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基本信息
2021-09-25
2021-09-25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
921.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丽泽桥南侧积水路段防涝工程规划研究
摘要: 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北京市下凹桥区及下凹路段积水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桥区防涝工程规划的编制对解决下凹桥及下凹路段积水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推行,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丽泽桥南侧积水路段防涝工程规划编制中,北京市首次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于解决下凹路段积水问题中,通过模型对下凹桥及积水路段不同情境下积水情况进行模拟,因地制宜的对超标降雨径流进行引导、调蓄,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下凹桥及积水路段防涝规划的应用,为系统解决解决下凹桥及积水路段积水问题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922.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城市太阳能利用潜力地图——以厦门市为例
摘要: 实现城市节能减排是实现是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挑战,太阳能是少数可以在城市中大规模应用的清洁能源,城市中规模化应用太阳能依然存在诸多障碍,从规划角度并不明晰城市中太阳能利用潜力的总量和分布,因此难以从规划源头对不同城市区域制定量化减排目标.本研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绘制了城市太阳能利用潜力地图,测算了城市中各个地块太阳能利用潜力.以期完善现有的控规编制内容,为制定太阳能规划策略,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提供量化的依据.
提交时间:2021-09-25
923.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大规模评估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摘要: 实现城市节能减排是实现是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挑战,太阳能是少数可以在城市中大规模应用的清洁能源,城市中规模化应用太阳能依然存在诸多障碍,从规划角度并不明晰城市中太阳能利用潜力的总量和分布,因此难以从规划源头对不同城市区域制定量化减排目标.本研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绘制了城市太阳能利用潜力地图,测算了城市中各个地块太阳能利用潜力.以期完善现有的控规编制内容,为制定太阳能规划策略,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提供量化的依据.
提交时间:2021-09-25
924. 基于灾害影响分析的科学城地震安全韧性目标研究
摘要: 科学城作为城市的大脑中枢和创新驱动核心区,其功能保障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对科学城的抗震防灾能力建设仍沿用传统防灾减灾的思路,未能与科学城的特点结合起来.本文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为例,通过对"地震韧性"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国际城市韧性能力建设案例剖析采用"灾害情景设定-最不利影响分析-地震安全韧性目标确立"手段,制定科学城内重要建筑物和生命线设施的地震安全韧性目标,以期为科学城的地震安全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925. 基于点评数据语义分析的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
摘要: 在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大背景下,城市公园的人本尺度精细化测度评估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度挖掘点评数据的语义信息,提出了针对城市公园的基于分词词典的语义评价模型,对城市公园展开精细粒度的使用后评价(POE)量化研究.研究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内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爬取大众点评网站上对应的点评数据,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分词词典的语义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点评文本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最终得到多尺度整体评价结果和时间维度的多尺度评价变化结果.本研究可为城市公园空间品质监测评估、品质提升、微更新等研究提供精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还适用于城市各种建成环境的人本尺度测度评估,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核心价值的公园城市理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提交时间:2021-09-25
926. 基于热力图的重庆临江门地铁站空间效能研究
摘要: 地下轨道交通空间的研究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室内空间与地下交通空间之间的联系.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公共用地紧缺,地下轨道交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共用地紧张、城市道路拥挤的现状.而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仍会因周边业态功能、人口密度和路径选择等因素而导致空间配置分配不均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位于重庆市中心商圈中的临江门轨道交通站点,分析现有轨交站点的周边城市业态、出入口设置、路径类型和空间尺度,并结合城市热力图实时数据分析现有站点空间的空间效率加以辅证,提出现有的城市轨交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将庞大的数据资源有效地应用分析城市设计的现有职能和现存问题,优化城市地下轨交空间利用效能,提高市中心商圈的商业利用价值,为更多城市及地区站城一体化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开发依据.
提交时间:2021-09-25
927. 基于熵值法的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摘要: 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构成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城市土地问题突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关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是否能实现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层面选取22个相关指标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集约度、协调度、协调发展度、障碍度等模型对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2011-2017年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三个阶段.(2)天府新区规划、简阳市划归成都代管短期内对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明显.(3)成都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集约、社会集约、生态环境集约利用存在动态变化,三者协调度较低.(4)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显著;近年来社会因素对集约利用的制约作用增强.(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是最主要的障碍因子,这些障碍因子主要来自生态环境层面和社会层面.基于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对策以促进成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
提交时间:2021-09-25
928.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天津历史街区溢价研究
摘要: 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保护带来的"独特性经济"能够为城市经济系统提供正外部性,产生带动周边住房市场价格抬升的溢价作用.本文以天津中心城区十四片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房价、历史街区与建成环境要素的空间数据库,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特征价格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历史街区更新对周边房地产的溢价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天津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对周边房产具有显著的价格溢出效果,并且外溢效果呈现自历史街区外边界向外递减的趋势.基于这一结论,一方面,应在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政策中逐步融入"保护修复与价值复兴并重"的理念,发挥价值溢出效应的经济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应当警惕部分城市、街区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过犹不及"的过度商业化开发行为,避免滑向"拆旧建新"、过度开发房地产项目的另一极端.
提交时间:2021-09-25
929. 基于特征分析的旅居养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丽江市为例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养老观念的改变,老年人开始对养老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旅游、居住、养老相结合的旅居养老模式逐渐成为热点.旅居养老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但也带来了养老总量的扩增化和养老需求的多元化.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和有限的养老服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旅居的老年人涌入后,会占用大量的本地交通、公园和医疗等公共资源,使得本就不足的城市养老服务供给显得更加捉襟见肘.本文以丽江市为例,厘清旅居养老人群的特征和需求,分析旅居养老的产业特征,从当地经济发展和养老体系构建的角度,研究旅居养老发展的外部效应,提出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提交时间:2021-09-25
930. 基于独特地域特征的后发地区特色风貌塑造策略研究——以江苏废黄河三角洲为例
摘要: 很多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如位置偏远、位于洪泛区等),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同时其独特的地域特征也可能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挖掘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并发展相应的特色产业,逐步提升知名度,进而带动地区进一步实现综合发展.本文以江苏废黄河三角洲为例,在对其地域特征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区域整体、重要廊道、重点片区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其景观风貌与特色塑造进行引导.区域整体特色引导方面,主要在对地域特征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明确区域整体特色定位,并提出相应的引导措施;重要廊道特色引导方面,主要为对线性资源要素(如河流等)进行梳理,挖掘其特色,并在空间上进行拓展提升,打造为廊道空间,明确廊道范围和定位,并提出相应的管控引导要求;重点片区特色引导方面,主要在对片区特色进行挖掘的基础上,构建特色景观体系,细化分类,明确各类特色景观点的布局,并根据片区特色进一步对重点特色景观进行营造指引.通过层层落实,不断强化,凸显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价值,促进其实现特色发展,同时为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后发地区实现特色发展探索一种路径和可能.
提交时间:2021-09-25
931.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灌县古城街巷活力提升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旧城街巷逐渐因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失去活力,走向衰落.本文基于环境行为学,以灌县古城内的14条街巷作为研究对象,对街巷空间实体环境和活动者的行为认知进行调研分析:首先通过行为注记等方法,对活动者的行为活动进行统计,计算出各街巷的社交性指数,以此判定各街巷的活力强度;其次通过使用后评价、认知地图等方法对街巷活动者进行知觉认知调查,分析活动者对街巷的意象认知及心理感知,并运用SPSS对街巷活力与人们的知觉认知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分析各街巷活力强度的成因;然后通过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街巷空间的实体环境进行调查,总结灌县古城街巷空间的特征及现存问题;最后以满足公众需求和激发街巷活力为目的提出灌县古城街巷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期为灌县古城的更新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932. 基于现状评价的土地储备与出让规划编制探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摘要: 通过摸清家底,以问题为导向,编制规划,做实年度土地储备与出让计划,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储备与出让规划为例,阐述了规划编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了土地储备与出让现状情况,提出了规划思路、原则,划定了重点储备与出让区域,预测储备、出让总体规模与指标分解,提出了保障措施.
提交时间:2021-09-25
93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养生小镇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下,面临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机遇,养生小镇、健康乡村成为新的发展导向.文章通过引入"全生命周期"的规划理念,提出服务对象从"个体"到"家庭"、主题从"核心产品"到"产品体系"、布局从"貌合神离"到"形神合一"的完整规划思路,探索建立"家庭式"养生小镇发展模式,并结合绍兴平水会稽湖养生小镇的规划实践,从实施层面对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家庭式"养生小镇规划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养生小镇规划建设提供全新的思路.
提交时间:2021-09-25
934. 基于生态冗余性提升的黄河滩区韧性策略研究——以新乡市黄河滩区为例
摘要: 黄河滩区位于黄河下游宽河道段,位于黄河防洪堤之内,既发挥着汛期行滞洪功能,又承担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职能.然而,不确定的洪水袭扰使得滩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水平低,韧性发展思路有助于提升滩区城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冗余性作为韧性城市的重要表征,要求城市系统具备额外的储备能力,在偶发性冲击下提高系统风险应对能力.研究从"冗余性"理念出发,梳理冗余理论的发展、阐明韧性城市范畴内冗余性表征的关注重点.并将冗余理念引入新乡市黄河滩区的空间韧性提升研究,在大尺度视角下提出强化水岸生态系统的串联结构、增加滩区生态系统的并联结构;在斑块尺度上提出增加空间层次、空间复合利用方式;共同提升新乡市滩区的生态冗余性,促进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
提交时间:2021-09-25
935.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县域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摘要: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应对生态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思路的重要创新,是协调各方利益与职责实现生态管控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实现区域高品质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现有生态红线划定在中小尺度与网络连接性方面应对有所欠缺,造成划定结果粗放、空间缺乏联系、生态整体效应难以体现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兼具系统性与针对性便于县级区域进行实践的管控"底线"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红线理论研究为前提,明确两者协同研究的可行性与优势,以应对县域生态保护工作必要性和复杂性等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源地-廊道-缓冲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并以汝阳县为实证对象对县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识别,以安全格局核心空间要素为依据形成包含刚性分级管控区、弹性保护区和分级管控廊道的县域生态红线方案,为县级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与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提交时间:2021-09-25
936.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空间构建与管控——以西南地区某典型生态城市为例
摘要: 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以西南地区某典型生态城市为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城市生态现状分析与评价、生态空间识别与统筹、生态空间结构与管控三方面形成生态空间构建与管控框架.其中在生态现状分析与评价方面,总结该市自然生态特征、梳理现状生态问题;在生态空间识别与统筹方面,引入科学评价方法识别市域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重点生态区域;在生态空间结构与管控方面,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提出系统化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明确生态空间的管制分区和落实差异化的用途管制措施,为当前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提交时间:2021-09-25
937. 基于"生态+"理念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摘要: 重庆市作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等重要区域战略联接点,其经济发展备受重视.通过近五年的经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经济发展存在以主城区为增长极,渝西片区、渝东南片区、渝东北片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且受人口密度、环境容量密度、重工业主导发展等因素影响,重庆市在寻求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实现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本文从"生态+"角度为重庆市经济发展提出一种可行方向,从优化创新在生态环境、激活生态农业动能、提升生态旅游产业出发,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重庆市经济发展优化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938. 基于生态理念的成都天府新区规划策略探析——以鹿溪智谷兴隆片区为例
摘要: 随着大城市的快速扩张,为了缓解老城区的功能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新区开始建立.在成都"公园城市"理念的指引下,天府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社会良性发展,并以生态理念指导自然环境修复与社会环境维护,有利于促进天府新区整体健康发展.论文以成都天府新区鹿溪智谷兴隆片区为概念规划设计研究对象,通过项目背景研究提出适应性的生态理念设计策略,在其影响下为新区规划规划优化提供研究参考.规划通过场地现状评估与问题整合,以景观空间与格局、生态资源、体系交通、特色文化和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要素,提出相对应的生态修复与城市整合策略.在此基础上生成了"慢境微生"的概念规划理念,来指导新区规划设计.通过对项目背景及各方面研究,发现场地所存在的问题,并推导出满足生态理念的设计策略.以此为影响,提出适应性的新区概念规划.研究成果为成都天府新区鹿溪智谷兴隆片区改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也为当下的新区发展和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提交时间:2021-09-25
939. 基于生态空间价值提升的生态县城国土空间转型路径初探——以江苏省泗洪县为例
摘要: 泗洪县作为江苏省少有的生态保护要求较高的县市,其发展历来就是从"生态立县"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双修"工作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和生态空间建构价值不断延伸的背景下,泗洪县生态空间现状和风险隐患上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城市转型的挑战.在生态空间规模缩减、生态空间完整性遭到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任务艰巨的条件下,泗洪县如何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寻求城市的转型额突破就成为研究的重点.基于此,笔者从统筹全域生态要素、夯实滨湖生态基底、建立空间保护框架、落实生态分级管控4个方面对生态空间进行管控和价值提升,并初步探索创新绿色发展基地、促进复合城乡统筹、发掘滨湖生态产品等3条主要的转型发展路径.
提交时间:2021-09-25
940. "1.5级"土地开发对新城聚集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造城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但随着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市发展方式开始转变,主导我国城镇发展三十多年的简单粗犷式增量扩张式发展模式不再可行,大量新城面临成为发展动能不足、开发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研究以国内外关于"1.5级"土地开发以国内外实践经验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内在逻辑以及主要措施,从而推动新城快速聚集.并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基于"1.5级"土地开发模式,提出适宜两江新区新城聚集经验借鉴和启示.
提交时间:2021-09-25