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 921. 国内城市人防工程系统现状及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在规划建设方面取得虽然显著性成果,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城市的绿地率随着城市建筑物不断增加而减少,因此国内城市地下人防工程建设现阶段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目标要从地上向地下进行转移.本文分析国内人防工程系统概况,阐述了当今我国在城市人防工程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职能部门要将人防工程的各项功能进行兼顾,把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消防人员也要提高自身专业素…查看全部>>

    作者:

    陈俊璋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2. 传染病防控视角的城乡规划应对思考

    摘要: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方面主要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本文以传染病三大防控思路为框架,总结城乡规划及相关领域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空间载体特点和针对性的防控思路.同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新时期的应对思考和建议.

    作者:

    陈思琪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3. 弹性理念下适应灾害的海岸带规划设计——以深圳市小梅沙为例

    摘要: 海岸带作为联系海洋与陆地的过渡地带,是人类探索海洋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温度上升,海洋灾害频发,如何应对灾害成为探索海洋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小梅沙海岸带防灾规划为例,识别小梅沙海岸带面临的主要海洋灾害为台风及风暴潮,主要受灾害体为建构筑物、沙滩与珊瑚群落,规划以"抵御-适应-恢复-增强"的弹性规划理念,搭建统筹海陆的弹性防灾网络,包括陆域的社会组织层,海岸防潮导线层,以及海洋生态屏障层;设计景观化与公共空间化的防灾基础设施,将防…查看全部>>

    作者:

    王茜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4. 都市圈二级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基于黄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实践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目前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疫情的爆发给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带来了重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全社会投入了大量资源予以应对和抵抗.黄冈市紧邻武汉,是武汉都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此次疫情传播的重灾区.突发疫情给原本就相对薄弱的城乡公共医疗资源构成极大挑战;大量返乡流动人口分散、难以管控为疫情扩散的阻断带来很大难度;城市公共安全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以及都市圈协同治理和…查看全部>>

    作者:

    张悦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5. 多灾种应对的县域避难场所布点研究——以金湖县为例

    摘要: 近年来我国多数自然灾害发生在县域,县域作为城乡联系最紧密的层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但是受经济发展和建设水平限制,县域范围内,尤其是村镇地区避难场所供给不足,防灾减灾意识淡薄.本文以金湖县为例,梳理了金湖县历史灾情,主要包括洪涝、地震和火灾,为了提高避难场所有效性和建设经济性,进行多灾种综合应对的避难场所布点.本研究首先对金湖县洪涝、地震和火灾灾害风险进行评估,按照避难场所可利用资源初步筛选-避难场所适应性评价-各等级避难场所疏散距离验…查看全部>>

    作者:

    李文静;翟国方;张岩;杨颖;罗东方;陈奇放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6. 高密度城市建成地区内涝防治系统规划探索

    摘要: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城市形象,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各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高密度建成区的大面积硬化地面造成雨水径流峰值提前总量增加,导致排水压力增大.本文以深圳市新洲河片区内涝防治系统规划方案作为典型案例开展分析.该片区属于深圳市中心区域,建设密度大,滞蓄空间不足.通过研究该区域特点,甄别区域内涝风险原因及改造方案…查看全部>>

    作者:

    汤钟;张亮;陆利杰;俞露;李亚;孙静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7. 国土空间全域管控背景下的河道蓝线规划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

    摘要: 河流是城市防洪的安全之本,是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本文以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涵养区——北京市房山区为研究范围,从房山区水系现状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河道空间地域界线划定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以此为借鉴,提出了面向河道"防洪、生态、休闲游憩"复合功能的蓝线规划方法,对《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年)》未明确规定的平原区、山区建设区河道的滨水绿带宽度确定方法、山区非建设区河道蓝线的定义及划定方法进行了探索…查看全部>>

    作者:

    赵捷;魏保义;王旭明;王军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8. 国外应对海平面上升的DAPP规划方法及其启示——以澳大利亚莱克斯恩特伦斯为例

    摘要: 海平面上升的复杂性与深度不确定性,意味着不再能依赖单一的解决方案和静态规划去应对,动态适应性政策路径通过保持系统的灵活性,成为目前国外相关规划和实践中备受青睐的决策工具.本文在概述动态适应性政策路径内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澳大利亚莱克斯恩特伦斯的相关规划实践为例,阐述如何在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制定、设计、评估和监测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规划.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相关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效性较强的规划策略和启示,以期弥补我…查看全部>>

    作者:

    陈奇放;翟国方;葛懿夫

    提交时间:2021-09-25

  • 929. 积水高风险下凹式立交桥防涝规划策略分析

    摘要: 本文结合北京市丰台区杜家坎西铁路桥防涝工程规划实例,参照和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市及国内其他城市下凹式立交桥防涝工程的升级改造思路,针对积水高风险下凹式立交桥的防涝体系建设,从现状分析、工程方案制定及非工程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其中,现状分析策略主要总结了如何准确掌握积水高风险下凹式立交桥的历史灾害情况,评估现状防涝设施能力水平,利用DHI MIKE21或InfoWorks ICM等模型工具探究其现状积水原因,分析现状工程建设…查看全部>>

    作者:

    全春林;王强;韦明杰;史德雯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0. 基于GI的城中村防灾防疫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摘要: 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灾害或疫情发生后的第一反应单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从基础设施层面加强社区防灾能力."新冠"(COVID-19)疫情下,社区作为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城中村社区主要居民为外来务工人员,密度大且流动性高,导致防灾、医疗、卫生、保健和社区服务等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抗击新冠疫情工作遭遇了重重困难.本研究以上屋社区更新…查看全部>>

    作者:

    刘小毓;冯瑶;胡俞洁;张露思;周榆欣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1.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严重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是身心健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的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这次疫情促使城乡规划工作者展开了"如何进行疫情风险评估"的思考.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疫情的传播效率与疫情的爆发点、交通条件、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程度、卫生条件和政府预案时间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整合量化数据为具体指标,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查看全部>>

    作者:

    金山;王若希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2.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建成区暴雨积水风险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为例

    摘要: 由于SWMM模型的子汇水区的划分对城市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次研究利用满铺法和GIS泰森多边形两种方法概化研究区子汇水区,选取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为典型研究区,分别构建基于SWMM的不同的雨洪模型,模拟研究区在不同频率设计暴雨下的管网排水情况,比较在两种不同子汇水区划分方法下,研究区雨水管道荷载模拟的结果,探究得出两个方法下的易积水区域相同或相异的原因.通过对两个方法积水区域不同的对比研究得知,导致差异的关键在于子汇水区的不…查看全部>>

    作者:

    黄洒葎;张雪偲;郑凯文;梁策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3. 基于多目标模拟的城市社区韧性提升研究

    摘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城市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与适应能力也愈发重要,韧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且正不断成为新兴城市提升核心价值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提升城市韧性的基石,对社区韧性的探索也已成为城市韧性领域的重要议题.韧性社区的建设不仅需要构建宏观的理论体系,也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量化与感知.因此,通过对社区进行物理环境模拟不但有助于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还能够真实地反…查看全部>>

    作者:

    彭骆;徐燊;李志信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4. 基于多源数据下的洪涝灾害评估及应急设施布局分析——以南京主城区为例

    摘要: 城市扩张、资源开发下自然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洪涝灾害等频发对经济、人口、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洪涝多发区域,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多源数据爬取分析,从危险性:降雨量、河网水库分布、地形高程及土地覆盖类型,易损性:人口密度、地均GDP进行ARCGIS空间地理分析,并构建洪涝灾害脆弱性指标体系,从而对南京整体洪涝灾害情况进行具体讨论.结合现有研究缺失以及应急设施在国家安全格局中的作用,本文以消防站点和医疗站点作为应急…查看全部>>

    作者:

    管若尘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5. 基于风险指数的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城市数量众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城市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加严峻,而风险指数方法为城市防灾提供新思维和路径.基于此,本文提出山地城市防灾规划框架,以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进行实证与应用.研究表明,利用风险指数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有效识别和评估恩施市中心城区不同空间单元的灾害风险程度,其中高风险区位于恩施老城以及沿山、沿江区域,中风险区是处于城市中间新扩展区,低风险区是城市外围的平坝区域.最后,根据评…查看全部>>

    作者:

    刘伍洋;杨培峰;高银宝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6. 基于公服设施改建视角的防治体系构建思考——以武汉"方舱医院"改建为例

    摘要: 应急医疗不仅是应对灾害时的人道主义救助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野战医疗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缘辽阔、人口众多,突发事件众多,大量投资建设永久性的医院进行饱和式覆盖实现尚有困难,方舱医院是政府保证不同地区最低服务水平和快速应急救助的做法之一.我国在应急医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却在不同灾害救援中已经得到实际使用.本文基于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抗击过程中中央援助武汉基于公共基础设施改建的方舱医院进行研究,探讨方舱医院功能及…查看全部>>

    作者:

    焦喆;苏腾;魏卓;李晨卉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7. 基于蓝绿空间建设的城市雨洪安全系统构建——以成都市东部新城为例

    摘要: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导致地表不透水面的持续增加,极端天气频发导致超标雨水对城市影响逐渐加剧.近年来城市正不断受到雨洪安全的威胁,为广大人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城市蓝绿空间的角度出发,将蓝绿作为一种整体资源,突破了"蓝色空间+绿色空间"的传统空间规划思维,以城市雨洪安全功能作为蓝绿空间生态功能的落脚点.以成都市东部新城为例通过Inforworks水文模拟和GIS地理分析,识别城区外的山体冲沟、生态湿地和城区内雨水花园作为承载生态功…查看全部>>

    作者:

    周天庆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8. 基于人本尺度的社区韧性评价实证研究

    摘要: 社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其韧性评价和优化策略对城市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将人本概念引入社区韧性评估,构建人本尺度社区韧性评估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其次,以北京市三个既有社区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从经济韧性、设施韧性、空间韧性、社会韧性、环境韧性、组织韧性六个方面分析了三个社区的社区韧性水平,发现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最后总结了本文核心观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作者:

    罗前;胡智超

    提交时间:2021-09-25

  • 939. 基于人本主义视角的城市韧性度评估——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摘要: 本文以人本主义为研究视角,长株潭城市群为实证对象,通过综述研究和归纳韧性城市的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和总结韧性城市规划实践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适合长株潭城市群的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健康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环境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PCA)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在使用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使用综合评价法评估模型对各评估指标数据打分,对长株潭城市群各市的城…查看全部>>

    作者:

    肖越

    提交时间:2021-09-25

  • 940. 社区可持续视角下居民安全感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本文以西安市两个城中村改造社区为例,从社区可持续的视角出发,围绕居民对社区环境的主观感受与评价,基于CPTED理论探讨社区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数据,然后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社区居民安全感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最优模型,在微观尺度上对社区空间环境进行适当改造,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

    强靖淇;杜雅星

    提交时间:202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