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861.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浙江省小城镇"融荣共生"转型发展路径探究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城乡发展的新目标.近年来浙江省在推进两美浙江建设的过程中从聚焦美丽乡村到创建美丽城镇,不断探索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本文聚焦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路径,基于浙江实践研究小城镇由"融"向"荣"的变化趋势,包括城乡关系逐步走向融合共赢,镇村体系向镇村统筹过度,目标导向区域融合演进,建设重心向内外兼修转型.通过在产业协同、宜居环境、设施配置、城乡风貌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浙江省小城镇"融荣共生"转型发展路…查看全部>>

    作者:

    冯真;卢锐;吕文佳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2. 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方法初探

    摘要: 县级是我国空间治理的基本单元,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我国发展中被应用于研究乡镇间的网络关系,构建县域合理有效的发展空间格局,研究往往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在国土空间规划县级单元承担着国土空间上传下达的任务的背景下,城镇体系规划的可实施性成为关键.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为例,在宏观层面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乡镇发展评价体系,进行县域城镇体系架构,微观层面借由国土空间双评价对县域空间进行梳理,判定乡镇发展方向,并就各乡镇在不同评判维度下的统一性和矛…查看全部>>

    作者:

    管安茹;郑溪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3.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小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以贺州市为例

    摘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相继对湿地保护作出重大部署,并把湿地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局中进行谋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都将"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把高质量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美丽中国实现的重要标志.作为特定的流域型国土空间,湿地公园具有要素多样、利益主体多元、用途多种、学科多个等…查看全部>>

    作者:

    蒋迪;简友发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4.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青岛镇级市转型发展研究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和新常态逐渐成为高频词.在"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小城镇也面临新一轮规划编制热潮.而在这背后,是小城镇在城市群、都市圈和大城市等主流发展方向的夹缝中如何生存并发展壮大的难题.县辖镇级市是近十年来国内地方政府在发展小城镇方面做出的诸多探索之一,2013年青岛市选取李哥庄镇、南村镇、姜山镇、蓝村镇和泊里镇作为的镇级小城市的试点,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查看全部>>

    作者:

    高永波;袁圣明;解玉成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5. 海岸带小城镇两规冲突特征分析及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策略探讨——以霞浦县为例

    摘要: 在有着和其他区域不同的特点作为独特地域单元的海岸带小城镇,虽然规模小,却占据并影响着相当大比例的海陆"界面".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海岸带面临着极大的生态风险.海岸带小城镇的发展受到海陆两方面的制约,而现行的土地指标分配及管理制度却仅在陆域方面严格控制,这导致海岸带小城镇土规与城规的冲突产生了与内陆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在基于霞浦县海岸带小城镇两规冲突特征的基础上对海岸带小城镇现行土地指标制度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现行土…查看全部>>

    作者:

    戴磊勍;文超祥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6. 寒地林区乡镇建设规划策略探索——以大兴安岭塔河县乡镇概念规划为例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城乡融合发展,小城镇与乡村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数量最多、矛盾最多、发展最快、发展空间最大的地方,寒地林区乡镇是城镇化中被忽视的部分,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从城镇化、生态、产业三个方面总结寒地林区乡镇的发展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乡镇的规划理念,提出以乡镇特色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产业升级、城乡联动为指导的规划理念,保留乡镇的自然之美.并从乡镇微更新模式、塑造特色小镇和公众参与模式的三个方面…查看全部>>

    作者:

    邓蕊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7. 行动规划理念下存量小镇提升规划探索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大城市及周边区域在经过城镇化快速扩张以后,由于过快的城镇化很多小镇在前期建设当中追求收益,形成了传统产业镇或"卧城".在新型城镇化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特大城市面临空间发展转型,而更多的既有存量小镇也同样面临着城市空间提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阶段性问题.如何处理这类存量小镇面临问题,形成行之有效提升路径成为关键.本文将以成都周边典型的产业型小城镇-永宁镇为例,将行动规划理念引入到规划实际工作当中,通过制定"一…查看全部>>

    作者:

    李云鹏;肖毅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8. 基于传导的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以山东省巨野县为例

    摘要: 当前,省级和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开展,"双评估"、"双评价"、"三区三线"以及"实施传导"等技术关键环节成为广大学者和业界同行的重点关注内容,而作为贯穿实施评估、评价体系、底线管控和传导落实全过程环节的"指标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量化"作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梳理现行各类空间性规划指标体系间存在的横向统筹失调和纵向传导错位问题,通过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多层级规划案例探索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关注的重点以…查看全部>>

    作者:

    彭雨晗;张硕

    提交时间:2021-09-25

  • 869. 基于紧凑度测度的小城镇碳排放影响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并将在未来很长的时期内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的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降低城市碳排放迫在眉睫,而当前低碳城市已然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合理的发展模式.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为研究对象,对2009—2017年长兴县城镇紧凑度和碳排放量进行测度与分析,再运用SPSS软件对长兴县城镇紧凑度与碳排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回归分析法进…查看全部>>

    作者:

    郭嵘;瑞芳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0. 基于空间量化的大埔县城风环境优化研究

    摘要: 新时期大城市进入对内优化的存量更新,城市空间扩张转移至中小城市层面.城市扩张需求与环境限制的用地开发量短缺成为当下某些中小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建设密度增大且空间形态无序,导致城市风环境的恶化、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等显著的城市微气候问题.本文基于空间量化的方法总结大埔县城的空间特征,通过CFD风环境模拟软件对不同特征空间进行模拟,以模拟结果验证不同空间形态对风环境的影响.基于实验结果提出采取分区分级的方式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即针对城市的更新区…查看全部>>

    作者:

    杨宇翔;姜洪庆;马洪俊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养生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面临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机遇,养生小镇、健康乡村成为新的发展导向.文章通过引入"全生命周期"的规划理念,提出服务对象从"个体"到"家庭"、主题从"核心产品"到"产品体系"、布局从"貌合神离"到"形神合一"的完整规划思路,探索建立"家庭式"养生小镇发展模式,并结合绍兴平水会稽湖养生小镇的规划实践,从实施层面对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家庭式"养生小镇规划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养生小镇规划建设提供全新的思路.

    作者:

    钱前;蒋继儒;叶青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2. 基于手机数据的县域城镇人口活动分析

    摘要: 在利用手机数据进行职住、出行OD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对县级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时效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县级城市内客流联系的分析方法,并以建德市为实例,分析研究了县级城市内城、镇、村三级体系之间的客流辐射情况,对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城镇村三级体系向城村二元体系转换的趋势,从客流、时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发现在通勤类的强联系上,镇对村仍保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在日常活动类的联系上,城区表现出了更强的吸引力.

    作者:

    余东豪;吕剑;周杲尧;邓良军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3. 减量规划视角下的镇规划编制策略探析——以上海漕泾镇为例

    摘要: 减量规划是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规模控制、空间收缩的方式来实现发展转型和再平衡的规划改革措施,其本质是追求城镇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镇是连接城乡的关键纽带,在减量规划视角下扮演着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角色.本文从减量规划的视角出发,总结了减量规划的特征,归纳镇编制过程中城乡协同发展、空间优化、实施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上海漕泾镇总体规划为例,从镇的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治理导向三个角度入手,探讨了减量发展背景下镇总规城乡精准重构、空间精明…查看全部>>

    作者:

    白增福;付豫蜀;王峰玉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4. 减量提质时代长子营镇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摘要: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的发展往往得到更多关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于城镇发展的重心有单一城镇逐步转向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第十七次、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政府文件,越来越多的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内容.同时,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发展理念,由粗放式的增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之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了打造全国首座减量发展城…查看全部>>

    作者:

    金峰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5. 江苏重点中心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江苏重点中心镇逐渐显现出吸引力不足、公共服务功能滞后、城镇发展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老镇破败新镇粗放发展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对"重点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理解有所偏差、差别化发展应对不足、城乡发展过程中忽视了自然地理要素作用、体制机制改革滞后限制了城镇功能发挥等.本研究从现阶段江苏重点中心镇发展出现的问题出发,重新梳理了现阶段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认为重点中心镇应当成为满足新时代乡村居民日益…查看全部>>

    作者:

    阎欣;徐海贤;侯冰婕;高湛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6. 快速城镇化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策略探讨——以盐城市步凤镇为例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先发城市随着主城区逐渐发展成熟,愈发关注城区边缘区小城镇的融合发展和短板补齐,而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期的三四线城市,其边缘区小城镇的发展资源受主城区虹吸效应较明显,发展路径存在重城区轻乡镇现象.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落实,本文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以盐城市步凤镇为例,剖析该类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为发展定位摇摆、经济…查看全部>>

    作者:

    张家豪;王艳春;王雪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7. 快速城镇化地区小城镇发展路径探索——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摘要: 小城镇是城尾乡首,是城乡过渡的主体和代表,是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关键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以乡镇企业发展为核心的苏南地区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率已经接近80%,在城乡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小城镇发展依然面临许多困惑.本文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常熟市为例,详细剖析了该类地区小城镇呈现出的特点与困境,提出特色多元发展、政策复合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等发展路径,对于促进该地区的城乡发展具有现实…查看全部>>

    作者:

    黄丽君;王林容;齐立博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8. 辽宁省特色小(城)镇健康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建设特色小(城)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加速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于推动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多措并举,省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辽宁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但与浙江、江苏等地相比,辽宁省特色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采用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辽宁省特色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时期推进辽宁省特色小(城)镇健…查看全部>>

    作者:

    张雪娜

    提交时间:2021-09-25

  • 879. 迈向平衡与充分:中部地区城镇化特征与应对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中部地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格局中作用愈加重要.中小城市是城镇化的重要主体,对其城镇化特征的总结与趋势研判是制定规划及相关公共政策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平衡与充分发展的重要支撑.城镇化特征内涵丰富,尺度多样,对象多元.当前中部地区城镇化特征研究以宏观统计分析为主,多以省、市为研究单元,无法精准判别中小城市的城镇化特征与趋势;研究对象偏重区域中心城市,忽略了平衡与充分发展的社会和空间公平性;城镇化实践往往作为东部地区经…查看全部>>

    作者:

    张章;徐高峰;旷薇

    提交时间:2021-09-25

  • 880. 社区可持续视角下居民安全感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本文以西安市两个城中村改造社区为例,从社区可持续的视角出发,围绕居民对社区环境的主观感受与评价,基于CPTED理论探讨社区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数据,然后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社区居民安全感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模型,在微观尺度上对社区空间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

    强靖淇;杜雅星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