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981. 基于"站城一体"理念的特色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湖州东站高铁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 本文针对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从站城一体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站城一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演变历程,总结了站城一体发展的三条经验.并以湖州东站为例,在分析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湖州东站站城一体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出了功能业态、空间结构、城市形象、交通组织、生态景观等五方面的设计策略,以期为类似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982. 基于等时圈模拟的西宁市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摘要: 西宁将建设成140平方公里,143万人的特大城市.本文从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拓展的关系入手,利用ArcGIS模拟等时圈交通模型对西宁市的城市空间扩展与交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说明西宁未来适合多中心的发展,并利用等时圈确立了西宁市多中心发展的界线.据此开展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对促进西宁与区域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提交时间:2021-09-25
983. 基于管理目标的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研究
摘要: 我国于1956年设立了首个自然保护区,之后逐步建立了自然保护地体系,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是最为关键、最为急迫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管理目标入手,提出了针对自然保护地分类的管理目标框架,其主要由"保护利用对象"、"保护利用强度"、"功能定位"三个层面构成,又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利用对象属性评估体系框架、保护利用强度分级体系、功能定位框架,由此建立起完整的框架体系.在此框架的指导下,本文对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现状问题进行解读、对国际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进行研究与借鉴.最后,本文基于管理目标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将整个自然保护地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地、线性保护地、资源利用保护地五大类,并对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提交时间:2021-09-25
984. 基于管理角度的村庄规划编制——以栾川养子沟村为例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村庄规划与建设管理之间的关系,从管理角度剖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以"能用、管用、好用"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对接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以及国家2020年一号文件要求,论述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与后期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关系.从"两书一证"规划行政许可的角度,阐述村庄规划编制内容改革方向,为村庄规划编制探索新的内容体系,为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审批速度,简化规划编制内容、理顺规划编制程序,解决乡村地区空间治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最终以栾川县养子沟村为例,阐述村庄规划编制建议增加的编制内容与后期建设管理的关系.
提交时间:2021-09-25
985. 基于类型学的历史商业街立面管控及优化研究——以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为例
摘要: 广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和独特的岭南地域文化.然作为其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州古代中轴线——北京路历史商业街区,其步行空间界面受到城市高速发展建设及消费文化的冲击,原有街道风貌遭受侵蚀严重,亟待修复管控.本文借助类型学的方法对北京路及其周边历史步行商业街的建筑立面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提取类型元素形成信息采集数据库,为今后对沿街建筑立面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利支撑资料和设计数据.同时开展北京路街区现状问题、建筑权属及身份调查,结合实际情况与商业需求尝试提出立面材质、空调机位布置的指引与立面色彩、招牌安装及重点建筑导则,形成建议性与强制性双管齐下的"2+3"管控指引体系,并以商户为主要对象,制作指引手册,为街道立面的精细化管控及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提交时间:2021-09-25
986. 基于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城市中心交通枢纽地区改造策略研究——以广州东站提升为例
摘要: 在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契机下,广州东站将由城际站建成高铁交通枢纽综合体的目标,东站的客运模式、客流特征和规模改变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的影响,基于东站地区为已建成区,考虑以东站为核心进行精细化城市设计,以枢纽地区的整体交通提升为切入点,对东站地区的交通优化、功能转变和空间复合利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针对交通主导地区的城市设计,尊重以人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下,以人的行为大数据和仿真模拟分析为重要基础,采用"数据模拟分析—枢纽交通一体化—立体空间综合利用—站城一体化"的设计流程,剖析四维城市空间现存的问题及所需的对策,进而制定出特定城市空间形态方案的理性城市设计方法,归纳为"以行定形"的设计理念.交通主导地区设计突出精细化的原则,重点是"效率为本,品质为要",以提升枢纽的运行效率为最根本的目标,并改变人对空间品质的体验为最精要的内容,扭转以往关注开发和景观的城市设计价值取向,真正为枢纽的良性发展提出针对性、可落地的策略,为枢纽地区设计探寻新的路径和方法.
提交时间:2021-09-25
987.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城市精细化管理舶来于日本企业的管理理念,运用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就是要将城市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城市管理目标则是整个城市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目前,中国城市地上空间利用的管理及政策已经非常成熟,而地下空间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上还有待完善,本着用地集约原则,越来越多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始有偿使用、统一规划管理.当下规划标准中对于地下空间开发的政策原则是适度开发,并强调要注重生态环境.随着地下空间不断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完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从量化目标出发,结合生态保护,重点提出地下容积率及地下建筑密度的概念;通过提炼各地地下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论述如何给地下容积率和地下建筑密度赋值,从而可以对地下空间开发精细化控制和管理,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利用和资源保护,促进地上与地下空间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
提交时间:2021-09-25
988.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城市环境卫生体系构建
摘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论断,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精细化管理来推动.环境卫生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亟需实现高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然而,精细化管理需要建立在精细化的体系构建之上.因此,本文总结概括了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卫生体系现状,深入分析精细化管理概念的内涵与必要性,从环境卫生工作各阶段入手,围绕垃圾分类体系、环卫设施布局与建设、运维管理及末端治理等环节,细化、补充、扩展工作内容,体现和落实精细化管理思路,最终构建成一套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城市环境卫生体系,以期能够充分发挥顶层引导作用,改善"垃圾围城"和"邻避冲突"现象,打造"零废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交时间:2021-09-25
989. 基于紧凑度测度的小城镇碳排放影响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并将在未来很长的时期内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的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降低城市碳排放迫在眉睫,而当前低碳城市已然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合理的发展模式.本文以浙江省长兴县为研究对象,对2009—2017年长兴县城镇紧凑度和碳排放量进行测度与分析,再运用SPSS软件对长兴县城镇紧凑度与碳排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回归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城镇紧凑度构成指标与碳排放量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长兴县城镇紧凑度与碳排放量两者间呈较为密切的负相关性,并得出城镇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外部形状指数、内部土地利用混合度以及道路面积率等五个因素对城镇碳排放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论文基于紧凑度测度的长兴县城镇碳排放影响分析,以期为低碳小城镇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990. 基于"组团—家园"模式的养老设施体系建构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摘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性地提出,应提供以组团、家园为单元的均衡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本文基于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出行特征和影响因子重要程度分析,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组团-家园"空间组织模式,提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社区-邻里-家园-组团-城市"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层级体系,并界定了养老服务层级辐射范围及设施服务类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设施科学配置提出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991. 基于统筹重点功能区建设的实施性规划编制体系重构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阶段和建设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趋向于片区化和规模化,其实施主体、合作模式、运营逻辑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故具备引导城市发展和片区建设的城乡规划,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对标市场需求,自我更迭和精进,发挥城乡规划专业特点,从实施建设的角度重新梳理规划编制体系,进一步明确概念规划、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在各阶段承担作用、编制内容及相互联动关系,探索重点功能区在规划体系、编制内容、技术方法及项目运营等方面的合理化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992. 基于综合发展评价的县域村庄分类方法研究——以涟源市为例
摘要: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五级三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乡村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和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合理进行村庄分类是编制村庄规划的依据,对统筹县域产业布局、公共服务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引导人口、产业和设施集聚等有重要意义.国家相关文件对村庄类型划分以定性描述为主,已有村庄分类方法也多为经验主义,缺乏系统量化分析支撑.本文在明晰五种村庄类型的基础上,基于发展角度,从"正向"发展潜力和"反向"限制条件两个维度,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村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统计村庄发展指数,总结归纳三级九类村庄综合发展情形;基于此,通过细化量化村庄分类标准,在理顺分类逻辑前提下,提出从县域发展、镇村诉求、规划编制和乡镇统筹四个方面对村庄分类方案进行修正,探讨一种相对理性的县域村庄分类方法,以提高村庄分类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最后以娄底市涟源市域村庄分类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993. 基于绿色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热网与可再生能源耦合项目浅析
摘要: 2015年我国加入《巴黎协定》并承诺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与此同时我国低碳试点城市也设定了各自的碳排放达峰目标年份.在此大背景下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迫在眉睫,而城市供暖作为城市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城市供热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回顾北京市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情况,进而提出城市集中供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以北京某小区采用城市热网与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方式为基础,浅析基于绿色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热网与可再生能源耦合项目的意义及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现存问题的影响.最后提出城市热网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在我国范围内的发展展望和对于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以及低碳社会的作用.
提交时间:2021-09-25
994. 基于绿色发展的生态保护区乡村振兴策略探索——以广东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为例
摘要: 随着城镇化发展不断提速,自然保护地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已成为践行"两山理论"、提高城乡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空间.本文根据近年国家对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保护区周边乡村发展优秀经验,针对广东省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内搬迁撤并类村庄的特征,以分类引导、分区管控、分期开发等为举措,以建立入口社区和特色小镇培育选址的多因子评价体系为支撑,探索生态保护区搬迁撤并类村庄搬迁前与搬迁后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搬迁至入口社区和特色小镇的具体发展对策和建议,为严守生态底线、促进生态修复、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做出基础性贡献,为各地推动生态保护区乡村地区异地搬迁与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995.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乡村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摘要: 在生态文明引领城市新一轮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生态社区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居住区发展的新模式,乡村型生态社区也是未来乡村人居环境特色营造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对浙江进行调研时,提出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宁波作为浙江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本身具有优越的自然本底和城市品质,营造出"生态+"、"魅力+"和"服务+"的城市、乡村及社区氛围.但是城市新一轮的发展变化,导致城与乡之间不均衡发展,乡村型社区作为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存在乡村风貌趋同化、乡村建设难以实施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宁波大市内的乡村进行调研,梳理乡村型社区在规划建设、体制机制、技术手法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国内外乡村社区典型案例的宝贵经验,秉承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从政策、设计、技术和保障四个层面对乡村型社区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乡村型生态社区的规划营建提供经验,高质量助推宁波乡村振兴和美丽浙江建设.
提交时间:2021-09-25
996. 基于网络用户数据的自行车旅游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自行车旅游是绿色旅游的重要形式,在2015年10月,欧盟交通部长非正式会议通过关于自行车作为气候友好型交通方式的宣言后,引起欧洲各界的进一步关注.本文以法国阿尔萨斯省下莱茵地区的自行车旅游规划为例,梳理了下莱茵地区自行车旅游的现状特征,回顾了自行车旅游规划的关键议题,并对下莱茵地区自行车旅游规划策略与实施进行阐述.围绕着自行车旅游规划的关键议题,利用互联网爬虫技术获取"Strava"户外运动网络平台记录的下莱茵地区全部的自行车活动坐标及其他特征数据,通过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交通设施、食宿设施、辅助出行三个方面分析下莱茵地区自行车旅游设施对骑行活动的影响.本文得出结论:推广自行车旅游应强化自行车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组合;注重露营、野餐、青年旅舍地等特色设施供给;充分发挥互联网及GPS导航等智慧工具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促进自行车旅游发展和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交时间:2021-09-25
997. 基于老年健康视角的公园绿地建设改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摘要: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广州市公园绿地、老年人公园休闲与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类型群体的机制差异,以期为公园绿地建设与改善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广州市老年人的公园环境满意度较高,公园可达性集中在半小时内;老年人公园休闲频率呈两极分化态势,以短时间公园运动为主,参与公园社会交往活动较少.老年人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公园绿地和公园休闲行为的调节因子.公园绿地对老年人整体和低社会经济地位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存在"公园可达性→公园休闲频率→公园社会交往→公园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作用路径,对高社会经济地位老年群体仅存在"公园可达性→公园休闲频率→公园社会交往"短路径.最后提出分级分类合理布局公园绿地、组织高质量公园交往活动和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老年群体公园休闲需求三点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998. 基于老年社群需求的城市微更新策略机制探索——以鞍山三村社区花园规划为例
摘要: 近年来,我国以增量建设为主的城市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以存量更新为主的城市重塑阶段.大量建于20世纪的工人新村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对象.本文以上海市虹口区鞍山三村社区花园的更新规划为例,深入探讨老年社群的需求和活动特征,并进行相应的空间规划设计和动态实施机制.在提升社区环境品质的同时,建立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和多方协作机制,推动城市存量街区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可持续发展,以居民意愿促进理性决策,增强社会包容性,促进社会融合.
提交时间:2021-09-25
999. 基于老幼群体活动特征的空间环境营造策略——以深圳市典型住区户外活动空间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二孩政策"的放开,近两年我国老年人及儿童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且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数存在隔代抚养现象的国家,使得老年人和儿童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是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高频率使用人群.如何满足老幼群体共同使用的需求并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该类活动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典型住区的实地调研和观察,归纳住区老幼群体共同进行户外活动的基本类型和活动空间的选择偏好.统计分析调研住区内参与户外活动的老幼群体的活动特征及其空间需求,探讨老幼户外活动空间的环境营造策略.希望通过该研究对深圳住区老幼户外活动空间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参考意义.
提交时间:2021-09-25
1000. 基于耦合关联分析的西安国际化功能优化研究
摘要: 国际化功能的优劣是衡量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重要依据.研究通过构建外向功能——城市内部功能系统的国际化功能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对西安国际化功能子系统2010—2017年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安外向功能——城市内部功能两大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外向功能与城市内部功能系统各指标间的皮尔逊指数总体在0.65以上,属于较高等级关联;2010—2017年西安外向功能发展总体呈起步发展、加速发展、内部整合和高速发展等四个阶段;2010—2017年西安外向功能与城市内部功能系统耦合度均为0.8以上,处于高度耦合状态,系统间相互作用力较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初期,西安城市内部功能发展水平主导国际化功能综合发展趋势,外向功能是影响两大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外向功能——城市内部功能是国际化功能的重要组成,研究二者相关性和耦合协调特征,对西安国际化功能优化路径研究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