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1401. 景城一体背景下旅游型城市绿道规划方法探究——以江西省庐山市绿道规划为例

    摘要: 本研究以庐山市绿道规划为例,探索景城一体化发展目标下绿道规划的方法.首先分析庐山市的城市特征,明确庐山市绿道规划中应该注意的城市发展目标导向、城市空间资源要素特征、绿道建设服务对象需求差异的三大特征.在此基础上选用"多因素分析方法"与"基于空间分析的廊道识别方法",以源—汇景观格局理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网络分析法为技术支撑,建立多标准评价体系的同时进行空间分析产生最适宜的廊道路径,提出了沟通山、湖、景、城等生态空间与建设空间,提升旅游吸引力与居民幸福感庐山市绿道方案.在资源点与路径的评价标准选择时,本文以一般城镇要素为基准,以旅游要素导向为修正,探索了适用于旅游型城镇景城一体化发展目标下绿道规划的一般方法.

    作者:

    刘玉超;刘晓;屠颖星;张曼曼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2. 景城过渡地带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初探——以扬州生活艺术博览园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 景城过渡地带是景区与城区融合的灰色空间,具有"半景半城"的双重属性,是城市中的特色空间类型.本文针对景城过渡地带发展中存在的景城发展互动性差、生态网络联系阻隔、过渡空间个性缺失等问题,从景城互动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景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并通过平台共享、空间融合、生态渗透、文化传承这四大策略构建和谐的景城关系,推动"景区—景城过渡地带—城区"三者的联动发展,以期对景城过渡地带地区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

    张志敏;盛嘉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3. 景观安全格局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管控研究——以秦汉新城南位镇为例

    摘要: 对乡村聚落空间进行分区划定是实现空间管控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秦汉新城南位镇为例,构建"现状特征——分区划定——空间管控"的分析框架,利用Fragstat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层次、形态现状特征,采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进行了乡村聚落空间分区划定,从而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不同的管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秦汉新城南位镇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整体较为密集,但核心斑块较少且分布不均衡,空间形态不规则且破碎化;将乡村建设用地划分为4种安全格局,中、高安全格局两者占比66.22%,总体满足乡村聚落用地需求;对各指标区提出"就地城镇化""内部整治""控制发展"3种管控模式,并从宏观层面提出优化路径.研究结果可为空间规划、产业引导和设施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刘东阳;侯全华;王丹;沙岩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4. 景观导向的粤港澳大湾区Ⅰ型大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探讨——以广东江门为例

    摘要: 当前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诸多城市已步入存量时代,城市特色景观风貌延续与城市更新发展的矛盾愈发凸显.相对于超大、特大型城市,大湾区Ⅰ型大城市在建筑高度管控、山水城景观协调、管控传导机制衔接等方面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本文基于景观提升和规划落地的导向,重点探讨了江门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对策,提出景观导向总体城市设计应当注重"定框架——定项目——定标准"的规划系统构建.在宏观层面建立形象定位、彰显特色的总体设计框架体系;微观层面建立以人为本、可实施的景观特色空间传导管控体系,以项目库支撑宏观层面整体城市设计愿景,以设计标准保证规划落地质量.以总体城市设计在粤港澳大湾区Ⅰ型大城市的实践探索,希望对其他同类型城市在新时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

    孙阳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5. 景观都市主义:"生态—文明化"作为城市转型的基石——以高线公园为例

    摘要: 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为了建设宜居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城市,需要对城市的发展转型更加谨慎,当前,在北美崛起的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也悄无声息的引入中国,但其理论在中国是否适配还处于存疑阶段,新时期下"生态-文明化"的发展思想被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框架中,而景观都市主义中对于生态角度对城市发展转型的解读也正在兴起,其规划理念对中国的发展转型的启发性也值得深思.本文借助"生态-文明化"对景观都市主义的内涵从动态描述、思维转变、界面延伸三个方面进行解读,揭示其在城市转型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纽约高线公园的城市更新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公园的更新模式来激发对城市更新转型的反思,为探索未来转型的方向提供新思路.

    作者:

    陈璐瑶;谭少华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6. 智慧共享理念下的现代农业庄园规划构想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庄园作为我国提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在城市近郊的推行和发展有利于缓解农田资源配置低效率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旅游转型升级.首先阐明了现代农业庄园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引入智慧共享理念对现代农业庄园从共享主体、约束条件、核心功能及其外延等进行思考,并提出智慧共享理念下的规划路径.以深圳光明现代农业庄园为例分析共享现代农业庄园发展条件,发现存在土地利用不充分和土地经营权复杂、第一产业比重小和产业发展受多方限制、景观特征多样和景观特色不鲜明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智慧共享理念下的深圳市光明现代农业庄园实践对策,分别是重整土地布局、重塑景观风貌、多产业融合、多层次交通、智慧管理五个方面.

    作者:

    贺敏文;李维飞;姚崇怀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7. 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催生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数字化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成为汇聚城市全生命周期海量数据、服务城市精细化治理、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手段.本文探讨了"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背景下,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技术内涵、发展策略、实施路径和价值意义,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研究借鉴.

    作者:

    刘琰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8. 智慧城市趋势下我国城市停车发展规划与管理

    摘要: 总结西方城市停车的发展进程,发现其发展经历了增长型和智慧型两个时期,而智慧型发展时期又分两个阶段:停车理念的智慧化——从增量供给到存量管理;技术手段的智慧化——从管理停车空间过渡到管理停车时间.当前我国城市停车发展处于"增量发展、存量挖掘和需求调控"三种态势并存的状况:"增量发展"类似西方城市的增长型停车发展阶段,而"存量挖掘和需求调控"则已经跨入发展智慧型停车的阶段.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本文反思了国内既有停车规划与管理的局限,并提出包含了"人与空间复杂性、管理复杂性"的新思维框架.最后,借鉴西方城市相应阶段的停车发展措施和手段,基于国情和智慧城市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5个具体对策,以期为合理解决我国城市的停车问题提供建议参考.

    作者:

    尉闻;吴卓烨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09. 有机更新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建筑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长沙市天心区为例

    摘要: 城市发展过程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是传承城市文明和延续城市根脉的重要原则.这要求城市的规划建设既不能对历史建筑一律拆除,也不能任其衰败而坐视不理.近年来,国内部分城市通过有机更新方式,在保留传统风貌和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前提下,探索历史城区整体性旧城改造,在尽可能保留历史建筑、历史遗迹和遗存等条件下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历史文化环境与现代生活协调发展的目标.这为新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城市有机更新等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但现有的实践和研究,其关注对象侧重经济发达的特大城市、视角偏宏观、内容偏实证归纳等.2017年被住建部列入"旧改"试点的中部城市——长沙市,通过对老旧小区、历史城区进行提质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背景下,长沙市天心区在历史城区地域范围内,基于GIS数据库技术,对辖区内17个社区共计6665栋建筑设计一套集现状建筑数据组织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及直观表现于一体的资源库,同步构建4维度6大指标评价体系,对历史城区建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价值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对建筑资源进行分类并予以管理:建筑价值高的需严格保护;建筑价值较高的以保护、保留为主;建筑价值中等的以保留为主;建筑价值较低的以整治为主;建筑价值低的以拆除为主.

    作者:

    段献;崔海波;王柱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0. 机器学习识别下的自然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 人工智能的研究手段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空间形态认知、识别以及量化的研究领域.本文针对自然村落复杂多样的空间边界形态,利用矢量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计算机机器学习技术和迭代算法,对自然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全样本的类型构建和谱系识别.研究以永川区三教镇为例,基于机器学习识别与量化,从景观生态学和分形理论的视角,对自然村落的尺度规模、边界形态、内部空间形态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三教镇自然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三教镇自然村落多为小型聚落,其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层级性.②三教镇自然村落多为带状聚落,并按指状聚落数——团状聚落数——具有带状倾向的团状聚落数——带状聚落数的顺序依次增加.③三教镇北部自然村落的内部空间较为破碎,中部和南部的结构性较强,其强结构性具体表现为聚落结构紧凑、院落式或线状延伸的布局方式和建筑密度较为均匀.

    作者:

    左力;陶星宇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1. 机构改革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地方立法的昆明实践

    摘要: 综观全国,保护得比较好的古城大多是立法先行的良好案例.随着整体立法理念的转变,新时期国家出台的新规范、新要求,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涵和外延都进行的拓展和丰富,对于保护实践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期的系列要求,名城保护条例如何解决近年来在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是立法的根本初衷.本文以《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为例,通过对昆明地域文化特色、保护实施情况的研究分析,结合名城条例的修订,探讨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分工与管理责权;保护资金如何有效落实,保护机制、措施如何切实有效等方面内容;立法实践反思,提出地方立法工作中的几点思考,以期对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要求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

    孙春媛;盖琳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2. 村庄居民点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 近年各种乡村发展建设政策的落实使得村庄经济水平增长,生活环境提升,同时居民点空间形态及布局也随之产生变化,是村庄适应时代发展以及实现住户生活劳作需求的表达.村庄空间演变的特征及其背后影响和驱动机制探究有助于把握乡村发展的本质和方向,体现"以人为本".文章以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为例探究山地乡村聚落居民点空间布局及演变特征,剖析村庄空间演变与镇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将影响其演变的影响机制分为自然、文化、生活习惯等内生因素以及经济、政策等外在推动力进行分析.村庄居民点空间演变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村与镇之间在空间、功能、设施等方面互促互补,通过特征变化及背后根本机制的研究,以期为村庄发展及城乡统筹建设提供建议.

    作者:

    马一丹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3. 村庄规划导则的比较分析与思考

    摘要: 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直接上位依据,对于科学制定乡村地区的发展框架,带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省及直辖市基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要求和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纷纷出台了新的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但新的导则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以及对于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的指导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各地不同时期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着重分析各地新旧导则在规划定位与要求、类型划分、空间管控及规划成果等方面差异,透析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标准,进而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引导由"建设用地引导"向"全域空间覆盖"转变,村庄规划编制由"面面俱到"向"有的放矢"转变,村庄规划实施由"表面设计"向"实质管控"转变,村庄规划成果由"纸质文件"向"数据平台"转变的思考,以期为新时期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

    夏美玲;刘烜赫;屈永超;卓璇;朱思名;王超;董方正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4. 村庄规划的十点思考及"4+3+1"体系——以四川双石镇蔡家堰、金台、大竹林村村庄规划为例

    摘要: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作为最下位的详细规划,肩负着理清村庄发展思路、统筹安排各类资源、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等使命,而现阶段村庄规划的编制面临上位规划未出台、技术指南缺失、相关政策不明朗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村庄规划工作要求的梳理与思考,摸清现阶段村庄规划推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四川省双石镇蔡家堰、金台、大竹林村村庄规划为例,总结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路径,探索出一套"4+3+1"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以期为现阶段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

    袁琼;胡显莉;龚霄宇;古学玲;吴巍;吕应登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5. 村级工业园的转型升级之路——以广州设计之都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 村级工业园曾作为广州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广州的城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村级工业园目前面临着土地权属复杂、产值税收较低、空间功能破碎和土地利用低效等诸多问题.在新时期城市存量发展和品质化精细化建设城市空间的背景下,如何将村级工业园打造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城市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广州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聚焦广州村级工业园改造,以广州设计之都为例,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的规划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在建设管控、环境提升和产业策划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将村级工业园转变为城市存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空间,为广州村级工业园的转型升级提供一条可借鉴的路径.

    作者:

    袁磊;艾勇军;朱金芳;陈昱宇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6. 杭州乡村空心化治理与土地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

    摘要: 针对乡村空心化的"人走屋空"现象,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研究乡村空心化的测度和识别方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探究乡村空心化的内在逻辑,提出乡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围绕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激活附着于土地上的经济机会,提出针对空心村的系统性治理对策,整合土地资源,探索面向地方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多元治理主体的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以期为乡村空心化地区的活化提供借鉴.

    作者:

    江佳遥;倪彬;司梦祺;陈芳芳;王倩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7. 杭州传统坊巷空间的现代化模式研究

    摘要: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里坊制"在宋代逐渐演变为"坊巷制",南宋临安城形成了城中有坊、坊中有巷,坊、市相融的格局.坊巷空间承载着最本原的杭州韵味,也蕴含着丰富的人居环境营造智慧.在杭州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中传承传统坊巷空间的营建经验,对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彰显城市风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传统营城制度的发展历程,指出"坊巷制"在"里坊制"基础上演变而来,"坊"逐渐成为一种人文意义上的社区概念.结合对南宋临安城的研究,归纳杭州传统坊巷空间的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等级化的街巷体系、复合化的功能布局以及院落式建筑布局等方面.最后,应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问题,结合国际上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从街道组织、功能布局、院落构成三方面对传统坊巷空间进行继承和创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建构模式.

    作者:

    刘海芊;陈宸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8. 杭州城市河道氮磷的空间分布及影响要素研究

    摘要: 以杭州城市河道水质为研究对象,基于372个检测站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和研究区域的Landsat8影像,对不同排水分区中水质实测值与潜在值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相应土地利用构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水质实测值和潜在值达Ⅲ类及以上的监测点占比分别为70.2%和64.2%,总体而言TP优于NH3-N,实测值优于潜在值;②排水分区的河道氮磷污染呈现圈层式分布特征,第一圈层与第二圈层的主要风险为城市管理缺位与土地利用不合理所导致的NH3-N污染,第三圈层为由于监管不力所导致的TP污染;③道路广场用地、工业用地、耕地是目前杭州河道中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而林地与绿地能对氮磷污染起到有效削减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方法路径、管理机制三个层面对河道氮磷污染管控提出策略建议.

    作者:

    吴昊;陈前虎;张泸少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19. 杭州市主城区餐饮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餐饮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而餐饮品牌则是研究餐饮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网点布局在城市空间分布上有着独特的形成发展规律.文章通过搜集整理杭州市主城区餐饮品牌的数量和相应的地理位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形成了杭州市主城区餐饮空间的总体分布特征,并从不同菜系品牌的选择及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两个视角揭示了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餐饮布局在杭州城区形成了多中心多组团,中心聚集、外围分散的布局结构,餐饮网点的分布密度、数量与城市中心距离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城市发源地因素、城市文化因素、社会发展因素、旅游吸引因素、城市建设与扩张因素、区域经济水平等多方面论述了影响餐饮的空间格局形成的原因.

    作者:

    王智伟;王伟武;程俊杰

    提交时间:2021-09-25

  • 1420. 杭州市休闲场所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摘要: 休闲产业的发展对城市休闲氛围的营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著名休闲旅游城市杭州为实证,选择酒吧、茶吧、咖啡吧共三类"吧式休闲场所"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网络信息采集获取杭州市主城区吧式休闲场所的POI数据,应用核密度估计法、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缓冲区分析法等方法,对杭州市主城区吧式休闲空间的分布进行空间分布分析以及影响因素的探究.结果表明:杭州主城区商业中心、旅游景点、地铁站与吧式休闲空间分布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商业中心对吧式休闲场所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旅游景点对吧式休闲设施具有一定的吸引效应;不同类型的吧式休闲设施分布特征有差异:茶吧分散分布,咖啡吧的分布倾向于人流密集区域,酒吧的分布趋向于商业氛围浓厚的区域.通过研究得到杭州市休闲空间的布局规律,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休闲空间要素布局和选址做贡献.

    作者:

    赵杨子;王纪武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