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201. 广州市医疗机构空间布局适老性规划策略探讨

    摘要: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我国确诊病例及死亡病例中老年患者占比较大,对于已经进入了区域性老龄化社会的阶段的广州,医疗机构的适老性需要得到重视.按照现有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的指标要求,均以全年龄段的常住人口作为人均指标的计算基数,并不能准确反映医疗卫生设施与老年人口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希望通过对广州市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两类医疗机构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一是针对老年人就医需求对医疗机构配置的承载能力进行判断,二是从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资源配置和可达性的角度对医疗机构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新冠疫情出现背景下老龄化社会的医疗机构的空间布局特征,并从适老性的角度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和选址提出合理规划策略.

    作者:

    陈倩敏;齐岩卫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2. 广州市城市更新模式的演变:从1.0到4.0

    摘要: 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转变为集约式发展,在规划领域由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城市更新作为存量规划的主要方式及地方治理手段,对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城市更新工作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近30年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本文对不同时期广州市城市更新的不同模式进行梳理,结合案例分析其产生根源、运作方式及其实施成效,以期对城市更新的理论实践有所增益.

    作者:

    唐勇;董博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3. 广州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综合管控研究

    摘要: 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广州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空间建设指引模糊、法定保护区边界重叠等问题进行解析,通过探究广州市生态控制线维护与管控模式,从优化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用地布局、控制指标分解、法定规划衔接、多专业协同管理、公众参与五方面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综合管控改进措施,以期为广州生态空间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作者:

    黄世鑫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4. 广州市景观功能脆弱度时空演变特征

    摘要: 城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丰富的物质条件集聚,同时也深刻改变着地表过程,引发一系列诸如植被减少、土壤退化、水体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本研究基于综合指标法,选取植被碳固定、土壤保持、水源涵养与提供和栖息地提供等四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景观功能脆弱度指标体系;选择剧烈城市化的典型大都市地区广州市作为案例研究区,以景观功能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990-2015年间广州市景观功能脆弱度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景观功能脆弱度空间分布整体上以极高脆弱度区为主,占比超过60%后期增至近80%;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时序上表现为脆弱度逐渐上升,景观功能受损趋势明显.

    作者:

    张国杰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5.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能级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20世纪以来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体系逐步形成,广州是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商贸城市,多年来一直将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作为重要的城市战略目标.通过对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定义、特征、内涵进行梳理研究,多个国际、国内商贸城市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认为广州具备良好条件发展成为第二层级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本文指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四阶段规律,建议广州充分发挥批发、零售、会展、电商等产业优势,补足金融、旅游等产业短板,以实现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出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路径和策略建议.

    作者:

    肖翊;傅俊尧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6. 广州白云新城地区城市设计历程回顾——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工作思考

    摘要: 我国城镇化从以空间扩张为核心转变到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设计工作的时代主题,相应地从注重整体形象、宏大叙事的总体设计,回归到以人本品质和精细设计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营造.完整的城市设计历程回顾有助于城市设计经验总结和理解其发展趋势,本文以广州市重点发展地区——白云新城为例,对其15年城市设计工作历程进行回顾,分三个阶段介绍了各时期城市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问题,总结了白云新城城市设计始终坚持贯彻"生态优先、文化特色"发展理念和面向管理实施的工作经验.结合当前城市设计全流程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工作提出工作思路.

    作者:

    郭文博;荣颖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7. 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多源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摘要: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建设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之一,经过20余年的发展,广州科学城建设日渐完善,但是现状22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空间已经全部开发殆尽,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2019年,广州科学城提出"扩容提质增效",从原22平方公里范围扩大到144平方公里,并明确以"产城融合"理念对科学城进行提升规划设计.本文介绍了多源大数据分析方法在广州科学城扩容提质规划中的运用,借助手机信令数据、POI数据、货车起讫点数据等,深入剖析了广州科学城的现状人口规模与空间布局、职住平衡规律、产业集群组团和产业市场腹地分布等,并为下一步广州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提出规划建议.通过多元大数据的运用,建立了城市片区人口、产业、交通分析框架,揭示了城市的时空规律,强化了规划策略的支撑,可以为其他地区中微观尺度城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作者:

    刘程;郭友良;栗梦悦;杨朗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8.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评估与科技园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城市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重要载体,科技园是城市经济活力重要载体,城市科技园区布局与优化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科技创新格局尤为重要.本文以广州市2014-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编码技术和空间链接手段,探索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及产业集聚特征,提出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园分类方法,多因素评价科技园发展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呈现"中心集聚+临郊发展"双重趋势,廊道集聚特征显著,"越秀-天河-黄埔"高技术产业带突出且向东拓展明显,但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化趋势不显著.综合型科技园区与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定位存在差距,发展型科技园区创新带动能力较弱,老城区科技研发及服务载体缺乏.结合"两相近、两相聚"规律,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四类科技园-五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格局构建思路.基于科技园高中低潜力评价,挖掘潜在科技园节点,完善科技创新格局,针对性提出不同类型科技园区发展策略.

    作者:

    朱寿佳;王龙;詹美旭;雷雪姣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09. 广西骑楼类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发展思考

    摘要: 骑楼类历史文化街区几乎占了广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半壁江山,对保护广西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归纳广西11个骑楼类历史文化街区的共性与个性,研究其相互联系的内在逻辑,从而在整体上认识广西骑楼类历史文化街区.但对应的,现状广西骑楼类历史文化街区存在个性凸显不足和关联性思考不足的问题,其保护与发展缺乏整体性,因此,本文针对个性和关联性分别探索性的提出保护发展思路,以期为将来更多的广西骑楼类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

    黄慧妍;周霖;陈昭怡;吴艳婷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0. 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规划思路探索

    摘要: 快速的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城市防灾减灾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韧性城市为城市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新的思路.韧性城市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我国利用韧性城市理念指导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相关实践还比较少.本文尝试突破传统规划静态、单一的发展目标的特点,将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引入传统规划,以增强城市应对气候灾害的韧性.首先对韧性城市的理念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规划案例进行了研究;其次,总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规划的三个主要步骤:气候变化情景分析与风险识别、气候灾害影响分析和提出韧性规划策略,并在济齐一体化规划中进行了应用,针对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水资源短缺等灾害,提出了建立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的分区管控制度、构建生态防洪体系等韧性策略;最后探讨了其中的经验与不足,并对我国城市如何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韧性提出了建议.

    作者:

    王江磊;吴文颖;黄泓博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1. 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探讨

    摘要: 我国作为全球能源供应量和消费量均排名第一的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际能源署和世界银行官方网站数据为研究基础,选取全球、中国、美国、欧盟(28国)、日本5个样本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自1990年以来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例始终不低于80%,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能量涟源.我国的煤炭供应占比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风、光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供应量较大,发展态势良好.

    作者:

    龚浩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城市模型研究

    摘要: 2019年底的新冠病毒疫情,使我国城市应急能力和治理水平经历了一次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防疫的密切关联,回顾了健康城市研究和实践,指出在公共防疫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尚且不足;进而提出建设具有"免疫力"的健康城市应当成为规划领域重点关注的核心课题.本文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以及当前城市防疫的痛点,构建了健康城市的"4S"模型.该模型由四大系统构成:有机的空间系统(Space System)、韧性的设施系统(Facilities System)、灵敏的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和弹性的流通系统(Logistics System),模型的构建有赖于空间规划和城市治理的双管齐下.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打造有机的空间系统和韧性的设施系统,具体策略包括建立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弹性发展的组团结构、谨慎规划卫生风险类设施、"平疫结合"统筹公共卫生设施.另一方面,智能高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形成灵敏的神经系统和弹性的流通系统,神经系统包括感知神经系统(监测预警)、中枢神经系统(前瞻决策)、运动神经系统(从区域联防到社区治理);弹性的流通系统需因地制宜制定疏散路径、隔离方案,加强交通系统防控以抑制蔓延,并制定物资储备和应急物流政策.

    作者:

    肖婧;梁姗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3.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摘要: 城市基层社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处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疫一线,是稳定城市基础人群的关键.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社区的"韧性"提升刻不容缓.本文首先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对社区韧性内涵进行解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韧性目标、韧性过程和韧性能力等要素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框架,其总体思路从总目标导向,分阶段推进,多主体协同三方面展开,并对应到社区规划、发展与管理的实践中.接着,结合武汉案例考察,细化提出主要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空间落实,多领域提升建成环境;审时度势,分阶段提升重点能力;甄别差异,分类强化精准指引;提升目标,全方位推进治理升级.最后,研究指出在未来的社区规划和建设工作中,需要加强在社区规划和建设中融入韧性思维,乃至编制韧性社区建设相关标准和韧性社区规划,相应配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紧急预案.

    作者:

    王鹤婷;彭翀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4. 应对老龄化的小城镇发展路径探索——以云南省普洱市倚象镇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长,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云南省委省政府也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战略部署,普洱市以其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气候条件,着力打造云南省康养小镇的建设典范.本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倚象镇为例,通过分析老龄化背景下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康养产品定制、以产镇融合为理念的产业创新、以绿色交通为引导的康养体验、以乡村振兴为驱动的环境提升、以保险公司参与的运营支持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作者:

    邴国涛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5. 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庆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思考

    摘要: 农贸市场是人们生活需求必备的场所,是人世间烟火气息最厚重的地方.在疫情期间,农贸市场成为人们谈虎色变的地方,由于人流量较大且环境容易滋养病菌,农贸市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重庆市农贸市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疫情为鉴,反思重庆市在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我国香港地区、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农贸市场的建设经验,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贸市场建设的调整建议,并对重庆市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工作进行思考.

    作者:

    钱驰;李渝;李鹏;陈敏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6. 应用场景分析视角下的5G基站规划管控

    摘要: 随着"网络强国"的提出以及全球5G资源的争夺,5G已成为国家战略,加大5G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智能经济新业态已成为大势所趋.随着中国5G的商用化,更进一步加快了5G基站的建设步伐.然而,随着5G基站的快速建设,与之对应的城乡规划管理略显滞后,出现5G基站建设与城乡规划不协调,选址、审批及实施落地难等问题,影响5G基站的建设进程.研究结合当前存在问题,探索出以5G技术应用场景匹配城市用地功能为导向,综合考虑"基站覆盖场景、业务密度场景、用地适宜场景和基站布局场景"等四大基站布局影响因素,确定基站建设密度分区,科学指引5G基站选址布局.同时,通过制定法定图则和明确建设管控要求等,将5G基站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乡规划体系,以期有效推动5G基站建设落地.

    作者:

    吕锋;田玥;李云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7. 庚子大疫下的城市规划响应思考及展望——基于新冠疫情防控视角的观察

    摘要: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在神州大地横行肆虐,引发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群体焦虑和不安.面对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城市规划的从业者应当要总结和思考,为将来的工作做好理论与技术的储备.本文基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视角下,梳理了当前我国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此在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空间布局、社区营造、管理机制和政策配套以及学科发展五个角度上提出城市规划工作的应对思考,谈谈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几点体会,以期为将来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

    陈宇;韩昊英;张云璐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8. 延安新区红色文化空间营建策略研究

    摘要: 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延安红色文化物质、制度、精神层面的研究,提取出延安精神-"人民精神"的时代内涵.从延安老城红色文化空间结构出发,针对新区文化脱节与文化浅表化问题,以文化空间规划为切入点,采用可视、可达、可感的技术方法为新区红色文化空间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旨在实现新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基于"人民精神"的主线思想,从文化空间规划的宏观空间格局延续、中观文化设施关联、微观文化氛围营造三个层次分别提出文轴、文治、文教、文化艺术四大空间营建策略,构成新区红色文化的空间骨架.

    作者:

    黄嘉颖;李林娟;钟飞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19. 延续市井文化内涵的城市菜市场更新设计策略

    摘要: 自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至今,全国许多城市都开始对城市中的菜市场进行更新工作.但是其更新工作大多停留在硬件设施更新,忽视了菜市场空间所承载的重要城市文化内涵之一——市井文化.本文基于市井文化的当代价值,分析目前城市菜市场的更新困境,通过将菜市场中的市井内容进行物质化分类,对分类结果再分别确定采取的更新方式——延续式更新、半延续式更新和非延续式更新,同时在传统菜市场内进行一定的市井场景植入,从而提出了一套延续市井文化内涵的城市菜市场更新思路,亦是一套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城市菜市场空间的营造策略.

    作者:

    刘雯

    提交时间:2021-09-25

  • 1220. 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行为及健康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 城市扩张导致长时间非体力型通勤行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南京市不同区位居民的通勤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以及通勤行为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发现居住在不同城市区位的居民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差异,郊区居民要比市中心居民更为健康.随着进一步分析发现客观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时间有着显著的影响,人口密度高、土地利用混合度低、商业可达性越低的地区居民通勤时间会更长,主客观建成环境对居民选择通勤方式均有显著的影响,商业设施可达性高与距离公交站点的距离近的居民会偏向选择公共交通通勤,建成环境美观性会影响居民选择电动车通勤.而通勤行为与居民健康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体力型通勤居民要比小汽车通勤居民更为健康.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大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

    姚静怡;王武倩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