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01. 乡村记忆视角下的安置社区更新改造——以上海春馨苑为例

    摘要: 安置社区是移民社区的一种,是中国快速城镇化的产物.在这些安置社区中,失地农民虽然居住在城市中,但是缺乏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依然保留了乡村的生活习惯.乡村记忆则是农村文化和生活习惯得以传承的集体记忆.本文从乡村记忆的理论视角出发,在国内外移民社区的更新研究基础上,探讨目前中国安置社区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此类社区更新改造需要考虑的乡村记忆问题.本文以上海春馨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居民访谈,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了解他们在社区空间环境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诉求.继而结合乡村记忆的传承特征,从社区空间、生活、管理和文化四个方面提出社区更新改造的策略.通过这样的社区更新改造,可以使失地农民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同时,使乡村记忆得以传承.

    作者:

    汪军;华妍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2. 乡村马路市场治理初探——以望仙树村为例

    摘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战略重点,在城乡发展建设中,乡村建设一直是薄弱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不断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以乡村治理现代化推动乡村建设.多年来,乡村马路市场占地为场经营,影响村容村貌和交通出行,成为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乡村马路市场治理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湖南省望仙树村马路市场为例,在经过详实的调研基础上,分析望仙树村马路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满足延续历史百年集市文化的要求下,通过多方合作的乡村治理模式来决策新建集贸市场的选址,在三个备选方案中比较和择优选择,科学预测规划市场规模,配置"五个一"的服务配套,经营者按需选择三种市场经营形式,避免"一刀切"取缔等方法,以期解决望仙树村马路市场占路为场的问题,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保障社会发展稳定向好.

    作者:

    林子玉;侯为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3.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探索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各类国土空间要素精准落地为目的,以建立乡镇全域"一张蓝图"为主要工作内容,是完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最基本组成部分.文章结合《上海市崇明区新河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年)》编制实践,探索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路径与工作目标,梳理规划编制技术路线、主要工作内容与规划成果要求,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累经验.

    作者:

    王进;王晓宇;童黄英;王胤淇;乔珍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4. 事件触媒驱动工业遗产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究——基于国内外案例对比

    摘要: 城市工业遗产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是城市地域性特征的体现.目前工业遗产存在更新后二次衰落的问题,表现为空间活力不足,无法融入城市空间体系.事件是城市空间的要素,具有激活空间的作用,利于城市精神的塑造.本文研究对象为广义的事件类型,以事件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埃森关税同盟矿区工业遗产转型发展的分析,总结国外事件驱动工业遗产更新发展的经验;以重庆鹅岭二厂文创公园为例探究国内事件实践策略;对比研究工业遗产事件结构群特征与空间发展关系,在事件-空间视角下,从设计工作、共建运营、触媒联动三个方面建立工业遗产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期为工业遗产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的解决途径.

    作者:

    程懿昕;杜春兰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5. 事权改革背景下乡镇治理途径及空间规划对策——基于浙北地区多镇空间规划研究

    摘要: "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是正在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能够被执行从而实现规划作用的关键.不同地区的乡镇虽统一作为最低一级的政府,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调配能力上却存在巨大差异.基于乡镇事权面临改革的背景,以浙北发达地区多个小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前期研究为例,深入乡镇层面存在的普适性问题,从制度、政策、约束、利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正在开展的工作,发现以统筹资源为主导的制度完善、重视上下联动的政策鼓励、突出"裁判"作用的外部约束以及精准利益诉求的公众参与能够协助基层工作开展,完善治理体系.同时,在新一轮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重点突出令刚性控制更加"规矩化"、重视上下融合中的基层反馈、通过长期服务乡镇的形式加强规划操作性以及强调广泛参与而非仅仅公众参与的做法也将成为规划编制角度实现城乡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

    作者:

    马行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6. 事权视角下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路径研究——基于编审督全过程的思考

    摘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颁布,标志着我国面向生态文明时代,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得以确立.作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间一环,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具有上下传导和左右协同作用,但目前传导路径尚不明确,文章从规划事权出发,提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主导性、协调性和引导性三方面事权定位和"编制-审批-监督"过程中的事权边界.通过对现行空间性规划解析,构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传导管控体系,以及纵向传导和横向传导管控要点.

    作者:

    刘超;孙瑞;郁秀峰;郭大力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7. 二、三线城市老城中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探索——以《无锡市梁溪区总体发展规划》为例

    摘要: 老城中心区是优质公共配套、便利交通、宜居之地的代名词.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地实行退二进三产业发展策略,老城中心区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作为二三线城市的老城中心区,其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退二未进三",短期内伴随着制造业的迁出,就业人口大量流失,人才得不到集聚,中心区的三产也难以培育起来.本文通过分析芝加哥划定产业红线保证城区都市工业发展,增加中心区就业岗位,集聚人才的案例,论证了在老城中心区"退二进二"发展的必要性.对于三产尤其但是创新创意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本文借鉴了波特兰创新社区发展的经验,利用老城中心区完备的社区配套及便利的交通,打造创新发展社区,吸引创新阶层,自下而上的孕育孵化创新产业发展.最终是通过城市更新统筹单元的方式提高产业发展空间供给,充分调动市场主体能动性,共同推动中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作者:

    王静雅;魏晨;孔祥伟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8. "二次订单设计"理念下的城市设计策略探讨——以贺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摘要: 作为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城市设计在我国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本文通过分析解读"二次订单设计"理念,阐述了该理念对于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启发;以贺州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以"决策环境"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全覆盖方法,并提出"中介过程"等优化策略;结合当前趋势,提出城市设计相应的策略建议和未来展望.

    作者:

    黄瓒

    提交时间:2021-09-25

  • 109. 云南省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预测逻辑反思——以曲靖、楚雄、玉溪市总体规划为例

    摘要: 1990年代后以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产业快速发展为代表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层面的法定规划,在编制中往往以增加人口预测结果的方式来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其人口预测结果直接导致规划实施后用地规模增长快于人口城镇化速率、快速建设的新区千城一面的现象出现,脱离人的增长最终使城市规划陷入"体量很大、投入很多、新问题涌现、地方转型困难"的"中等发展陷阱".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论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此倾向,并说明其原因在于规划师"以人口增长求建设指标、以空间扩张求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最终从发展理念转变的视角对规划改革中的规划师提出建议.

    作者:

    李昊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0. 云数据背景下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探索

    摘要: 城乡规划是城乡治理的重要政策手段,打造开放创新的城乡及其治理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目前"公众参与不足"是中国城乡规划过程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公众参与的人文背景、时代背景、法律背景,分析公众参与的时代潮流趋势、目前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对"据不完全统计"的思考为切入点,针对性地对基于云数据背景下加强全过程规划透明、增强与利益相关人关系进行探索,最终提出相关建议以及提高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度的创新模式,以期提升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进而达到更科学接受度更高的规划效果.采用的技术方法:云数据;创新点;"规划广告"、"据不完全统计"、"利益相关人数据库"、"云统计"、"快速信息反馈"、"精英式""大众化".主要结论:在现今互联网时代潮流中,"利益相关群众+互联网媒体+云数据"的公众参与组合将成为推动国内规划编制的主要动力.

    作者:

    秦海岚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1. 互动需求导向的高校公共空间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人的社会属性使交往互动成为日常的必要活动,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有强烈的交往需求,是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高校校园户外开放空间(OSCC),不仅是学生们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载体,更是激发师生交流互动的场所,校园空间的高质量、精细化塑造对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研究校园空间使用需求,提升空间品质为目的,选取北京市三所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校园空间特征划分出5种空间类型与10类设计元素,运用行为观测法收集场地互动现状数据,运用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方法处理数据,分析空间与互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座椅空间中发生互动的百分比居高,活动空间、穿行空间发生互动数量较大,另外,同类空间使用效果与设计元素的种类和空间私密性有关.因而提出风景—休憩—流动综合空间设计、运动场的分区分隔设计、空间安全感提升设计等策略,充分考虑活动空间与设施对交流的促进作用,营造安全适宜的互动氛围,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

    张逸冰;贾绿媛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2. 互联网影响下村庄综合发展规划的编制研究

    摘要: 2019年中央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对村庄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深入影响乡村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村庄规划也需结合意见和发展的实际进行提升和完善.本文首先提出了村庄综合发展规划的概念,再从编制框架、原则目标、规划内容、实施建议、编制方法和展示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互联网影响下村庄综合发展规划编制体系,以期给乡村规划以指导,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作者:

    郭萌萌;赵孟千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3. 互联网时代专业市场空间的分化路径研究

    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素传播流动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特征最鲜明的产物.专业市场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产物承担了商品流通中的枢纽职能,电子商务所引致的"距离的死亡"改变了商品流通的传统路径,直接影响到了专业市场的组织与运营.本文基于专业市场地理位置上的分类探讨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影响下不同专业市场的分化路径,发现销地型专业市场往往走向收缩和衰退,产地型专业市场则能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发展,并进一步深入探讨其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期对未来专业市场的规划与转型提供意见参考.

    作者:

    曹义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4. "互联网+"时代城市零售业空间格局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摘要: 城市发展的优劣与商业的繁荣与否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政策的大力推进,电商、物流业迅速崛起,传统实体零售业受到冲击,探究适合城市零售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通过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2019年零售业POI数据进行处理,探究"互联网+"时代武汉市主城区内总体和各类型零售业的空间格局特征,包括分布形态、发展方向及空间结构.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影响城市零售业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规划建议:①日常生活类零售业分布应逐渐网络化面向社区居民服务,②商场百货和生活品质类零售业应向交通可达性高地区聚集形成体验型消费综合体,③家居建材和专业专卖类零售业可以在城市郊区分布用品牌影响力增加销量.

    作者:

    赵东昊;耿虹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5.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乡村建设模式探讨——以安徽省黄尾村"竹溪茶谷"片区为例

    摘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城乡格局发生巨变,智慧乡村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发展格局的新变化,认知解读智慧乡村内涵及五大乡村振兴智慧应用层,创新性提出了"智慧乡村+农业生产模式""智慧乡村+田园民俗旅游服务模式"以及"智慧乡村+信息化社区联动模式"三大发展模式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可持续共享的经济产业发展策略、"软硬兼施"的综合赋能行动计划策略、多链共存多元共治的管理运营等相关发展对策.同时结合安徽省黄尾村"竹溪茶谷"片区规划,探索乡村创新搭建智慧平台、制定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方法,展望了未来乡村的智慧升级之径,以期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智慧乡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作者:

    陈永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6. 五大体系叠合的沙漠边缘地区综合发展策略

    摘要: 沙漠边缘地区始终遭受土地沙漠化的侵袭,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社会经济受到制约,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长期存在.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双重要求下,这类地区亟需得到具有宏观战略性的统筹规划指引.内蒙古磴口县境内的乌兰布和沙区生态资源优越、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较好,且沙区内存在较多城镇、村落居民点,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为一体的沙漠边缘地区.本文在生态文明和国土空间规划思想的指引下创新性地在沙区提出集生态治理、绿色产业、综合支撑、民生支撑、政策保障于一体的五大发展体系,以沙区的生态现状为本底,构建了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三生并举"的沙区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路径.

    作者:

    贾家妹;钱云;齐元静;高广磊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7. 五维乡村下"策规一体化"的乡村规划策略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建构,在城乡转型与城乡规划转型的背景中重新梳理乡村振兴的规划使命与特点,提出应立基于城乡关系的转变、城乡发展内涵的转变和农村政策改革内涵等三大历史性转变重新审视"五维"乡村,即作为"粮仓"的乡村、作为人居空间的乡村、作为产业承载的乡村、作为文化乡愁的乡村和拥有既定社会结构的乡村.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时代的规划策略应秉承"策划+规划"一体化的思路,以策划中和规划刚性、提高规划方案市场可行性、提前谋划规划实施、弥合多主体诉求鸿沟,以"一套乡村产业策划+一套乡村蓝图"为核心抓手,以"一套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为重点,以"一套乡村扶持政策体系"和"一套乡村治理体系"为保障,助力共商共建共享乡村美好生活.

    作者:

    黄志清;彭剑波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8. 交易成本视角下电商下乡扶贫的差异化探索

    摘要: 受中国"大国小农"特殊国情的影响,我国传统农业生产销售中常面临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乡村振兴等政策大力提倡"互联网+"农业的政策,鼓励多家电商资本下乡扶贫,对降低农业贸易中交易成本产生了积极效果.过往研究将不同电商资本视为一个整体,忽视了不同电商资本下乡运营模式中产生的不同交易费用.文章通过对于电商与农民不同合作模式的差异进行研究,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分析其产生不同交易费用的原因,为乡村振兴和更好的精准扶贫做出理论性参考.

    作者:

    杨帆

    提交时间:2021-09-25

  • 119. 交通因素影响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 该文通过对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发展演变的阐述,分析了"万里茶道"对传统聚落发展所起的作用,同时还对交通因素影响下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进行解构,以此发掘传统聚落兴衰的内因及其现实应用意义.并结合下梅村面临的现状问题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针对村落不同层面的内容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和更新设计策略.

    作者:

    杨静雯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 "1.5级"土地开发对新城聚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造城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但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方式开始转变,主导我国城镇发展三十多年的简单粗犷式增量扩张式发展模式不再可行,大量新城面临成为发展动能不足、开发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研究以国内外关于"1.5级"土地开发以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内在逻辑以及主要措施,从而推动新城快速聚集.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于"1.5级"土地开发模式,提出适宜两江新区新城聚集经验借鉴和启示.

    作者:

    刘犇;陈颖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