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001. 提高城市洪涝防治系统韧性的措施研究及规划对策

    摘要: 2020年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业内专家和学者对如何提高城市经历灾难、瘟疫等突发事件后弹性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即城市韧性的思考.笔者针对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系统,开展其韧性内涵和发展历程疏理,构建韧性措施体系,分析研究各项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总结规划层面应开展的工作.

    作者:

    王强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2. 突发公共事件下城市水环境韧性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 城市水环境作为关系到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突发公共事件考验着城市的反应能力,也考验着水务行业的社会担当.籾性理论有助于增强城市水环境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保障城市水系统安全.本文从突发公共事件影响下城市水环境的多样性风险、抵抗冲击能力不足和灵活应变能力薄弱等方面总结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挑战,以韧性理论为指导采用"适应"和"减弱"的态度应对高度不确定性突发公共事件,从组织韧性、工程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四个…查看全部>>

    作者:

    胡凯丽;戴德胜;李香云;柏安琪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韧性城市规划思考

    摘要: 作为一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考验着全球城市.本文通过归纳多个国内外城市颁布的有代表性的适应性规划,结合新冠疫情对城市的影响分析,尝试基于埃亨对韧性城市五要素展开新的解析:建设具有多功能性的城市、社区与建筑;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留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和备用设施模块;注重生态和社会的多样性;维持城市-社区多层面的连通性及制定有适应能力的规划和设计.提出新冠疫情下城市空间治理的回应,从城市防疫的角度归纳如何建设能适应疫情灾害的韧性城市.

    作者:

    崔佩琳;王成芳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4. 县级小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思路与要点探索——以商水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例

    摘要: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旨在解决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以雨水综合管理为核心,绿色设施与灰色设施相结合,统筹"源头、过程、末端"的综合协调规划.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县级小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县级小城市自身特征、问题及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探讨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编制思路及编制要点,构建符合县级小城市地域特色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体系,有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内容,以保证规划的针对性、指导性以及可操作性、可实施性.

    作者:

    韩伟超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5. 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规划应对初探

    摘要: 近年来,由新发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新发传染病具有传染源种类繁多、传播途径复杂多变、人群普遍易感、缺乏特异性治疗与预防方案等特点,一旦暴发,往往会对人类经济、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从新发传染病的特征入手,结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的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体系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探寻从系统化应对,到医疗资源统筹、信息化决策、健康城市、应急物资系统、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应对策略,以助力我…查看全部>>

    作者:

    王勇;韦美琼;张萌;韩晨曦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同类型社区的防控应对与思考

    摘要: 在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各省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城市陆续采取封城管理、交通管制等疫情应对措施,社区很快成为联防联控的主要阵地.我国紧急出台针对社区治理架构的防控工作部署,伴随疫情缓和又陆续出台社区防控信息化建设等政策文件.本文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线上问卷440余份,在政策文件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不同类型社区的防疫情况,分析社区防疫工作机制并总结问题,进而提出社区层面针对疫情防控的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推进…查看全部>>

    作者:

    刘思利;王承慧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7. 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实施的内在逻辑分析——以深圳市大鹏新区布新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为例

    摘要: 深圳市由于市域面积局限和生态保护底线约束,相对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更早的触摸到了建设用地发展边界,进入到土地存量发展时期.土地承载空间限制倒逼深圳市创新性进行土地二次开发制度设计,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应运而生.目前,城市更新在深圳的实践较多,政策体系相对较为完善,而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则实践较少,理论和政策设计都有待完善.本文从实践案例出发,重点解析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的建议,以期该项制度设计的完善和其他城市的推广.

    作者:

    李亚杰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8. 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规划思路探索

    摘要: 快速的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城市防灾减灾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韧性城市为城市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新的思路.韧性城市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我国利用韧性城市理念指导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相关实践还比较少.本文尝试突破传统规划静态、单一的发展目标的特点,将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引入传统规划,以增强城市应对气候灾害的韧性.首先对韧性城市的理念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规…查看全部>>

    作者:

    王江磊;吴文颖;黄泓博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09.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城市模型研究

    摘要: 2019年底的新冠病毒疫情,使我国城市应急能力和治理水平经历了一次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防疫的密切关联,回顾了健康城市研究和实践,指出在公共防疫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尚且不足;进而提出建设具有"免疫力"的健康城市应当成为规划领域重点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以及当前城市防疫的痛点,构建了健康城市的"4S"模型.该模型由四大系统构成:有机的空间系统(Space System)、韧性的设施系统(Fac…查看全部>>

    作者:

    肖婧;梁姗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0.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摘要: 城市基层社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处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疫一线,是稳定城市基础人群的关键.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社区的"韧性"提升刻不容缓.本文首先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对社区韧性内涵进行解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韧性目标、韧性过程和韧性能力等要素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框架,其总体思路从总目标导向,分阶段推进,多主体协同三方面展开,并对应到社区规划、发展与管理的实践中.接着,结合武汉案例考察,细化提出主要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查看全部>>

    作者:

    王鹤婷;彭翀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1. 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庆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思考

    摘要: 农贸市场是人们生活需求必备的场所,是人世间烟火气息最厚重的地方.在疫情期间,农贸市场成为人们谈虎色变的地方,由于人流量较大且环境容易滋养病菌,农贸市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重庆市农贸市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疫情为鉴,反思重庆市在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农贸市场的建设经验,结合重…查看全部>>

    作者:

    钱驰;李渝;李鹏;陈敏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2. 基于实践解析的钢铁工业用地调整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 目前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突出,钢铁行业面临转型发展.本论文针对这一现实需求,通过分析国内外钢铁工业用地调整实例,总结了钢铁工业用地的4大特征,分析了城市规划、环境污染、区位交通、社会稳定、工业遗产五个方面的调整影响因素,并从区域协调、产业转型、环境修复、空间格局和遗存传承等方面进行了钢铁工业用地调整规划策略的初探.

    作者:

    王晨;刘莉倩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3. 从公共卫生运动看城市规划理论溯源、嬗变及范式转移

    摘要: 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这两门学科经历了"同源—分野—再交汇—再逐渐分化"的演变过程,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卫生的初级预防具有关键作用.为此,本文尝试从规划理论演变的视角来探索在公共卫生运动的影响下城市规划理论的"源"和"流".回顾梳理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运动的交织演进过程,分析每个时代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理论的理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第三次公共卫生运动可能催生的规划新范式.

    作者:

    许燕婷;冯建喜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4. 多尺度视角下乐山山水人居环境建设

    摘要: 结合山水因素的城市设计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城市规划的重要思想,注重"天人合一、环境实用".乐山是一座典型以山水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几千年来特殊的山水条件孕育着乐山古城的发展.本文从多尺度视角出发,运用历史文献与地图数据调查法,研究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下山水元素与乐山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关系,总结其城市营建的经验和智慧,对现代历史文化名城乐山的山水意向保护提出建议及策略,为当代山水城市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及依据.

    作者:

    王靖雯;唐由海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5. 上海市商业空间的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商业空间的格局也在不断演变.本研究运用百度地图POI、高德地图POI、大众点评等大数据,结合Voronoi图、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上海市商业空间的分布特征.通过梳理2009-2016年的商圈项目,研究不同时间阶段商业要素的空间集聚和演变趋势.基于高德地图POI中不同类型体验式商业设施的集聚特征,进行特色商业空间的分析,并且进一步探究轨交交通对商业空间发展的支撑作用.本文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城市商业的空间的规…查看全部>>

    作者:

    陈星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6. 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热点与方向——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

    摘要: 在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积极研究与实践的大背景下,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核心数据,通过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主题文献数量、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的基础分析和共现分析,总结国内近年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补充相关研究的不足.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前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研究增长最为迅速,主要涉及以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学科为领衔的多学科研究领…查看全部>>

    作者:

    王楚涵;李继军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7.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地下空间规划探索

    摘要: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用途管制思想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多元化、深层化的绿色发展需求,地下空间规划应有效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保障地下空间的高质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通过分析地下空间规划面临的困惑,从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包括完善地下空间"双评价",构建地下空间数据库,加强地下空间功能、时序、空间、景观的协同开发,明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可传导的规划内容和差异化的管控方式.

    作者:

    曹华娟;黄富民;邵咪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8. 基于多源数据的人群聚集特征与实际服务人口初探——以石家庄鹿泉区为例

    摘要: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对地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厘清人口问题有助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统筹.本文基于微信宜出行热力、百度POI、OSM城市路网等多源大数据,通过分类分析各类数据,以及进行多元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索石家庄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县的人群聚集特征,得出石家庄鹿泉区的发展定位.并采用热力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以测算地区实际服务人口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

    作者:

    仇婧妍;姚梓阳;潘鹏程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19. 海绵城市分区建设实施方案探索与实践

    摘要: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的科学规划和行之有效的管控,海绵城市理念已全面落实到各类建设项目中,海绵城市已从单一分散项目建设逐渐向片区整体建设转变,然而如何以系统性思维制定流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针对性地解决区域水问题,同时将建设方案分解到各个分区,落实到具体项目并结合分区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时序建议,是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分区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深圳市福田区新洲河流域为例,针对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等核心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流域系统化实施方案,…查看全部>>

    作者:

    李亚;陆利杰;张亮;汤钟;吴丹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20. 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探讨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是适应城市快速发展,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是新时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落实,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海绵城市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普遍存在规划编制完成后项目却难以管控的现象.本文以杭州某区为例,从分析近期建设区域的选取,对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进行模型评估与校核,到监测设施的布局,再对管控分区全区细化,对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实施方…查看全部>>

    作者:

    王建国;王永;周文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