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881.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常住人口推算及准确性验证方法初探
摘要: 掌握人口空间分布信息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城市,还可为城市规划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鉴于传统统计途径的人口数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探索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推算常住人口的方法,并对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校核.首先,根据手机信令数据,推算了成都市的常住用户,并用人口普查、历年建设用地、地图兴趣点等数据对推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提出分区放样的思路;其次,对比分析多种途径的传统人口数据,确定手机用户的放样基准;最后,选取了一片典型区域,对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校核.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推算常住人口的方法可取,分区放样的方法能减少常住人口推算的误差,且从侧面证明在使用大数据开展城市研究之前,开展数据准确性验证的必要性.
提交时间:2021-09-25
882.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广州都市圈职住特征研究
摘要: 职住关系和通勤联系是影响区域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要素交互日益频繁.本研究以广州都市圈为对象,基于手机信令等多源时空数据,通过评判都市圈内职住独立性、度中心性等指标,分析广州都市圈职住空间分布和通勤联系特征,探索大尺度下精细颗粒度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广州都市圈在空间形态上已初具规模,城市功能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广州与周边城市形成高频率的双向通勤联系;都市圈内形成多中心空间结构,各中心内部通勤向心性特征显著,围绕就业中心形成多个居住功能组团;但城市交界地区仍存在通勤联系断裂带;广州都市圈职住空间和通勤联系受产业发展、生活配套、居住环境、交通设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规划应重点考虑空间要素流动对区域空间格局的影响.
提交时间:2021-09-25
883.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旅游交通活动研究框架及应用——以西安市兵马俑景区为例
摘要: 构建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旅游交通活动研究框架,明确了数据层、特征层和应用层的主要模块和分析要点.将该框架应用于兵马俑景区的交通规划,得到景区游客主要来源于700km以内的省外临近城市群和900~1200km范围的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群,景区游客活动的"钟摆奔波"特征相对显著,进而针对"最后一小时"短板和核心景区承载力约束问题,从铁路枢纽规划、地铁线路延伸、需求管制等角度落实了"提速升级、多式直达"和"分区管控,分层截流"两大对策.
提交时间:2021-09-25
884. 基于手机数据的不同年龄人群周末PM2.5暴露时空风险测度——以广州市为例
摘要: 近年来,PM2.5污染的问题受到重视,探究城市PM2.5的时空格局及环境公平的相关问题对于污染防控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针对PM2.5浓度的分析,并未能直接地评估和识别考虑了城市人群时空分布的PM2.5暴露情况,影响了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与移动监测方式,对不同年龄人群在日常活动中的PM2.5暴露时空特征进行探讨.首先通过居住地视角的PM2.5浓度与老龄化程度的耦合关系,初步探讨PM2.5的年龄分异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人口加权下各年龄人群的PM2.5暴露状况,并采用人群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PM2.5暴露的时空分异格局进行刻画.研究发现,人口加权后19-30岁年龄人群的平均PM2.5暴露值最高,但在不同时段高PM2.5暴露的年龄段存在分异.各年龄人群PM2.5暴露的时空分布基本一致,仅在若干高暴露区存在分异.各年龄人群PM2.5暴露分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城市功能与道路交通状况是影响,且可被进一步划分为19-30岁人群暴露偏高区、19-30岁人群暴露高值区、31-45岁人群暴露偏高区、暴露低值区四种蕾西.通过对上述四类暴露特征区空间分布的刻画,可以初步证明城市内各类设施密度的增加均会导致人群PM2.5暴露水平提升,商贸服务、区域交通、教育科研以及公园绿地类城市设施对PM2.5暴露年龄分异的时空特征影响最为突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印证了考虑动态人群与污染分布的必要性,并从精细化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环境治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885. 基于手机数据的县域城镇人口活动分析
摘要: 在利用手机数据进行职住、出行OD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对县级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时效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县级城市内客流联系的分析方法,并以建德市为实例,分析研究了县级城市内城、镇、村三级体系之间的客流辐射情况,对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城镇村三级体系向城村二元体系转换的趋势,从客流、时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发现在通勤类的强联系上,镇对村仍保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在日常活动类的联系上,城区表现出了更强的吸引力.
提交时间:2021-09-25
886. 基于扎根理论的工业遗产文化游客感知研究——以西安大华1935为例
摘要: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中不可磨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游客视角的文化感知研究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新依据.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大华1935为例,通过对线上旅游网站游记以及线下访谈内容的收集和分析,探索了工业遗产文化游客感知模型(两个核心范畴、四个主范畴、十个范畴),并总结出游客感知的三大特点:①物质性文化感知度较高,非物质性文化感知度较低;②物质性文化感知度强弱与感知范畴专业化程度有关;③非物质性文化感知度强弱与传播形式有关.经过特征形成原因分析,提出了丰富非物质文化传播方式、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加快园区招商进程、引进文化解说系统四点改进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不足.
提交时间:2021-09-25
887. 基于换乘网络的大型体育设施公交可达性研究——以武汉省市级体育设施为例
摘要: 基于武汉公交换乘网络,以最少换乘次数为度量,结合公交站点500m服务半径范围内人口分布情况,采用弗洛伊德(Floyd)算法,对武汉9座大型体育设施的公交可达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9座大型体育设施中,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和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直达和一次换乘人数占比最低,二次、三次和四次换乘人数占比最高,可达性最差.新华路体育场和湖北省体育局洪山体育中心直达和一次换乘人数占比最高,二次、三次和四次换乘人数占比最低,可达性最好.对武汉市交通网络结构进行抽象总结发现:最少换成次数较小,可达性较好的区域,直达线路往往与其他线路连接紧密,换乘方便.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分别对人口密集和稀疏地区提出公交网络的优化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888. 基于提升城乡发展品质为目标的更新单元规划探究——以成华区旧城更新为例
摘要: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城市化处于"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的发展进程中,旧城承载力受限的现象越发凸显,随着拆迁规模和力度不断加大,更新过程中出现各类矛盾与冲突,如何在更新过程中有效化解矛盾,老城焕发新面貌,保留城市的历史空间结构,以城市记忆引导城市的更新建设,同时注入新血液.追求经济速度的同时关注更新的可持续性,是当下面对的问题,采取高质量发展的更新手段,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更新单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因地制宜的更新模式.
提交时间:2021-09-25
889. 基于提高社区认知的慢行环路选线与设计策略研究——以深圳南头为例
摘要: 社区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提高社区认知对人们日常活动有重要意义.以社区的慢行环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从选线和设计两方面探讨社区慢行环路的构建.最后以深圳南头街道社区为例,通过对社区的资源点、步行条件进行分析,明确慢行选线,并从交通稳静化设计、特色铺装、活力空间节点、公共艺术氛围方面,提升沿线环境品质与公共活力等四个方面对选线提出提升策略.
提交时间:2021-09-25
890. 基于收缩城市理论的都市圈城镇化发展路径
摘要: 以收缩城市理论综述为基础,选取长春都市圈作为区域研究案例.利用人口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夜间灯光数据以及历年社会经济数据,对地市级和县市级尺度下的人口收缩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识别3个地级市和27个县市(区)为收缩城市,继而对城镇化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探究收缩现象的机制和成因.研究表明,都市圈城镇发展以中心极化为主要特征,城市收缩伴随着土地持续扩张、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经济产业衰退等问题.长春都市圈城镇化发展质量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主动探索基于收缩城市的城镇化转型道路是培育和发展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先决条件.首先,顺应人口收缩趋势,实施具有协同效应的区域协调战略;其次,主动调整规划预期,制定与人口流失相适应的空间策略;然后,推进产业提升和人才吸引战略,实现城镇化进程提质增效;最后,提高服务质量,缓解人口结构问题,建设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
提交时间:2021-09-25
891.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及服务水平评价研究——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
摘要: 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能同时考虑供给规模、需求规模和交通成本,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服务水平研究.本文针对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考虑OD成本矩阵、距离衰减以及服务半径差异化的改进方法,并构建评价模型.同时,选取武汉市江岸区作为研究范围,从公园绿地服务的供需关系角度,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和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发现江岸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和服务存在如下问题:(1)公园绿地总体可达性偏低,且空间差异明显;(2)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空间差异与城市建设历史相关,内缘区服务水平整体高于外缘区;(3)公园绿地可达性在街道层面差异较大,服务供给考虑了人口空间分布,但仍存在服务盲区;(4)综合公园和游园布局具有人口密度的指向性,但社区公园数量不足且在布局上未与人口密度相协调.
提交时间:2021-09-25
892. 基于政策导向的国有旧厂更新模式对比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摘要: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城市更新已进入"常态化".国有旧厂作为掌握在政府手中的低效土地资源,是现阶段城市更新能够释放用地潜能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在梳理广州更新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广州国有旧厂更新模式、适用范围及补偿标准;并以海珠区为例,分析海珠区各国有旧厂房可选用的更新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模式下的效益,提出政府收储模式在企业直接经济收益、城市综合效益、项目实施保障等方面更具优势.以期为政府、企业在更新模式选择中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更新政策的修改和完善提供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893. 基于整体主义理论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评估
摘要: 在我国进入"中等发展陷阱"的宏观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与各部门主导的专项规划矛盾显露,一系列改革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得以建立.然而新的体系能否解决发展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需要依据城市发展问题的本质进行评估.基于此,本文在整体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理论下,尝试构建了针对规划改革过程和结果的评估框架:过程评估基于认知—行动—反馈的动态过程演绎,结果评估基于对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解构.在评估过程中充分运用同时性逻辑和最优局部干预思想,并将评估结果按照问题认知和方向指引两方面作了归纳.结果表明:问题本质体现在改革后的国土空间规划仍具有包罗一切的风险,而改革过程忽视了经济与制度之外的深层次挑战;干预的方向则在于建立起能够体现规划个性和差异性的整体最优方案,包括建立规划新范式与合理利用技术手段.
提交时间:2021-09-25
894. 基于文化空间塑造的历史文化街区设计策略——以北京模式口地区为例
摘要: 在我国多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规划策略的制定中,对文化价值利用的重要性已经达成普遍共识,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难以将抽象的文化要素与具体的空间布局对应起来.本文从城市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出发,通过分析不同文化场景和要素与城市空间的关联和需求,提出不同文化空间类型的特征及其布局建议.最后,通过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项目实践,针对其自身发展条件特征,阐述文化空间塑造的具体方法.
提交时间:2021-09-25
895.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遗址型乡村内生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遗址型乡村依托于大遗址而存在,对于大遗址整体文化氛围与安全格局的塑造作用不言而喻.而目前遗址型乡村面临着边缘化、文化特色缺失等问题,与自身的文化禀赋极不对称.本文基于文化空间理论,运用三元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对遗址型乡村空间解构,得出遗址型乡村存在物质空间均质化、空间表征资本主导化和表征空间边缘多样化的特点,并提炼出遗址型乡村问题的根源是外来资本的强势介入和空间表征对于乡村文化属性的轻视.随后文章结合内生发展模式与文化空间理论的分析对比,论证出内生发展模式对于遗址型乡村的适用性,并从物质空间构建、资本投入引导和权力让渡分化三个层面进行遗址型乡村内生发展模式体系构建,期望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复兴、特色产业培育、自然生态保护的遗址型乡村可持续性发展.
提交时间:2021-09-25
896. 基于文化空间生产的传统村落文化振兴路径——以陕西富平莲湖村为例
摘要: 中国乡村建设的前期总是把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忽视文化建设,致使乡村地域文化特色被破坏殆尽.文章通过论述现状乡村文化空间保护和开发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出文化振兴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内生性动力.在此基础上,以陕西富平莲湖村为典型案例,以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为切入点,通过乡村文化空间实践、乡村文化空间的表征和乡村表征的文化空间三个层面来阐述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一条可行的实施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897. 基于文化自信的街区文脉保护与传承——以雅安市观音阁街区为例
摘要: 在全面践行"文化自信"、大力保护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文化街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过去高速扩张的发展模式对街区重视不够,导致在保护工作中存在文化传承和原真性保护不足、文脉空间缺失等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街区保护中全面有效的传承、复兴文脉成为当今非常紧迫的课题.本文以雅安市观音阁街区为例,在梳理了街区的特色及当前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传、保、显、塑、控"等策略方法,以期加强街区文脉的保护及传承.
提交时间:2021-09-25
898. 基于文化触媒理论的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以厦门集美大社为例
摘要: 城中村作为城市中的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形态,在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备受瞩目.文化作为城市铸就灵魂的重要元素,在对具有历史文化资本的城中村的改造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优势,成为城市更新中重要的挑战.城市触媒作为城市更新与规划中广泛运用的理论,旨在利用原有区域内重要要素,以此为介质提升区域形象,改善空间环境.本文引入"文化触媒"理论,利用文化这一特色要素为出发点,对城中村重要空间节点进行改造设计,并以厦门集美大社为例,通过"识别触媒点、系统层面和节点层面的触媒塑造、后续的触媒引导"三个层面的研究分析,阐明文化触媒在城中村更新过程中的激发和引导作用,为城中村更新提供了一种传承利用文化元素与提升城市形象相融合的新策略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899. 基于文化重塑的滨海人居空间品质提升研究
摘要: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硬核"指标,从传统的文化延续至今,到现代文化的不断丰富,都和人类的居住环境相互渗透、相互成就、相互影响.本次研究主要以青岛滨海区域为研究范围,从文化重塑角度来提升滨海人家空间品质.首先,深入研究青岛现有海洋文化,分析海洋文化与人居空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在对海洋文化及滨海公共空间的研究基础上,针对青岛的滨海区域人居空间品质,提出相应的指导措施.
提交时间:2021-09-25
900. "1.5级"土地开发对新城聚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造城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但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方式开始转变,主导我国城镇发展三十多年的简单粗犷式增量扩张式发展模式不再可行,大量新城面临成为发展动能不足、开发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研究以国内外关于"1.5级"土地开发以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内在逻辑以及主要措施,从而推动新城快速聚集.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于"1.5级"土地开发模式,提出适宜两江新区新城聚集经验借鉴和启示.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