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881. 面向公共卫生事件的乡镇设施韧性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
摘要: 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新要求.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县为研究范围,聚焦乡镇基础设施韧性,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韧性评价模型,并依据各乡镇基础设施韧性评价结果对设施规划建设相关内容提出优化策略,为乡镇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提交时间:2021-09-25
882. 农村电商化背景下浙江小城镇规划研究
摘要: 2020年中央文件提出"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并明确要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技术领域,网络的普及促进了农村电商化成为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形式.十年间,全国淘宝村、淘宝镇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且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农村电商化成为新型城镇化路径中的全新模式.同时,随着5G技术的全面爆发将对社会、生产、生活、权力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根本性影响.网络区位取代地缘区位的特征显现,城镇化由传统的"…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83. 区位条件与边境城市发展研究——以黑河市为例
摘要: 区位条件对城市整体的发展存在较大影响,区位条件发展的动态性特征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空间发展等.区位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城市发展的方向,改变城市空间的结构和空间形态,通过区位条件选择可以使城市空间发展的竞争效益最大化,提升原有空间价值,创造新空间价值,使城市有序发展.良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城市发展,发展良好的城市产生优良的区位条件,形成相互反馈.边境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承载着对外联系的重要职能,城市发展与区位选择的关系更…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84. 区域统筹下小城镇地域文化传承的规划探索——以开平市赤坎镇为例
摘要: 地域文化是当地独有的显性基因,集中体现了地方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文化底蕴,而小城镇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区划层级,长久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对当地空间特色的营造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开平市赤坎镇为例,在充分了解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小城镇发展制约的因素,通过整合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华侨文化要素为抓手,指出在区域视角下统筹城镇发展的必要性,继而在区域、镇级、村级三个层面下,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策略.为破解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区域…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85. 适灾城市理论演变路径及建设方法初探
摘要: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人口及社会资源集聚现象正迅速发生着,城市灾害管理问题愈发凸显其重要性.近年来兴起的适应性防灾理念,为我国城市灾害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城市灾害管理理念也逐渐由"防灾"、"减灾"到"适灾"共生发展转变,城市灾害管理工作也由之前的以应急响应为主逐渐转为对适灾城市建设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城市灾害管理文献的梳理,尝试对适灾城市理论演变路径及发展方向进行描绘,并提出适灾城市建设方法与策略,尝试基于适灾城市规…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86. 山地河谷型旅游城镇发展挑战与规划策略——以九寨沟县漳扎镇规划为例
摘要: 针对山地河谷型旅游城镇在空间资源限制和市场需求增长双重作用下的发展困境,对其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生态优先、紧凑开发、公交主导、智慧管理的发展原则.结合九寨沟县漳扎镇规划,进一步对山地河谷型旅游城镇在产业功能、用地空间、交通组织和城镇管理等方面如何通过具体策略克服先天不足,最大化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来应对旅游市场需求,并营造高品质旅游度假环境进行了探索,对于同类城镇的发展还提出了"景城同步"规划管理和"走向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887. 山地特色小城镇识别及发展路径研究——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色小城镇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两山"理论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特色小城镇为抓手,对黔南州12个县市所有乡镇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三大板块9+N个方面对黔南州各小城镇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选取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作为带动全州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示范镇…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88.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我国现有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已很难满足居民的需求,合理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是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研究选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率和重叠率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公平性的评价指标,基于网络爬取各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POI数据和长兴县路网,利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各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的覆盖情况进行分…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89. 文化IP引领视角下的美丽城镇样板镇创建探索——以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美丽城镇创建方案为例
摘要: 浙江省近年来大力推进美丽城镇的建设工作,在明确了"十个一、五个美、三个圈"等基础创建要求之外,更强调了小城镇需要彰显自身特色,打造城镇样板的高要求.研究首先分析了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的特征与要求,进而探讨了文化IP与美丽城镇创建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文化IP引领下构建文化魅力空间、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推行长效制度机制的美丽城镇三大创建策略.进一步,研究结合诸暨市枫桥镇的实践案例,提出了在"枫桥经验"这一文化IP引领下打造"枫桥精镇"、发展"枫…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0. 外向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型社区规划建设研究——以东莞大朗巷头社区为例
摘要: 文章从国家社区建设的背景出发,结合东莞市"外向型城市化"的特殊发展历程,总结了东莞社区建设的特殊性.大朗镇巷头社区拥有发达的毛织产业以及数量众多的外来人口,在东莞市属于较为典型的社区,选取其作为产业型社区进行建设研究.根据巷头社区的概况、空间演变、现状特征出发,结合社区需求和发展机遇,从产业、设施、风貌等三个方面提出规划对策,以期为其他的产业型社区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891. 生态文明背景下草原小城镇国土空间规划思路
摘要: 本文以生态文明背景下草原地区小城镇国土空间规划思路为研究对象,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的三重维度提出基于草原小城镇地域特色的国土空间规划思维范式——以构建草原生态共同体为战略思路.从认识论角度,明晰了本文所探讨的科学生态文明观是对传统生态文明观的反思和超越,明确了绿色发展和"三生共赢"是高品质发展阶段国土空间价值观的必然选择,并分别以草原传统文化中"天人相合"的天人观、"动态适应、开放包容、创新能动"的动态生存观为内涵和外延,构建草原…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2. 生态文明背景下小城镇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优化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将可持续发展提升为绿色发展.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更加体现我国重视生态文明背景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将公园绿地体系建设为覆盖全城市的完整系统,讨论以"+公园"模式来实现服务市民均等化与公平性.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花园城市长兴县为例,以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小城镇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对现状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人群活动需求进行GIS网…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3. 生态文明理念下城市边缘区小城镇规划路径探索——以平湖市曹桥街道概念规划为例
摘要: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扩张的起点,也是城市化最为活跃的区域.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一直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同时其生态脆弱、建设粗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生态文明理念为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全面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本文从城市边缘区特征和发展条件入手,解析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现状发展态势,并结合平湖市曹桥街道概念规划为实例,以生态文明作为规划切入点,从规划理念、空间布局、乡村发展、功能提升…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4. 生态约束下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及建设引导——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
摘要: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之下,生态因素的考量成为国土整治应有之义.小城镇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空间过渡,其定位与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生态脆弱地区环境建设的要求,从发掘小城镇潜力和增强小城镇吸引力的目标出发,通过对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估体系.本文尝试将生态约束因素纳入评估结果的计算中,根据生态因素与各项指标的正负影响,确定生态修正系数,对初次得分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以…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5. 世界自然遗产与运动休闲项目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郎山极限运动小镇为例
摘要: 运动休闲小镇作为体育运动产业与城镇发展相结合的体育类特色小镇,其建设发展核心是选择适用于城乡空间资源禀赋的运动项目,围绕核心项目组织赛事及游线,合理布局空间,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体育运动项目及赛事品牌,带动城乡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本文着眼于世界自然遗产与运动休闲项目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山市石门镇江郎山极限运动小镇为例,剖析其极限运动的主题定位和空间布局选择,探讨其如何立足景镇联动与空间品质升级,以项目体验和赛事吸引为引擎,培育…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6. 事权改革背景下乡镇治理途径及空间规划对策——基于浙北地区多镇空间规划研究
摘要: "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是正在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能够被执行从而实现规划作用的关键.不同地区的乡镇虽统一作为最低一级的政府,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调配能力上却存在巨大差异.基于乡镇事权面临改革的背景,以浙北发达地区多个小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为例,深入乡镇层面存在的普适性问题,从制度、政策、约束、利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正在开展的工作,发现以统筹资源为主导的制度完善、重视上下联动的政策鼓励、突出"裁判"作用的外部约束以及…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7. 水网地区都市近郊新市镇城市设计实践——以苏州平望新镇区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都市区域的不断发展,都市近郊型城镇结合城区外溢产业注入及交通基础设施延伸等有利条件,开始规划建设新市镇.本文以苏州平望新镇为例,分析了水网地区都市近郊型城镇所面临的特征问题,从定位研判、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设施配套、文化彰显等方面探讨该类型新市镇的城市设计方法,以期对同类型小城镇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8. 苏南小城镇镇区分散型存量工业用地弹性开发
摘要: 在企业转型升级和"存量挖潜"的背景下,苏南小城镇镇区分散型存量工业用地再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水平,还可以调整镇区的工业结构,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文章在对存量工业用地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总结镇区分散型存量工业用地的类型,剖析其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灰色用地"规划理念对镇区分散型存量工业用地进行弹性再开发,并提出了"灰色用地"选区的筛选原则和存量工业用地的退出机制,提高"灰色用地"规划理论在小城镇镇区分散型…查看全部>>
提交时间:2021-09-25
899. 特大城市地区非中心城区县级单元时空发展特征
摘要: 我国目前已形成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湾区三个特大城市地区,县级单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载体之一.研究从经济发展水平、非农就业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水平四方面,通过宏观统计数据分析特大城市地区非中心城区县级单元的时空发展趋势特点.研究发现特大城市地区非中心城县级单元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扩散趋势,并存在"断点距离";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水平的县际差异扩大,非农就业水平、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县际差异逐年缩小.
提交时间:2021-09-25
900. 社区可持续视角下居民安全感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本文以西安市两个城中村改造社区为例,从社区可持续的视角出发,围绕居民对社区环境的主观感受与评价,基于CPTED理论探讨社区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数据,然后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社区居民安全感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模型,在微观尺度上对社区空间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并提出对策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