者:

    Chai Jiayi;柴家依;许艳玲;Xuyanling;张骥;ZhangJi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5.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用地混合利用研究——以雄安新区为例

    摘要: 在新时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基于人们生活的需要、城市存量更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土地混合利用,单一的用地性质无法契合新时代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全国各大省市推陈出新,在规划编制以及管理办法的制定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雄安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综合功能的用地属性,雄安新区城市设计提出用地内、建筑内功能混合,这一举措为我国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指引了方向.本次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经验,以雄安新区为例,着重从用地和建筑两个方面提…查看全部>>

    作者:

    孙燕奇;牛帅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6. 控规层面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管控优化研究

    摘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到来,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作为将成为应对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已有实践的低碳生态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均有涉及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管控,借助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控也成为共识,但对于非传统水资源管控的要素体系、表达形式和管理仍有待完善.本文总结已有实践的低碳生态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在控规层面对于非传统水资源管控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适用于控规层面不同用地类型…查看全部>>

    作者:

    邢维逸;王世福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7. 控规层面关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考

    摘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开发建设中具体操作的规划依据,是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必要管控体系;而作为城市主体支撑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规划更是控规中的关键一环.本文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和控规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在控规中可尝试新增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框架,并结合控规的相关作用,分别从承接上位规划、编制控规、引导下位规划三个角度对控规层面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行相应的思考与探索,涵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在控规的编制与实施中相关的地位、…查看全部>>

    作者:

    庄霆坚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8. 控规阶段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建设适宜性研究——以秦皇岛石门寨镇控规编制为例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础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其方法及评价结果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支撑是失灵的,无法判断建设用地内部的承载差异.本文以秦皇岛石门寨镇为例,试图构建城镇建设空间综合承载能力和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选取自然地理、生态安全、生命安全、区位条件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以确定建设空间拓展方向.划分8个评价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单元,从公用设施…查看全部>>

    作者:

    郭琳;暴婕;陈晓翔

    提交时间:2021-09-25

  • 839. 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维护与改革探索——以珠海市控规"一张图"建设为例

    摘要: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的建立,详细规划面临新一轮的改革探索.脱胎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尚未实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全覆盖,或以动态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全覆盖,必然存在不协调、不统一、空间布局合成谬误等问题,离新一轮"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存在差距,需要探索其系统整合、动态维护及改革思路.本文以珠海市控规"一张图"的建设实践工作为例,系统分析评估其在控规编制、实施、管理及维护方面的做法,总结国内相关城市的…查看全部>>

    作者:

    张一恒;刘臻;林鑫;钟珊

    提交时间:2021-09-25

  • 840. 社区可持续视角下居民安全感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本文以西安市两个城中村改造社区为例,从社区可持续的视角出发,围绕居民对社区环境的主观感受与评价,基于CPTED理论探讨社区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数据,然后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社区居民安全感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模型,在微观尺度上对社区空间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

    强靖淇;杜雅星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